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好转的关键
2023-06-15王一鸣
202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呈现趋势性好转,但对经济恢复面临的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恢复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好转的关键。本文指出,经济恢复不能走老路,要将经济修复过程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过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并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经济企稳回升但仍面临困难挑战
2023年以来,得益于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较强的经济韧性和靠前发力的宏观政策,中国经济进入加快恢复的轨道。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的2.9%加快1.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三大需求都有改善,表现出“外贸升、消费增、投资稳”的特征。
一是外贸出口好于预期。2023年前4个月按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2.5%,其中3月、4月两月分别增长14.8%和8.5%,主要源自对东盟出口的拉动。虽然近年来有部分外资向东盟地区转移,但也带动了国内中间品的出口。
二是消费明显回暖。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服务消费回升强劲,消费成为经济恢复的主要驱动力。一季度,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升至66.6%,较上年提高33.8个百分点,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因素。
三是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但房地产投资降幅相较于上年明显收窄,形成一定程度对冲,2023年前4个月投资增速接近上年全年水平。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已呈现趋势性好转,但对经济恢复面临的困难和复杂性仍须充分估计。
第一,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2023年一季度4.5%的增速,仍低于上年一季度4.8%的增速,也低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疫情以來,中国经济持续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济波动起伏加大,疫情三年年均增长4.5%,相对于“十四五”时期潜在增长水平仍存在缺口。根据往年一季度GDP对全年GDP贡献率测算,在一季度GDP增长4.5%的情况下,要实现全年GDP增长5.0%的目标,年内后三个季度累计需要增长5.1%以上,这仍需要付出努力。
第二,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然不强。经济恢复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后经济运行修复和政府扩大投资,居民消费恢复仍不平衡,服务消费恢复强劲,但耐用消费品恢复疲弱。民间投资尚未明显改善,前4个月民间投资仅增长0.4%。外贸出口好于预期,但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货币政策收紧态势尚未改变,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和外需转弱趋势将增大后续出口下行压力,而全球产业链重构和美西方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还将在更长期增大外贸出口结构性压力。
恢复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好转的关键
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仍然是突出矛盾。从宏观上看,需求不足主要是需求恢复明显滞后于供给恢复,造成部分产业领域供大于求,企业去库存压力增大。在微观层面,主要是在三年疫情冲击下,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在资产负债表修复前,居民消费更趋谨慎,企业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下降,甚至还会缩减需求,尽可能将现金流用于偿还负债,如居民提前偿还房贷、企业缩减投资,微观主体行为从追求“收益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即由收缩转向扩张需要足够时间。因此,对经济持续恢复既要增强信心,也要保持耐心。
第一,资产负债表受损导致居民消费走弱。2023年前4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3、4月份更是强劲反弹,分别增长10.6%和18.4%,但剔除基数影响,3、4月份两年复合同比增速分别为3.3%和2.6%,较1—2月份的5.1%仍有回落。受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以及房地产尚未恢复等影响,家电、家装、通信器材等消费仍有下降。
第二,资产负债表受损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2023年前4个月投资增长4.7%,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由一季度的5.8%扩大至6.2%,竣工和销售额等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新开工和施工面积降幅继续扩大,表明房地产企业扩大投资的意愿和动力较弱。
第三,资产负债表受损导致储蓄意愿增强和信贷需求下降。居民预防性储蓄规模较大,形成“超额储蓄”。2022年居民存款新增17.8万亿元,较上年多增7.9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居民存款新增规模高达9.9万亿元,超过上年全年的一半。与此同时,市场上可用于抵押融资的优质资产减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
第四,资产负债表受损增大价格下行压力。居民和企业部门缩减需求,对价格水平会形成抑制。自2021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引发本轮资产负债表调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总体持续下行,2023年4月同比增幅仅为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增幅连续7个月负增长,2023年4月降至-3.6%。
总之,国内需求已呈现趋势性好转,但需求的持续恢复有赖于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这一过程既取决于市场主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支持。
资产负债表修复,从流量上看,居民部门取决于收入增长,2023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8%,仍低于GDP的4.5%的增速。企业部门取决于企业盈利水平改善,2023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高达21.4%。从存量上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回暖和价格回升。从一定意义上说,资产负债表修复,既是市场恢复信心的重要条件,也是市场信心恢复的重要标志。
从宏观政策看,在资产负债表修复前,企业和居民部门尽可能将可支配资金用于削减负债。在此背景下,即使货币政策能够提供充足流动性,企业和居民部门新增信贷需求仍然不足,货币供应量增大还可能使信贷资金淤积于少数优质市场主体内循环。因此,应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配合。目前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较低,可适当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纾困力度,包括对房租水电等支出给予补贴,帮助小微企业恢复元气。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对策建议
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需要保持宏观政策力度,但宏观政策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要以提振社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增强内生动力为重要前提。要抓住经济加快恢复的窗口期,针对关键性症结性问题,切实回应市场关切,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让过去三年被疫情抑制的发展动力充分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一是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需求。过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政策重点多以扩大投资需求为主,并形成了一整套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扩大投资的政策框架和工具,但扩大消费的手段和政策工具较为有限。随着扩大投资的空间收窄和边际效率下降,扩大消费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用进一步凸显,需要创新扩大消费的政策工具,完善扩大消费的体制机制,释放消费需求潜力。房地产对就业、居民财富、消费都有重要影响。在供给端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的融资支持十分必要,但房地产市场回暖仍有赖于需求端市场恢复和销售回暖。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研究出台松绑需求端限制性措施,并适当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同时,还可研究松绑大城市汽车限购措施,通过扩大城市路网缓解拥堵压力;增加教育医疗中高端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二是提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信心。当前,市场预期总体改善,但受疫情沖击较大的民营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2023年前4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民间投资信心仍然不足。要采取务实有效举措,调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积极性。对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政策稳定性、营商环境公平性、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等是影响信心的主要因素。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继续优化完善助企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帮助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恢复元气。全面梳理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清除有碍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规范执法领域涉产权强制措施规则和程序,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让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三是有效扩大社会投资。稳投资的关键是调动民间投资热情和积极性。针对当前民间投资低迷的情况,要下决心放开市场准入,真正解决“明放暗不放”“虚放实不放”问题,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激活民间投资热情。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房地产投资对民间投资有重要影响,要继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
四是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更多硬科技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智能工厂”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制造模式。做强做优光伏、风电和动力电池等产业链供应链,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和配套电网建设。鼓励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是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全球供应链调整、美国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商投资向外转移时有出现,特别是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的部分制造能力外移压力增大。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提高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增强外资企业对我国营商环境的信心。加强与外资企业沟通交流,帮助持续增加在华投入外资企业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住,同时吸引更多高技术含量的增量外资项目落地。
六是出台一批提振信心的改革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为迫切的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优化配置,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疏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总之,中国经济已呈现趋势性好转,但对经济恢复面临的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三年疫情冲击不可能一日修复,经济恢复也不能走老路,要将经济修复过程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过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并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王一鸣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本文编辑/孙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