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2023-06-16刘慧琪
刘慧琪
前几天在城里闲逛,无意中看到一家饭店的广告牌写着“妈妈的味道的”的几个字,我盯着看了许久,但我不敢进去,因为我害怕失望和失落。没有了妈妈爱的加特,食物怎么可能会有家的味道呢?盯着盯着眼眶不由自主地就泛红了,会忍不住想起小的时候,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道美味佳肴。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生活物资非常得匮乏,不像现在的市场和超市这样丰富多彩。粮食是凭票供应的,肉和蛋也是凭票供应的,副食类也都是自己种的土豆,白菜,辣椒,豆角为主,即便这样,妈妈也依然会让我们不仅吃饱肚子,而且的饭菜尽量变得丰盛。
等到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家境的日益好转,妈妈做的饭菜花样也逐渐增多起来。
记得那时候,我最喜欢吃饺子,没有白面,妈妈就用玉米面或者高粱面做,每逢周末我和爸爸回家,妈妈就会包饺子,那时候只有逢年过节爸爸才能从镇上的食品店买一点肉,平时一般都是素馅的饺子。记得那时候没有香油,妈妈会炒一些芝麻,然后平摊在案板上擀成细细的粉末调制在饺子馅里,或者用炼猪油的油脂剁碎搅拌在馅里。变化出多种多样,胡萝卜白萝卜豆腐馅的,还有春暖花开槐花馅的,地软粉条馅的,每一种普通的食材,都能做出比肉还香的味道。每次吃妈妈包的饺子,感觉是年代成长最好的美食,感觉日子特别温暖和幸福。
记得1986年的春天,父亲从城里捎回一袋大米,大米这种泡在水里长出来的粮食,对于陕北农村人来说听说过但没见过,吃过它的人更少,那时没有电饭煲,妈妈就用大铁锅焖了一锅米饭,外焦里嫩,量也很大,不光人够吃,家里的猫猫狗狗也够吃,贴着锅的那一层焦成黑炭,妈妈却舍不得浪费,哄着让我们吃下,说是谁吃了它出去就能捡到钱,后来妈妈蒸的米饭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之后终于熟成它该有的样子,软糯香甜,回味无穷,是一种留在心里的味道。
小时候我家的饭菜都是由妈妈一手操办,为此妈妈常说,自从嫁给父亲以来,就把家里饭锅一辈子背在身上了。我和父亲都知道这不过是母亲偶尔发发牢骚罢了,可她心中肯定不会这么想,因为母亲虽然嘴上这么说,可依然无怨无悔地为我们做饭做菜。他宁愿自己把这份辛苦背身上,也不愿父亲和我来帮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忙碌的身影不是在地里,就是厨房里,就像守着自己的阵地一样,把对全家人的爱,全部融化在每一道菜肴中。
后來妈妈不在了,每当想起妈妈,我就会常常给家人包饺子,学着妈妈的样子调馅,擀饺子皮,尽心尽力地还原妈妈的味道,每次吃到嘴里,感觉饺子皮没有妈妈干的糯,饺子馅虽然肉很多,也没有妈妈调制的香,是口味变差了,还是没有当初吃饺子的心情,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妈妈的味道,从舌尖到心里,是一种记忆里的美味,一种无法忘却的情怀,都转化成永远陪伴我前行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