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集中度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办刊策略
2023-06-15陆雁刘飞黎贞崇
陆雁 刘飞 黎贞崇
【摘 要】综合性学术期刊登载学科的集中度关系着期刊发展的质量。本文在分析学术期刊学科集中度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的系列问题,结合《广西科学》7年來的办刊经验,提出了综合性学术期刊提升办刊质量的思路,即将自由来稿办刊方式改为特色专栏办刊方式;结合主办单位专业特色重点设置二到三个主要学科;寻找主要学科的知名专家及其熟知专家担任编委;提升排版、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同步加强特色栏目的宣传和推送,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学术期刊;综合类;学科集中度;对策措施
学科集中度不是一个学术名词,而是核心期刊评价和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学术期刊的信息量集中度遵从80/20法则,大量学科论文及其被引用量集中在少数期刊上。如何找出各学科中利用率高、影响力较大的学科核心期刊,是期刊评价工作者追寻和探索的课题。本文所提出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包括大综合类学术期刊,如《广西科学》《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包括小综合学术期刊,如《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分子生物学与化学学报》。与专业性学术期刊评价不同,综合性学术期刊游离在专业性学术期刊之外,既不好单纯地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学科影响力相比较,也不能抛弃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特色。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两者之间的表现差别较大,如不作评价比较,核心期刊评价的公正性将受到质疑。
综合性学术期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期刊出版界关注的问题。国内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提升办刊质量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罗雯瑶等提出了学科建设与学术期刊协同发展的对策[1],但仅以教育期刊为例;马昕和陈建中提出期刊要引领学科发展的任务[2,3];汪新红只是分析学术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学科差异性[4];张芙蓉、刘茜、原祖杰等仅仅从一流学科和高校学术期刊的角度提出办法[5-7];王文军提出分学科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路径[8];杨光宗提出以学报为主体的高校学术期刊旨在为学科建设服务[9];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互动的、共生的[10-15];张业安提出了依托学科建设拓展办刊资源,依托学科组织、平台提升期刊专业化水平[16]。但这些学者并没有从学科集中度的角度提出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的策略。本文从学科集中性的角度,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式进行探索,在对学科集中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办刊策略。
一、学科集中度的来由
讨论学科集中度离不开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方法。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采取分学科、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17]。学科分类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作为依据,最终确定学科类目为74个。中文核心期刊评审机构根据期刊所刊登学科论文的分布情况及其在各个学科的被使用情况,对期刊进行学科分类,并从学科论文入手统计,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获取期刊在各学科的评价指标数据,分学科对期刊进行定量分析和排序,并以定量评价为依据,以专家定性评审为补充,最终确定核心期刊数量和排序。为方便专家对核心期刊表进行调整,核心期刊表分核心区和扩展区。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机构在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时,根据其定量排序值进行综合排序,并形成包括核心区和扩展区的定量排序表。从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方法可以看到,综合性学术期刊在核心期刊评价中不占优势,与专业性学术期刊比,其学科影响力并不强。
二、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
综合性学术期刊以自由来稿为主,因此其学科分布很广,在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中没有优势。所以,综合性学术期刊要进入中文核心期刊难度比较大。但是,如果为了加入中文核心期刊而过度集中报道某个学科,显然又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名称和办刊宗旨不符,与刊物的经营范围背离,同时也将失去主办单位的支持,造成两难的境地。
(一)自由来稿办刊模式不易改变
综合性学术期刊多采用自由来稿的办刊模式。究其原因,一是编辑部人员部分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属半路出家型。此类人员缺乏组稿策划的经验。二是自由来稿方式已有一定的作者资源和名声,编辑部不愿也不敢丢弃这些原有的积累。三是自由来稿仍能收到部分优秀稿件,也为接收任一学科的优秀稿件提供了可能。四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也承担了职称论文和结题论文的部分职能。
(二)单个学科的稿源不足以支撑版面
通过交流学习,部分综合性学术期刊已经认识到自由来稿的不足,也看到组织特色专栏的优点,意识到不改革很难有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采用自由来稿的方式,其单个学科的稿件不足以支撑期刊的版面,有些即使单个学科的版面够大,因其学科影响力过低,编辑部无法也不敢选择该学科进行重点发展。以《广西科学》为例,在2014年实施特色专栏办刊模式之前的几年,数学类论文最高曾占到期刊总载文量的40%,形成实实在在的优势“学科”,但数学学科的影响因子低,即使组织到优秀稿件,也很难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此外,数学为大学科,《广西科学》的数学栏目属于学科大综合,并未集中于某个细分领域。再以《广西科学院学报》为例,2014年以前,计算类学术论文也曾占到期刊总载文量的30%以上,但其计算机学科的影响力也较低,无法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三)主办单位的综合性对期刊的定位影响
综合性学术期刊主办单位通常为综合性的高校院所,其学科分布较广,特别是经过近10年来的扩张,即便只考虑自然科学类,也有若干个大学科。主办单位的综合性必然导致其主办期刊的综合性,究其原因,一是主办单位办刊的初衷是为本单位科研人员及学生提供发表学术论文的渠道,因此要求编辑部对所有学科论文一视同仁,不允许将某一学科排除在外。例如,鉴于主办单位仅有一本学术期刊,《北部湾大学学报》同时刊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类论文。二是鉴于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和自由来稿的传统,主办单位的学术科研人员也给编辑部办刊带来压力,影响编辑部的决策。三是编辑部囿于管理体制机制,对学科论文的采用和取舍没有很强的自主能力,对主办单位人员的论文不轻易设置过高的要求。四是主办单位有扶持新学科发展的义务和职责,要求编辑部对新学科倾斜,需要优先发表新建设学科的学术论文。
(四)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受重视度不够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多为综合性的高校院所,其主要任务是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平台建设,学术期刊并非高校院所绩效考核的指标,高校院所缺乏对学术期刊进行指标要求的办刊指导及政策资金支持,基本的要求是保证合法合规办刊、正常出刊,关注度和重视度不够。以致大部分综合性学术期刊缺乏办刊长期发展的目标规划,也有少数一些期刊通过学习取经,创新改革,摸索了一些好的办刊经验,但普适性不强,很难完全解决一些根本性问题。目前,综合性学术期刊更多大多是在自由组稿的基础上,尝试新的办刊举措,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往往成效不佳。
三、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策略探讨
(一)将自由来稿办刊模式改为特色专栏办刊模式
自由来稿的办刊模式是最传统的办刊方式,除非主办单位的学术地位较高,否则这种办刊模式很难收获高的影响因子,也很难提升期刊的影响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考虑实施专家办刊和特色栏目的办刊模式。如《广西科学》自2014年后将传统的自由来稿为主的办刊模式,改为特色专栏的办刊模式,影响因子逐年提升,并于2021年首次进入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广西科学》编委会利用编委换届的机会,对新加盟编委提出职责和任务要求:每位编委每年必须根据自身的专业方向建立特色栏目,组织5篇以上的稿件,而且40%为本地区以外的稿件。编辑部将组稿的压力传递到每位编委,由编委根据刊物发展的需要组织稿件,以此将编辑部办刊改为专家办刊,将自由来稿转变为特色栏目办刊。编辑部每年根据编委对期刊做出的贡献评选出优秀编委,对其进行表彰激励,同时根据核心作者的表现和意愿,每年适当增加一些编委,并根据编委的表现情况,在每三年换届时将一些无法完成任务的编委调整出编委会,从而保证编委的活跃度,确保期刊有足够的稿源。《广西科学》自2014年实施专家办刊模式后,稿源较之前更充足,每年的退稿率在40%左右,在2021年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后更是稿量大增,退稿率达到90%。
(二)结合专业特色重点设置主要特色学科栏目
由上节的原因分析可见,自由来稿模式很难实现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结合《广西科学》7年来组织特色栏目的办刊经验,本文认为,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设置2~3个主要特色学科栏目,可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这2~3个主要特色学科必须与主办单位的重点学科一致,以便争取到主办单位的相关优质资源。同时,编辑部要重点扶持该特色学科的稿件,前期给予作者更具体详细的指导,对录用后的论文精心编校,发表后大力推送,以提升稿件质量及该学科和期刊的影响力。对于非主要特色学科的稿件不能一味拒绝了之,经严格三审后录用其中的高水平论文,同时严格控制非主要特色学科论文的年发稿量,结合《广西科学》和《广西科学学报》多年的办刊经验,非主要特色学科每年的发稿量建议不超4篇。对于水平一般或较差的稿件,引导其投向外单位相应水平的学术期刊,做到拒稿不拒人。此外,还可以适时组织一些非主要特色学科的热点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引导其良性发展。通过以上做法,编辑部在争取获得主要特色学科支持的同时,也不会引起其他学科的反对。
(三)寻找主要特色学科的知名专家担任编委
特色栏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编委,因此必须力邀特色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编委。首先,要争取主办单位的支持,并邀请主办单位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加盟编委会,实现主要特色学科与学术期刊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其次,通过主办单位研究团队负责人引荐本地区以外的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加盟编委会,进一步扩大稿源。再者,借助主办单位参加或组织的相关学术会议,主动链接参会的知名专家,邀请他们加盟编委会或者向其组稿,进一步充实期刊编委和稿件来源,提高编委会的组稿能力和水平。争取专家加盟编委会时,要明确编委的职责和权利,并给加盟编委颁发聘任证书,
(四)提升期刊排版、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
学术期刊通常实施“内容为王”的策略,如果同时提升期刊的排版、装帧设计和印刷的质量,由内到外同步提升期刊出版质量,将會进一步获得编委的高度认可。以《广西科学》为例,在实施特色栏目的办刊方式后,排版采用专业的方正排版系统,并将黑白印刷改为全彩色印刷,将书写纸改变为铜版纸。期刊四封由原来的编辑部编务自行设计,改为邀请国家级期刊的专业美术编辑设计,并同时对内文版式进行全面升级;期刊四封的呈现,改为每期封面采用本期主推特色栏目相关的学术图片,封二进一步加强推荐本期主推栏目的重点特色,封三宣传特色栏目主编,真正做到全方位展示主要特色学科近期研究成果,提升其影响力。全面升级后的《广西科学》,从内容到外观设计都更具整体性和美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享受度,获得业界的认可和好评。
(五)加快媒体融合加强特色栏目的宣传和推送
编委为期刊精心组织特色栏目/专刊,甚至将一些本可发更高水平期刊的论文转到本刊发表,以提升特色栏目/专刊的学术水平,编辑部应给予充分认可和支持,全面加强特色栏目稿件的宣介和推送,维持编委后续对期刊和编辑部的认可及后续稿件的支持力度。如《广西科学》加强与各大数据库的合作,并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在每期期刊出版后,及时将相关数据上传各大数据库、期刊主页,并在“两微一博”上重点推送特色栏目和栏目主编。同时还通过邮箱一对一定向将论文推送给期刊编委、审稿专家、相关作者和读者等。此外,编辑部根据编委的需要提供纸质期刊,便于收藏或者用于学术交流宣传等。全面提升编委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同时,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双赢。
四、结语
与专业性学术期刊不同,综合性学术期刊往往缺乏专业特色。目前,国内部分综合学术期刊出现向专业期刊发展的趋势。因此,要顺应新的形势,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打造期刊的特色,将自由来稿模式转变为专家办刊和组织特色栏目的办刊模式,建立专业的编委会,从而拓宽稿源,提升稿件质量。同时通过配合相应的办刊手段,全面提升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实现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潮
参考文献
[1]罗雯瑶,江波.学科建设与学术期刊协同发展——以我国大学教育学科及教育期刊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4):12-20.
[2]马昕.“学术期刊制度建设与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J].文学遗产,2014(5):159.
[3]陈建中.专业学术期刊要引领本学科学术理论研究[J].中国出版,2008(12):39-41.
[4]汪新红,王国红.学术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学科差异性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2):85-88.
[5]张芙蓉.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1(6):59-61.
[6]刘茜.一流学科建设与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研究——以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财经类高校及其刊物为例[J].出版广角,2020(12):45-47.
[7]原祖杰.中外历史视野下学科建设方向与学术期刊定位[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0(1):5-13.
[8]王文军.分学科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合理路径——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综合性学报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48(3):140-146.
[9]杨光宗,刘钰婧.高校学术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引领、推动及发展[J].出版科学,2018,26(3):19-22.
[10]郭俊仓,何博雄.科技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4):256-258.
[11]高雪莲,杨慧霞,付中秋,刘菲.专业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J].编辑学报,2014,26(1):71-73.
[12]施爱东.学术期刊创办与学科建设发展[J].民間文化论坛,2019(4):5-15.
[13]刘明寿.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J].编辑学报,2012,24(3):210-213.
[14]赵伟,马云鹏.论学术期刊编辑与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59-61.
[15]高虹,李伟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和学科建设的共生机制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5):496-500.
[16]张业安.学术期刊之于学科建设的三境界:服务·传播·引领[J].体育与科学,2019,40(6):31-36.
[17]陈建龙,张俊娥,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2020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黄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