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内耳穴疗法研究热点及趋势

2023-06-17徐语晨葛浩天王秋琴章雨桐孙艳虹王庆严姝霞柏亚妹徐桂华

军事护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耳针耳尖耳穴

徐语晨,葛浩天,王秋琴,章雨桐,孙艳虹,王庆,严姝霞,柏亚妹,徐桂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耳穴疗法[1]是通过不同方式在耳廓特定穴位施加刺激,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目的方法。它是中医适宜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中医非药物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2]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发挥其在慢性病、常见病及疑难重症中的独特优势。耳穴疗法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在养生保健与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耳穴精奇,技术繁多,只有厘清该领域发展脉络,才能切实做到继承创新,推动相关研究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采用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耳穴疗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国内耳穴疗法的研究概况和前沿趋势,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主题词为“耳穴”OR“耳针”OR“耳灸”OR“耳部刮痧”OR“耳部按摩”OR“耳尖放血”OR“耳部放血”检索中国知网。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14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与耳穴疗法主题相符且被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研究类型不限。排除标准:(1)英文文献;(2)重复发表的文献;(3)新闻资讯、会议论文、科普讲座等非研究性文章。

1.3 资料分析方法 运用CiteSpace 6.1.R3[3]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参数设置:时间切片(Time Slicing):1957年至2022年2月,每10年一个分区;提取节点阈值选择(N=50);网络剪裁选择Pathfinder。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分析 本研究共检索19 348篇文献,去除重复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4 849篇文献。国内耳穴疗法的年发文量稳步上升,1983-2010年发文量增长平缓,2014-2017年大幅度上升,此后发文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达到发文量峰值898篇。

2.2 载文期刊分析 纳入的文献共来源于781种期刊。刊载文献量排名前三的期刊是《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共1908篇,约占13%。

2.3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目前,耳穴疗法领域已经形成了4个规模较大的高产作者合作团队,分别是:(1)刘志诚、徐斌团队,研究针刺(含耳针)干预肥胖的治疗效果;(2)管遵信团队,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潜心拓展和丰富耳针学的理论体系;(3)荣培晶、朱兵团队,侧重于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耳穴电刺激的技术应用;(4)张敏团队,关注艾滋病的中医非药物疗法。

2.4 机构合作分析 开展耳穴疗法研究的主力机构是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是发文量排名前3名的机构,但其中心性较低,影响力一般。

2.5 关键词共现 由于文献数量多,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便将含义相同但表述不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耳穴压豆、耳穴埋籽等是同一技术的不同名称,故统一为耳穴贴压[4]。根据多诺霍提出的公式[5]计算可得,本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共38个。中心性>0.1说明该节点是图谱中的关键节点,媒介作用强,影响力大。鉴于关键词较多,为避免隐藏信息,表1展示了频次>110次且中心性>0的关键词。本研究中耳穴贴压、耳针疗法、临床观察是重点关键词,说明耳穴技术的临床应用是研究热点。

表1 耳穴疗法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

2.6 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可反映某一研究领域内主题词之间的关系[6]。通过对数似然比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图中Q=0.7219,S=0.8981,说明聚类结果合理有效,可信度高。参照聚类信息,可将研究热点归为两类:(1)探索耳穴疗法的技术研究:#0耳穴压豆、#2耳针、#4穴位注射、#5耳尖放血、#8耳穴疗法;(2)观察耳穴疗法的临床疗效:#1胆石症、#3临床观察、#6初步观察、#10神经衰弱。

图1 耳穴疗法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2 耳穴疗法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注:由于文献量多、时间跨度大,不同阶段的语言表述略有差异,致使耳穴贴压的技术名称不统一,如耳穴埋籽、耳穴埋豆、耳穴压豆、耳穴压丸等,故软件计算得到#0耳穴压豆。

2.7 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指关键词在某一时期内高频出现,分析突现时间与强度可以预测该领域的研究趋势[7]。经软件运算,得到25个突现词。1957-2006年,研究热点围绕耳穴疗法的技术研究展开,以耳针麻醉、耳穴注射、耳压治疗、耳穴埋针为代表,多用于胆石症和麦粒肿治疗;1997-2016年,肥胖症、痤疮等成为热点主题;2007-2022年,中医护理、穴位按摩、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穴位贴敷等研究热度较高,发展方向是中医护理和辅助治疗。

3 讨论

3.1 耳穴疗法稳步发展符合社会需求,受益于政策环境 伴随经济蓬勃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诉求也不断升级,“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康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耳穴疗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在养生保健与慢病防治中具备独特优势,符合社会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我国耳穴疗法相关文献在2014年后出现大幅度上升,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如,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建议》;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8],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9]指出,彰显中医非药物治疗优势,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100项中医适宜技术。近5年内,该领域发文量超过800篇/年,预测未来仍是研究热点。

3.2 耳穴疗法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3.2.1 耳穴疗法技术研究聚焦于耳针、耳穴贴压、耳尖放血等 结合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耳穴贴压、耳针疗法及耳尖放血是技术研究的热点。耳穴贴压操作简便,使用频率最高,涉及16个系统病症和130个病种[10]。(1)耳穴贴压。近5年来,耳穴贴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围术期护理中,包括术后镇痛、缓解负性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以及高血压和脑卒中后康复护理。(2)耳针。耳针是微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疗效显著,在内、外、妇、儿、皮肤和五官科中有效率均超过80%[11]。耳针的针刺方式包括直刺、平刺、斜刺及沿皮透刺,以直刺和沿皮透刺最为常用[11]。然而,目前对针刺范围、深度、角度与针效关系的讨论尚少,有待深入研究。(3)耳尖放血。耳尖放血与刺络放血同出一理。耳尖穴是耳穴放血疗法常用穴,具有退烧、镇痛、消炎等多种功效[12],其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尤为突出,多用于治疗眼部疾病。有学者[13]探讨放血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耳尖放血100 ul对麦粒肿疼痛的治疗效果优于耳尖放血50 ul,但相关研究较少,未来仍需验证。总体而言,耳穴疗法操作简单、适应证广,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3.2.2 耳穴疗法应用研究聚焦于失眠、便秘及慢病管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失眠、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等是耳穴疗法重点治疗的病症。(1)失眠。失眠是耳穴疗法的优势病种。孟方等[14]发现,耳揿针联合耳尖放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脑区影像显示,经皮耳穴电针可增加认知控制脑区和默认模式脑区的神经连接,减少精力消耗,改善日间思睡[15]。(2)便秘。刘凤选等[16]研究显示,耳部全息铜砭刮痧可改善患者大便不成形情况,增加排便次数。(3)高血压。有研究[17]证实,耳穴贴压具有调节血压的功效,不仅可以直接调节血压,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间接调节血压,同时也还可以防治高血压相关并发症[18]。(4)糖尿病。有研究[19]显示,经皮刺激耳迷走神经可以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即刻降糖效应显著。与降糖药相比,耳穴疗法在降低空腹胰岛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表现更佳,且具有降低体质量指数的特有优势[20]。

3.3 耳穴疗法的研究重点出现转移,联合疗法引发关注 从关键词突现图谱可见,在耳穴疗法研究早期,耳针疗法是研究重点;但伴随研究深入开展,耳穴疗法的应用研究不断丰富,研究热点也呈现出从耳针疗法向耳穴贴压等技术转变。20世纪末,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症引起热潮,研究成果呈爆发式增加。此外,联合干预引起关注,如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的突现时间持续至今,是常用的组合疗法。目前,有研究报道两种疗法联合干预可能产生疗效叠加效应。如,车志翎等[21]发现,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在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另有研究[22]显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可以显著缓解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效果优于单纯穴位敷贴。中医外治疗法联合应用的治疗策略提示中医综合干预在临床治疗,尤其是慢性病症状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研究中对照组多设置为常规护理或药物治疗,无法明确联合疗法的疗效,故今后需充分考虑综合干预的研究特点,完善方法学设计,从而获得合理可靠的临床研究证据。

3.4 耳穴疗法研究有待深入 本研究梳理了耳穴疗法的研究概况,发现耳穴疗法研究存在以下局限:(1)文献的质量不高,在临床研究中,未来需完善试验设计,合理设置对照组,遵守随机化方案,提高证据质量;同时,结合基础研究探索耳穴疗法在具体疾病中的疗效,为开展证据总结,制定技术规范提供依据;(2)耳穴疗法已发展出多种刺激方式,但各项技术研究并不均衡,如耳穴按摩、耳部刮痧、耳穴贴膏等属于非热点主题,具备研究潜力;(3)耳穴疗法是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辅助诊断于一体的综合诊疗方法,目前研究更多关注治疗作用,而辅助诊断的功能尚未充分体现,如耳穴视诊、电阻探测和耳穴染色等。

4 小结

本文对耳穴疗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近65年来,该领域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为推动耳穴疗法的长足发展,需要加强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增加治疗方案规范化研究,丰富耳穴疗法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不足:(1)仅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且语言限定中文,没有纳入国外研究,结果呈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本研究仅对耳穴疗法相关文献进行整体描述,没有深入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耳针耳尖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病有几多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高职高专针灸学耳针的学习障碍与教学策略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