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儒艮与海獭的悲歌

2023-06-19朱磊

大自然探索 2023年5期
关键词:海獭毛皮

翻开世界地图,欧亚大陆的最东端与北美大陆的最西端隔海相望,中间是一条最窄处仅有82千米的白令海峡。而白令海峡以南,阿留申群岛以北,堪察加半岛以东,还有阿拉斯加以西的这片海域,被称作白令海。在白令海的西侧,距堪察加半岛以东约175千米的地方,有一个被称作科曼多尔的小岛群,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岛叫作白令岛。这里怎会用到这么多“白令”?“白令”究竟是什么意思?

维图斯·白令

白令与斯特勒

丹麦探险家维图斯·白令于1704年加入了俄罗斯海军队伍,他才能出众,深受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赏识。1724年,白令被彼得大帝钦点为首次堪察加探险的领队。此次探险是俄罗斯帝国对东北亚太平洋沿岸的初次探索,并最终确认了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存在着一个海峡,即白令海峡。

在初次探索大获成功的鼓舞下,荣归俄国后不久的白令便提议进行第二次探险。他想绘制出西伯利亚东部沿岸的完整地图,并且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前进至北美西海岸。最终,有超过三千人以各种方式参与、前后历时约10年(1733~1743年)才完成了第二次堪察加探险(也称“大北极探险”),由此也成就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探险考察之一。

不幸的是,1741年11月,白令率领的考察船“圣彼得号”在航行途中遇上了风暴,搁浅在一个荒岛上。当年12月,他死在了那里,日后该岛以其姓命了名,即白令岛。“圣彼得号”的幸存者在岛上熬过了漫长寒冬,到第二年夏天利用船只残骸造出了一条12米长的船,最终驶回了堪察加半岛。

1741 年,白令率领的考察船“圣彼得号”首次抵达阿拉斯加湾(想象图)

德国博物学家格奥尔格·斯特勒是幸存者之一,他在白令组织的考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登陆凯阿克岛时,斯特勒发现了暗冠蓝鸦,正是这种跟他从书上见到过的北美鸟类——冠蓝鸦外形很相似的鸟儿,使得考察队确信他们已抵达了北美。由此,斯特勒成为首位发现北美鸟类新种的欧洲学者,他的姓也出现在了暗冠蓝鸦的学名里。滞留白令岛期间,他仔细观察和记录了那里的动植物,取得了他本人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巨儒艮(英文名是Steller's Sea Cow,直译即“斯特勒的海牛”)。

回到俄国之后,斯特勒将自己的日记整理成了手稿,详细记录了对巨儒艮、北海狗、北海狮和海獭的观察及测量信息,这对上述物种进行了科学意义上的首次记述。值得一提的是,巨儒艮在被外界发现仅仅27年后即被宣告灭绝,斯特勒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成了对这种北方海域巨兽留存于世的不多的鮮活记忆。

冠蓝鸦

暗冠蓝鸦

好吃且游得慢

海牛目的成员共有5种:儒艮科2种(儒艮和已灭绝的巨儒艮),海牛科3种(西印度海牛、西非海牛和亚马孙海牛)。儒艮和海牛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尾鳍形状:儒艮的尾鳍分叉,海牛的则是一个完整的圆弧。除巨儒艮生活于高纬度的冷水海域之外,其他4种都只见于温暖的热带亚热带水域。

巨儒艮身躯庞大,体长至少7.6米,体重为4~10吨,体形跟虎鲸是一个级别的(甚至还更重些)。这样的大块头,一来有利于抵御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二来也让它们在自然界鲜有天敌。除了身形巨大之外,巨儒艮还有着非常独特的身体结构:没有牙齿;前肢完全没有指骨;据斯特勒描述,它们的皮肤质感粗糙,似古老的橡树皮。

伦敦自然博物馆的巨儒艮骨骼标本(朱磊 摄)

依照化石证据,地质历史上巨儒艮曾广泛分布于从北海道至下加利福尼亚的北太平洋近岸的浅海水域。它在地球上近三百万年的存续过程中,其分布区逐渐萎缩至科曼多尔群岛一带海域,并在此最终宿命般地与斯特勒相遇。据斯特勒的描述,巨儒艮皮下脂肪层平均厚度可达约7~10厘米,当年的目击者也声称从未见过巨儒艮完全潜入水中。或许,它们因身躯庞大,可获得超大浮力,同时也丧失了潜水能力。

斯特勒对巨儒艮的肉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认为幼崽的肉堪与小牛肉媲美。行动缓慢、不怎么潜水、近岸活动、肉质还不错……这么多“优点”集一身,巨儒艮简直就是个移动的活靶子。根据记载,一头成年巨儒艮可提供30个成年人一个月所需的肉食。当时岛上一共不到50人,他们也只滞留了约9个月,似乎可以合理推测:斯特勒和他的难友滞留白令岛期间,尚未对当地的巨儒艮种群造成太大伤害。

“软黄金”

除了巨儒艮,斯特勒一行人也吃海獭。虽然海獭的肉质比不上巨儒艮,但它的皮毛却为人所珍视,甚至成了幸存者营地里的硬通货,水手玩牌时的赌注就是海獭皮。

海獭的毛大致分为两层,外层的针毛可达2.9厘米,内层的绒毛长约1.9厘米。值得一提的是,海獭毛发的密度高得吓人——据估计,它身上每平方厘米面积着生的毛发可达12~14万根(我们头部的发量人均才10万),是哺乳动物界之最!跟巨儒艮相似,海生哺乳动物往往都有厚厚的皮下脂肪以在水中保持体温。相比之下,海獭的御寒本领独树一帜,全凭一身正气,不对,是一身空气——众所周知,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硬件配置”如此彪悍的海獭,御寒保暖靠的就是致密毛发捕获的空气绝热层。

据测算,1只体重为25千克的海獭,能在自己的毛发层当中贮存约2.1升的空气,形成厚约4毫米的绝热层。尽管潜水时由于水深增加、水压变大,它毛发中的空气会被挤压出去,从而减弱隔热效果,但海獭会通过改变自身代谢率或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来代偿散失的热量。比如,当下潜深度为9米时,海獭毛发中锁住的空气量减少至1.1升,此时其代谢率会提高至平时的两倍左右,以产生更多热量。下潜深度更大则会丧失更多空气,随后,海獭要么就花更长时间停留在水面让自己重新暖和起来,要么就选择更多的下潜通过肌肉运动产热来保持核心体温。

可爱的海獭

海獭妈妈除了打理好自己之外,还要花时间仔细地给自家“娃”梳理皮毛

保证毛发中充有足量的空气对海獭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每天都花大量时间梳理皮毛,单这一项就能占到其日间活动时间的5%~19%。兩个月以下的海獭宝宝,无论是身上的毛被性能还是梳理技巧都赶不上成年个体。因此,这期间海獭妈妈除了打理好自己之外,还要花时间仔细地给自家“娃”梳理皮毛。然而,这身能让海獭安身立命于冰冷海水之中的宝贝皮毛,却给它们带来了近乎灭顶之灾的杀戮。

清人好裘

在我国,尽管明朝宫廷就有使用高级毛皮作为冬季服装用料的记载,但穿着毛皮服饰并未在民间成为风尚。有清一代,从皇帝开始对所戴冠冕的用皮就形成了繁复的讲究与规章,毛皮的颜色、种类、质地也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大清会典》里就明文规定,阴历十一月初一至次年正月十五,皇帝在举行朝会、祭祀的时候,须使用以黑狐皮冠檐的暖冠,对其他皇族宗室、官员臣工也做出了相应规制。

正所谓上行下效,尚裘之风渐渐朝全国蔓延,在一些富庶的地区更是已脱离了实际需求,完全成为奢靡炫耀之举。

日益增长的毛皮需求势必催生相应的贸易。清代的毛皮贸易版图之上,北边的恰克图(今俄蒙边界城市,属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南边的广州是最为重要的两大口岸。恰克图基本由俄国人所独享,广州则是欧美商人对华贸易的主要市场。从时间上看,俄国商人在恰克图开始对清朝大宗出口毛皮较广州早了约半个世纪。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恰克图是与伦敦、纽约、莱比锡等地齐名的世界重要毛皮集散地。18世纪中后期,恰克图市场上的毛皮货物占到了俄对华出口总额的85%。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毛皮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下滑。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黄色缎绣云龙貂镶海龙皮朝袍,为康熙御用冬朝服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朝服像》,乾隆所戴的是貂皮冬朝冠

据考证,广州口岸的毛皮进口兴起于18世纪80年代。最先在广州口岸尝到甜头的是英国人,该国著名航海家库克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率船队远航北美西北岸,从当地土著手里廉价收购了一批海獭皮(商品名为“海龙皮”)。三年后,库克船长的船队驶入黄埔港,以每张120美元的高价出手,昭示了这项买卖相当有利可图。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先后有三艘英国商船抵达广州及澳门进行毛皮贸易,所涉皮张数量超过了三千,这一年也被视为广州口岸毛皮市场的元年。继英商之后,美商也积极投身进来,他们将转手贸易玩出了新花样:驶出北美母港时携带刀具、毡子等廉价工业品,行至西北海岸用以换取印第安土著手里的毛皮,然后就驶向广州,待出手之后再就地购入茶叶,返航途中再将茶叶在欧洲或美国市场高价出售。一切顺利的话,可谓是稳赚不赔。

海獭皮

海獭的悲歌

有着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再加上有人已摸索出了可行的运营套路,接下来最需要解决的自然就是货源了。因此,当斯特勒一行带着约900张海獭皮回到堪察加时,北太平洋海獭(连带着巨儒艮)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显然,斯特勒等绝非最早猎杀海獭谋皮的人。生活在东北亚的原住民(比如北海道的阿伊努族)就捕猎海獭,利用它们优质的皮毛御寒。而早在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就有了从日本出口海獭皮到我国的记录。但这些偶尔为之的小打小闹,完全没办法跟后来无节制的杀戮相提并论。

在斯特勒等带回海獭皮之前,俄国人多依赖日本获取这种非常珍贵的毛皮货物。1743年,一位西伯利亚商人按斯特勒的报告按图索骥来到白令岛。在他们滞留和返航期间,这位商人及其同伴共猎获了1200张海獭皮,还发现该岛附近的其他小岛也生活着不少海獭。

这位商人的获利,以及他雇佣当地原住民作为海獭猎人的方式,为后来者大加复制。不出几年时间,科曼多尔群岛及周边的海獭就基本被杀光了。来来往往的毛皮商和他们雇佣的手下,纷纷将白令岛作为了继续东进的补给站。那些又大、又慢、又不会潜水遁走的巨儒艮便成了最好的肉食来源。仅仅在被斯特勒发现27年之后,巨儒艮便永远消失了。

而对于当时的海獭来说,厄运似乎才刚刚开始。

捕猎者驾着武装商船,驱使原住民猎手,一路沿着岛链东进。每到一个新地方,他们就安营扎寨直至将周围的海獭捕到再难发现为止。然后,又驶向下一个小岛,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捕猎者将原住民一整套捕猎海獭方法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

这繁荣贸易的背后恰是无数海獭的血泪。

深远影响

20世纪初,随着海獭种群的崩溃,这项买卖已不再有利可图,毛皮商的主要目标也早已转移到了北海狗。出于使毛皮贸易得以持久运营的考虑,1911年,沙俄、日本、英国(也代表加拿大)和美国共同签署了《北太平洋北海狗公约》。该公约禁止缔约国远洋捕猎北海狗。在公约签订时,野外的海獭可能仅有几千只了,早已丧失了经济利用价值。经过各方的谈判协商,同意也将海獭列入公约的保护对象。该公约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条约。持续近200年的这场跨太平洋毛皮贸易,造成了巨儒艮的灭绝,也差点儿毁灭了海獺。

1911年至今,已过去了112年,眼下海獭的数量恢复到近15万只(但仍远低于历史数字),也重新出现在了一些历史分布区内。从某种意义上讲,海獭的保护可算是个成功案例。

巨儒艮生活场景想象图(也只能想象了……)

海獭生活场景

当前,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日益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最有力的国际公约之一,我国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制定了相关法律,并经过长期的履约努力,已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野生动物受到法律的保护,曾经乱杀滥捕野生动物的现象受到极大遏制,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被禁止。希望我们能从历史中汲取足够的教训和经验,别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阿留申群岛海域上,人们使用传统方法围猎海獭的场景

当时的海獭围猎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通常由发现海獭的皮划艇上的人作为观察者,该艇上的人将船桨举起作为信号,其他人以这艘艇为圆心,以比海獭潜泳一次可以游过的距离更大的间距散开,开始仔细观察四周。当海獭浮出水面换气时,邻近的艇就会上前驱赶,逼迫它再度潜入水中。如此反复,直到将海獭被追逐得筋疲力尽不得不上浮后,就由附近艇上的猎手以梭镖击杀。后来随着枪械技术的进步,也有人开始尝试使用枪猎(尤其是对付上岸的海獭)。

过去普遍将巨儒艮的灭绝完全归咎于途经白令岛的毛皮商及船员们的滥捕滥杀,它也不幸成了有确凿记录的人为导致灭亡的第一种海洋哺乳动物。近来有研究者认为,或许正是对海獭这样关键物种的大肆捕杀,引发其所处地区的巨藻生态系统的崩溃,再加上强大的捕猎压力,最终共同造成了巨儒艮灭绝的恶果。简单而言,这种观点认为,海獭对海胆的取食保护了巨藻,而当人类捕杀从这一系统中移除了海獭之后,海胆数量不再受控制,蚕食掉巨藻,巨儒艮失去了巨藻这样的食物来源,又面临人类的滥杀,最终无力回天。

最近还有研究指出,巨儒艮在巨藻生态系统中可能也曾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者建议,在今天的该系统中引入类似的大型植食动物所发挥的效应,或许能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作者简介

朱磊 生态学博士,现任职于广西科学院,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会员,从事鸟类生态学、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译有《大杜鹃:大自然里的骗子》《欧亚鸲的四季》《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东亚鸟类野外手册》等书。

猜你喜欢

海獭毛皮
有只海獭上网课
会用餐具的海獭
爱“梳发”的海獭
海獭手牵手
借块海獭的小石头
假如你是海獭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