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创新探析
2023-06-15邓祯
【摘 要】智媒时代倒逼地方高校重塑新闻人才的培养理念、思路和方式。地方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创新:重视智媒伦理与融合新闻思维的培养,开拓学科交叉的复合课程群落,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与实训体系。
【关键词】智媒时代;融合新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
融合新闻是“运用融合思维与方法采集、呈现事实信息的新闻形态,它建立在媒介融合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元素”[1],呈现“多媒融合”“多渠道融合”的特征。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媒介的耦合加速了智媒时代的到来。智媒以效率优势影响了媒介传播生态,使融合新闻成长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业态的同时,倒逼地方高校重塑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理念、思路和方式。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比95%,且多为应用型大学,融合新闻本身拥有很强的应用属性。与中央、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资源、师资、生源等方面处于先天劣势。智媒时代对地方高校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新闻教育教改需要适应融合新闻人才的新需求,“实现从传统新闻人才培养到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向和模式改革”[2],这使得地方高校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实现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创新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得到学术观照的教育教改话题。
一、智媒时代融合新闻人才的需求特点
智能技术运用到新闻生产全过程,使新闻产品呈现融合化、虚拟化、数据化等新特征,使融合新闻人才需求更加多元。
(一)沉浸式的交互场景,要求跨学科、跨界的全媒体素养
智媒时代的新闻产品走向智能化沉浸与交互。新闻产品与AI、AR、VR、5G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结合,丰富了新闻内容的场景和载体,创造了沉浸式、多维化的体验。[3]数据新闻、H5 、短视频新闻交互渐成常态,新闻需要打通眼、耳、身、意等多种感知通道。这意味着诸多新闻呈现材料、渠道和符号体系,都需要纳入融合新闻的创新实践。因此,融合新闻人才需要具备利用Flash、H5、VR、网页、客户端等媒体,开展“协同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能力。融合新闻人才需要身兼数职,不仅需掌握不同媒介渠道的新闻生产技能,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整合不同的平台资源实现新闻的高效传播。此外,融合新闻人才不仅需要了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而且要具备新闻数据与信息分析、新闻价值判断与深层解读、材料加工与整理等技能。融合新闻人才还需要掌握数据挖掘与分析、网络传播技术应用、信息可视化、超链接制作等技术。这些技术和知识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新闻传播学的边界,具有跨学科、跨界性。要而言之,智媒时代融合新闻人才不仅要能从事采、写、摄、录、编等工作,而且可以从事纸媒、网站、公众号、App等多个平台的运营,并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
(二)开放式传播结构,要求严谨性、统筹化的思维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检索等已成为新闻业新的驱动要素,增强了新闻采编中的信息可获得性,将各新闻终端渠道置于开放式传播结构中。融合新闻从业者可以依赖智能技术便利地寻找热门话题和热点。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依然是新闻本体的第一特征。技术赋能容易让新闻从业者迷失方向。当数据来源可靠性较低时,新闻就面临着失实的风险。[4]融合新闻人才需要借助智能技术从散乱、繁杂的信息海洋中发现问题数据运行规律,有效地鉴别数据的真实性、判断数据的可信度,而严谨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与呈现。基于这样的认知,融合新闻人才需要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与训练中培养高度的严谨性,对智媒时代新闻信息保持审慎的态度。
智媒時代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融合方式,使得新闻不仅呈现出表征层面的文字、图像、数据、声音等“多模态”融合,也有渠道层面的“跨媒体”融合。这意味着融合新闻人才需要拥有用户思维、洞察用户需求,能够在数据信息的全面支撑下统筹终端渠道、协调采编,实现不同终端采编的互补、联通。此外,融合新闻人才必须考虑到同一条新闻如何满足不同媒介渠道受众群需求,他们需要具有敏锐的思维,学会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整合,能够站在聚合受众的注意力的角度,谋划短视频新闻、直播新闻、互动新闻、沉浸式新闻等内容形态、渠道的融合。
(三)浓重的技术底色,要求良好的创意实践能力
智媒环境使新闻工作者在信息海洋中绞尽脑汁地创意,以生产出能够给用户提供独特“媒介体验”的融合新闻。这种“媒介体验”不是媒介元素眼花缭乱的“拼接”,而是媒介元素的适宜性运用以及新闻形态的合理性呈现,这些都需要得到创意与审美的支撑。然而,智媒本质上是一种缺乏人文观照的技术工具,由于没有融合自由意志,因此就无法产生有创造力的内容,无法替代人的创造力。[5]机器能够遵循一定的套路,在短时间生成一份新闻报道,却无法从人文视角判断新闻形式、内容是否有创意性,也无法创造它的数据库里所没有的新闻题材。[6]因此,智媒时代的融合新闻生产并不是将新闻生产交给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人机协作”与“人机融合”将会是未来整合多种媒介新闻生产与传播活动的主体。[7]融合新闻人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元素及超链接,开展数字化的创意与创新,提升新闻服务品质。这就要求新闻专业人才不能简单地照搬过去一些传统媒体的习惯性做法,而是应用前沿的智能传播技术努力创新、创意、创造。从标题的制作、音乐的选择、脚本的细化,到H5、视频新闻、互动连环画、数据新闻、VR 直播、卫星连线、媒体联合采访等多样化新闻形式的策划与构思,再到多种手段、多种报道样态、多传播渠道的选择,都需要得到新闻专业人才的创意与创新支撑。
二、当前地方高校融合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智媒时代融合新闻人才的新需求强势挑战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使得当下地方高校在融合新闻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方面的诸多问题凸显。
(一)智媒新闻观培养不足
在智媒时代,融合新闻人才不仅受到虚假信息、有偿新闻的干扰,而且面临着信息茧房的问题。融合新闻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尊重事实、尊重和保护数据的意识。如果融合新闻人才的新闻观薄弱,无法恪守客观中立的价值立场,不仅容易违背职业道德,而且容易成为智媒时代不实信息的推波助澜者,进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然而,许多地方高校在融合新闻人才培养中存在重视新闻理论而轻新闻实务与伦理的问题,在融合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融合新闻伦理教育等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一些地方高校的新闻系将数据新闻、智能新闻、新媒体音频新闻、移动可视化设计等课程的重心放在了技能培养上,却忽略了在融合新闻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智能工具的辨别能力及批判思维,如何让学生在数据海洋中坚守自己的判断力、把控新闻规范、保证信息来源的客观。
(二)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不到位
当下,不少地方高校的新闻本科教育主要围绕为“某类”媒体提供新闻人才的旧有思路,根据新闻传播业的分工或单一媒介来进行专业设置,比如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网络新媒体等。[8]不同专业在专业培养与训练方面存在壁垒,融合新闻课程框架和教学内容普遍显得陈旧老化,缺乏基于智媒的全媒体采编体系和跨学科、跨界的专业课程建设。此外,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部分地方高校师资虽然拥有着传统媒体新闻采编经验,但没有跟随智媒时代的新变化进行同步更新。由于传统的新闻教育大多是基于大文科框架,地方高校师资的知识结构偏文科背景,限制了文理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地方高校教师而言,学习并传授智媒知识,讲授大数据、信息图设计、可视化编程、数据新闻、融合报道等融合新闻课程是莫大的挑战。此外,融合新闻教师缺乏当地智媒的从业经验。地方高校“因人设课,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普遍。学校缺乏跨院系、跨校企的新闻教学与实训合作。尤其在一些区位不理想、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高校,由于人才流失、智媒、融合新闻师资的不足,一直难以形成合理的、跨媒体、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及科研队伍。
(三)校本特色新闻教学与实训缺乏
智媒时代强调从事某类报道的采编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文化背景。然而,一方面,当下许多地方高校在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与老牌部属综合性大学几乎没有区别,其课程建设未能充分体现所在区域的文化、学校学科专业特色,未能形成“应用型人才”优势,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难以与具有特色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竞争,例如以财经见长的地方院校并未充分开展财经相关的新闻教学与实践,难以匹配业界对财经类融合新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扩招导致的新闻专业学生数量剧增,不少学校不得不通过大班教学的形式开展融合新闻实验课程活动,缺乏校本特色新闻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导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无法学习到校本特色的新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这客观上加剧了校本特色新闻教学与实训缺乏的问题,使人才培养无法满足智媒时代业界的需求。
三、智媒时代地方高校融合新闻人才培养创新的路径
智媒时代孕育了别具一格的融合新闻生产特色,赋能媒体将传统新闻人从繁杂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加剧融合新闻人才的竞争。地方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加强新闻伦理、新闻思维、课程群落、校媒合作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积极寻求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提升人才的竞争力。
(一)重视智媒伦理与融合新闻思维的培养
教育部强调,“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9] 特别是在当前人工智能新闻兴起的背景下,融合新闻人才应该顺应智媒时代正能量传播、价值传播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在信息增量上有所作为,而且要提供更加优质、有价值、有深度的融合新闻内容。融合新闻人的培养要合乎价值理性。首先,应当将价值理性放在突出位置,普遍开设融合新闻伦理、人工智能伦理、融合新闻职业精神等专门课程。其次,应当在专业必修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将其作为硬性考核标准,让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贯彻于融合新闻教育当中,例如,在融合新闻的实践环节增设公益融合新闻策划、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策划等内容,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升道德素养。第三,在课程建构上让学生涉猎中华文化、社会、历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未来的融合新闻人才具备更扎实的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
(二)开拓学科交叉的复合课程群落
智媒时代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拓宽渠道,培养学生的跨媒体整合性思维,突出学科交叉、新闻与智媒兼通。地方高校进一步整合现有新闻与传播学及相关学科,通过专业之间的融合、单门课程的融合、师资的融合,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开拓学科交叉的复合课程群落。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资源、师资、实验室等,进行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合作,例如,让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和计算机等理工类教师共同承担“数据新闻学”课程,集聚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势建立学科间的交流和互补机制。地方高校需要构建以融合新闻和智能媒体专业技能为两翼的复合课程群落,使学生不仅具有美感设计、创意、审美等知识,而且具有数据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信息发布、数据挖掘等融合新闻实务操作能力[10]。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与拥有优质融合新闻人才培训资源的高校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共建小型融合新闻实验室,并采用动态模式,共同建设与其技术配套的融合新闻课程,诸如融合图片新闻、网络数据分析、融合新闻策划等。
(三)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与实训体系
以农业、政法、财经、交通、师范、外语等为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依托本校学科、科研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媒体资源、本校学科资源,将特色人才列为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生长点”和“创新点”。首先,依托特色学科资源,强化新闻与傳播学科与特色教学内容的互动,打造校本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院系。其次,加强与当地拥有智媒新闻生产、管理与运营经验的组织与个人的合作,开拓校外创意、创新与实训基地,挂牌实习基地,打造校媒合作培养体系,为学生创造提供实践机会。再次,整合当地的人力资源,聘请有融合新闻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为实训师,或让业界人士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融合新闻采写编。地方高校需要让教师与业界专家相互配合、各施所长、联手教学,比如合作开设“融合新闻创业”的课程,推行校内和业界的“双导师制”等。一方面,这有利于保障学生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使之能够理解和适应不同媒体形式的融合新闻生产,让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训”中掌握融合新闻媒体的运行流程,掌握真实情景下的融合新闻创意、生产、传播与运营的技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智媒领域优秀的从业者,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最后,建立跨院系、跨校企的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院系以或融合新闻业务一线进修,学习智媒技术应用、移动新闻创作、现场新闻编辑等,并不定期开展高水平讲座、开设前沿理论学习班等,以强化教师“融合新闻能力”的养成。地方高校通过业界学界的深度合作,打造一支“双师型”融合新闻教学团队,加速“产学研”的融合。
四、结语
智媒时代的到来,对融合新闻人才的素养、思维和能力提出了新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方高校在新的起跑线上,亟待结合自身特点,探求可行且具有校本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及早开拓学科交叉的复合课程群落,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与实训体系,助推融合人才的培养向复合型、学科融合与交叉发展,继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优秀的融合新闻后备人才。潮
参考文献
[1]刘冰.融合新闻:互联网时代新闻样式重塑[J].中国出版,2017(22):22-25.
[2]刘涛.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四维融合”模式与实践探索:以暨南大学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19(3):9-15.
[3]令狐克睿,薛娇.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融合、重构与创新[J].中国编辑,2021,(3):71-75.
[4]刘涛,刘倩欣.融合新闻伦理的“问题域”及其内涵[J].新闻与写作, 2020(6):67-73.
[5]翟振明,彭晓芸.“强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飞跃与应用伦理前瞻[J].学术前沿,2016(7):22-33.
[6]潘晓婷.未来已来:智媒时代需要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J]. 中国编辑, 2018(9):45-50.
[7]邓祯,梁晓波.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文学出版:现状,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J]. 中国编辑,2021(8):84-88.
[8]李敏霞.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套大学学报, 2013(2):46-49.
[9]教育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10]戴姝英.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及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188-189.
(编辑:覃世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