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UZZY-ISM结构模型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分析

2023-06-15宋津睿

预测 2023年2期
关键词:跨境供应链矩阵

宋津睿, 李 丹

(辽宁大学 金融与贸易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1 引言

在我国出口贸易转型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在推动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跨境电商是一种国际性电子商务业务,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跨国经济贸易活动[2]。它将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商品的交易,充分展示了网络数据资源整合的强大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新时代国际贸易多样化、灵活性、便捷化的需求,迎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加。据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提升到了13万亿元,占据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2万亿的比重接近四成[3]。

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在跨境电商业务交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4]。它通过资源整合、协同运作、供需匹配和商业利益共享,促进了跨境交易的业务进展。跨境电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复杂系统理论和管理方法为跨境电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主要是从方法论角度,将复杂系统理论与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理论相结合,以跨境电商交易中出现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复杂的流程为实例,力图为现下正热火朝天的跨境电商市场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管理方法[5]。

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给跨境电商供应链带来了面临中断的风险。同时,一些突发的无法阻止的因素,也导致了跨境供应链的中断[6]。不稳定的国际运输、关税问题、贸易壁垒等因素,使得跨境电商供应链比传统供应链更加复杂和不稳定[7]。跨境电子商务作为贸易新业态近年持续高速发展,如今已逐渐成为融通国内国外、盘活整个世界经济的导热体,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8]。为评价不确定的国际商业环境下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风险,本文采用模糊解释结构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2 文献回顾

供应链风险是从原始供应商到最终交付的产品、材料和信息流动的风险。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发展适应性,为突发事件做准备,对供应链中断做出反应,并从中恢复[9]。田思雨和李勇建[10]提出以改进SCOR模型的计划、研发、采购、生产、配送、运维及逆向7个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人”“物”“环”“管”四要素为风险识别原则,建立了供应链风险系统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张夏恒和郭海玲[11]探讨了全球供应链风险、供应链弹性和缓解策略之间的关系,为供应链复原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启示。田虹和崔悦[12]研究了企业管理视角下供应链风险的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并整合了供应链绩效和风险维度。鲁旭[1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需求驱动的海外仓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方法也被广泛研究。黄烨菁等[14]通过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确定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跨国供应链风险、成因及发展趋势,以预防和管理制造业供应链的风险中断,确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网络分析(ANP)方法评估每个风险的重要性,确定最佳应对策略。杨悦和王瑶瑶[15]基于SIPOC模型对企业供应链审计创新模式进行了评估,SIPOC模型可以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半自动评估,也可以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刘勇义和帅斌[16]提出了一个绿色供应链网络的概念模型来量化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结构冗余度。杨满意[17]从理论上分析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流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此外,一些研究报告更倾向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例如,利用第六版国际制造战略调查的数据,邬爱其等[18]研究了产品复杂性、供应链中断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复杂性增加了供应链中断的概率。

综上所述,供应链风险管理对维护供应链的可持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全球供应链竞争已经成为共识。然而,目前的供应链风险评估和管理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供应链或国内供应链领域,对跨境电商行业的供应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相对较少。与国内供应链相比,跨境电商供应链涉及的风险因素更多,而且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为此,本文将通过模糊分析的模型建立跨境电商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模式,并加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索跨境电商企业风险与各风险因子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机理,以便于对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的供应链风险提出建议。

3 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评估方法与运作流程

本节介绍本文研究中所应用的方法,并提供了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FUZZY-ISM模型的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框架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是基于ISM 方法、模糊集理论和FUZZY-ISM方法。第1步,研究FUZZY-ISM方法。第2步,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第3步,结合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对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实际运营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进一步筛选出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和排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1 解释结构模型(ISM)

跨境电商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很多,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解释结构模型(ISM)是一种用于分析多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的静态分析方法。它用发生矩阵来分析项目复杂风险系统的整体结构,用有向图来描述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各要素之间的可达性矩阵来提取和分析各要素的结构关系,得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转移和分层结构,最终构建出分析对象的多层次梯形模型。Kumar等[19]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运用ISM方法识别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可提高企业的绩效。Fallahpour等[20]使用TISM模型来识别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的障碍,使用综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贝叶斯网络(BN)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ISM 明确了因果关系图中表达的工程风险因素关系,形成了BN的结构。主观判断被转化为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集并嵌入到BN中。结果表明,ISM 可以为更好地管理项目提供清晰的风险信息。

3.2 模糊集

然而,仅仅考虑系统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因素是不够的。在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中,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都会对物流中断风险产生影响,但相比之下,前者的影响因素更大。而且,在大多数商业场景中,影响因素是不准确的、模糊的。模糊理论用来解决不准确和模糊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目前,模糊理论扩展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复杂的犹豫性(CHFSs)的概念产生并应用于模式识别和医疗诊断。Bosch等[21]采用基于生命周期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模糊评价方法,实现了对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定量评价。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中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信息,复杂双犹豫模糊集应运而生,并应用于模式识别和医疗诊断的环境中,评估被解释措施的能力和可行性。

3.3 复杂双犹豫模糊集(FUZZY-ISM)

在FUZZY-ISM模式中,不同的α值会形成不同的解释与结构模式,其灵敏度远高于传统ISM模式,也更适用于对复杂系统故障的识别。为此,本文通过采用模糊概念对ISM 的建模加以完善,构建关于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子的FUZZY-ISM模型,能够对风险因子做出更深刻、更直接的研究,从而发现不同风险因子的内在联系以及风险形成机理。另外,为了研究的方便,弱影响关系被弱化和省略。

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支付宝、Wish等)向国外客户销售商品。跨境供应链是跨境电商交易的核心支撑。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运作流程

首先,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自己生产或从上游供应商或厂家采购进行产品选择管理。他们可以自己提货或由厂家配送,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发布和交易公司的产品信息。跨境电商企业收到货物后,确认货物质量是否符合收货要求,并在收货后向生产商或供应商确认付款。货物入库后,将进行分类和包装。之后,通过第三方物流运输到出境海关,完成通关申报、海关审批、关税征收、放行、出口退税等程序。此后,商品将采用海运、航空、陆运等国际多式联运的形式,运到目的地国家。抵达目的地国家之后,收件人或受托的报关企业必须向目的地国家海关总署申报清关。经海关总署审批后,征收关税、增值税的税款,将商品运到国外仓储或上架。而且,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可以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相应的跨境服务,如产品的安装调试、技术指导、数据分析、相关政策服务等。国外买家也可使用阿里平台和支付宝等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在线采购。国内跨境电商公司收到订单后,将其发布到海外仓库。海外仓系统自动收集订单讯息,将商品进行分类、打包,之后经由本地邮递或快件分发给顾客。为了保证跨境电商供应链整个运作过程的正常运行,系统将全程跟踪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实时信息。

相比传统国际贸易方式,跨境电商供应链面对的消费者有所不同。传统贸易商面向的消费者多是制造商,所以传统贸易的供应链主要扮演的是货物从卖家到买家的运输角色,功能相对简单,结构也比较简单。跨境电商不仅要面对企业客户,还要面对消费者。跨境电商供应链是指跨境电商用跨境供应链的方式来管理整个跨境电商交易活动,倡导资源整合、协调运作、供需匹配、利益共享的理念,包括整个线上电子交易、线上和线下跨境支付、跨境物流配送运输等。

因此,在跨境电商的供应链中,不仅增加了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多个跨境环节,而且在运营过程中还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网络信息安全、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消费等因素。跨境电商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要高于传统贸易供应链。

4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研究跨境市场的消费者数据,以及分析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因素,本文最终将风险因素分为5类,包括产品选择管理风险、跨境交易风险、通关风险、物流风险、环境风险。最后形成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9]如表1所示。

表1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5 算例分析

由于缺乏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认识,许多跨境电商企业都出现过供应链中断甚至经营失败的情况。为有效识别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客观评价,本文以烟台跨境综合区电商企业为例。从2019年12月,烟台被国家批准为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以来,跨境电商事业实现了高速发展。2021年,烟台市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规模达到1392亿元,占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的80.12%,比2019年提高153.64%,超过了同期的国际贸易增长率146.62%。

基于上一节的风险评价指标和方法,本节将以烟台综合实验区的电子商务企业为例,在建立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FUZZY-ISM模型的风险因素评价研究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第1步建立模糊相邻矩阵。

本文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建立了16×16矩阵,对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风险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级,取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二者间的影响程度等级。经过分析各个风险之间的模糊关联,可以得到在跨境电商供应链中风险因子的模糊相邻矩阵A。

在这个矩阵中,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被视为一个系统,它包括16个组成部分,如Ci(i=1,2,…,16),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16×16的邻接矩阵A=[Cij]16×16。在构建这个邻接矩阵时,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Cij表示,0≤Cij≤1。

第2步计算可达矩阵。

建立模糊邻接矩阵之后,首先得出A-I以及A+I,并采用模糊矩阵中的乍得模糊算子计算规则,对某一整数n进行矩阵A+I幂的计算,直到(1)式建立。

通过MATLAIB工具来统计矩阵收敛的时间顺序。当n=6时,矩阵收敛,所得可达矩阵M。

第3步α-切割矩阵。

因为模糊可达矩阵并不可划分为域和间段,于是采用了截止系数α,使之可以变换成0到1之间的可达矩阵。因为α的中间阈值不同,会形成不同的0~1可达矩阵。所以为了计算更简便,通过引入中间阈值α=0.5,就可以得出水平截距矩阵Mα=0.6。

第4步划分各因素的层次关系。

(1)根据可达矩阵,首先可以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可达性集合R(Ci)和前因集合A(Ci)。可达集R(Ci)是指由Ci出发的一切可达因子的总集,可以是矩阵中因素与Ci所在行的所有列因子的得分为1的集;前因集A(Ci)是指所有可能的可达。

(2)根据得到的各影响因素的可达集R(Ci)和前因集A(Ci),找出它们的交集,得到交集集I(Ci)。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可达集,前因集和交集

(3)求最上端因子集:若每一个可达集都与交集相同,则可达集的因素与最上端因子集相同,最后得出了最上端因子集L1={C6}。

(4)将交集C(Ci)和可达集R(Ci)的相同影响因素划分为同一影响因素等级。然后,去除交叉的因素,得到一个新的矩阵,按照第2步确定新矩阵的第二级因素集。将16个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素依次分为6个层次,即L={L1,L2,L3,L4,L5,L6},结果见表3。

表3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素层级结构研究结果

(5)结构模型的绘制。根据上述统计结果与数据的分析,将可达矩阵M分成6层,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素的第1层节点L1={C6},第2层节点L2={C2、C10、C16},第3层节点L3={C3、C7、C9},第4层节点L4={C1、C4、C8},第5层节点L5={C11、C12、C13},第6层节点L6={C5、C14、C15}。再按分层的最终结果对风险因素进行一个排序,绘制出多个分层的结构图(见图3),清晰地显示出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各个风险因素的逻辑关系、传递路径以及互动机制。

图3 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因素的FUZZY-ISM多层次图

第5步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根据图3,跨境电商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一个6级的分层结构。

(1)第一级因素是资金结算风险。第1级是最常见的风险因素,资金的结算汇款没有到账是跨境供应链物流企业日常运作最容易遇见的风险因素。资金结算风险还受到产品交付风险、物流及时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第2级因素的影响。因为不管是国内物流还是国际物流,如果商品无法送达,物流时效无法保证,买家无法签收,跨境电商卖家也无法收到回款。而且,如果不及时知晓跨境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也会给外汇结算带来风险。在跨境电商结汇交易中,国际支付基本被PayPal等国外支付公司垄断,不稳定,影响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

(2)第二级因素是行业政策风险、物流及时性风险、产品交付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受知识产权纠纷风险、税务风险、信用风险、经济环境风险影响。跨境电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侵权行为经常发生。如果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相关的企业支付账户就会被冻结、清退,甚至其店铺也会被关闭。国际税收政策、国内外贸易政策、语言障碍和其他政治、地理、文化限制,以及卖方信用限制,都会对行业发展和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产品交付风险受到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物流及时性风险将直接受到清关风险的影响。如果商品清关出现问题,物流效率将无法保证,商品运输时间将延长。

(3)第三级因素是知识产权纠纷风险、清关风险、税务风险。清关风险会受到报关风险和知识产权纠纷风险的影响。商品通关时,如果商品申报不一致,虚报货物和货物重量,虚构货物信息,虚构收货人或发货人。海关发现后,会对货物进行截留和退运,如果是侵权货物,会直接扣留,对通关造成很大影响。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受到产品质量风险的影响。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侵权问题,就会出现产权纠纷,这将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沉重打击。

(4)第四级因素是产品质量风险、报关风险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会受到物流中断风险的影响,一旦物流中断,信用必然受损。信用风险包括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部分包括跨境电商企业的信用,如保证不销售侵权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不可控风险包括国外买家信用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5)第五级因素是物流信息风险、物流损害风险、物流中断风险。物流损害和物流中断的风险会受到经济和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如中美贸易冲突、新冠疫情爆发、地震、海啸等,都会出现物流中断、货物运输过程受损等情况。物流信息也会受到信息风险的影响。网上交易产生的安全问题和监管不及时,会导致物流信息的错误或无法实时跟踪,这将影响到跨境电商企业。

(6)第六级因素是信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这种风险处于模型的底部,是风险体系的输入要素,对其他风险因素有影响,是造成跨境电商供应链风险的根本原因。面对不同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及时对企业使用的系统和软件进行维护和监管,确保企业和买家信息、数据不被泄露。面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

6 结论与启示

跨境电商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诸多风险,如何评估供应链风险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成为跨境电商企业的重要课题。首先,本文在研究跨境电商供应链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将涉及的跨境供应链风险因素分为5个方面,并创新性地加入了产品选择管理风险分析。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地是关注跨境交易风险、通关风险、物流风险、环境风险,而很少考虑企业在挑选产品管理时也会产生风险。其次,ISM模型只考虑了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影响,不能确定风险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FUZZY-ISM模型,研究了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逻辑层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FUZZY-ISM模型被用来对16个风险因素进行排序。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因素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关系上,很少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FUZZY-ISM模型揭示了风险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各个风险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支持。对于未来的研究,学者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模式,建立更全面的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

猜你喜欢

跨境供应链矩阵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