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干预在结核病患者护理中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改善效果

2023-06-19于丽刘弘妍

青春期健康 2023年8期
关键词:肠结核结核病饮食

于丽 刘弘妍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烟台肺科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关键字】 营养干预;结核病;免疫功能;营养状态

结核病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但患者普遍食欲减退,致使患者无法自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营养摄取减少可诱发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效果[1]。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护理,鼓励患者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热量及优质蛋白,但是干预效果有限。因此,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结核病患者开展营养干预,但是相关研究资料少[2-3]。本研究为弥补相关研究资料不足,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62 例行常规护理以及营养干预结核病患者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收治的62 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中是否开展营养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 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 例:营养干预),实验组中男16 例,女15 例;年龄18 ~24 岁,平均(43.62±1.42)岁。病程2 ~5 周,平均病程(3.65±0.11)周。肺结核15 例,肠结核10 例、骨与关节结核4 例、有2 例为其他结核病类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龄18 ~22 岁、平均(43.61±1.45)岁。病程在2 ~4 周、平均病程(3.61±0.11)周。肺结核14 例,肠结核11 例、骨与关节结核3 例、有3 例为其他结核病类型。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模式,结核病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自觉躯体不适入院,结合X 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确诊结核病,PGSGA 为B 级~C 级,PG-SGA B 级患者轻度营养不良,PG-SGA C 级严重营养不良,需开展营养支持。②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抗结核诊疗护理,不同诊疗护理模式实施前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疾病致营养不良患者。②排除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③排除难以正常言语交流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①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相关抗菌抗感染药物基础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请患者落实自我病情监督。②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摄入高热量、优质蛋白,荤素科学搭配以保证饮食物摄入的多样性,勿进食有刺激性气味食物。若患者丧失自主进食能力,应开展肠外营养支持或肠内营养支持,其中肠内营养支持方式为鼻饲进食,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逐渐增加营养液剂量,控制营养液补给速度,并密切关注患者反应;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止营养支持。

1.3.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营养干预

①足量能量供应,规定患者每日经饮食物摄入总能量,初始患者每日尝试自饮食物中摄入168kJ/kg 能量,依据患者胃肠消化功能,逐渐增加每日摄入总能量,直至210kJ/kg。②足量优质蛋白供应,规定患者每日应摄入1.5 ~2.0g/kg 蛋白质,同时每日摄入的优质蛋白质占每日摄入总能量的50%以上。富含优质高蛋白的食物包括肉类、奶制品、蛋类以及豆制品等。③摄入适量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250 ~300g,每日脂肪摄入量在80g 左右,但是对于肠结核患者每日摄入脂肪应减少至60g 以内,谨防油脂摄入过多引起腹泻,阻碍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④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供应,患者应摄入显现果蔬,其中对于肺结核、肠结核、肾结核患者应适量进食肝脏、瘦肉、绿叶蔬菜以补充铁元素。肺结核患者可进食韭菜、牡蛎以预防咯血,对于肠结核患者应进食香蕉、苹果等含钾元素以及钠元素的食物。

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总有效率,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结核菌素试验评估患者预后效果,若临床症状消失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为治愈。若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阳性,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

实验组护理后相关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高原组血压水平对比(±s)

表1 对照组与高原组血压水平对比(±s)

注:“*”组内护理前后P<0.05。

白蛋白(g/L) 血红蛋白(g/L) 维生素D(ug/L) 维生素B12(ng/L)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1 39.16±1.15 49.13±1.42* 118.23±12.55 137.43±12.58* 10.45±1.53 21.47±3.52* 380.25±33.55 647.21±34.45*对照组 31 39.19±1.17 43.31±1.45* 118.25±12.52 124.75±12.55* 10.49±1.55 13.44±3.55* 380.22±33.57 435.65±34.48*t 值 1.937 15.753 0.824 14.752 1.904 17.452 0.328 15.386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免疫功能指标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相关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免疫指标(±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免疫指标(±s)

注:“*”组内护理前后P<0.05。

CD3+(%) CD4+(%) CD4+/CD8+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31 37.43±2.45 50.98±2.44* 23.51±2.38 40.51±2.43* 1.05±0.06 2.41±0.07*对照组 31 37.41±2.42 40.37±2.41* 23.55±2.33 32.09±2.45* 1.08±0.07 1.55±0.06*t 值 — 1.374 18.973 1.325 15.095 1.852 17.514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3 讨论

我国将结核病划归至乙类传染病,本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能力低下、感染结核杆菌有关。若结核杆菌感染肺脏致患者出现咳嗽、咯血、咯痰且痰中带血;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关节疼痛、肿胀且活动障碍;消化道结核包括胃结核、肝结核、肠结核;结核杆菌侵犯肾脏可引起肾结核;若感染致膀胱可引起膀胱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则发病隐匿,患者以头痛、喷射性呕吐为典型症状;常见肺结核[4]。

结核病病程长,普遍经正规治疗后可治愈,但是不规范治疗可降低治愈率,增加耐药结核病风险。结核杆菌感染部位其目标病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规范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结核病类型开展对症治疗,常规护理主要指导工作内容为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同时考虑到该病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鼓励患者补充机体所需能量[5]。结核病常规护理中由于个体疾病认知差异,护理内容较为抽象,患者饮食护理干预效果有限。营养干预针对结核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以满足患者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矿物质为原则,结合患者结核病类型以及日常常见饮食物以提升患者自我饮食护理能力,规定患者每日饮食物摄入总能量、优质蛋白质量、碳水化合物量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而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可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患者免疫力[6-7]。

李飞[8]临床研究中开展营养干预患者,干预后CD4+、CD4+/CD8+等免疫指标相较于干预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提升幅度均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本次研究中实施营养干预的患者干预后免疫指标结果与李飞研究结果一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机体营养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该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结核病患者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善,确保专科诊疗护理效果,提升总有效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肠结核结核病饮食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MSCT及结肠镜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抗结核2SHR/6HR方案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肠结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