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苏州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的政策研究

2023-06-15杨艳玲

商场现代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产业政策产业链

摘 要:纺织服装产业作为苏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其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也要认识到,危中有机。苏州纺织服装产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着眼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从以全球视野完善产业链、价值链,促进数字技术在生产和销售两个重要环节的应用,兼顾影响苏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国内、国际市场等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产业链;数字技术;产业政策

截至2021年6月底,苏州共有17731家纺织企业,共有9728家服装企业。2021年,苏州市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单位商品销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1%,居民衣着类消费价格水平相比上年上涨2.6%,超过消费价格总水平2.1%的上涨幅度。2021年苏州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1008亿元,增长1.8%。2022年1-8月苏州纺织服装出口917.9亿元。可见,不管从产业规模还是内、外贸角度看,纺织服装产业绝对算得上苏州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2021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额3227.1亿美元,增长9%,相比之下,作为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的苏州,其出口仅增长1.8%,可见其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而,寻求苏州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的对策,提升苏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苏州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其肆虐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传播速度之快、死亡人数之多是近代以来少有的,给世界各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苏州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民营企业,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疫情造成世界经济衰退明显,消费者需求下降,企业经营受阻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思变求新、提档升级提高其自身在困境下的竞争力。

第二,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者消费实力强,一直是苏州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386亿美元服装产品,占全部服装进口额1059亿美元的33.67%,可见中国是美国服装第一大进口市场。然而,自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纤维、纺织材料、帽子等纺织品。根据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整理的数据,加征10%关税的产品涉及了HS50-60章的几乎所有纺织产品。吴江盛泽是苏州纺织企业的聚集地,受到的影响极为严重。

第三,RCEP生效。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其涵盖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47.4%,成员方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32.2%,外贸总额占全球29.1%,标志着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近三分之一贸易量、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据海关总署统计,RCEP生效首日,我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总共505份,全国海关共验放协定项下的进出口货物货值超2亿元,这说明RCEP为成员国之间本就活跃的贸易活动做了加持。纺织服装属于基本的生產生活资料,在RCEP这么大的人口市场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苏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有利条件。

第四,国际地缘危机。乌克兰与俄罗斯从2022年2月24日正式开始爆发冲突,直到目前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制造业生产成本、运输物流成本等大幅提升,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也不例外。但是,企业也应该注意到,在能源危机的影响下,在凛冽的寒冬和酷热的夏天,欧洲人民对纺织服装品的保暖或者清凉特性的需求会比以往更加旺盛。因而,苏州纺织服装企业要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二、苏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如果从纺织原料(产业链上游)——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产业链中游)——贸易销售(产业链下游)的视角来看,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但还不够强,需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

首先,苏州作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强市,也是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然而在纺织服装生产设备装备方面乏善可陈。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50强企业”中没有苏州企业的身影。可见,苏州在纺织服装生产设备装备和产业用纺织品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

其次,苏州婚纱礼服产业发展明显萎缩。婚纱礼服业界有“南广州,北苏州”的说法,可见苏州和广州都是生产中国婚纱礼服的重镇。广东潮州现有注册婚纱礼服品牌超过100个,生产的婚纱礼服90%以上用于对外出口,目标市场有欧美、中东、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潮州海关统计数据,2022年前7个月,潮州市出口婚纱礼服销售额4.9亿元,同比增长82.1%。苏州近旁的安徽六安市,2021年婚纱礼服产业生产总值超过30亿元,其中丁集镇有近2000家与婚纱礼服有关的企业,贡献超过20亿元。相比之下,苏州的婚纱礼服产业却默默无闻。

2.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压力持续增加

首先,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尤其服装业,对人工劳动力需求很大。然而,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愿意进入工厂、车间的中青年劳动力越来越少,所以企业用工招聘越来越困难。加之苏州作为国内经济发达城市,生活成本也较高,因而用工成本也越来越高。苏州婚纱礼服产业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经营用工难、成本高。

其次,自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7月10日,美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清单,拟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包含了纤维、纺织材料、帽子等纺织相关的产品。根据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整理的数据,本次加征10%关税的产品涉及了HS 50-60章的几乎所有纺织产品。这对苏州纺织企业集聚区的吴江、张家港来说,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最后,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国际航运不畅、工人短缺,加之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的运输物流、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另外,国际经济持续萎靡,消费者需求下降,企业的库存周期变长,周转变慢,经营成本上涨。

3.传统销售市场受阻

苏州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纺织服装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出口。长期以来,欧美市场是苏州纺织服装产品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386亿美元服装产品,占全部服装进口额1059亿美元的33.67%,可见中国是美国服装第一大进口市场。然而,随着美国对华经济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受疫情及通货膨胀的影响,欧美经济衰退明显,服装、婚纱礼服等终端品需求明显减弱。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1年美国棉制纺织品服装进口份额中中国占比从2019年的23.5%降至17.1%,其中棉制服装进口份额从2019年的21.8%降至15.4%,从第一位降至第二位,越南则成为第一大供应国。

从国内市场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苏州是长三角主要城市,地处上海都市圈,交通便利,一直都是长三角地区主要的纺织服装生产、销售地。但是,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消费者外出、举办婚礼、聚会等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均出现大幅减少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消费者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冬暖夏凉转变为舒适、时尚、环保的追求,也就是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

4.国内外竞争激烈

在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足鼎立的竞争状态。虽然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1-9月,东莞大朗毛织类电商销售金额达到54.4亿元,同比增长16.6%。据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数据,2021年大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2.5亿元。其中,服装服饰业实现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3.8%。2021年在部分海外订单回流、国际防疫物资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下,大连市纺织服装出口呈现增速发展,纺织服装出口交货值40亿元,同比增长7.7%。

在国际上,越南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和意大利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的服装产业都是苏州纺织服装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多种原因的叠加,苏州的纺织服装类外资企业或者OEM(代工生产)业务外移明显。目前,棉纺织品订单主要转移到印度,服装订单主要转至越南、孟加拉国等国。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估算,2022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订单转移规模为60亿美元左右,其中棉纺织品订单转移规模为10亿美元左右,服装转移规模为50亿美元左右。阿迪达斯在越南有76家工厂,耐克在越南有200家工厂。

三、苏州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的对策

1.增强产业链补链、强链引导

产业的布局与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企业由于信息获取、自身实力、格局眼光等原因,其经营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政府需要从补齐、加强产业链高度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布局与引导,做好顶层设计。

(1) 政府要加强对纺织设备和工业、医疗用纺织品发展的大力引导。纺织设备和工业、医疗用纺织品是工业、医学与纺织技术结合而形成的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是纺织行业中利润率非常高的品类,属于纺织行业彩虹曲线的中间部分。2021年苏州在全国主要工业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排在上海和深圳之后。目前,苏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有40%都是装备制造业。大量的制造业企业需要工业纺织品,而苏州又是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聚集地,既可以开发、生产各种工业纺织品,又需要装备制造业为其设计、生产纺织服装设备、装备。因此,苏州要利用好这两个行业的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搭建多种平台对接企业的资源和需求,促成苏州纺织服装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发展,成就相互的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可穿戴、智能化服装服饰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这也是产业链延伸的一个方向。

(2) 放眼全球布局纺织服装产业链。随着苏州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加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苏州发展低端纺织服装制造业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需要放眼国内外进行产业链的布局与整合,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避免同质竞争。常熟作为服装基地,苏州市区作为婚纱礼服和丝绸基地,吴江作为纺织品基地,要进行错位发展,突出基地特色优势。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婚纱礼服和服装产业,政府可以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生产环节放在国内的中西部地区或者东南亚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相对充沛的劳动力资源,而把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塑造和营销放在苏州。比如,苏州的婚纱礼服产业可以和安徽六安、湖北监利等地加深合作。对于纺织产业来说,重点扶持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降低对劳动力资源依赖的同时,在强链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因此,每一个基地需要结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进行产业链布局,加大“走出去”“引进来”和对外合作力度,帮助形成新的生产网络和消费市场,实现苏州纺织服装产业“双循环经济格局”。

2.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政策既是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意见体现,也是企业决策、行为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政府制定、出台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珠三角、长三角等纺织服装产业具有较高竞争力水平的城市,近幾年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苏州纺织服装产业相关的政策有限,而且时效性不够。因此,苏州市应该出台相应的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1) 出台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政策。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状况、国际国内形势、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在5G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今天,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也应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关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其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实力有限。政府需要在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多层次支持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精准度,鼓励支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新业态、人才吸引与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

(2) 出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政策。创新需要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平台等多种要素支撑,单一的企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在创新主体方面,通过政策杠杆撬动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动力。在创新平台方面,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带头建设企业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试验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协同品牌产品研发设计和产业创意园区等科创载体建设,加快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形式的创新联合体的建立,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

3.强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举措

(1) 提供充裕的产业人才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人才是包括科技进步和创新战略实施在内的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苏州在纺织服装产业提档升级方面,首先要从人才保障方面入手。对于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型、领军型人才,以签约项目、依托龙头企业或者产业平台为抓手,为人才来苏提供除薪资之外的住房、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方面的招贤引智便利条件,实现汇聚产业、发展英才的目的。对于着眼产业长远发展的非急需人才,政府可以为不断促进产、校、企深度融合提供条件,协调产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 及时发布权威的产业发展信息。通过构建合理的监测体系,对行业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进行定期统计和通报,为政府靶向施政提供依据。同时,建设、整合权威的信息发布、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技术、人才、项目、资金、需求、培训等各要素的顺畅流通,并加大平台的宣传、使用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效率,及时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参考文献:

[1]刘欣,张倩.疫情之下纺织行业国内外市场现状与趋势展望[J].纺织导报,2020(9):15-16,18-20.

[2]武雪.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纤检,2022(3):106-108.

[3]王梦月.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出口企業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4(12):43-48.

[4]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苏州统计年鉴:2021[M/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2022-03-18].http://tjj.suzhou.gov.cn/sztjj/tjnj/2021/zk/indexce.htm.

[5]张美星.长三角城市群重点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特征[EB/OL].(2020-11-20)[2021-11-21].https://cyrdebr.sass.org.cn/2020/1120/c5524a99195/page.htm.

作者简介:杨艳玲(1977— ),女,陕西蒲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产业政策产业链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产业链春之奏鸣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