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美术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以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入选作品为例
2023-06-15赵天宁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
文/赵天宁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日益成为当代美术家书写的重要一环,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也不例外。在这一届青年美展入选的397件作品中,女性形象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主要描绘女性的作品亦有近百件。
如果说,青年美展的作品作为主流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美术创作的缩影,表达了绝大多数青年美术家的共同取向,那么透过青年美展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的青年美术家所提炼出的女性形象以及围绕她们延展开来的女性生活新面貌,这既是对长久积累而成的女性形象特定的表述和反馈,也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女性社会身份与地位的艺术化呈现,经由这些艺术化提炼而出的新时代女性形象的图解、更新与探寻,我们可以观察青年美术家对新时代女性形象的理解和建构,进而再现一个现代社会和时代特色的女性视觉符号和社会生活。
一、现实主义题材展现新时代女性多彩生活
从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美术家对社会新气象的感悟和对女性新生活的捕捉,青年画家对女性题材的探索进一步拓展了表达空间,题材选择更加多元,也借此传达出当代女性生活的多姿态,以及当代青年的性别认知和观念变化。
每个时代女性题材的绘画或多或少都会关系到该时期的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和女性的社会生活与地位。在绘画史当中,她们所关联的现实题材和绘画本体语言形式,也在某些方面表现这个时代,即用艺术化的女性形象折射女性社会生活,“多彩而自由”则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中的女性题材作品而言,女性题材的绘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都市女性题材
工作是这一类题材中不可缺少的亮点,既往展览中描绘工作场景的作品比比皆是,但在这一届青年美展的女性题材作品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美术家的处理变得更加细腻。《都市乐章——等待是一首温馨的歌》(林瀚)描绘了一名在地铁进站间隙对镜涂抹口红的女性,作品既表现出年轻女性美好的形象,也让人们看到她对美的追求。《美丽的安海桥》(王艺璇)描绘了福建安海桥边修剪草坪的园林女工剪枝割草,在漫天飞舞的草屑中劳作,缔造着美丽的安海桥和这个城市。她们是辛苦的劳动人民,更是伟大的城市建设者。这幅画捕捉了安海桥边园林工人的典型的劳作姿态,传达了对城市发展背后的辛勤劳动群体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国家的繁荣美丽的祝愿。
生活是都市女性题材中的又一重点。而真正从艺术角度去描写女性,并通过女性来反映社会、表现时代,离不开生活场景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重现。《惬》(傅丹)以超市为背景,将一组正在选购物品的女性放置于画面中,色调柔和,节奏舒缓,展现了都市女性日常生活的悠然。《假日·10》(江智聪)则将女性(包括女童)假日出游的惬意以明快的色调和舒朗的构图呈现出来,表达了新时代女性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还有《早春·集》(陈永金)中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最普通的女性来反映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富足,其展示的平淡而又温馨的生活场景通过绘画的表现得以张扬。
自我存在感的探寻历来是女性题材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展览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当代青年对于女性思想、情感等内心世界的追寻,由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形象和感受来描绘对象。《浮生若梦》(陈应松)和《少年的你》(崔师瑜),这些作品中画家在表现自我与社会现状瓜葛的同时,不回避自己内心的独立感受,既耐人品味又画面好看。①
吴俊岩/平凡的守候 油画 160cm×160cm 2021年
罗小珊/丝路乐韵 中国画 238cm×198cm 2019年
陈应松/浮生若梦 中国画 240cm×200cm 2021年
社会关系是女性题材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家庭关系最具代表性,我们看到青年美术家对当代女性家庭关系的描绘更加注重写实。如《日常生活》(仝紫云)和《平凡的守候》(吴俊岩),前者以夫妻关系为纽带,通过怀孕的妻子和紧贴着她的丈夫,突显出家庭的含义。后者刻画亲子关系,描绘了母亲抱着生病的幼儿在医院打点滴的场景,突显出母爱的伟大。而《光之翼》(谢应云)则以教室为场景,以一名手持教案、身怀六甲的女教师形象,赞美女性既孕育新生命,又培育下一代的奉献精神。
事实上,无论是工作场景还是生活场景,这些作品有的着眼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平静而惬意的状态,展示她们的美好生活;有的关注新时代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体现她们的干练与洒脱;有的展示当代女性在文旅、互联网等领域的体验,艺术化地呈现当代女性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
(二)少数民族女性题材
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是历届青年美展不可或缺的类型,少数民族女性题材又是其中的“重头戏”,本届青年美展的相关题材总体上能够看到青年美术家努力在对少数民族女性的认知和描绘上突破既有的印象和表达方法,更注重写实性和现实主义的描绘。《火红热瓦普,新疆致富之歌》(沈临枫)描绘了少数民族妇女使用手机直播卖货的日常,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不仅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还道出了经济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带动,以小见大呼应了共同富裕这一主题。《维特很嘎查文艺队》(其布日)以青山为幕布、大地为舞台,画面中的人物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蒙古族牧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妇女文艺团体,群像式构图饱满,色块点线面布局有趣,画面兼具视觉冲击力和叙事性,旨在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而《放学路上》(刘呈欣)则是脱离传统的少数民族题材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在形象刻画、色彩应用等方面突出新意,强调写实性,通过构图、人物动作表现少数民族少女的轻松惬意。而少女身上民族服饰与脚下运动鞋、凉鞋的搭配也给人以各民族融合共通之感,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感受到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光明前景。
(三)国际交往中的女性题材
从本届青年美展入选作品中,我们惊喜地看到青年美术家视野的延展。他们的目光穿过国境线,顺着“一带一路”延伸至大洋彼岸。《“一带一路”国家日记》(顾海涛)既有穆斯林文化下的妇女侧写,又有欧洲国家在沙滩度假的女性的描绘,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女性形象的多姿态。《丝路乐韵》(罗小珊)以简洁鲜明的层次人物画造型,着重描绘了女乐者演奏的形象,通过强烈的感情体现和笔墨的强调,使她们的人格精神具象化,给人悠扬愉悦之感。《今日非洲·期待》(詹勇)通过细腻的线条、轻盈的笔触、灵动的形象,以及画面中4 名非洲女性的皮肤、发型、服饰、配景动物以不同技法加以表现,呈现出非洲女性发自天性的生命活力。
谢应云/光之翼 版画 180cm×120cm 2021年
二、形式创新与观念革新凸显女性新形象
在美术史中,性别视角毫无疑问地深刻改变了我们看待艺术的方式,女性题材表现形式的创新和社会观念的革新也体现在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的女性题材作品中。在这些作品中,有对个体的内省和追寻,有对传统语言和现实语境的回应和思考,有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大胆尝试,更可贵的是,这些形式上的创新和观念上的变革都不是分离的,而是将女性题材作为一个切入点,探讨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
透过女性题材作品,表现出的人文关怀带有独特的社会功用,其意义不仅在于确认和加强新时代女性新形象,更表现出大视野中的广泛社会认同。《古往今来》(唐凝)和《融》(张文杰)突出人物形象的古今对比,画面前景为现代女性简洁干练的形象,对比背景中唐代妇女峨冠博带,时代变化之息扑面而来。《春风吹过》(朱晶)采用装饰手法,色彩柔和淡雅,将5名女童的天真烂漫和好奇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十而立·业》(李娟)既是当代青年女性状态的延伸,也是对现代女性在人生不同阶段生活状态的解读,作品通过描绘平凡家庭生活场景中的母亲与女儿,表达出对生活中宁静和素朴的向往。
同时,我们看到,本届青年美展女性题材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也带来与以往不同的呈现效果。例如对于装饰手法的运用,其差异化手法对应着丰富的题材,显得别开生面。有的采用写实平面装饰性处理,突出二维平面空间的平面性装饰效果。有的强调纯粹的图形、强烈的色彩和厚重之感,尤其是在民族题材作品中的运用,引入装饰手法表现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而肖像画表现手法的创新则塑造了不同场景下的女性形象,其视觉冲击力和内容丰满充盈完美结合,同时借鉴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色彩特点,这种兼有故事性和可读性的表现,在《金狮带我游敦煌》(吴翊楠、赵袁冰)和《黄金海岸之海边通话》(杨澜)中也有充分体现,画面中人物形象以女性为主,强调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的进步,以及新时代女性的美好生活情趣。
结语
纵观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女性形象使得女性题材作品更加细腻丰富,女性题材作品也带动社会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可以说,女性形象的多姿和女性生活的美好不仅是当代青年美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共同追求的主题,更是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景。这些作品不仅在凝心聚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趣味、价值追求和精神意志。
注释:
①袁武:《观画刍议——第七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画作品评选印象》,《美术》2022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