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破坏环境?

2023-06-17陈曦

科学导报 2023年39期
关键词:投用咸水挪威

陈曦

真相: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此观点

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6月1日在南海東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在其正式投用前,随着媒体加大对“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宣传,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对于相关工程,有网友表示,把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会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对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献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洋碳封存是一类复杂的工程技术,其中也涉及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氧化碳注入是一种常见的海上碳封存方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将二氧化碳注入海洋的深度越大,封存效果越好。注入至3000米以上深度的海洋中,则70%以上二氧化碳的保存时间超过500年,甚至可达上千年。

胡献刚表示,实施海底碳封存,在国外已经被证实安全有效。其中,海底碳封存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在挪威。

1996年,挪威将开采油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通过一口斜井将其注回到海底咸水层,利用咸水层地质结构的气密性来封存二氧化碳,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咸水层碳封存工程。该工程运行20余年来,从未出现过二氧化碳泄漏情况,每年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封存的二氧化碳也未出现过异常活动。

目前,除我国之外,巴西、澳大利亚、丹麦等国也启动了海底碳封存项目。

猜你喜欢

投用咸水挪威
浙江首个“云收费站”投用
渝黔复线高速公路连接道项目2024年建成投用
挪威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挪威Norge酒店
聊城市地下咸水地质特征与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惊险!大胆蜗牛鳄口脱险
浅谈DCS自动投用及PID整定
微咸水滴灌能提高红枣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