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3-06-17朱吉明吴丹王绘华李成戴勤珍
朱吉明 吴丹 王绘华 李成 戴勤珍
(1 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700;2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上海 201709)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青浦区发挥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发展草莓产业,经历近40 年的发展,草莓产业已成为青浦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成为了青浦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青浦区草莓产业虽然发展稳定、成效突出,但是在草莓品种结构、育苗技术、生产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从事草莓生产的多年工作经历,在总结分析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青浦区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历程
青浦区是上海郊区栽培草莓较早、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青浦区开始引进草莓试种,之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产业在青浦区有了较快发展。近年来,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33.3~466.7 hm2,占全市草莓种植总面积的30%左右。总结起来,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经历了4 个主要时期。
1.1 引种试验阶段(1983 年—1985 年)
20世纪80年代初,赵屯镇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6棵“宝交早生”开始进行草莓试种,翌年继续试种0.13 hm2,第3 年草莓试种面积增加至2.67 hm2,当年平均每667 m2产值为720 元,比同期种植的小麦(每667 m2产值150 元)显著增收。
1.2 示范推广阶段(1986 年—1993 年)
在当时以传统农业种植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的青浦区,草莓的试种成功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青浦区加大了草莓种植的示范推广力度。1986年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达31.80 hm2,其中,赵屯镇草莓种植面积为31.50 hm2、朱家角镇草莓种植面积为0.30 hm2。1993 年,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达30.00 hm2,主栽品种为‘宝交早生’,种植方式为露地栽培。
1.3 稳步上升阶段(1994 年—2002 年)
在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和市场拉动的共同作用下,此时期青浦区草莓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后,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达666.67 hm2以上,并于2002 年达到最高,草莓种植面积为1 039.20 hm2,栽种品种从露地栽培品种‘宝交早生’更新为大棚栽培品种‘丰香’‘女峰’,种植方式从露天栽培更新为竹架中小环棚栽培。同时,此时期青浦区示范推广了大棚草莓+间(套)后茬作物(番茄、玉米等)等6种高效栽培模式,并形成了相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技术、新途径。
1.4 平稳发展阶段(2003 年—2022 年)
2003 年之后,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开始下降,2010 年种植面积为666.67 hm2,2019 年种植面积仅为358.00 hm2,近几年种植面积有所回升,并趋于平稳,栽培品种以‘红颜’‘章姬’为主,种植方式全部采用大棚促成栽培。
2 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
2.1 草莓种植面积平稳,产业区域性明显
由表1可知,在2018 年—2022 年期间,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为358.00~488.00 hm2,每667 m2产量为1 398~1 756 kg,年总产量为7 847~12 856 t。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今后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预计稳定在466.70 hm2左右。究其原因,上海市每年对青浦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有最低保有量的要求,对绿化造林也有相应的约束性指标,且目前青浦区草莓种植人员绝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再加上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故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草莓是一种种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市场消费需求大,而青浦区具有良好的种植技术基础和市场影响力,故从总体来看,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趋于稳定。目前,青浦区草莓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白鹤镇,草莓种植面积约占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85%;香花桥街道、朱家角镇、练塘镇等地的草莓种植面积合计占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15%左右,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表1 青浦区2018 年—2022 年草莓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2.2 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技术支撑能力有保障
近年来,青浦区草莓种植形成了以‘红颜’‘章姬’为主,‘越秀’‘宁丰’‘白雪公主’等为辅的品种结构。在关键技术上,重点推广应用了采用脱毒苗培育壮苗、太阳能高温闷棚(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蜜蜂辅助授粉、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大棚温度(湿度)综合调控、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替代化肥、草莓多种新型栽培模式等各项技术,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为稳定草莓生产、提升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2.3 开展产品安全监管,推动草莓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青浦区建立健全了市、区、镇三级安全监管网络,发挥了上海市农业生产信息直报系统(简称“神农口袋”)的监管效能,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一张网”。同时,青浦区聚焦农业特色,提出了“一粒米、一棵菜、一枚果、一条鱼”的特色产业方针,制定了绿色食品认证5 年目标(2018 年—2022 年),针对通过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认定)并获得证书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促进了青浦区草莓绿色认证面积的逐年提升。据统计,青浦区草莓绿色认证面积从2018 年的34.30 hm2(占当年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7%)上升至2022 年的185.40 hm2(占当年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39.9%),见图1。同时,2018 年青浦区的“白鹤草莓”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这些均有力地推动了青浦区草莓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适度规模化种植,提高草莓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近年来,青浦区草莓规模化种植程度(每户种植面积≥1.33 hm2)越来越高,有力推动了产品认证,促进了草莓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以及草莓采摘、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2018年—2019年青浦区草莓规模经营单位有52家,合计草莓种植面积为175.30 hm2,占当年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47.6%;2022 年—2023 年青浦区草莓规模经营单位有62家,合计草莓种植面积为279.60 hm2,占当年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81.7%,见图2。目前,青浦区草莓种植面积超过3.33 hm2的基地有33 个,合计草莓种植面积为323.60 hm2,占青浦区草莓种植总面积的69.7%。
图2 青浦区2018 年—2022 年草莓规模经营情况
2.5 营销手段多样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递等产业的迅速兴起,青浦区草莓的销售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的摊贩销售、“马路经济”、市场批发,发展为现在的市场批发、线下采摘及田头直销、休闲观光、门店销售(配送)、线上微商和电商平台等相结合。其中,采摘及田头直销占青浦区草莓销售总量的1 0%~15%,批发市场销售占青浦区草莓销售总量的30%~35%,门店销售(配送)占青浦区草莓销售总量的2 5%~3 0%,线上销售占青浦区草莓销售总量的20%~25%。
2.6 拓展产业新空间,延伸草莓产业链
青浦区坚持“以莓为媒”的理念,已连续12 年举办上海青浦白鹤草莓文化节,通过媒体宣传、广告宣传、草莓文化展示、品牌营销等形式,扩大了青浦草莓的影响力,推动了青浦草莓由应时鲜果供应和采摘体验游,向“农文景旅深度融合”转变,提高了“赵屯桥”“草莓姑娘”等品牌的知名度,着力将品牌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3 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种植品种相对单一,品种更新换代慢
目前,青浦区草莓种植品种以‘红颜’为主(占比达90%以上),品种单一,且种植年限已超过15年,存在种性退化、易感病害、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种植风险逐年扩大,但目前草莓新品种更新速度较慢,没有优良品种替代。
3.2 育苗方式落后,脱毒苗推广体系建设不完善
青浦区绝大多数草莓生产经营主体沿用传统的育苗方式,自繁自用生产苗,且均为露地繁育。但生产苗在定植后缓苗期长、成活率低,在育苗期间常遇连续高温、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炭疽病发生严重,死苗率达30%~40%,严重年份甚至高达60%~70%。因此,种苗问题已成为制约青浦区草莓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亟待加强草莓三级育苗体系建设,促进脱毒苗的推广应用。
3.3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近年来,虽然青浦区的草莓规模化经营面积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草莓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外来务农人员数量多,规模经营户各自为政等问题,限制了草莓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时,草莓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种植户在防治草莓“三病三虫”等主要病虫害时,大多凭种植经验,不按标准和规程进行操作,存在农药使用次数偏多、农药品种选择单一、施药时间间隔不符合要求等问题,给草莓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
3.4 草莓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制约产业转型发展
草莓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上采用的机械化作业只有机械耕翻、起垄,其余只能靠人工完成,而目前青浦区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草莓生产机械化水平低成为了制约青浦区草莓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4 进一步推进青浦区草莓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4.1 强化产业规划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根据市、区农业“三区划定”规划和《青浦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青浦区要强化目标导向,加快建设特色草莓产业园区和草莓绿色生产核心示范基地,形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绿色生产、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田园社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草莓综合示范区。同时,持续办好上海白鹤草莓文化节,深挖中国草莓之乡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沪剧)传承基地等白鹤当地特色文化,将文化与历史内涵赋予草莓产业,通过“以莓为媒”,促使草莓产业与旅游休闲充分结合。此外,通过草莓展示展销、农超对接会、主题公园等宣传推介活动,讲好草莓故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擦亮青浦的“金名片”。
4.2 加快优良新品种选育,优化草莓品种结构
发挥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企业等的科技和资源优势,重点开展草莓新品种的研发、引进及筛选,争取早日筛选出优质、高产、具有区域特色的白肉草莓品种和黄肉草莓品种,从而为青浦区草莓品种的多样化和更新换代做好准备。
4.3 加强脱毒苗繁育体系建设,示范推广草莓脱毒苗
针对目前‘红颜’等主栽品种的品质弱化、种性退化等问题,相关部门要依托上海市各科研院所和市(区)级各农技部门,加快建立健全草莓种苗脱毒组培繁育技术体系,加强对草莓脱毒组培苗培育关键技术、病毒检测技术、种苗质量后续跟踪评价等的研究和攻关,并抓好种苗市场监管,建设一批草莓优质脱毒种苗应用示范基地,从而为青浦区草莓生产提供品种纯正、优质健壮的草莓脱毒种苗,进而全面提升青浦区草莓脱毒种苗的供应能力和推广应用能力。
4.4 实施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按照草莓绿色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在青浦区开展相关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引导草莓生产经营主体按标准进行生产,并提供产品绿色认证的工作指导和服务。同时,建立健全草莓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发挥“神农口袋”平台的监管效能,加强对投入品、生产档案、产品检测等的全程监管,切实保障草莓产品质量安全。
4.5 开展生产机械研发,提高草莓生产机械化水平
围绕大棚草莓种植中育苗、开沟、作畦、施肥、起垄、移栽、节水灌溉、植保、采收等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配置和技术要求,加大对草莓生产专用机具的研发与生产。同时,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草莓生产机械,并进行吸收、利用和示范,以促进草莓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6 围绕问题导向,建立健全草莓产业技术研发合作机制
要有效整合上海市科研院所和市(区)级各农技部门的技术力量,针对目前青浦区草莓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实际问题(如脱毒苗育苗体系、穴盘育苗、连作障碍、绿色防控等)开展技术合作和攻关,加强农业科技攻关、技术集成示范、技术推广服务、技术培训服务等工作的统筹衔接,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集成应用-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协同合作机制,以期促进青浦区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