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2023-06-16杨永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育人思政

杨永明

[摘           要]  通过阐释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实践难点,探究了如何重新进行课程定位,充分利用新媒体软硬件教学工具,改进教学模式,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富含思政教育元素的特点,通过与思政教研团队合作、倡导校级合作等方式,逐一解决难点问题,实现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融合,契合新时期育人要求。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大学语文;融入优势;实践难点;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33-04

在中华民族稳步崛起的關键时期,培育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优质人才前所未有的重要,凝聚伟大领航者超人智慧的课程思政理念应这一时代要求而生,为高校明确了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需把融入课程思政作为首要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纵观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进程,大部分教师借助本学科与思政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出促使两者融合的可行路径。但受制于课时安排、学生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思政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积累等因素,这一课题的探究和思考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天然优势

(一)大学语文课程天然具备思政教育属性

古今中外,思想品行方面的成长都是衡量人才培育成败的重要标准。在中国传统育人模式下,追随师长足迹,通过饱读诗书、不懈思考持续提升个人修养和思想、道德境界,是一代代年轻人的典型成长轨迹。在近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德育为基本出发点的思政教育,则承担了大部分传统育人功能。在注重技能训练、知识积累的现代社会,成了保证年轻人品行端正、人格完善的关键。而大学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学为载体,在面向非文学专业学生传授表达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想境界的育人功能[1]。在教学过程中,阅读经史子集、品鉴诗词歌赋、探究文学作品创作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具备个性化审美情趣,还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天然具备思政教育属性,为实现其与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二)大学语文教材中富含思政教育素材

现行各版本大学语文教材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汇集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的思想、伦理、文化等元素,无不体现了作品创作年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成就,反映着作者本人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观念。对大学生而言,阅读和品鉴这些作品,了解作者创作生活或仕途的经历,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文学艺术领域的知识、写作技能,还会在精神层面受到感召,影响其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理想追求。例如,在学习儒家经典的过程中,青年学生可以从孔孟等思想大家的经典语录中,找到困扰自身问题的答案,坚定其在理想追求、价值定位等方面的信念。从课程思政视角衡量,这一特质为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促进其和课程思政融合提供了便捷路径。简而言之,只要明确了思政教育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就可以在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找到适用的素材,以直接传授或间接渗透的方式融入教学。

(三)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程有共同的育人目标

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一直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塑造非文学专业大学生品格的重要载体,和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有一致性。在课程思政理念诞生之前,虽然大学语文教学主要致力于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但教材选编表明实际的教学目标远不止于此。首先,经史子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历来占据了教材内容较大的比重,而其语言文字运用和现代人的写作表达方式有较大差别。之所以将这些以文言创作的作品编入教材,显然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思想哲学的非凡造诣,提升审美能力和修养的同时,形成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点和当今的思政教育目标不谋而合[2]。其次,鉴于人文素养对个人品格、审美和言谈举止有重要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一贯强调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而思政教育的根本育人宗旨和这一育人目标相一致,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找到促使两者融合的捷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者之间的天然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赋予大学语文全新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之一。而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从古代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到近现代戏剧、小说和诗歌,几乎涵盖了所有影响深远的经典作品。所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几乎可以涉猎中国历朝历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巅峰之作,间接受教于各个时代的名师大家。反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内核,则与这些作品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髓一脉相承,其实质就是在凝聚当代中华民族领导人智慧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创造性继承与发展。例如,其中的民主、富强,并非如许多青年学生认为的源自西方现代工业文明,而是对《诗经》《论语》等中国古代典籍中描绘的社会各阶层平等、民众安居乐业等理想追求的继承,并且在新形势下赋予了其更加具体的含义,使之不再是少数有识之士的理想,而是成为全社会人民的共同追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思政课程和大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动因,又为实现融合目标搭建了桥梁。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虽然大学语文教学具备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但在实践探究过程中,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调整、理念和模式转变等依然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思考解决之道。归纳融入路径构建的难点并明确其来由,才能掌握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的要点,让两者的融合更加自然和有效。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虽然大学语文是必修课,但其工具性的主要定位注定了课时相对较少。在课程思政融入的初始阶段,教师面临如何既达成原有教学目标,又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难题。首先,由于思政内容的引入,必然要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要想不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确保两者的融合天衣无缝。对没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难度。其次,在赋予大学语文课程新的育人功能时,如何调整原有的教学重心,也是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权衡的问题。例如,在诗词歌赋篇章的教学中,为了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突出讲解、探讨屈原等文人雅士的家国情怀,对作品本身艺术、思想价值的探究就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两方面的教学目标并做出取舍,往往让教师陷入两难。因此,在缺乏成熟模式可供借鉴的背景下,一些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改革过程并不顺利。

(二)教学内容调整和模式转变

基于课程思政进行的高校教学改革,以所有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并行为宗旨。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调整课程内容,转变既定教学模式,为两者融合创造条件[3]。在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虽然原有课程内容就有足够多样的思政教育素材,但如何在課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准确领悟其中的内涵,依然具有挑战性。而教学模式转变则意味着不仅需要创新方法、理念,还需要拓展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例如,为了引导学生领会《论语》等儒家作品的深层次思想内涵,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政教育作用,拟通过议题设计组织分组讨论。但完成这种全新教学活动的组织,不仅占用原定的课文解析时间,还要指导学生收集和阅读资料,设计讨论流程和评价方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师资培养和教学资源开发

思政教育工作要求从业者既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强大的责任心和极高的觉悟。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虽然没有要求其他课程教师达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但对其职业素养也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实践中,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师都有与文学专业相关的背景,对政治理论和思政教学规律了解不多,探索将其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时,难免遇到重重阻碍。首先,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经验和理论基础,部分教师对语言文学教育领域存在的思政元素不够敏感,也不擅长深度挖掘和灵活运用,导致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比较牵强和肤浅,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例如,在从教材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时,教师往往局限于自身对相关史实、人物的认知,只是轻描淡写地阐述某位作家是一位爱国者、某位诗人是民族英雄……但对大学生而言,这些通识缺乏新鲜感和启发性,无法使其联系到自身的理想追求和立场。此外,思政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融合,要求结合育人目标开发教育资源来推动。但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经验、不擅长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元化的开放资源,教学过于依赖教材和图书等传统资源,导致课程思政和大学语文教学并未形成实质性的融合。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

思政教育侧重理论,而大学语文教学感性元素居多,两者的融合必然需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如何找到适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是大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又一难点。首先,传统的教学以组织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分析作品、交流感悟、布置和完成写作任务为主,这些环节对塑造学生价值观、引导其感悟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够的。其次,思政教学成果的品评、教学计划的改进,有赖于在实践中观察学生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的变化。但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围绕阅读和写作进行,不利于全面体察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观念变化。最后,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而个人经历、志向、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注定了价值观形成需要经历一系列思想碰撞和思辨过程,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交流互动空间和实践平台。综上所述,融合了课程思政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创新课内外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4]。创造更多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机会,才能真正发挥育人优势,升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境界,塑造契合新时期各领域建设需要的人才。

三、实践策略及建议

在明确大学语文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天然联系、分析实践难点的基础上,以充分利用两者融合优势为原则,通过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所需的技术,尝试解决课程思政融入难点,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创新和实践。

(一)领悟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精髓,赋予大学语文教学全新定位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为了发挥其影响力和天然的思政教育功能优势,一方面根据大学生品格、价值观和各方面实践能力发展规律,思想和道德境界高尚、人生目标明确、品行端正是良好交际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不断提升个人人文修养和专业水平的动力来源。换言之,只有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达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才会水到渠成。因此,要进一步突出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适度弱化其工具属性,把教学侧重点偏向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以利于把价值观引导、品格塑造等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要领悟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精髓,认识到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变化,谨记自身承担的思政教育责任,才能敏锐把握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契机,充分利用古典文学作品、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事件中蕴含的教育素材,赋予大学语文教学全新定位。

(二)强化与思政教研团队合作,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转变

为了弥补自身思政教育理论不足和经验欠缺,针对思政教育需要和学生特点,强化和本校思政教研团队合作,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顺利转变。首先,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就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征求意见,以获得专业化的支持。例如,在教学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前,为了让思政和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在融合点识别、素材收集运用方面,就教案设计向思政教师咨询和求教。思政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熟知思政教育规律、对教育素材的价值和利用方法具有敏锐洞察力,所以给出的建议不仅对完善融合路径有极大的帮助,还提高了教案对学生的吸引力。

再如,在思政教师的建议下,把思政教育目标从宣扬民族精神提升到民族认同层面,将近现代革命文化教育引申到当前国际形势,通过提出问题:“假设你是×××,在当时的情形下会怎么做?类似于作品中的场景,会不会在现在或者未来发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进行讨论。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素材呈现和针对性问题的引导,学生很自然地把《风波》《四世同堂》等作品中人物的际遇联系到自身,意识到在国际政治格局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每一个小人物的抉择之于民族命运和人类历史进程都有重要意义,在感叹文学大师卓越洞察力和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反思个人理想、信念的立足点是否正确,讨论怎样才算不虚度年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此外,在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方案规划设计中,要积极主动和思政教研团队沟通,让双方的步调和目标尽量一致,以期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三)多视角发掘思政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思政全面融入

为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思政教育优势,除了利用教材,还要深度挖掘和广泛收集课外相关素材[5]。首先,对屈原等具有极高思政教育价值的作者,在讲授其作品时,以布置资料搜集整理任务、安排课外作品阅读写作和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更多了解屈原所处时代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接触其更多作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屈原的人生际遇及家国情怀的起源,并且从中有所感悟。其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不同历史时期,作品中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重要历史事件、主流价值观均有所表现。在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素材产生共鸣并受到教化,可以通过集中组织或建议学生自行参观博物馆和周边古迹、线上搜索资料等形式,对所学内容做进一步探究。

(四)丰富教学方式,发挥大学语文思政教育优势

为了满足学生思辨、交流和实践需要,改善课程思政融入效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首先,针对课时偏少、师生和学生间互动时间较少的问题,鉴于校园网和个人智能化终端设备完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线下课堂教学环节,侧重融合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展示、课文解析;线上部分则要基于已有的校园教学平台,设计话题讨论、在线教学和学习成果测试、实践活动信息和课件资源发布等版块[6],以期实现思政教师、大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间的广泛交流互动,各方合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元、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针对教材各篇内容特点,在合作发掘思政教育素材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主题,录制微课或者提供名师大家课程资源链接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多角度了解作者。其次,针对大学生热衷自主学习和表达独到见解的特点,在每一篇章的总结环节,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授课。结合具体思政教育目标和时政热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议题,为学生设计预习、课外阅读、话题讨论、写作等任务,在课堂上着重围绕这些任务进行成果展示和话题讨论。

(五)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认知

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读书会、诗社、戏剧社等大学语文相关社团的活动组织是极好的践行课程思政的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其组织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活动,把课堂所学付诸实践。例如,策划和组织主题演讲、辩论或者读书活动,在活动中,让参与者就语文课堂上含有思政元素的话题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和交流,有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教材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还能借助活动扩大影响力,开拓学生的思路,让更多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及其历史背景产生探究兴趣,更好地让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乃至校園文化建设。

(六)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学评价标准能否对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准确评判,关系到是否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融入课程思政之后,要想取得理想的育人成果,完善评价标准必不可少。在进行上述教学创新和改革之后,要把思政教育目标纳入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翻转课堂、线上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同时降低原有大学语文笔试成绩权重[7]。此外,根据学生在相关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获奖情况加分,以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七)强化校际合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鉴于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在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时,有必要强化校际合作。通过课程资源合作开发、课程思政成功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弥补教师个人经验欠缺的不足。例如,针对大学语文教材中思政教育资源的发掘,可以组织各院校优秀教师组成课题组,用集体智慧快速提升素材提炼和运用水平,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此外,高校之间可以共同策划线上教学活动,由优秀教师引领学生就热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学习动力的同时,达到广泛、高效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目的,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结语

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提出,要求高校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都要发挥一定的思政教育作用。通过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天然优势和实践难点,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就教学资源开发和构建更广泛合作提出了建议和设想,以期让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姝.育人细无声: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花溪,2021(25):234-235.

[2]王淳婷.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21(4):69-70.

[3]潮家佳.大学语文课程隐性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为政之道》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5):231-233.

[4]李代丽.思政教育融入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的路径探究[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2(3):112-114.

[5]施静.“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语文教育之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1):50-52.

[6]岳晓岚,张学婷.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研究[J].科技资讯,2021(13):128-130.

[7]王秋玲.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融入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22(21):127-12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