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创作的思考

2023-06-15王馨曼

美术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布面媒介艺术家

文/王馨曼

绘画语言是艺术作品构成的基本要素,艺术可以说是作为多种因素组合或碰撞的结果。通过作品的物质和形式的途径推论,每个作品都包含着自我的特性、结构、色彩、体量等并通过这些来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无论一件艺术作品表达形式如何,都是可感知可视的实体。从广义上来讲,艺术史亦是一个艺术材料史。根据艺术史中作品材料媒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自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综合材料。绘画材料从以动物、植物、矿物等作为颜料原料的制作到当代各种底子、黏合剂、载体的发现,最终实现了材料自身审美价值的独立体现。现代绘画的兴起,让我们越来越觉得材料运用是继造型和色彩后的第三种语言,绘画材料自身的物质属性赋予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艺术作品通过不同特色的物质材料语言来展示其表现内容,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精神内涵,反映画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情感输出。

以材料的眼光去探索艺术史,在中西美术史中无论国画、油画、版画等绘画表现都一一对应丰富而完备的媒介材料系统,绘画的媒介材料与语言间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构关系,每一种材料都在发挥着它有效的物质属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一件优秀的综合材料作品既要呈现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感性运用,让它们在艺术家的手中呈现出艺术的庄重和生命,同时也要蕴含着画家用科学的心态去了解和总结媒介材料的文化价值。作为物质层面的材料既是绘画创作的客体要素之一,也是人们传递思想精神的桥梁,如同“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所以,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我们必须冲破材料作为艺术的从属,拓展不同材料物性所带来的文化属性,不断进行精神层面属性的选择和思考,从而使画面中的材料媒介转化为艺术家心中的材料精神。

一、材料媒介的物质属性

王馨曼/夏日恋语 布面综合材料 60cm×60cm 2010年

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艺术家在挑选材料媒介来承载情感与内涵时,既要根据材料不同的形状、颜色、质地、肌理等特性来选择,也要将内心和材料碰撞后的感悟、震撼再运用于画面。艺术家会科学地掌握材料自身的宏观与微观的特性特点,材料的自身价值和意义是其内在思想的支撑,从而建立其主体和客体的思想情感连接,满足艺术家内心所需传达的精神表达和审美趣味。东西方综合材料绘画在材料媒介的运用上有着各自的选择方向,如西方艺术家采用油性材料、麻袋、蜡等材料来展现;东方艺术家通常喜爱用水性材料、矿物质颜色、宣纸等进行创作。材料物质属性的不同使画面效果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与东西方各自不同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殊途同归,东西方艺术家都在通过选择材料物质性与人性交融来实现艺术品独特的表现象征意义,充分且恰当地体现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理想。

二、材料语言的精神承载

“材料媒介与艺术家的关系,即艺术家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它的媒介的能力里。”这是美学家鲍桑葵在《美学三讲》里提出的观点。我们在关注材料的物性的同时,也在关注艺术创作中绘画语言本质的特点,艺术思想是通过艺术语言来探索对客体存在的认知,反过来,物质材料的不同属性也促使艺术家去寻求适合自己个性艺术语言表达的材料。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不同材料特点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或冰冷,或温暖,或悲伤,或快乐等,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或特殊时期,也会对同一物质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材料自身有着不同的文化性和精神性,艺术家在进行综合材料创作时,不但要考虑客观存在物质材料带给的视觉效果,还要结合自己的精神情感、艺术观念、作品气质等与之进行结合、碰撞、嫁接、糅合。此时的材料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而是通过材料与材料间或者是材料和主体间建立了一种文化精神的自我超越和观照。比如:西班牙著名综合材料绘画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他在绘画中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报纸、石灰粉、稻草、泥土等粗糙物质并运用刮划和拼贴等手法进行作画,这些元素是塔皮埃斯根据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进行选择的结果。塔皮埃斯试图通过作品引发观众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战争的反思。材料在他的绘画中被重塑了生命力,不仅加强了画家精神观念的表现,更深刻地突出了作品的思想性。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利用火药、中草药、帆、纸张等中国传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这些具有中国符号的材料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最突出的是他以火药的爆破方式来探索绘画,在材料方面突破了绘画艺术本身的局限性,用火药爆破后的视觉效果突破了二维空间的韵律、色彩、构图等艺术呈现,与中国独特的笔墨意境、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相一致。正如蔡国强所说:“火药画不仅表现能量,而且本身就是能量。”可见,艺术家最终还是通过材料精神本身解决了自己的绘画问题。

三、材料媒介和艺术思想的相互交融

人类的精神交流诞生了绘画,而绘画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它的任何一个系统都离不开认识方法与应用方法的有机结合。不同的认识方法与不同的应用方法的交叉融合必然产生新的结果、新的观点、新的维度。因此,我们厘清绘画本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与创作的对应关系,以及材料在绘画本体语言中的作用和意义,便于研究材料语言生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问题。

↑王馨曼/吉祥敦煌 布面综合材料90cm×120cm 2023年

↓王馨曼/歌唱美好生活 布面综合材料150cm×150cm 2022年

王馨曼/城市记忆之一 布面综合材料 120cm×120cm 2014年

↑王馨曼/烟花三月下桂林 布面综合材料120cm×120cm 2023年

↓王馨曼/经纬—心画 布面综合材料60cm×60cm 2010年

我们深知,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艺术家是创作实践的主体要素,材料是绘画创作的客体要素之一,同时它成了传达艺术家情感不可或缺的桥梁。怎样有效地把材料媒介和艺术思想进行交融和结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人以一种探讨的方式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一是在综合材料中材料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技法问题,而是艺术家艺术思考后的结果,二者是相互约束、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将传统绘画中对物质材料质感的运用,转变为材料媒介材质结构的呈现,让更多的绘画语言与材料语言有效地重组结合,最终化为艺术家独特的艺术符号,这种画面呈现越有特色、力度越大、表现性越强,就越能凸显综合材料作品丰富的精神情感和特有的艺术思想。二是重视综合材料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载体,扎根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吸取中西综合材料绘画思想精髓,给材料物质赋予新的材质生命。优秀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在体现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的画面语言、艺术家内在思想、时代精神、民族气节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艺术家必须挖掘物质材料的精神内涵,并将之与自己的艺术需求进行有效地关联与表达,最终达到材料物性与艺术家思想的高度融合。

王馨曼/误入藕花深处 布面综合材料 60cm×60cm 2022年

结语

美学大师宗白华在《艺境》中谈道:“心灵必须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材料媒介与主体思想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艺术家探索物质材料属性的同时,更要充分挖掘其精神内涵,在自我的艺术天地里把客观物性和主观情感交织在一起,创作出彰显这个时代精神的独特绘画作品。

猜你喜欢

布面媒介艺术家
钱爱康
王秋莲
詹克兢布面油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张方白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