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2023-06-16马占军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双减政策

马占军

【摘 要】构建高质量作业体系是“双减”政策切实落地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传统作业现状,结合五年级语文作业布置计划表的研究实践,探索构建高质量作业体系的策略:明确作业体系建构的知识度原则,践行作业体系建构的设计策略,实现“教学—作业—评价”融合的一体化操作流程。

【关键词】高质量作业体系 融合路径 小学语文 “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重塑全民教育价值观的过程,是教育机制体制重建的过程,是让全社会共同尊重教育与遵循教育规律的过程,是让学生回归正规学校教育的过程。“双减”政策的聚焦点即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在校就读学生的素养养成则有赖于作业的及时跟进与有效达成。学校建构高质量作业体系,已成必然之势,意义深远。

一、语文学科传统作业设计的现状

作业因科而异,故也具有学科特性。小学语文作业是巩固与提升学科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凭借。从传统的语文作业反馈看,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从作业布置的主体来看,教师是施发者与鞭策者

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多是校本化的。语文教师个体成为所在班级语文学科作业布置的主体,多是相同模式的简单重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施发者,每天跟随课堂教学的节奏,布置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针对不同质量的完成者进行评价,以鞭策者的角色进行。学生不论想法与情绪如何,不论掌握知识与熟练能力的程度怎样,都是一个服从者,过程中是被动地参与与完成,因而表现并不积极。

(二)从作业类型来看,形式单调,内容机械重复

教师布置的作业从便于检查的角度出发,多是书面作业且以抄写为主,机械重复,因形式单一与内容上的较多重复而不被学生所喜爱。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生不能较好地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等及时地加以巩固。

(三)从作业评价的效果来看,轻情感激励重形式结果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更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结果,如是否完成、是否书写认真、作业本表面是否整洁等,而不关注作业的完成方法、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变化、是否独立完成、知识点与技能掌握的程度等。

从上述可知,传统作业造成学习低效,进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定的时间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就显得举足轻重,建构高质量的作业体系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语文学科作业设计呈现融合的发展趋势

基于“双减”背景,泰伯实验小学根据学校关于作业改革与设计等要求的管理精神,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高质量的校本作业设计探索(见表1)。下面以五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例作简单说明。

(一)作业凸显学生主体性,做到“眼中有人”

教师在高质量作业体系建构的初步阶段虽仍是施发者,但不再仅以知识载体的“一刀切”达成为主,已转变为关注学情,承认差异,进行分层作业,体现“因材施教”的回归,极大地减少因机械要求而导致的重复练习。如词语抄写是基于个体基础的有选择的学与练,阅读实践是基于个体兴趣与能力的读与写。在高级阶段,作业设置将是以任务群学习的主题项目为主,更加灵活地贴近学生个体的需求与发展;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适合的任务去完成,充分发挥个体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也给课任教师带来了相关的备课任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的需求与表达。如学生在完成“查找评价圆明园的相关资料”的项目任务时,教师也得做好相应的功课准备,做好查找方法的指导、资料的筛选与呈现、交流与评价等。

(二)作业形态呈现多样化,做到“心中有本”

作业布置表显示作业有时长要求,总体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且分书面与口头作业,具体内容涉及抄、读、练、查找资料等多样形态,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作业内容的研制是切合课堂教学目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拓展与延伸;作业的答案也从单一走向多维,针对不同学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习方式方法突破单一,融合更多学科的工具来学习本学科,让学生在学习与运用中形成学科素养,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三)评价结果与过程聚焦,做到“学中有法”

作业评价有抄写完成情况与书写质量上的要求,也有独立阅读与使用工具的能力要求,还有思维能力、审美取向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更有给予成长中的个体以方法,给予鼓励与引导的要求。作业完成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甄别、筛选等方面的跨媒介阅读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也在评价中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智与行动能力。

三、语文学科高质量作业体系的建构策略

泰伯实验小学关于语文学科高质量作业体系建构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一直在路上,初步达成以下共识。

(一)作业体系建构的知识度原则

1.基于课程标准的知识范围,厘清作业难度结构

备课组成员以课程标准为作业知识点设计的基础与起点,确立三级知识点标准——低于、等同或高于,科任教师针对班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分好层、对好标,从而确定作业难度上的设计标准。

2.基于单元主题的语文要素,分布作业纵向结构

备课组的成员对一至六年级单元教学要素(语文要素)的分布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明确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清楚同一语文要素的不同阶段的梯度要求,因而在设计作业时会有恰当的坡度要求。如同样是“复述”的要求,但教材体现各年级能力目标点不同,呈现梯度安排: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二年级的“讲故事”要求与三年级的“复述”要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则需要教师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辨析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创设有趣的情境、丰富练习文体中达成各个维度的目标;而简要复述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其与“概括”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各自的言语要素上,还体现在对思维的方向上,复述强调说清事件,概括强调本质特征。

3.基于单篇课文后的习题要求,丰富作业类型结构

每篇课文后的习题要求,是能力达标的保底要求与综合素养的体现,需要以丰富的练习设计达成,不是单一的作业题型能够达到的。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根据知识点要求设计本单元课后作业的结构类型:平台读背、背默检测、想象体会、理解交流、观察仿写、阅读链接等。

(二)作业体系建构的设计策略

1.融合多门学科思维,架构思维支架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根据语文要素的要求,借鉴其他学科的思维导图要求,帮助学生架设思维支架,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从而让教师能够准确把脉、对症下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施教与帮助,在实践练习中提升學生的思维品质。如《我的“长生果”》预习作业设计了“思维导图”“表格”“结构图”等,逐步提高要求;学生整理文本信息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受,经历了对思维支架工具由模糊认识到选择运用的理解过程。

2.融合课内课外资源,提供材料支架

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知识点,都要在具体的言语材料中练习,一课一得、步步为营,在实践中内化,积淀为个体素养,建构个体整体的素养大厦。以“初步感受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作业设计为例,在平台上推送关于“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文章材料,配合课内学习方法进行拓展阅读练习与应用: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这样的段落、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场景,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3.融合线上线下场景,搭建交流平台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别人的肯定,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评价情境,让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去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胸襟气度。如学生运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方法写就的文章,可借助微信等平台推出班内交流,也可整理成语文小报在校内传阅,或向相关学生刊物推介发表等,这些都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好方式。

(三)实现“教学—作业—评价”融合的操作流程

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定教,适度调整

学校以年级学科组的形式建构高质量作业体系是为了整体推进,在体现学校整体规划意图的同时,每位科任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学生的知识结构低于高质量作业体系标准的,则要制定目标有序达成,切不可好高骛远;如果高于体系标准的,则可向更高层次的标准规划,也是对高质量作业体系建构的探索。

2.作业内容的设置要以教定量,量身研制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时长是有限制的,要兼顾语、数、英三个主学科的时间配合,做到作业内容设计有量的思考。基于“定量”角度的思考,更需要提出“高质”要求,而高质的作业设计一定指向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的问题。如布置预习时,教师可借助“小黑板”等平台,分析学生在读音、识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时便可聚焦,有的放矢;再结合教学内容,研制检测教学内容与培养课时素养能力的作业设计。

3.评价应用的功能少甄别功能,注重引导激励

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是简单去评判学生作业的对错,而是找出方法、形式、思维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引导学生去优化,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创新性的作业形式、思维表达、方法策略等则应及时表扬与推广,通过夸赞个体学生激励群体学生,引导整体向预定的高质量目标方向发展。

高质量作业体系的建构,是学校作业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教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过渡到以独立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从同一要求的作业过程过渡到学生自主选择项目任务并依靠自身的能力去理解、内化与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总而言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甚至形成质疑能力的过程,应是学生融合自身综合素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月芬.未来学校作业改革面临的六大挑战[J].教育家,2021(34).

[2]吕逸锋.论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型作业模式”[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2).

[3]赵舒妮.从“讲故事”走向“复述”——基于认知心理学解读统编教科书[J].福建教育,2018(3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