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大明濠的变迁与治理

2023-06-15熊志鹏

北京档案 2023年3期
关键词:公所大明市政

熊志鹏

北京拥有历史悠久且较为完备的城市排水排污系统。清末以来,由于政府无心顾及、财政紧缺,官员腐败无能、管理不善等原因,北京城市排水排污系统全面崩溃,各条沟渠衰败不堪,水环境恶化严重。大明濠便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通过查阅档案史料,全面梳理了大明濠的历史变迁与治理过程,以期为现今城市内河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些许历史参考。

一、大明濠的变迁

金代,一条引积水潭西南流注入金中都北护城河的渠道被开凿出来,主要用于转运金漕河从通州运输来的粮食。[1]这条人工运河便是大明濠的前身。元代,该渠道的其中一段被整辟为金水河,并冠以“西河”之称。明代,因上游河道断流,金水河完全沦为城市排水排污渠,始称河槽、大明濠、西沟沿、臭沟等。清中叶,大明濠横桥以北河段湮废,沟道逐渐趋于定形。[2]到了民初,大明濠“北起横桥,中经马市桥、马蜂桥等处,南至象坊桥,出水关以达护城河。全渠曲折,长约一万六千七百余尺”[3]。在此时期,大明濠也是北京西城一带各暗沟之总汇,西城唯一宣泄积水之明渠。

金元时期,大明濠水环境良好。明清以来,由于沟渠上游的断流,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大明濠的水环境逐渐走向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濠水质污染、沟帮坍塌、沟道淤塞之情形愈加严重。大明濠的“臭沟”之称也因此“声名远播”。民国时期,大明濠污染、淤塞的情况进一步加剧。据当时官员调查称,其“雨则积水如泽,天晴则秽气逼人。在此人烟稠密之区,时有疫病发生之患”[4]。此类记载,广见于民国北京市政档案资料中。大明濠水环境恶化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大明濠恶化的水环境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其一,大明濠年久失修,壅塞淤积,每逢雨季沿岸沟墙极易坍塌,沟道则因排水不畅而使两岸积水如泽,沿沟的住户及过往的行人、车辆无不深受其害。其二,大明濠沟内充斥着各种垃圾秽土与生活污水,甚至有不少动物的尸体,每逢天晴,臭气熏蒸,夏季尤甚,严重影响居民感官的同时,对整个城市卫生环境及市容形象也带来消极影响。其三,藏污纳垢的大明濠极易成为各类传染疾病的发源地,危害附近乃至整个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大明濠的治理

明清时期,大明濠是名副其实的“官沟”,其治理与维护由政府负责。按照惯例,政府于每年开春对全北京城的沟渠进行清理疏浚。大明濠自然也被囊括其中。政府的治理工作以掏挖淤泥、疏浚沟道为主。但总的来说,掏沟工作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之法。故而放眼整个明清时期,大明濠同北京城其他沟渠一样,年年疏浚清理,年年堵塞淤积。进入民国时期,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明濠的治理进入了崭新阶段。

(一)前期筹备历程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城内沟渠的治理工作主要由京都市政公所负责。市政公所成立不久便把整修大明濠作为改良市政的重点计划之一,并随即拟定“改筑暗沟,上铺马路”的规划,积极派员对其详加勘查测量,绘制各种平面及纵面图。此规划一经提出,都内人士赞同此议者极多,但因规划要采用砖发旋的方式修筑暗沟,所需经费过巨,当局难以负担,只得搁置。

到了1918至1919年这两年间,整修大明濠的计划又被当局重新提起。此次提议拟采用分年分段的方法对大明濠进行兴修,并商由内务部补助经费的三分之二。初步计划将自横桥至马市桥一段长610丈的溝渠先行修筑成暗沟,工料银预算约为82000元;此段工程完成后,其余各段次第兴修。[5]然而,囿于各种原因,此项议程并未成功列入1919年度预算,最后也不了了之。

1919年9月,鉴于大明濠日趋恶化的水环境及民众中日益增加的请修人数,市政公所官员在对大明濠进行实地勘察后,向上级建议拟仿照前虎坊路暗沟所用铁筋洋灰管来改筑大明濠。相较于砖砌旧法,此种做法每丈可节省100元。与此同时,市政公所官员拟定了整修大明濠的初步计划一同向上呈报。计划于“本年趁秋雨期后,自上游起先办八分之一,计自北头上游横桥起至石碑胡同口止,共长250丈”;其余各段则随后逐年进行。[6]市政公所官员切实而又全面的建议不久便得到上级的批准。同年,市政公所依照此建议制定了修建大明濠上游洋灰暗沟工程的做法和招商投标规则,并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招标。然而,同之前的整修规划一样,此次计划仍旧胎死腹中。究其原因,乃是市政公所咨询工程师方维因在临近兴修前建议采用皇城旧砖作为主要材料来修建大明濠暗沟。方维因的依据是,相比铁筋洋灰管暗沟的方案,旧皇城砖造可使当局每丈节省50元,且更为经久耐用。[7]于是,先前大明濠修筑铁筋洋灰管暗沟的方案遂被旧皇城砖造的方案所取代。

(二)大明濠首段暗沟改修工程

1921年,大明濠修筑暗沟的具体方案经多年的议决、启动、中止后,在方维因的建议下终于被确定下来:采用皇城旧砖作为修建暗沟的主要材料,辅以白灰、洋灰、砂子、石料等,由大明濠下游象坊桥始往上游分年分段次第兴修。而本年的任务则是修筑第一段,即由大明濠南端的象坊桥起至辟才胡同西口止,共计长约650丈的沟渠。经招标,协成建筑公司以标银69000元的最低价揽得此项工程。该工程于当年6月20日开工,修建暗沟的皇城旧砖由承包商在灰厂至西华门及御河桥至东华门西段的皇城范围内,自行拆用并拉运。然而,工程进展并不如想象般顺利,原定6个月的工期过去后,仍未能完工。截至1922年8月,协成建筑公司只修建完成该段南北两头长约445丈的暗沟。[8]在此情况下,市政公所决定按照先前做法自行修建剩余部分沟段——石驸马桥至旧刑部街一段长约205丈的沟渠。[9]到了1922年12月,大明濠下游象坊桥至辟才胡同西口段污水明沟才被彻底改修为暗沟。改修后的暗沟长约650丈,沟径为2.5米,包含探井、沟井和过街沟若干。

(三)大明濠第二、第三段暗沟改修工程

按照先前计划,大明濠第一段暗沟工程完竣后,应继续向北修筑。然而,来年却未见任何动静,其原因乃是市政公所“各项捐款多被其他机关截留充作饷项,而三年来各处马路又多损坏,不能不设事修补事项,工程遂仅勉强修成一段,其余因困于经济暂归停顿”[10]。此外,另一个直接原因是市政府于1922年初颁布的禁拆皇城禁令。市政公所捉襟见肘的经费加上暗沟工程主要材料皇城旧砖被禁用,导致大明濠改修暗沟工程再度被搁置。三年后的1925年,市政公所为续修大明濠暗沟去函内务部,请求“准将宽街迤西至西华门一带未拆各段皇墙,仍旧归本公所拆用,俾该段沟工可以早观阙成”[11]。内务部起初以此处皇墙留作他用予以拒绝,而后经市政公所极力争取才同意拆用。1926年,市政公所工程队按之前的修建做法自行修理大明濠第二段暗沟工程,即辟才胡同至马市桥段,工程所需皇城旧砖来自西安门以北一段皇墙,工程于1926年12月完工。次年,市政公所工程队以同样的方式自行修理大明濠第三段暗沟工程,即马市桥至石老娘胡同西口段,工程于1927年11月完工。[12]截至1927年底,大明濠全段改修暗沟工程由南向北次第兴修者已完成大部,只剩石老娘胡同至西直门横桥一段,计长400余丈。

(四)大明濠尾段暗沟改修工程

大明濠改修暗沟工程最后一段——石老娘胡同至横桥段,理应于1928年兴修完毕。可是,临修之前市政公所却将此段修沟款项挪去改建楼房,修沟工程只得作罢。1928年8月,石老娘胡同至横桥一带居民,因实在难以忍受大明濠恶劣的水环境,向新任北平特别市市长何其巩递交呈文,请求当局将未修沟渠接续兴修完竣,并随时派员进行维护。市长随即命令工务局等查办此事。对此,工务局在递交给市长的呈中写道:“查石老娘胡同西口至横桥,约长四百余丈。该项改筑暗沟工程,每丈按照时价估计,约需洋一百元。如由职局工丁承做,可省四分之一,约需三万元,即可进行。但目前恐无此项巨款,能否稍缓一二月?”以此表明工务局缺乏资金的难处。在这般现实窘况下,市政府同意了工务局“先往北接修一段,至宝禅寺西口迤南为止,计长五百六十七公尺”的计划,并令财政局向其拨款。[13]两天后,福隆木厂以总价4449.6元揽到此段大明濠暗沟修建工程的承办权。此段工程仍旧沿用前市政公所制定的修建做法,在利用之前剩余皇城旧砖的同时,新拆用地安门以西皇墙385米。工程于1930年5月竣工,可细分为两段,第一段沟身长55米,沟径为1.98米,第二段沟身长512米,沟径为1.84米。[14]

就在石老娘胡同至宝禅寺西口迤南段大明濠修筑暗沟之际,大明濠宝禅寺西口迤南至西直门横桥段,也被提上修筑暗沟的议程。1930年3月,聚兴公公司以估价5473元的最廉价竞得此段工程的承办权。此段工程仍旧沿用前市政公所制定的修建做法。该段工程于当年4月17日正式开工,原定75日的工期,因雨误等原因实际施工7个多月,于1930年底才得以竣工。此次工程修建暗沟664米,其中沟径为1.6米。各段暗沟改筑完成后不久,其上展修马路、修砌道牙及缸管支沟等工程也相继顺利实施完毕。此外,绝大多数大明濠沿沟住户院内的排水排污沟或得到一并疏浚,或改修暗沟连通大明濠。[15]

至此,历时十余年的大明濠暗沟改修工程在经历多重曲折后终于全段竣工,实现了当初“改筑暗沟,上铺马路”的规划,大明濠恶化的水环境也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北京内城西部的下水道予以整修和维护。

三、结语

大明濠作为北京历史上重要的城市排水排污干渠,意义非凡。明清以降,大明濠的水环境逐渐趋于恶化。至清末民初时,其臭名昭著的“臭沟”形象深入人心,影响恶劣。后经长达十余年的治理,大明濠暗沟改修工程终于在1930年底宣告全面告竣,其上的马路也随即展修完毕,并逐渐演变为佟麟阁路、赵登禹路等。可见,大明濠“改筑暗沟,上铺马路”的规划得以实现,离不开近代中国市政建设的发展。而全面地考察历史上大明濠的变迁与治理,不仅可以窥探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更可为今后城市内河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些许历史参考。

*本文为首都师范大学歷史学院研究生科研立项“近代北京城市水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项目编号:2022LS0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404.

[2]侯仁之.北京历史地图集·文化生态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97.

[3][5]京都市政公所.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华印书局,1919:616.

[4][14]《北平特别市政府、工务局、卫生局等关于修理内右四区石老娘胡同至横桥一带沟渠、大明濠工程的开标的训令、指令、函、呈、代电》,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284。

[6]《督办京都市政公所第三处关于大明濠沟新近堪修各段已派员会区查明请分别进行勘估给第四处的公函》,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081。

[7]《督办京都市政公所第三处关于附送改修大明濠为暗沟水平图、平面图、暗沟断面图、出口斜向图等给市政公所的呈》,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178。

[8]《京都市政公所第四处稽核科、工程队第一队赵德福、第四队董起发、协成建筑公司等关于派工兵察视大明濠暗沟工程的函、揽单》,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167。

[9]《京都市政公所第四处关于展修司法部后身马路和大明濠沟工程丈尺做法、各项料价预估单及与投标商号富胜路工厂签订的合同书等》,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201。

[10]《镇威上将军驻京办公处、京都市政公所、第二处考工科等关于修缮顺承王府、西京畿道马路、大明濠马路、象坊桥至辟才胡同马路沟井等的函、呈》,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263。

[11]京都市政公所第一处文书科编译室.重要公牍:函内务部为继续接修大明濠工程请将宽街迤西皇墙砖料拨归备用由[J].市政季刊,1925(1).

[12]《国务院、督办京都市政公所、查办京师拆卖城垣办事处等关于办理丈量皇墙、调查拆卖城垣主办情形、补送拆卖皇墙卷宗等的函、呈、咨》,北京市档案馆藏:J017-001-00261。

[13]《工务局关于续修大明濠北段暗沟工程合同的呈文及市政府指令(一)》,北京市档案馆藏:J001-004-00013。

[15]《北平税务监督公署、北平特别市政府、工务局等关于办理续修大明濠北段暗沟工程情形的呈、指令、公函、电》,北京市档案馆藏:J001-004-00019。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公所大明市政
到延安去
最美的背影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外洋会馆图记”之发现暨“十三行”正名考
台纽约侨社要改挂五星红旗
现卖机业的行业组织——文锦公所
《十大明王》造像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