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成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思考
2023-06-20隋玲
隋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5-0133-03
长期以来,预设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让教师拘泥于预定的教学目标,并在目標的引导下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控制,往往对幼儿的思维培养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幼教学者基于对现代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对幼儿的学习方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幼儿的学习主要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过程——由此生成课程应运而生。生成课程不是教师僵化地执行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或计划,而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发现和跟随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生发出多个知识点,教师则随时根据生发的课程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进程,引导幼儿展开有效的学习,促进幼儿多领域的发展。我园教师通过对生成课程理论的深入学习,展开了生成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以“走进桑树的秘密”为例,基于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问题的解决策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生成背景:
六月份的一个早晨,孩子们在幼儿园院子里的一棵桑树下乘凉,突然一个孩子说:“快看,树上有好多红色的果子。”孩子们抬头一看,他们纷纷叫道:“是桑枣!”
自然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最生动的教材。当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桑枣树上,笔者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由此,我们走进了“探索桑树之旅”。
问题一:桑枣为什么会染色?
诱人的桑枣一串串地挂在树枝上,对于爱吃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早已按捺不住心情,着急想尝尝桑枣的味道。笔者找到一根比较低的树枝,轻轻压下枝头,让孩子们自己踮着脚尖,伸手去摘。孩子们摘了不少的桑枣,有黑紫色的、有红色的,带回教室慢慢品尝。有的孩子吃到桑枣一脸的满足,而有的孩子则整张小脸皱在了一起,这是怎么回事?
“紫色的桑枣没熟透,还有点酸,酸得我牙都要掉了!黑色的桑枣熟透了,味道甜甜的!”
孩子们还在讨论着桑枣的味道,俊凯把小手伸到我跟前:“老师,为什么每次吃完桑枣手上都是红色的,牙齿也发黑呀?”俊凯提的这个问题引起孩子们的纷纷响应。心怡说:“因为桑枣掉色呗!”俊凯追问道:“为什么会掉色?”笔者知道这是由于桑枣里面含有大量染色的花青素,但是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你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我也不知道。可是我们想什么办法才能搞明白呢?”有的孩子说上网查一查吧;有的孩子说用手机搜一搜吧。
百度告诉我们:因为桑枣里面含有花青素,花青素会有轻微掉色,会把我们的手和嘴染色。不仅如此花青素还是纯天然的抗衰老营养补充剂,吃花青素多的水果可以美容养颜呢!
俊凯立刻反应道:“那红的火龙果肯定也含花青素。”笔者对他的联想能力竖起了大拇指。很多孩子纷纷说:“草莓也含有花青素,葡萄也有花青素。”
教育策略:抓住契机,及时把握生成点
生成课程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来源,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到幼儿的兴趣,有效地抓住契机,便有了生成课程实施的动机。当孩子提出了“吃桑枣为什么会染色的问题”,教师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把握住生成点。如果教师直接讲解花青素,孩子会感到比较深奥,成人“教”的知识幼儿往往容易忘记,幼儿自己查询探索的答案,才记得更牢固。所以为了培养幼儿自己寻求答案的思维意识,老师采用和孩子们共同查百度的方式来获得答案。孩子们找到答案,马上能触类旁通,联想到其他的水果也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此时教师给予孩子极大的肯定,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和支持者。由此可见,开展幼儿生成课程,首先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的探究兴趣是关键。
问题二:蚕宝宝身上的小黑点有什么用?
“桑枣可以吃,桑叶能吃吗?”孩子们提出了新问题。
伊美抢先回答道:“桑叶可以吃呀,我奶奶就用桑叶包包子吃呢!”雯雯说:“我奶奶用桑叶泡水喝,味道并不好喝。”
“你知道桑叶泡水喝有什么作用吗?”
孩子们摇摇头,“我们可以回家问问爷爷、奶奶,了解一下桑枣和桑叶都有哪些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孩子们经过了解,汇总了大量的关于桑枣和桑叶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桑枣可以制作果酱、冰激凌、果汁;桑叶可以蒸包子、泡酒、泡茶等等。孩子们对桑枣和桑叶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同时将了解的情况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表征记录。
师:“你们知道自然界中,还有谁喜欢吃桑叶吗?”
看着孩子们一脸疑惑的样子,老师出示了蚕宝宝的照片,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养蚕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几乎没有接触到真正的蚕。为了让孩子们对蚕了解更多的知识,笔者费尽心思托人搞到了4只蚕宝宝,带到了教室里,当蚕宝宝出现的这一刻,班里的小朋友兴奋不已,满脸期待,又小心翼翼靠近它们。
孩子们开心地围观蚕宝宝,仔细地观察它,用手轻轻地去碰触它,热烈地讨论起来:“蚕宝宝好白好胖呀!”“它的腿好多呀!”“你看,它抓叶子抓得真牢固!”……
随着对蚕宝宝的深入观察,小朋友们发现了蚕宝宝更多的身体特征:1.蚕为什么身上有很多小黑点?2.它尾巴上翘起的那个小尖尖是用来干什么的呀?
孩子们猜测:“小黑点是它装饰的花纹。”“因为它太白了,黑点让它更好看!”“尾巴上翘起来的尖,是蚕吐丝的时候用来织网的吧!”
“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小朋友回家自己收集资料,明天告诉我们答案好不好?”
第二天,佳佳来到幼儿园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我和妈妈在昆虫百科上,看到蚕身体两侧的黑点是它的呼吸器官。蚕没有固定的体温,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气温的高低而变化。”
“原来是这样,蚕宝宝的这个功能真是太棒了!那么,它尾巴上尖尖的功能,谁找到了答案呀?”
玉玉举着手兴奋地说道:“我知道,我和妈妈在电脑上找到了它的作用,尾巴上的尖尖不是用来勾丝的,而是观察蚕宝宝有没有生病。如果尖尖蔫了,就说明蚕宝宝生病了。”
笔者对孩子们精彩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肯定。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越来越多的孩子敢于大胆地向其他小朋友分享他找到的信息。
教育策略:交流分享,推動课程深入发展
交流作为幼儿获得信息的第一手段;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热火朝天,教室里听起来虽然有点嘈杂,但是作为教师应该鼓励每个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想说、敢说的交流能力。在交流中,他们可以互相倾听、吸收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经验,这远比教师讲、幼儿听获得的信息多得多。交流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它既是幼儿对探究过程的表达,也是与同伴分享、倾听同伴意见,进行讨论、争论,达成共识的过程。幼儿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在交流分享中,不断发展提升,推动课程纵深发展。
为了支持满足幼儿的亲身体验、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科学探究意识,老师千方百计为孩子们搜集有价值的材料——这四只蚕宝宝的到来,把科学探究又带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细致地看到蚕的外部特征,这一系列的观察探究,是教材上无法给予的知识。孩子们经过对蚕宝宝认真观察,进而诱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教师及时抓住孩子的浓厚的兴趣,把探究答案的任务交给孩子们。这种内驱学习动力,促进幼儿能够根据探究的问题和任务积极查询资料、收集信息,这对培养幼儿具有收集信息的学习意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问题三:蚕怎样生宝宝呢?
见到了真正的蚕,孩子们对蚕的来历产生了好奇,“蚕宝宝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于是老师顺水推舟地问道:“谁能猜一猜,蚕宝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蚕宝宝肯定是从妈妈肚子里面出来的,然后和我们一样长大!”
“它小时候应该和现在差不多,只是更小一点的虫子!”
尧尧用肯定的语气说:“蚕宝宝很像毛毛虫,我知道毛毛虫是一个小粒一个小粒的虫卵长大的,蚕宝宝也是虫卵变的。”
“那蚕宝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猜想的对不对呢?”笔者并没有急于告诉孩子蚕宝宝的来历,而是神秘地说:“不着急,让我们再仔细观察几天吧,说不定答案自己就出来咯!”
孩子们每天都在细致地观察着蚕宝宝的变化,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6月18日:我们的蚕宝宝开始吐丝咯!
6月19日:蚕宝宝结茧啦!……
6月28日的早晨,万万第一个来到教室,发现第一只小蚕蛾破茧而出啦!他兴奋地告诉每一个来到教室的小朋友。
“真的吗?我看看。”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观看小蚕蛾。笔者顺势问道:“你们看看蚕蛾与蚕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发现小蚕蛾的头上的须须像一把小梳子。”“它是蚕宝宝的时候,有8条腿,现在变成了6条腿。”“它的翅膀上有网状的花纹,好漂亮啊。”
好问的俊凯说:“蚕蛾是怎么从茧里出来的呢?” 佳佳猜测地说:“蚕宝宝用嘴巴咬破茧出来的。”欣桐说:“蚕宝宝用尾巴上的尖刺破了茧,出来的。”柏霖说:“我猜是它睡醒了,觉得太闷了,撞破茧飞出来的吧。”晨晨否定道:“不不不,之前我们看过视频,它是在茧里面变成蛹的。”
究竟蚕蛾是怎样从硬硬的茧里出来的呢?笔者还是没有揭晓答案,而是让孩子们继续观察。
7月6日:尧尧一早来到教室,打开盖子,发现纸板上有好多小点点,密密麻麻的,像芝麻粒大小。尧尧兴奋地说:“这是蚕蛾下的卵。这就是蚕生的宝宝。”笔者摸摸尧尧的头,赞扬地说:“你可真是咱们班的百科全书呀。”
此时正是揭晓答案的时刻。笔者和孩子们一起网上搜索,找到了“蚕宝宝一生”的视频:1.卵(8~9天孵化期)—2.蚁蚕—3.一龄(3~4天)蜕皮—4.二龄(3天)蜕皮—5.三龄(4天)蜕皮—6.四龄(5天)蜕皮—7.五龄(7天)吐丝结茧—8.破茧成蛾(繁殖死亡)。孩子们充满兴趣地看完了蚕宝宝的一生,并用绘画表征记录了下来。
前面孩子们对“蚕蛾是怎么从茧里出来的呢?”进行了多种猜测。今天也是他们亲眼见证这个问题的时刻了。我们剪开了那只一直没有出来的茧,来一探究竟。
小朋友用肉眼观察到,破茧失败的蚕宝宝,茧里有一层蛹壳和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还有没有翅膀的小飞蛾模样。
经过小朋友的动手和观察,蚕茧很厚,在剪开的时候,都要费一定的力气,那么蚕蛾的嘴巴是咬不动这么厚的壳的;蚕蛾在蚕茧里很小。它弱小的身体也撞不破这么硬的壳,小朋友的猜想都被实际验证推翻了。
那蚕蛾究竟是怎样从蚕茧里出来的呢?笔者还是把问题抛给了孩子,让他们自己回家搜集答案。第二天,好几个孩子争着告诉我,他们回家和妈妈一起调查了,蚕蛾的嘴里能吐出一种酸,能将蚕茧腐蚀,然后从蚕茧里爬出来。
教育策略: 猜想与验证,激发幼儿深入探究
幼儿的学习方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的需要。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蚕的生长过程”时,通过设置养蚕记录,引导幼儿对蚕的生长过程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孩子们对“蚕蛾是怎么从茧里出来的呢?”进行了多种猜测。但是教师并没有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通过“猜想—验证—查资料”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培养幼儿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从而发现真相,巩固调整自己的认知,主动建构知识经验。鼓励幼儿进行猜想与假设,是幼儿主动构建知识的前提。这是科学探索的重要环节,是幼儿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所以每当新的问题产生,作为老师并不急于把答案直白地告诉孩子,能让他们自己查找的自己查;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的,给他们时间去发现。由此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育感悟:
历时两个月的生成课程结束了。回顾整个课程,就是幼儿在桑树下乘凉,偶然发现了桑枣。围绕着对桑枣的交流,引发生成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1)桑枣的味道;(2)桑叶、桑枣的用途;(3)蚕的外部特征;(4)蚕怎样生宝宝;(5)吐丝结茧、破茧成蛾;(6)蚕蛾产卵,繁衍更替等多个生成点,体现了幼儿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特点。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幼儿、提供机会,自主交流、自主探索,使教师从传统的“灌输”模式得以解放。每一个儿童自一出生,就开始了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和认识,一边认识自然事物,一边积累生长经验。同时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要巧妙运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从而延伸成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探究课程。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名支持者需要及时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大胆放手,引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观察研究、收集信息,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实践证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追随幼儿,是生成课程实施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