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2023-06-20肖霞
肖霞
思维导图属于思维类工具,是利用文字、图片等将各级主题词相互联系的层级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相对广泛,便于学生记忆文字信息、阅读内容,可辅助学生从资源当中快速获取所学信息,建立完善的文本关系体系。下文简要论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1. 预习识字
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发挥其工具性优势,对于汉字采取分类教学,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最终能够自主识字。在预习识字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本节课生字视作一个整体,联系生活经验,根据生字特点对其进行区分,之后绘制思维导图。
例如,《动物儿歌》一课的重点生字包括“蚂、蚁、蜘、蛛、蜻、蜓、粮、食、网、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形声字、加一加、想象、组词”等。思维导图核心是《动物儿歌》,一级分支“形声字”当中包含“蜻、蜓、蚂、蚁、蜘、蛛”;“加一加”分支包括“粮、食、迷、造”;“想象”分支当中有“网”;“组词”分支当中有“藏”。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分类依据可以灵活调整,根据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同步更改。教师还可以利用“减一减”“编字谜”和“换一换”等方式,辅助学生记忆生字,提高预习识字学习效率。
2.复习识字
在复习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同音字、同义词、相同偏旁字等方式对汉字归类。部分汉字存在公共音节,因此,学生可以利用公共音节绘制思维导图。如“yang”这个拼音可以作为导图中心,二级分支主题选择“杨树、太阳、绵羊、扬尘、海洋”等生字,利用同音字建立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复习字词知识。相同偏旁汉字是根据汉字偏旁部首表意形态产生,像金字旁汉字大多与金属相关,木字旁汉字大多与植物相关,三点水旁汉字大多与水有关,火字旁汉字大多与热、火等相关。学生可以根据以上汉字特点,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
当学生识字量逐渐增加,对于生字含义有深入了解以后,教师还可以针对相同偏旁汉字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口字旁”汉字学习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一级分支可以选择“与身体器官相关”“与口有关动作”“象声词”“语气词”等,经过分类,二级分支选择“嘴、喉、咙”“吃、喊、叫、吸”“哈、哇、呱”“哦、啊”。根据以上分类汇聚思维导图,教师让学生联系图像记忆生字,锻炼学生思维,复习所学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通常分为叙事类、写人类、写景类、状物类,通过对人和事物发展变化进行描述的问题。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记叙文阅读教学当中。小学阶段,叙事性记叙文较为常见,教材当中此类作品占据比例相对较高,利用典型事件描述人物情感,将事件意义揭示出来。思维导图的应用重点是将事物发展过程、事件内涵清晰呈现。叙事阶段,教师可利用气泡图方式呈现叙事主题,并对事件细节进行描述。气泡图有多个组成部分,内部气泡为主题,外部气泡是与主题相关的细节。在文本阅读阶段,思维导图能够将复杂的事件以简单的圖示描述出来,教师利用气泡图辅助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能力。对于记叙文的讲解、事件描述,教师可以从“六要素”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利用简洁的话语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例如,《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放生鲈鱼的系列故事,其教学过程以课文标题作为导图内部气泡、记叙文“六要素”作为中间气泡。教师可根据对应要素描述文章细节,帮助学生有条理性地对事件进行描述。
2.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将说明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重点在于表达客观规律,解读事物,让读者对于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说明文教学阶段,教师可选择形象图,此类思维导图可以描述人物,也可描述事物,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感受。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将事物外形特征生动描述出来。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将图文融合,辅助学生阅读。因为说明文在语文课程体系当中作用显著,特别是高年级语文要求学生对于说明文特点有所掌握,了解说明文写法,分析作者写作过程、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效果,通过以上思路描述文章脉络。说明文讲解应用思维导图,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说明方法等绘制形象图。
例如,《鲸》属于常识类说明文,文章重点对于鲸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净化过程全面介绍,作者利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描述。在思维导图绘制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结构、事物特点以及说明方法等方面提取主要信息,完成形象图绘制。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绘制以后,关键信息提取能力会有效提高,有助于增强其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
3.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属于论述事理、提出主张、分析事物的重要文体。议论文观点明确,且论据充分,在叙事过程逻辑严谨,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对于此类文章的教学可以利用树状图进行归纳和总结。因为树状图是分类图的一种,组成部分包括主题、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学生借助树状图整理议论文当中出现的人物或者故事脉络,有助于其分类、归纳和总结能力的培养。
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属于议论文,文章题目即为主要观点。作者运用三个故事告知读者应学会观察,通过自我追问寻求根源,才能发现生活当中的真理。因为议论文阅读、理解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高年级语文教材当中存在此类题材文章。另外,议论文逻辑性强,适合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呈现,以培养学生总结分析、提炼要点等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题材差异,选择不同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导图绘制,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调动其学习语文的热情,依托思维导图,探索阅读信息,了解文章分析方法,增强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属于语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部分学生写作时因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写作素材相对匮乏。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开启写作思路,围绕写作主题,将具体内容进行分解,选择写作方向,罗列导图分支。在思维导图绘制阶段,师生之间可相互交流,灵活取舍写作材料,将其中价值信息保留,围绕重点行文,突出文章要素。思维导图的应用还能辅助学生构思。当学生选择写作素材以后,即可对文章内容全面架构,理清写作要点,对于写作内容深度加工,细化写作材料。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学生写作搭建支架,找到行文思路。文章重点要利用大篇幅文字进行描述,注意段落顺序安排,逻辑层次合理衔接,用思维导图规划文章,便于学生写出条理清晰的作文。
思维导图的应用还能辅助学生表达,应用思维导图勾勒出写作框架以后,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丰富文章内容。思维导图当中的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语言表达细节,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例如,“一次难忘的旅行”这篇习作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解作文题目,思考旅行过程可以写哪些事,将“景、人、事”等作为写作要点,围绕以上内容收集写作材料,灵活取舍写作素材,保留价值信息,之后根据选定写作方向构思文章框架。若以景物为主,学生就要写出旅行过程中接触到的自然、人文风光,自然风光的描写可以是动植物、山水、沙漠等,写出旅行感受,根据景物提炼文章框架,完成思维导图。在写景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运用修辞方法,应用正面描写或者侧面烘托等写作技巧,丰富文章内容。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写作等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均可利用思维导图,发挥其应用优势,提高学生思维、阅读等能力,完善其思维体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