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体系巨变中的全球南方

2023-06-16

文化纵横 2023年2期
关键词:南南合作巨变体系

当今世界体系正处于破裂与动荡的巨变时期。2022 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使得西方主导的现行国际体系陷入重大紊乱当中;与此同时,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却在不断提升,众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空间和影响力明显扩大,相互之间合作的动力和意愿也在增强。这一趋势预示着,世界体系在变动之中或将迎来“全球南方”的新转向。面对这一新崛起的力量,目前中国知识界却基本受制于发达国家旧有的认识框架,忽视了全球南方展现的自主性与新特征。本期封面选题力图深入全球南方的本土视角,分析南方国家的发展状况,探讨重塑一个新的、更加平等的世界体系的可能性。

全球南方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为何难以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经济赶超”。在《“剩余”和规模难题:第三世界发展之困》中,许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指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不在于静态的供给与需求,而在于如何分配经济剩余所带来的资本积累。作为后发国家,第三世界政府因旧的殖民经济体系而难以发展民族工业,资本积累不足,又因市场规模狭小无法获得国际性的产业竞争力,从而陷入发展困境。成功克服这一困境的中国能够也应该为第三世界提供巨大的政治经济合作空间。在《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过早去工业化》中,秦北辰和胡舒蕾以翔实的数据指出,在资本主义中心—边缘体系中,全球南方在国际生产、国内政策和意识形态上发生了新自由主义转向,使得相关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被过早遏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南方国家的崛起,为中国提供了与之携手构建新国际体系的可能性。然而,李小云和徐进的《全球南方能否成为中国新的战略纵深?》以地缘政治的视角,提醒我们注意全球南方与中国之间战略关系构建的现实复杂性。尽管全球南方在经济体量与政治上逐渐崛起为具有强大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战略资源,但也要看到,南方国家仍与西方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结构深度互嵌;且全球南方内部的利益诉求也开始分化,形成了新的结构性关系。中国要重新认识全球南方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新位置与新特征,建构符合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需求的战略关系。

在推动全球南南合作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很长时间以来是缺席的。21 世纪初,在全球左翼反全球化运动中,在香港岭南大学,一群学者以南南论坛与全球大学为组织中介,重新搭建起南南合作的理论与思想平台。在《引重致远以利庶民》中,刘健芝以亲身经历详尽介绍了南南论坛与全球大学12 年的实践经验。作为组织者与发起人之一,刘健芝广泛联系全球南方与北方的进步知识分子,共同建构起不同于欧美中心主义的亚非拉视野。

最后,维杰·普拉沙德在《重振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中基于发展理论的历史脉络,对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做了总结性的梳理与评述。维杰指出,“二战”以来,发展理论历经四个时期的变化。2008 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危机,以及在危机中南南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给了全球南方重启发展议程的新可能,也使新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有了形成的可能。

今天,南方国家在政治经济舞台上已经展现出强大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力量。在世界体系巨变的动荡期,全球南方不断谋求发展,在经济、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层面合作推动改造旧的世界体系。对中国而言,拥抱全球南方,是构建新国际体系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历史巨变,中国要认识到南方国家发展的新特征,重新定位自身在全球南方中的新角色,构建与全球南方的新关系。

猜你喜欢

南南合作巨变体系
侗乡巨变呀啰耶
2022 在巨变的时代中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马鞍山村巨变
星光村巨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