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西藏当代文学走向世界

2023-06-15王静

西藏文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达娃罗布扎西

王静

西藏当代文学始终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品质和多样的主题内涵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内蕴和审美色彩。读者都希望能够通过阅读西藏当代文学作品,了解西藏当代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感受生活在西藏的各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领略西藏的自然地理风光和人情风俗。从西藏和平解放开始算起,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西藏当代文学的确从各个侧面向外界展示了几十年来西藏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西藏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表现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态和情感世界,描绘了西藏的风俗民情,也演绎了西藏与祖国各地交往、交流、交融,不断走向康福、繁荣的现实。

由于西藏文学始终能够立足高原大地,坚持自己的独特审美取向,且能够在艺术与主题上不断求新求变,因此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说,在各个历史时期,西藏当代文学都有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而自改革开放之后,因为与高原之外的地区各个方面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西藏社会文化领域展现出了新的气象。这种气象在文学领域也有所体现。而其具体表征就是,一批年轻作家追赶时代风潮,融合西藏高原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追奇求新,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意味的文学作品,“雪野诗”“西藏新小说”(也有人称作是“西藏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新潮。这股文学风潮很快引起了中国文坛的高度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作家们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开拓性品质的优秀作品。这其中,扎西达娃的一系列小说最具代表性,如《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西藏隐秘岁月》《世纪之邀》《风马之耀》等。这些作品为扎西达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把扎西达娃推向了中国文坛的顶端。由此,扎西达娃的小说成了国内外读者关注的对象,获得了向海外译介的可能和机会。

扎西达娃的小说把西藏文学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为西藏文学打开了一条开阔的道路。进入新世纪之后,西藏当代作家中新人新作不断涌现。他们创作了许多风格各异、内蕴丰厚的作品,同样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这其中,次仁罗布的创作最具代表性。与扎西达娃一样,次仁罗布也是一位在文学创作上讲究破旧创新的作家,他特别注重小说的叙事艺术和语言表达,且能够把西藏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艺术地糅合灌注到作品中,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艺术形式上的审美意味,也具有显著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情怀。在中国文坛,次仁罗布的创作也获得了很高的认可与赞扬,鲁迅文学奖的获得就是对他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褒奖和肯定。为此,他的小说也成了海内外译者关注的对象,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向国外。

从上面的简略陈述我们可以知道,扎西达娃和次仁罗布是西藏当代文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尽管他们的创作不能涵盖西藏社会的各个领域,更不能代表西藏众多作家风格多样、主题各异的多样化创作,但考察他们的创作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而如果谈到西藏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和传播,扎西达娃和次仁罗布的文学作品可能最具代表性。在此,我们选择两位作家的作品在海外译介的一些大致情况,来考察一下西藏当代文学在对外交流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机遇,以及如何“走出去”的一些渠道和措施。为了较为集中地讨论这一问题,我们主要从翻译选材的角度考察,以此来分析西藏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一些取向,为西藏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借鉴。

翻译选材主要指译者和出版社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来进行翻译。翻译选材的选择,涉及到的因素可能会很多,诸如作品的艺术质量、作家作品的社会影响的大小、读者的反响、出版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甚至政治意識形态因素等。对于海外译介来说,除了学术性的翻译——主要是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它所追求的主要就是经济效益。因为在消费社会中,盈利是生意场上的根本原则。文学创作虽然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但在当下的消费语境中,文学创作活动——创作、出版等,也越来越商业化,也需要遵循盈利性原则。出版商选择出版某类作品,首先考虑的是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出版流程中出版对象的选择,是有一定的利益权衡的。那些能够保证出版机构利益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译者和出版机构选择的对象。就西藏当代作家的创作而言,他们的创作并不走通俗化的道路,也不选择具有猎奇色彩和迷幻色彩的,他们的创作是典型的“纯文学”。如此一来,他们只能在文学作品的审美品质上下功夫,以此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从而引起读者和研究界的关注。水涨船高,他们也会借此引起翻译者和出版机构的关注和青睐。从国外译介、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状况来看,那些从事“纯文学”创作,却能够引起海外译者和出版机构关注的作家,都是在国内获得很高成就,已经享有盛誉的知名作家。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发,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质量,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是西藏当代作家“走出去”的必由之路。从扎西达娃、次仁罗布的创作中,我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据现有资料表明,扎西达娃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引起海外译者关注的西藏当代作家,而他的被海外译介的第一篇小说是《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该小说收录在(Spring Bamboo: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春笋: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中,由(New York: Random House)美国纽约兰登书屋于1989年出版。之后,扎西达娃的系列小说,尤其是那些风格独特、主题意蕴深邃的小说,陆续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文字,如法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印尼语等。在众多的西藏当代藏族作家中,扎西达娃能够被翻译者和出版社选中,是有自身的原    因的。

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和西藏当代文学发展状况的读者大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扎西达娃不但是西藏文坛上开审美风气之先的新锐作家,也是中国文坛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方面的先行者。有论者认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扎西达娃的小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是这个年代里最能够把技术和思想、形式和内容完整地统一在一起的作家。他不但提供和实践了这个年代最‘先锋的艺术形式,而且还最贴合地表达了和这形式生长在一起的民族文化观念和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大多数新潮作家仅仅把小说的艺术变革看作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是技术的实验的时候,他却使得两者变成了一个问题。”①当代知名学者撰写的文学史中,他与贾平凹、莫言、韩少功、阿城、郑万隆、李航育、张承志等知名作家被看作是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岁月》《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夏天酸溜溜的日子》等一系列小说,以强烈的现代意识来探询西藏人民的生存历史和生存体验,作品里充满着关于古老文化传统、宗教习俗的描绘,写出了自近代以来藏民族被现代文明遗忘、默默走过孤独的精神历程,同时也展现了一幅富有原始色彩与魔幻魅力的藏民生存图景。”②同时,在一些研究者的观察中,他的一些小说也被视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他与马原、余华、苏童、洪峰、叶兆言等作家被视为先锋作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扎西达娃的小说在艺术品质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表现了当时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种非常新颖的时代审美风潮,他的创作有引领时代审美风潮的时代特色。他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能够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绝不是偶然的。这意味着他的小说的艺术水准达到一流水平,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小说获奖是对扎西达娃创作的褒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扎西达娃在国内文坛的知名度。随着他创作出一系列带有创新意味的作品,扎西达娃在中国文坛上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以作品艺术质量为根基的知名度,也为扎西达娃的作品的传播创造了机会和可能。美国兰登书屋选择他的这篇小说与其他知名作家的作品一起出版,自然与扎西达娃在国内知名度高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在国内,在中国文学主动输出的选择中,扎西达娃也是被选择的对象,在与其他西藏作家的对比中,他显然占据着优势。其中的主要原因,自然是他的作品因为艺术含量高而为他赢得了知名度,翻译者在选择时更容易选择他的作品。相比国外译者和出版机构的选择性翻译,在国内,扎西达娃的这种被选中的优势更为明显。从笔者能够查阅到的资料看,在许多由国家机构组织或出资所进行的文学输出项目中,扎西达娃的小说都是被选择的对象。他的许多小说现在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而推向海外,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次仁罗布是西藏当代文学作家中继扎西达娃之后,又一位作品在海外译介方面受到关注较多的作家。与扎西达娃的创作取向大体一致,次仁罗布的小说创作,在艺术形式和主题意蕴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对此,有论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次仁罗布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始终把叙述技巧上的形式追求与文本主题内涵的表达紧密结合,从而表现出一种‘超越形式主义的审美追求。 换句话说,他的叙述技巧是为主题表达服务的。尽管有时这种目标达成得并不特别理想,但次仁罗布对二者关系的明确认识,还是体现出了一个成熟作家的个性化的审美取向——在追求作品的形式意味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①次仁罗布特别讲究对叙事视角巧妙设计,并能够随着故事情节的转换而进行恰当的变换;这使得他的中短篇小说尽管故事情节看似简单,但发展过程却摇曳多姿、跌宕起伏,给人一种山路十八弯的阅读效果。同时,因为叙事视角的不停变换,意味着叙事者给予小说中不同人物“说话”的权利;这种说话权利的拥有,让人物获得了生命活力和面向生活的主动性,从而向生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不仅仅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也使得整篇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话,形成“众声喧哗”的复调。复调的形成,意味着小说主题意蕴的多样化或不确定性。这就使得次仁罗布小说的主题内涵获得了不同方向的辐射性。除此之外,次仁罗布小说对西藏传统文化的思考也非常深刻,且具有前瞻性。他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民族传统文化,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内涵,并在作品中不断地书写与弘扬,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陈旧的部分,在尽量弱化。比如,他对佛教中众生平等观念的提倡与弘扬,对仁爱、慈悲情怀的多角度多层次表现等。次仁罗布小说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得他的作品获得了读者和研究者的高度认可与一致好评。他的小说获得以“鲁迅文学奖”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奖项,就是对他小说艺术含金量高的一种充分肯定。而他的作品由此也引起了国内外译者的关注。迄今为止,次仁罗布的多篇小说和一部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都被翻译为外文推向海外。其中一些作品已经翻译为多种文字,如英语、法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印地语、哈萨克斯坦语、蒙古语等。

从上面对扎西达娃和次仁罗布小说创作与海外译介的大致情况的介绍来看,由于两位作家作品艺术质量上的高水准,以及通过作品对人类生存中一些共同性问题的思考,使得二人的作品都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与好评。这也为他们很够引起翻译界注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他们的创作,使得西藏当代文学获得更多的“走出去”的机会和可能,从而让中国之外的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学,并通过西藏当代文学了解西藏社会的发展变化。可以說,他们的文学创作,塑造了全新的“西藏形象”,至少在某些侧面,为世界读者开启了通过文学观察“西藏形象”的窗口。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时代大背景下,扎西达娃、次仁罗布的文学创作在“让西藏文学走向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其他作家开辟海外视野提供了启发。就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层面上看,两位作家的创作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总体目标是希望通过中国优秀作家作品及其研究的译介,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最鲜活的状貌和样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学,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②

责任编辑:郭建

猜你喜欢

达娃罗布扎西
当增扎西的诗
生化检验和常规尿检对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扎西达娃的小说美学探微
罗罗布的狂想曲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罗罗布
一位20年不接受采访的作家
雪豹达娃死了吗?
罗罗布
罗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