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深化我国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2023-06-19李成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校竞技运动员

李成梁,朱 旺,牟 柳

(1.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2.广东理工学院 体育系,广东 肇庆 526100)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青少年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是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总体目标的关键。长期以来,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中坚力量。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深化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意见》指明了体教融合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同时对深化体校改革、促进体校发展提出了四条政策指引,大致可归类为回归、保障、合作与共享四个方面。回归即体校回归教育以及体校学生、教练员的身份回归;保障即政策保障、团队保障、权利保障;合作即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共享即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四项政策指引旨在深化体校改革过程中实现以“教”育“体”,以“体”促“教”,充分满足体校高质量后备人才培养需求,促进体校学生体育竞技能力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和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体校对于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从2001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止,我国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有超过90%具有体校学习经历[3-4]。但随着体育项目职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专业竞技体育项目职业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加之国际竞技体育竞争日益加剧,致使原有的“三级训练体制”和政府主导下的“一元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调动社会、市场、家庭等多方主体以及教育领域的积极性[5],体校人才培养疲态尽显,体校数量急剧下滑。1990—2017年,我国各级各类体校数量减少了1 419 所,仅2016—2017年一年间就减少了23 所[4]。体校学生升学就业也不容乐观,长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不足以及受到低分上大学等错误思想的误导,造成体校学生运动技能与文化学习两极分化严重。2017—2022年,体校学生参加运动训练专业单招入学考试的淘汰率超过半数,并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文化成绩不达标是重要原因[6]。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也面临重大挑战,我国处在职业转换期的优秀运动员常年保持在1 000 人以上[7],相比之下竞技能力、竞赛水平、参赛经历不占优势的体校学生面临的挑战则更为严峻。此外,优秀退役运动员学科知识不完善、教练员身份转换困难以及文化课教师流失导致体校优质师资存量不足,均是制约体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深度剖析当前体校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寻找阻碍发展的关键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发挥体校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真正作用,是当前深化体校改革、促进体校发展和体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体教融合背景下深化体校改革为出发点,以《意见》和相关政策为指导,梳理当前体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期为破除体校改革的现实壁垒提出优化路径。

1 体教融合背景下深化体校改革的现实困境

1.1 体校教育功利化恶化了生存与发展环境

1.1.1 体校教育急功近利加速人才损耗 体教融合注重教育和体育系统的相互融合,强调体育与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要求两个系统彼此协调,共促竞技人才全面发展。两大系统不同的话语体系和利益取向,使其形成各自封闭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明显利益分割[8]。长期以来,体校人才培养的竞技效益导向导致教育资源失衡,甚至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致使体校培养过于注重短期效益,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过早挖掘竞技潜能,急功近利,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就个体自身发展而言,以竞技绩效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体校学生以及基层培养单位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竞技效益;但就长期发展而言,这种培养模式无疑是以牺牲文化教育为前提,为达到特定竞技绩效甚至以提前挖掘竞技潜力为手段,无异于揠苗助长,牺牲了体校学生竞技潜力的同时加速了文化教育与竞技能力发展的失衡,加深了学训矛盾,增加了后备人才损耗。

1.1.2 家庭教育选择功利化减少人才输入 体校培养目标的异化影响家长对子女竞技体育教育成本的投入,降低对体校教育的选择倾向。教育可以看作是家长对子女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9]。教育投资过程中家长选择至关重要,家长通过利弊权衡、风险规避、控制教育成本有效降低自身损耗,提高教育收益。但目前体校以竞技效益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造成体校学生文化素养缺失、专业性强而社会适应能力弱、伤病风险增加、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困难等问题明显增加了教育风险,提高了教育成本,降低了教育收益。此外,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的文化资本导向削弱了运动员的专业技能优势,降低了运动员的社会竞争力。同时,高考制度改革降低了普通教育成本和教育投资风险,弱化了体校教育的竞争力。从历史数据来看,体校学生毕业后仅有8.9%能够进入省队或国家队继续深造,而超过42%的学生需要自谋职业[10]。作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家长选择普通教育成为自然,使更多优秀体育苗子隐藏于校园里,加大了体校生源困境;加之体校教育对文化学习重视不够,文化学习与竞技能力协调发展的高质量竞技体育人才产出不足,降低了体校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导致体校陷入优质生源流失的恶性循环。

1.2 区域经济和项目发展不平衡导致体校两极分化严重

1.2.1 区域经济差异导致体校发展两极分化 受到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地域环境等外部环境影响,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内部资源限制导致不同地区体校发展差异明显。2021年东部沿海地区总面积虽仅占全国的5%,却贡献了全国1/2 的GDP[11]。从长期看,我国财政在体育方面的投入与GDP 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财政的体育投入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12],而近3 届全运会奖牌榜前八名也基本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更是奖牌榜前三的主要竞争者,可见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表现出高度契合,且相互支持,互为因果。相应地,全国各地区体校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国家体育总局在2017年评定119 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和251 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13],其中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东部地区81 所、中部地区29 所、西部地区9 所,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东部地区138 所、中部地区63 所、西部地区50 所,均呈现“东强、中次、西弱”的分布格局,可见全国体校发展均衡性欠佳,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体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更加严峻。面对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造成的资源“虹吸现象”,中西部地区体校如何以自身优势为基础打造优势项目和特色品牌,是体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2 体校优势项目发展不突出导致运动项目设置冗余 体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相较于普通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更加强调竞技成绩,突出专业特性,运动项目建设与体校自身生存及其社会影响力存在密切关系。调查安徽省各体校项目布局发现,其项目设置仍沿袭“小而全”的策略,同一区域项目重复设置问题较突出[14]。放眼全国各地体校项目设置不难看出,我国各级各类体校项目设置均与之类似。这种项目布局形式虽有助于所在地项目的全面发展,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培养模式没能做到社会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竞技人才培养的精英化。体校改革过程中是否应该集中资源发展优势项目,形成发展合力,打造自身品牌,去“粗放”转“集约”,是当前深化体校改革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重要内容。

此外,体操、举重等运动项目虽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但由于项目本身专业性强、危险系数高等特性,以及受市场化程度低、社会认知度不佳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加之竞技效益导向下对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面窄,使竞技体操、举重等运动项目成为众多教育环境和经济收入较好家庭的“禁区”[15],竞技人才储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沦为竞技运动中的“边缘项目”,优质后备人才流失严重。因此,体校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校办学优势,优化培养路径,探索跨项、跨区域选材模式,缓解“边缘项目”生源紧张的困境。

1.3 保障团队缺失难以保证人才最优发展

《意见》提出深化体校改革要加强复合教练保障团队建设,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体校发展均衡化、人才培养科学化,通过构建复合型教练团队形成保障力,提高后备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校高质量竞技人才输出。

1.3.1 科学选材团队尚未构建 优秀运动员作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引擎,决定了竞技体育的活力,优秀运动员培养应以科学选材为基础,以科学训练与教育为支撑。科学选材体系由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心理素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竞技潜力、基因遗传等要素组成,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理论作为必要支撑,以完备的科研和选材团队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大多数体校主要依靠项目教练员自身经验和知识结构实施选材,选材手段单一、科学性差,导致优秀运动苗子被隐藏,大多数体校受财政支撑、政策倾斜等因素影响并未构建科学选材团队,选材弊端较为严重。此外,目前跨项、跨界、跨区域选材仍处于探索期,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利用率达不到最优。因此,保证体校选材方式多元化、选材方法和选材团队结构合理化是促进科学选材、提高人才利用率、预防人才流失的重要保障。

1.3.2 优质师资团队尚未形成 学训矛盾是当前运动员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锦标”取向导致体校人才培养竞技绩效观严重,忽略了文化教育师资团队建设,使缺乏优秀文化教育师资团队支撑成为影响体校发展的重要短板。因此,应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教师团队为基础,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制定适应体校学生特殊学习性质和学习节奏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并形成“线下+线上”的教学模式逐步缓解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另一方面,优秀教练员团队是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保障。目前体校教练团队尚未形成,主教练“一肩挑”现象严重,其虽拥有较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却普遍存在运动生理、心理、教育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欠佳的现实短板,影响了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不利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运动训练敏感期体校学生的科学发展,降低了优秀后备人才的成材率。因此,建立以完备训练知识体系为保障的教练员团队、以丰富教学手段为保障的文化教师团队,是保证体校人才培养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2 体教融合背景下深化体校改革的动力机制

积极推动体校回归教育本质,让适龄运动员回归学生本位,实现体校学生竞技能力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是新时期体校发展和体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化体校改革需以回归教育本位作为基本着力点,以政策调控作为发展保障,采取区域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实现共建、共促、共发展的目标,构建新型合作、共享关系,推动区域共同进步,实现体校发展。

2.1 回归:促进体校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切实需求

体校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以适应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这与我国学校教育要求的“五育”并举貌似契合,但体校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竞技绩效观造成“运动员属性发展有余而学生属性重视不足”的培养现状。就短期绩效而言,将培养重心着力于竞技能力发展,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竞技收益但从长远利益来看显然割裂了体育与教育的相互关系,背离了体校高质量后备人才培养的初衷,不利于人才的协调发展。推动体校回归“学校”、运动员回归“学生”有利于体校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体育竞技能力发展的协调化,促进未来的创新发展;文化素养提升使运动员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日益常态化的国际竞赛与交流,支撑运动员、教练员国际化发展,推动由国内顶级向国际顶尖的转化。就国家顶层设计而言,《意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均强调文化教育对于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积极推动体校教育和学生身份的回归,是促进体校学生协调、全面发展的切实需求,是解决体校学生文化素养缺失、运动员“出口不畅”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2.2 合作与共享:纾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窘境的必然趋势

合作与共享是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偏重于效率论的目标导向,造成了校际、校内、师资之间的阻隔,学校“身份固化”、校际鸿沟加剧、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16]。《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多次指出体校可与中小学展开合作,以校际师资优选、优派等多种形式展开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合作、共享打破资源行政壁垒,从资源“独属”向“共有”转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两大系统优势资源得以流动,各优势资源转为发展支撑。其中,体校资源流动使普通中小学体育教育更加专业化,亦可通过体育运动打造学校品牌并形成自身特色,普通中小学文化师资流动使体校教育实力提升。同时,庞大的潜在人才存量能够更好支撑运动员选材,为优秀后备人才储备提供更多可能性。

2.3 保障:推动竞技体育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保障机制提升发展质量,体教融合背景下可将体校改革保障机制分为政策保障、权利保障、资源保障。1)政策保障。政策保障对于体校改革与发展具有良好的规划性、指引性和推动性作用。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是根据当前国际国内体育与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的不间断探索,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推动竞技体育人才的高质量发展。2)权利保障。《意见》指出,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全部纳入教育系统,为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保证体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权利的一致性,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积极推动体校学生回归教育、保证体校师生个人权利的决心。对体校师生个人权利的保障也为体校学生补齐文化教育短板,推动其高质量、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大可能。3)资源保障。建立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离不开资源投入与支持,《意见》就深化体校改革提出建立配备复合型教练团队、保障文化师资队伍、保障教师薪酬等多条意见,意在以政策为引领对体校改革形成资源保障,促进体校高质量发展。

3 体教融合背景下深化体校改革的优化路径

3.1 加强合作与共享,突破发展壁垒

体校改革应发挥体校、普通中小学、社会资本等各方主体优势,推动以政府引导,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资本系统上下协同、相互联动的联动机制,形成改革合力[17]。体校人才培养要突出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合作与共享形成有机联合、多元协调的发展模式,突破发展壁垒,推动资源流动,形成资源保障,最大限度满足体校学生的教育资源需求。

3.1.1 以体校资源为引领,促进合作模式形成 自1955年我国设立第一批体校以来,我国体校已走过60 余年的发展之路,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相较于普通中小学和社会俱乐部,体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经验更加丰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成熟,配套设施更为完善。此外,稳定的财政支持、专业的教练员是支撑体校输送优秀竞技人才的重要动力,教练员高水平运动训练经历是支撑体校训练和教学的质量保障,体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和支持是支撑体校发展的物质保障。因此,深化体校改革应充分利用其竞技体育资源优势,筑牢竞技体育资源基础,并以此为引领,采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先打破资源和人才“固定模式”,形成人才共通、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多元协作模式。

3.1.2 挖掘各方主体优势,形成发展合力 体校的生存在高校扩招和社会体育俱乐部剧增的双重挤压下,大量优质生源留在基层教育单位,优质生源流失成为体校面临的主要困境。深化体校改革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体校、学校、社会等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合作、共享、共建、互助的发展格局,探索联合培养模式;深度挖掘普通中小学优质生源,通过与普通中小学共建培养、体校教练进校园、周末参加走训等模式,推动普通学生参加专业运动训练;采取文化课教师到体校兼课、体校学生周末补课等举措,补齐体校学生文化知识短板,通过合作、共享、共建、互助形成发展合力。例如:上海市莘庄中学通过托管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的方式,襄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与襄阳四中通过合并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学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互通,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3.2 革新教学要素,形成资源保障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及其可持续发展[18]。作为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符合新时期发展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给体校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要服务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以及发展、强化人的本质力量[19],教学要素是教学活动的实体成分,包含教师、学生和教材[20]。体校的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教学要素中教师、教材之于学生发展的关系,围绕学生发展开展多维建设,以破除体校原有培养模式所产生的学训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1 课程内容特色化 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学生全面发展[21]。体校学生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需兼顾文化课学习,导致文化课学习时间安排、教材内容设定存在特殊性。因此,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根据体校学生学习时间、身心发展规律、运动员经历、运动项目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要求等特点联合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考核评价办法,构建层级分明、表述清晰且具有发展性的课程目标[22],并采取“前期重点区域试点、后期全国体校铺开”的普及模式,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体校本身也应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和本校学生特点制定相关校本课程,形成以国家教材为主、校本课程为辅的文化教育布局。

3.2.2 教学模式多样化 面对体校学生流动性强、体校文化课教师缺乏等问题,首先,严格遵循政策指导,保障体校教师薪资待遇,吸收优秀文化课教师,形成文化课教师线下团队基础构架,利用学校合作、师资共享等方式补充优秀兼任教师,打造优秀线下教学平台,形成线下课程辅助体系,保证线下教学质量。其次,充分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实现教育教学智能化、数字化,形成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录播或远程直播等方式,弥补体校学生文化课学习停滞、知识断带的现实困境。最后,全国体校应积极搭建与慕课平台类似的全国体校文化课程教育平台,整合优秀文化课程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全国体校文化课程教育一体化建设,使优秀师资团队教学成果利用效率最大化,推动形成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网络教育平台多元支撑的教学授课体系,为体校教育回归打造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教育保障体系,逐步缓解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文化课教师不足的窘境,满足该地区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需求,全面推动“学生”身份的回归,保证其文化知识学习,促进体校学生均衡发展。

3.2.3 师资团队专业化 创建创新型和复合型师资团队是深化体校改革的关键,是纾解后备人才培养困境、促进体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体校要着力师资发展与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首先,作为体校的核心师资,教练员的发展要从注重专业能力转为综合素养提升[23],推动教练员形成以体育专业能力为主体,以教育、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综合素养能力,以满足将文化教育始终贯穿学生运动训练的要求,达到文化教育融入训练生活的目的,充分激发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体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内生动力。一是适当安排师资队伍定向培训。制定教师定向培训计划,大力落实国家卓越教师项目和“国培计划”,保证师资队伍参加培训、能力提升的道路畅通,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师资团队和品牌。二是鼓励参与科研合作。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是体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单元,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体校应积极支持师资团队参与科研合作,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丰富知识储备。三是保证师资团队再学习机会。以合作、帮扶或委托等多种形式,与体育院校建立科学训练培训体系,与师范院校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培训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最后,革新评比制度,保证教师评比、晋升道路畅通。教育与体育相关部门在师资队伍评比、晋升过程中应划分自我权责,建立追责制度,避免出现懒政与“踢皮球”现象。同时,面对体校教学形式和环境的特殊性、学生成才道路的差异性,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与体校教育相适应的评比制度,保证评比机制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3.3 优化培养路径,促进人才“反哺”

“反哺”原是生物学概念,其社会学概念指代子群体对于母体的感恩和回馈[24]。体校要始终聚焦人才专业技能提升与文化素养协调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并利用自身人才资源,以政策为引领,促进人才“反哺”,激发自我“造血”功能。一方面,通过多层次、多层级的筛选、分流、教育以及社会人才整合反哺全国体校教育;另一方面,构建定向委培模式,推动体校形成“自我”人才“深造—反哺”模式,形成人才“反哺”体系(图1)。

图1 竞技体育人才“反哺”体系Figure 1 System of “back-feeding”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3.3.1 促进人才合理分流,构建“反哺”基础 教育不能按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去批量化“生产”个体间存在巨大差异性的学生[25],体校人才分流的目的在于实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让体校教育真正回归教育本体,助力体校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以达标赛、单项赛为竞技体育测试手段,以文化考评为文化成绩评测手段,对体校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文化课成绩进行合理评估,并结合不同的个体特征进行不同层次的针对性、个性化教育,做到合理分流、因材施教。另外,为处于不同学习时期、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加运动康复、体能训练、体育管理、体育心理等体育专业相关校本课程,为其体育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以建设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和建立人才数据库为契机,以身体机能、身体潜能、伤病情况等多项数据为评价指标,建立运动员发展数据库,打造科学监控体系,进行多年追踪、监控和科学评估;并结合不同竞技人才自身发展状况进行适时分流,开展针对性教育,保障运动员未来发展。

3.3.2 增加政策牵引,形成“反哺”体系 运动员的根本优势在于拥有扎实的运动技战术水平和丰富的运动经验,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运动技能优势,灵活培养方式,补齐文化短板,有序促进人才“反哺”。《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指出,各地学校可拿出一定数量的教练员岗位向高水平退役运动员招聘,并做好转型培训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作。首先,体校应以政策为牵引,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形成发展新动力。与高水平运动员签订“定向发展协议”,主动推动优秀退役运动员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反哺”,通过采取“先深造、再入职”的方式,鼓励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其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储备。另外,采取增加学习课时、延长学习周期等多元灵活的培养方式,弥补运动训练造成的文化课程缺失,有序提升其文化知识储备。同时,相关部门规范教育流程,严格考核标准,避免文化课程教育流于形式,达到“标准输入、严格产出”的目的,不断提升人才“反哺”质量。其次,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制定“体校定向委培计划”,促进人才“反哺”。通过与体校优秀学生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为其参加高等教育开通“绿色通道”,采取适当降低高等教育准入标准、减免学费等多种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定向委培计划”,并在接受高等教育结束后“反哺”体校教育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复合型教练员团队紧缺的压力,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流失和不足的困境。

3.4 推动体育竞技人才数据库建设,促进人才一体化发展

深化体校改革应积极推动体育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加强体育人才信息系统建设,分级分类建立各类体育人才数据库[26]。构建体育人才数据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动态地掌握人才存量和人才结构信息,更好地实现对体育人才的宏观调控,发挥体育人才对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依托人才数据库建设,形成以岗位数据库、任务数据库为支撑,多元人才库细化发展的人才一体化平台(图2),为政策制定者、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提供实时有效的人才信息,促进体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共享,为国家体育人才的宏观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图2 人才一体化平台发展的逻辑体系Figure 2 Logic system of development of talent integration platform

3.4.1 加快体育竞技人才数据库基础建设 积极推进体育竞技人才数据库的基础建设,有助于实时掌握人才存量,实现竞技体育的宏观调控。首先,根据人才基本信息、项目类型、执教理念、文化科目类型等建立国内人才、海外人才、人才团队和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并建立自主更新机制与信息审核机制,保证人才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其次,构建大数据选材、运动员身体素质、伤病情况、机能发展、发展潜力追踪的实时竞技人才数据库,以互联网大数据支撑运动员未来发展;同时为国家实施跨项选材、跨地域选材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推动形成“去零为整”“去粗放为集约”的竞技人才发展模式,为竞技人才发展提供优质保障。

3.4.2 有效发挥岗位数据库和任务数据库的支撑作用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要平衡体育供需关系,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人才数据库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岗位数据库与任务数据库的支撑作用,促进优质人才流动,提高人才利用效率,推动人才供需平衡。其中,根据岗位名称、主要职责、任职资格、岗位所处地理位置、福利薪资等维度建立岗位数据库,实时监测人才需求与人才流动,促进人才有效供给与合理分配。任务数据库则以工作任务为基本活动单位,具有明确的活动地点和执行要求,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变,更有利于优质人才和人才团队的跨区域流动,以发挥人才团队的最大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人才数据库形成“一个基础、两个支撑”的发展格局,更好支撑国家宏观调控。体校也可根据岗位需求、训练任务、完成时限等要求招聘全国优质人才和团队,缓解自身人才短缺压力,促进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推动全国体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流失与人力资源浪费。

4 结语

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起点上,体育强国建设赋予体校新的发展内涵和使命,对体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体校要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以国家政策为引领,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革新教学要素,优化培养路径,激发体校自我“造血”功能,建立人才数据库,促进国家宏观调控,逐步消除体校发展的现实阻碍,突破两大系统行政边界障碍,促进体校回归教育本位,保障后备人才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体系,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体校竞技运动员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