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探究蚕宝宝的生长看幼儿的深度学习
2023-06-17董超军
文 董超军
幼儿去年饲养的蚕宝宝的卵一直张贴在饲养角的墙面上。幼儿时不时就会问:“老师,蚕宝宝怎么还不出来呀?”“老师,它怎么要睡这么长的时间啊!”就在这样的期盼中,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中的蚕宝宝,幼儿期盼已久的蚕宝宝出生了,拉开了幼儿深入探究蚕宝宝的路程。
一、由蚕宝宝的生长析幼儿的深度学习
(一)蚕宝宝的出生,从误认为被吃掉开始
在清明后的一个早晨,幼儿在教室内外玩着自己的游戏。忽然,瑶瑶拿着放大镜冲了进来:“老师,不好啦!蚕宝宝被虫子吃了。”我问:“什么叫蚕宝宝被虫子吃了?”瑶瑶说:“就是贴在墙上的蚕宝宝的卵被黑色的小虫子吃了。真的!”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了所有幼儿的好奇心,大家都跑过去看。只见布满蚕卵的纸头上,有若干小小的、黑黑的虫子在蠕动,而在其周围的蚕卵都由黑灰色变成了白色。这时,有的幼儿说:“真的,蚕卵真的被黑虫子吃了。”有的幼儿说:“不是的,这就是蚕宝宝,它出生了。”“不是,就是被吃了。你没看蚕卵的颜色都变了吗?”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黑色的虫子。
情境分析:对于蚕宝宝,幼儿有一些认知经验。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是否是蚕宝宝的争议呢?幼儿小班时饲养的蚕宝宝,已经长大了,他们对刚出生的蚕宝宝没有什么相关的认识经验。个别幼儿在家里也饲养过蚕宝宝,有相关的经验,这就碰撞出了问题的火花,也让幼儿对蚕宝宝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师支持:为幼儿创设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将各自的相关知识经验分享出来,再结合幼儿的讨论情况,提供解决问题的条件。
(二)蚕宝宝的模样,从争论到观察
面对这样的问题,班级进行了集体讨论,说说各自认为是或不是蚕宝宝的理由。有的说:“蚕宝宝不是白白胖胖的吗?这个黑黑的,一点也不像。”有的说:“我养过蚕宝宝比这大多了,这个比小小蚂蚁还要小。”有的说:“蚕宝宝是吃桑叶的,不吃蚕卵的。”有的说:“我家里的蚕宝宝也出生了,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可以观察几天,看看它变不变化就可以了。”有的说:“蚕宝宝吃桑叶,喂点桑叶看它吃不吃,不就知道了吗?”
情境分析:讨论中不难看出,幼儿之所以争论不休,都是因为生活经验而起。当观察到的现象与他们对蚕宝宝的认识经验发生冲突时,幼儿开始质疑、发问、争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是为自己的观点积极辩论、争取,还是彼此分享知识经验的过程,是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发现的快乐。同时,这也是引发幼儿深入探究蚕宝宝兴趣的源泉,让经验冲突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教师支持:引导幼儿回去和家长共同采集桑叶,开展饲养蚕宝宝的探究活动;提供放大镜、纸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尝试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三)蚕宝宝的变化,从问题到更多问题
两天后,幼儿发现这些蚕宝宝有了变化,身体不再是黑色的了,而是长长了一点,小小的黑脑袋变成了灰白脑袋,身体也“脱去了黑衣裳”,“穿上了灰白衣裳”,桑叶上也有了许多小小的洞眼,而那张蚕卵纸上又有了新的黑黑的“小虫”。“哇!真的是蚕宝宝哎!”随着蚕宝宝的确立,幼儿又有了新的发现和问题:蚕宝宝是怎么从蚕卵里出来的、出来后如何变成白色的、怎么换桑叶、什么时候能够结茧……
情境分析:小班幼儿关注的是蚕宝宝长什么样、吃什么,而到了中班,幼儿在饲养、观察的过程中都非常仔细,并与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比较,从而整理、概括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恰好丰富了探究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探究价值,促使幼儿提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探究能力。
教师支持:结合幼儿的观察、发现及问题,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流,思考解决的方法;结合幼儿实验探究中的需要,引导幼儿一同收集饲养蚕宝宝过程中可能需要的材料,如毛笔刷、稻草、盒子、桑叶;引导幼儿以观察日记的方式,记录饲养蚕宝宝过程中的发现。
(四)蚕宝宝的颜色,从表象到根源追究
随着蚕宝宝的长大结茧,幼儿对蚕宝宝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刷新有关蚕宝宝的知识和经验。然而,在蚕宝宝饲养的最后环节,皓皓的一个发现再次引发了集体探讨:为什么蚕茧的颜色不一样?这也引发了幼儿更加专注的观察。有的幼儿开始仔细观察蚕宝宝结茧的状态,有的则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蚕宝宝,而且观察时长也越来越长。最后,他们发现蚕宝宝身体的颜色也不同,有白的、有黄的、有青的……随着蚕卵的出生,皓皓又有了新的发现:蚕卵的颜色不一样,有咖啡色的,有墨色带点儿绿的,有黑色的,有灰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幼儿通过细致观察发现,蚕蛾的身体颜色也不尽相同。然而,隔壁班的蚕茧只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黄色,而我班蚕茧则有十多种颜色。为此,幼儿十分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
情境分析:通过幼儿的问题不难发现,幼儿的观察不再是简单、表象的观察,而是能够通过前后的经验比较,进行深入观察、探究。这表明幼儿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与隔壁班的饲养情况进行比较对比,拓展探究的空间和角度,让探究活动更加深入。
教师支持:接纳幼儿的问题,肯定并表扬幼儿的发现,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请幼儿表达自己的猜想;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和思考;鼓励幼儿和父母一起通过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并和同伴一起分享,从而进一步梳理相关知识经验。
二、由探究蚕宝宝的活动分析探究中的所获
(一)幼儿的收获
在蚕宝宝探究活动中,不论是辨别是否是蚕宝宝,还是蚕宝宝的一系列变化,这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希望去探究了解的。这就让幼儿在满足自己的兴趣中主动地探究、学习。观察比较是探究的重要手段。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途径,需要幼儿有敏锐的观察力。在蚕宝宝探究活动中,幼儿能够观察比较蚕宝宝,发现蚕宝宝出生前后的变化,并通过深入观察,比较蚕宝宝、蚕茧、蚕卵的不同颜色。这样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对蚕宝宝的探究兴致得到持续,让幼儿观察的目的更加明确。分享交流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幼儿心中都有着一颗好奇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是需要肯定和呵护的。这样才能让这颗好奇的种子得到成长。对幼儿来说,分享、交流是肯定呵护其好奇心的有效方法。在分享中,幼儿能够将自己的问题、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争辩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更加大胆表达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幼儿探究活动的来源。因此,幼儿好奇心的呵护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充分运用集体的力量,让幼儿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集体好奇心的培养。蚕宝宝探究活动就是在幼儿一轮又一轮的分享中不断推进着。
记录是探究能力的发展提升。在探究中不难发现,幼儿会有许多问题和发现,而单一的交流分享会流失或遗忘一些比较有深入研究价值的问题。记录虽然是有效的解决之道,但是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在探究活动中,幼儿尽可能将自己的发现和问题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运用一些文字将幼儿有困难的记录呈现出来,并在适当时机引导幼儿探究。这样的记录不仅是幼儿探究过程的展现,还是幼儿探究成果的整理和概括,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设定自己的探究目的和计划,清晰地看到自己探究的过程。
(二)教师的启发
一是充分肯定。每个幼儿对科学探究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因此,他们有着自己的发现和认识以及判断和思考。既然这些源自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就不能扑灭幼儿的好奇心、更不能以否定的方式打击幼儿的自信心,而是应该聆听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表达,肯定他们的发现,引导幼儿去证实自己的发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无疑是给幼儿最好的肯定和鼓励。
二是适时支持。在探究、验证、实践中,幼儿会有更多的问题和发现。这时,教师要和幼儿一同探讨、梳理,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供适宜的工具、材料等。这个过程是引导幼儿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学会收集材料、选择工具、实际操作等。这些都是幼儿在积累科学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
三是及时退位。幼儿是学习主体,是探究的主人。教师所要做的是穿针引线,将幼儿的问题、实验、经验等串联起来,引导他们梳理经验、体验过程。教师不能一味地冲在前,带着幼儿一起做。退位在幼儿的身后,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