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姓埋名60余载,投身导弹科研感动中国

2023-06-15蕊红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防空武器研制

蕊红

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两位国防军事领域人物入选。其中,89岁的沈忠芳是《导弹人生》一书中12位已过了脱密期的中国导弹总指挥、总设计师之一。他隐姓埋名为国制造导弹,将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隐姓埋名60余载,实践并兑现了自己的人生格言: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立志报国,从小埋下“造飞机” 的种子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随着淞沪会战爆发,轰炸机时常对上海进行轰炸。那时,童年时代的沈忠芳不是在家避难,就是在逃难。求学过程中,他转学5次、辍学1次之后,沈忠芳终于读完小学课程。童年的沈忠芳感受最深的就是颠沛流离和对日寇的痛恨,家园被战火摧毁的瞬间,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颗种子:“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他们落荒而逃。”彼时,制造飞机成了他最大的梦想。

1953年,高中毕业的沈忠芳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专业,实现了从小立志为祖国制造飞机的梦想。1958年,沈忠芳和他的同学们大干100天,终于将中国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送上蓝天。这是他的毕业设计,也是儿时的梦想。

毕业后,沈忠芳被分配到国防部从事导弹研究工作。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即现在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就是沈忠芳迈向导弹人生的开始。

当时,美国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我国空域搜集情报,高炮部队设伏防卫。碍于其飞行高度达到了21000米,我们的飞机够不着,高炮打不准。为了摧毁U2高空侦察机,我军开始自主研制地对空导弹系统。其中的艰辛自然不必多说,从仿制到定型,沈忠芳和同事攻克万难,终于使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地空导弹“红旗—号”横空出世,自此美国的U2再也不敢来犯。

1960年9月28日,沈忠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的“战场”,就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那个彻夜灯火通明的科研办公楼里。“因为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导弹技术上走在我们前面,后来我们看到,除了飞机将来对我们有威胁外,导弹威胁也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反制、拦截的手段与装备。”沈忠芳说。从地面发射击中高速运动的飞机,这样的导弹作用的机理是什么?沈忠芳也不是那么清楚。他唯一清楚的目标,就是加快科技攻关,突破技术难点,早日为国家造出能击落敌机的导弹。

对待工作,沈忠芳严谨而认真。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上班还是出差,他常带一个小本子,上面有他写下的周恩来总理对导弹试验的要求:“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这十六个字,跟随了沈忠芳大半生,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工作态度。

1964年,沈忠芳开始参与“红旗二号”的研制。新型地空导弹的研究工作量很大,难度也大。几百名科研人员始终艰苦奋斗,终于在1967年研制成功,迈出了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1970年,沈忠芳正式加入FJ型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摆在他面前的,除了落后的工业基础外,还有很超前的工程设想。在重重困难面前,沈忠芳和同事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投入研制工作中。

潜心攻关,历经挫折“B6”系列横空出世

1972年,经过三年攻关之后,沈忠芳和团队进行了FJ型号第一次试飞导弹的试验。由于推力很大,加速度很快,导弹点火后几秒钟,发动机就爆炸了。此后,经过改进,沈忠芳不但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还给导弹“穿”了一身隔热服,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在大气层飞行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高温。从1970年到1979年,沈忠芳负责的型号成功完成4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有些流失。在这种形势下,沈忠芳决定研制一款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几经波折,沈忠芳和同事们凑了450万元的经费便开始研制。不到两年时间,地地导弹B610就面世了。在同事们灼热的目光中,第一发导弹发射才飞出去10公里,一声巨响,导弹成了火球。错愕、沮丧、叹息……同事们的眼睛聚焦在沈忠芳身上。沈忠芳开了句玩笑:“第一发打完了,第二发还没打呢。实在不行,就从我工资里扣这研发费用吧。”

同事们开玩笑说:“你的工资才多少钱啊?退休了也还不完吧!”沈忠芳回答道:“那就慢慢还吧。”其实,那时候他的工资还不到100元。实际上,如果真扣他的工资,他还会扑下身子继续干。那时,没人知道沈忠芳的压力有多大。试验结束后,沈忠芳照吃照睡,整个试验队伍有了定心丹。只有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才知道,他強撑到半夜,又爬起来散步,排遣、思索。

紧接着,不畏失败的沈忠芳和试验人员再次投入研制工作中。很快,靶场见证了他们连打10发发发成功的骄傲。海外的订单来了,中国的导弹第一次走出国门,就签到了大合同。在异国他乡,面对客户的怀疑,沈忠芳底气十足:“随便抽检,想打哪一发随你们定。”

“对方就告诉我,没进小圈进中圈了,你一定还要打第二个,我就派人去打第二发了。‘啪又进小圈了。我就逗他了:‘第一发怎么样?客户说:‘very good;我又问:‘第二发呢?对方说:‘Excellent!极好!极佳。”沈忠芳说。

在B610之后,B611也成功走出国门。如今,“B6”系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精锐武器之一。通过多年的研制与试验,沈忠芳也成功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和一批技术管理能力扎实的航天人才。沈忠芳说,自己时常因为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上百个专业,需要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积极性,才可能完成这个复杂的工程。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团队的胜利才是个人真正的胜利。”沈忠芳说。

1984年,美国第三代地空导弹“爱国者”服役。我国急需更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然而,有关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的设想,却在内部会议上遇到了不同意见,有人担心做不出来白费钱。面对质疑,时任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長的沈忠芳坚持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进行技术攻关。他说,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

国土无双,献身导弹科研一生无悔

经过一次次挑战,沈忠芳带领团队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突破五大关键技术,取得九项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正轨。这意味着,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防空导弹体系对抗能力和国防的实力。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首次亮相,沈忠芳高兴地说:“东方的睡狮醒了,谁还敢欺负我们 ”

投身导弹事业,沈忠芳付出了绝大部分精力,但对于家庭,他是愧疚的。他的老伴徐正年,也是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系毕业,在承担中国航天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因为保密的原因,孩子在年幼时,爸爸就像个陌生人。直到今天,沈忠芳也无法向孩子们和盘托出工作的全部。因为,作为中国国防中国航天武器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遵守纪律,为国家保密,这种信念已经深深地印在沈忠芳心里。

76岁时,沈忠芳自愿离开工作岗位,回到了亏欠太多的家庭。退休时,沈忠芳退得彻底,包括兼任的多个院校教授、顾问称号,一个不留。他说:“年轻人都比我们行,现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进技术掌握得比我好,我有自知之明。”他说,“我的人生格言就四句话: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退休后,沈忠芳闲暇时把玩从世界各地带回的纪念品,在iPad上玩游戏,看武侠小说。除此之外,他还爱听歌,《牡丹之歌》是心头至爱。他说:“《牡丹之歌》是乔羽写的词,有哲学观点。‘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经贫寒。你吃过很多苦头,冬天的时候酝酿了生机,到春天的时候把美丽献给人间。”

2022年4月24日,中国第七个航天日,12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首次向社会公开,沈忠芳才为世人所知。他曾经的身份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这是他退休12年后第一次以真名展示在公众面前。

2023年3月4日,沈忠芳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这段“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节目组给他的赠言,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为国尽忠的真实写照。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我们国家就强大了。但必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党忠诚,不负民族。”这是沈忠芳一生坚守的信念。在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现场,沈忠芳被问到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说:“我想我们得后继有人。”国士无双,无数像沈忠芳这样为中国航天武器事业而隐姓埋名的英雄们,他们是真正的大国脊梁。

猜你喜欢

防空武器研制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