幼儿教师的情感教育策略及适用
2023-06-20王洁
王洁
【摘要】幼儿情感教育能增加幼儿情感体验,增强幼儿交往能力、共情能力,使幼儿的沟通能力、学习体验更加丰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笔者结合幼儿的情感教育现状及幼儿情感教育原则,从“共同的情感体验策略;增强情绪体验;情感表达策略;情感反馈策略;对话策略;充分了解幼儿情况;家校合作共育幼儿情感”等策略入手,努力在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中,组织教学活动,融入情感教育,增强幼儿体验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助推幼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幼儿 情感 现状 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139-03
引子:对幼儿园小朋友施行情感教育策略可以使得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他人的感觉,加上教师对孩子们情感上的疏导,会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情感反应,让幼儿感觉得到教师对自己情绪的理解,从而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排解不良的情绪。现实中的情感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还比较缺乏,应该如何高效地运用情感教育的策略,值得深思。
一、幼儿教师的情感教育现状
1.家校沟通渠道比较窄
顺畅的家校沟通可以实现对幼儿教育的科学高效,但是在实际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却很有限,家长获取孩子的教育信息都要主动给教师打电话,这种沟通方式在公办幼儿园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幼儿园教师不会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校的表现情况,这样单通道的沟通渠道使得家校之间的沟通道路无形之中变成了单行道,因此,教师也就无法获取到更多的家庭教育信息,这使得情感教育的措施和策略无从施行。
2.对幼儿情况的不了解
很多幼儿园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不可能一一地去了解每一位幼儿,虽然在平时的课堂中或多或少地会掌握一些孩子的特征,但是毕竟掌握的也只是一部分,对幼儿的性情、脾气等掌握得不全面,前文也已经叙述,很多教师也没有主动去找家长沟通的意识,所以也没有更多的渠道对孩子获得全面的了解,因为对每一个孩子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也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更无法有针对性地为孩子们采取情感教育的措施了,无形之中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幼儿情感教育的原则
1.注重体验的原则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时,不管是幼儿还是教师本身都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幼儿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情感的投入与融合,不能用命令式的教育方式进行情感教育,要让自己的情感与幼儿的情感产生链接,才能打动幼儿心灵,完成情感教育。比如,看见幼儿哭,教师不能只说,“不能哭了,再哭就不给你发小红花了”等,这样有距离感的命令式教育,不但教育效果不理想,而且还让幼儿感觉不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感受不到被爱的温暖。教师要与幼儿站在一起,用感同身受的方式,问幼儿:“你为什么哭呀,是不是想妈妈了,或者哪里不舒服吗?”等等。这样的询问过程,教师自然就启动了自己的情感,与幼儿的情感融为一体,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感受到教师给予自己的温暖,甚至会把教师当成小伙伴,当成妈妈,从而使幼儿的情绪得到安抚,使情感教育发挥作用。
2.注重渲染的原则
幼儿年龄小,他们对于情感最敏感,也最迟钝。情感在幼儿心里可能就是他们的喜好等,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直接用情感教育,就像命令式的教育效果一样,对于幼儿没有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影响教育效果。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运用情感教育时,不但要自己注意情感的运用,如语言、肢体动作,还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幼儿播放一些相应的视频场景、音乐来渲染情感环境,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教幼儿《找春天》这首歌曲时,为了实现情感教育,让幼儿体验情感美。教师不但可以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春天的样子,如探头的小草、盛开的花朵、翩翩飞舞的蜻蜓等,还要用语言,用自己充满情感的歌声渲染气氛、突出情感,陶冶幼儿情操,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3.注重务实的原则
毋庸置疑,幼儿园孩子在诸多方面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要务实当先,有利于在课堂上操作,有利于在教学中开展,如此,才可以围绕各项教学目标,顺利进行各项教学工作,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一位富有担当意识的幼儿园教师,日常开展的各种教学,包括情感教育策略,要充分立足幼儿的年龄实际,要充分立足幼儿的接受实际,有的放矢,开展各种施教方法,要让幼儿可以听得懂,能够接受,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学习趣味,那这种方法就是适合幼儿的,可以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三、具体的情感教育策略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1.共同的情感体验策略
这种情感策略注重教师对学生情绪的理解,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表示自己能够体验到幼儿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想法,这就是说教师在对幼儿教育时应该放下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而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他们明白教师对他们的情感是能够理解的,是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感受的,是从教师的主观情感出发。比如,当有的孩子因為性格内向而觉得很难融入于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当中时,教师可以这么回应:“嗯,一个人玩感到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那么你想要玩点什么呢?”当幼儿教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表示理解时,幼儿会增加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是被尊重的,从而会更加痛快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自己想要玩什么。继而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慢慢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这种方式方法适用于那种内心感到比较孤独的孩子,他们想要被关注,想要从教师那里获取到更多的投入和关心。
2.增强情绪体验
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增加幼儿生活体验,在增加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体会通过这些活动,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情绪等,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很多幼儿在面对生人时都不会主动打招呼,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
幼儿:“老师,老师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教师对幼儿的请求无回应。
幼儿这时候有点不耐烦地又开始了:“老师,老师,老师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教师依然对幼儿的请求无回应。
幼儿这个时候更不耐烦了,声音提高了很多:“老师,老师,老师您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老师依然无回应。
幼儿终于崩盘了,没有耐心地委屈地哭了起来。
教师在利用上述策略安抚完幼儿的情绪之后,就可以开展这一策略的运用了,教师可以说:“你看,你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没搭理你,你就伤心地哭了,那么别人跟你打招呼你不搭理他们,他们也会跟刚才的你一样难受,可能也会哭,你觉得这样好吗?”
因为幼儿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在后面对其开展情感教育效果会更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创设一些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情感。
3.情感表达策略
在实际生活中,幼儿虽小,但是也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和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自行表达,教师用自己的情绪予以回应的方式,而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针对幼儿的不同事情,要回应不同的情绪,从而让孩子们也感受到教师的情绪,使得教师的情境、心理和情绪能够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幼儿也会因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而产生相同的或者类似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的情绪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自己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学生采取正确的情感教育方式。比如:幼儿又将饭撒到了地上,于是对教师说:“老师,对不起,我又把饭撒到地上了。”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对幼儿进行指责了,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回应方式:“哦,没关系,因为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而且我相信你下次再也不会了。”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本来犯错误后不安的心灵得到了教师的抚慰,且教师积极的情绪也会让幼儿觉得教师对他们犯错误之后的宽容,从而在心底里决心今后不再犯错误,让他们也能从容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4.情感反馈策略
很多时候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语言或者非语言之间的摩擦,会产生一些情绪,教师可以将幼儿的这些情绪统一整理之后,反馈给自己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的不良情绪即时梳理和排解。而学生的这些行为虽然会带有这样的个人情感,但这种情感有的时候显而易见,教师很容易就会发现,但有的时候情感却被幼儿隐藏了起来,表现得很隐蔽,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并能够将这些情绪了然于胸,及时反馈于学生,这就为幼儿和教师间搭建了一座畅通交流的桥梁,让幼儿和教师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比如:某幼儿的个别同班同学排挤她,她觉得很委屈,于是说:“老师,我很难受,您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幼儿教师运用情绪反馈策略就应该这么回应:“你现在的心里感到既难受又委屈,是不是?”这个是比较明显的情绪体现,但现实中很多幼儿不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总结了。
5.对话策略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多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教师也会将自己的情绪告诉幼儿,通过对话聊天的形式,二者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关心幼儿,与他们谈心聊天,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比如,一位刚入园的幼儿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总是哭着找妈妈,于是,和幼儿园教师开始了以下对话:
教师:“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哭的呢?”
幼儿:“我是因为想妈妈才哭的。”
教师:“你是不是觉得哭会让你心里舒服些?”
幼儿:是的。
教师:“那你实在想哭就再哭一会儿吧,如果你哭完了,就叫老师给你拿玩具好吗?”
幼儿:“嗯。”
过了一会儿,该幼儿觉得哭没意思,便不哭了,过了一会儿他走到老师身边,老师便带他去玩玩具。此案例中,哭是幼儿对陌生环境的反抗,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老师运用对话的方式与幼儿交流,通过亲切的语调给予幼儿温暖和安慰,并通过自己的方式体会幼儿的情绪和需要,让孩子觉得教师是可以亲近的,可以信任的,教师对幼儿的这种情感通过对话的方式予以表达,引导孩子去适应环境,有助于孩子释放不利的情绪。
6.充分了解幼儿情况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秉性、性格、家庭情况等信息,作为幼儿园教师因材施教的依据,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开展具体活动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比如,幼儿性格迥异,教师就可以为这些幼儿建立相对应的档案,并对这些幼儿采取一些不同的情感教育措施,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开朗,在幼儿园活动中也比较积极,但是也因为积极,所以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小动作,教师对待这些幼儿的错误时,就可以采取情感表达策略,在情感上注重引导,让幼儿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那么针对性格比较内向,比较敏感的幼儿,教师就可以采取情感对话策略,鼓励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有归属感。
7.家校合作共育幼儿情感
为了让情感教育真正达到应有的目的,幼儿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寻求家庭合作,不要只让家长单方面与教师沟通,教师也应该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实现家庭和学校信息的互通,为双方实施情感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确保幼儿的情感能够及时顺畅地表达。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园的表现给予每一位家长实时的反馈,让家长能够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可以在家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如果表现不好,也应该及时为家长说明,让家长也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孩子對错误的认识,确保下次不会出现类似错误。
四、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措施为幼儿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方式方法,在实际中要加强教师对情感教学策略的学习了解,在对这些情感策略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上,比起以往的说教式教育,获得的教育效果更加显著。除此之外,在运用情感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掌握家校沟通和合作的密码,让情感教育的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如娟,黎银.浅谈幼儿情感教育的问题与措施[J].读天下,2016(23):155-156.
[2]陈鹤琴.陈鹤琴“活教育”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姜莹.浅析教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培养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