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案例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2023-06-16李文张美琴桑未心
李文 张美琴 桑未心
[摘 要] 目的:探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护案例教学法对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成立教师团队对2021级388名高职护生进行一学期的医护案例教学法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和护士自我效能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医护案例教学法后,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干预之前(P<0.05);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98%。结论:医护案例教学法能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思政进课堂的教育方式。
[关 键 词] 护生职业认同;自我效能;医护案例教学法;在线教学;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113-0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尤为重要[1],高职护生作为未来护士队伍的储备力量,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他们的专业认知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护士工作的压力增加,使护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产生消极心态。另一方面社会对于护士角色的赞美和认可又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护理职业的认可[2]。护生专业认同感是指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护生向护士顺利转变的关键因素[3],如果缺乏职业认同感会影响护生从业决心和未来职业成就,不利于护士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我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个体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低的护理人员在面对压力事件时会倾向于产生消极的判断,目前多项研究都注意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外部环境下护生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变化,但与教学相关的干预性研究还比较少。
基础护理这门课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校将其分为四部分授课,课程学习贯穿学生大一到大二四个学期,且与实训课相结合,本研究将医护案例作为思政进课堂的重要元素渗透到理论课的学习、专业课的操练场景中,借助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优势,以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为依托[4],探讨医护案例教学法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水平的有效性。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選取2021级高职护理学生38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00名(25.8%),女生288名(74.2%),年龄为18~20岁。纳入标准:学籍为在读2021级护生,愿意配合调查,自愿参与本次教学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干预方法
1.成立教学团队
授课教师团队共有6名教师,3名专业课教师,1名辅导员教师,2名实训教师,其中4名为硕士学历,高级职称者3名,实训教师2名,均具有10年以上临床经验,教师团队均熟悉护生职业认同感相关内容,1名主讲教师负责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实施,另外3名教师分别负责编排案例融入课程、提取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以及收集问卷资料和分析数据,实训教师负责现场答疑与学生互动。
2.确立干预方案
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现状调查制定干预方案,本研究以班杜拉三元论为理论基础[5],该理论主要指个体、环境、行为这三者任意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互性,主要指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是由知、情、意驱动的,环境可以影响和改变个体的知、情、意,进而对个体行为造成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不是由环境决定的,个体的认知因素对于个体的行为也具有影响,即个体的行为因素和认知因素对环境也会产生影响。通过前期文献研究以及对学生问卷调查,明确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部环境的影响使高职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发生变化[6],从而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7,8]。在研究中通过医护案例分享对学生正性认知进行强化,对负性认知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9],通过榜样力量,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优化职业心态,进一步提升职业认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增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护理行业工作的意愿和行为,促使更多高职护生毕业后从事护士这一职业,满足我国对于护士这一职业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
3.实施干预方案
本研究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干预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干预目标:干预前教师团队进行沟通协调,根据授课内容制订本次授课目标。干预环节:课前由教师初步筛选医护案例,通过钉钉发布2~3个与本节课授课内容相关的医护案例,学生通过钉钉进行投票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案例,教师根据投票结果选择获得票数最多的案例进行线下课堂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观看案例后的心得体会,针对不良心理状况进行干预,教师进行反思性的引导,最终围绕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系统的融入式引导,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结果评价:对学生进行2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得分进行评价。组织学生见习3次,进行自评、互评、他评,并撰写见习体会。干预时间:每2周1次,连续共5次,每次80~120分钟,包括10分钟案例分享,讨论、发表观点20分钟,50~90分钟课程扩展延伸及答疑。
4.评价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职业、有无兼职经验、选择护理专业原因等。
(2)护生职业认同问卷(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for Nurse Students,PIQNS)[9]共17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为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支持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性、社会说服,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数由1~5分选项构成,分别对应从“很不符合”至“很符合”,分数越高代表护生职业认同感越强,该问卷目前多用于护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
(3)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for nurse students,PSQNS)[9]共27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态度及信念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职业信息和职业规划能力、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职业选择,采用Likerts-5级评分法,选项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计1~5分,得分与自我效能成正比,进行1个学期医护案例教学,对比教学前后得分。
(二)课程设计及案例选择
案例素材均为有教育意义的、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来源于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权威报道(见文末表1)。
(三)评价方法
1.护生职业认同、自我效能的评价
使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问卷进行评价,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2.教学满意度评价
每次课结束后,线上发布教师测评表进行打分,分别从讲课过程、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师德师风、授课风格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评分。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职业认同感、自我效能评分干预前、干预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阶段性学习成绩录入Excel 20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频数、率表示。
三、结果
(一)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价
2021级388名护生总成绩平均为(81.943.49)分,平时作业成绩(86.30)分,成绩较为理想。
(二)职业认同、自我效能评价
388名学生经过医护案例学习后,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教学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三)教学满意度评价
388名学生对医护案例教学期间,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总体满意度较高,98%的学生肯定了医护案例教学法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对钉钉平台网络延时问题较为不满。
四、讨论
(一)医护案例教学法可提高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在教学前、教学后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教学后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支持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性、社会说服显著高于教学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危机”转化为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契机”[10],以班杜拉的三元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医护案例教学,使学生持续关注卫生事件,了解自己的专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案例中前辈的事迹,使护生对护士职业有了更深的认知,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对护士职业的支持度明显上升,这些积极的外部因素有利于促进护生职业认同水平的提升,坚定学生未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11]。
(二)医护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高职护生自我效能感水平
本研究显示,在教学前、教学后护生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职业态度及信念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职业信息和职业规划能力、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职业选择方面,教学后护生自我效能感问卷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研究显示,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职业认同感水平呈正相关,职业自我效能是个体从事职业过程中对自我效能水平进行认识、再加工和发展的过程,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对职业越有信心,越容易成功,多项研究表明[12,13],通过对护生认知干预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助于对职业理性的认识,本研究通过医护案例教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护士职业,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对自己的专业内心充满责任感和自豪感,提高了护生自我效能感水平。
五、结论
本研究以医护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通过挖掘案例中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思政元素使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和积极的从业心态,引导学生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护理专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担当和责任,提升职业认同感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但本研究仅在一个学校的同一个年级进行,以后将扩大样本量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级之间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20(5):20-22.
[2]赵帅.新冠疫情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3]Johnson M,Cowin LS,Wilson I,et al.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nursing: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challenges[J]. Int Nurs Rev,2012,59(4):562-569.
[4]陈丽,张少羽.基础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5][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林颖,王小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6]段才莹.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4):64-66.
[7]邵冉.新时代高职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2.
[8]李付粉.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自我概念及职业获益感的关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1.
[9]郝玉芳.提升護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0]曹玉凤,李向云,马姝.“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3):79-82.
[11]许建民,吴含荃.新冠肺炎疫情视角下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57-60.
[12]徐敏,陈勤,刘晓虹,等.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认知干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5):709-714.
[13]Dellafiore F,Rosa D,Udugampolage N S,et al. Professional values and nursing self efficacy in the Italian context. Correlational descriptive study[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