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趋式不对称现象研究
2023-06-15罗依薇
摘 要:“V上”与“V下”、“V(X)来”与“V(X)去”等动趋式,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往往会显示出不对称的情况。以几组隐含(广义)附着或脱离义动词后的趋向成分为例,从身体类和信息类两个方面,对简单与复合趋向式、成对趋向式等不对称现象进行探讨,发现它们在认知识解和语境分布上各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这类动趋式的国际中文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使学习者能更好地了解其认知动因与语用条件,促进该形式的真正习得。
关键词:动趋式;不对称;附着义;脱离义;认知;语用
关于动趋式“V上”与“V下”、“V(X)来”与“V(X)去”等,从空间域到时间域再到心理或状态域,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特别是学者们对一些不对称现象的考察与论述,给一些看似矛盾或错位的现象作出了解释[1]-[6]。不过,国际中文学习者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把眼镜摘下来,而不常说‘摘下去?我觉得它是在远离我的身体。”“为什么可以说‘脱去衣服,而不说‘穿来衣服?”“都写在纸上的时候,可以说‘把他的名字写上去,也可以说‘写下来,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这些趋向动词的引申义即使大多仍停留在空间域,在理解上也显得比较复杂,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位移方式不是实际而是虚拟的,其次也往往会涉及主观参照等问题。此外,一些成对的趋向补语,尽管在一定语境条件下可以互换,但如何向学习者说明它们在表达功能和使用频率上的差异性,也是国际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
有鉴于此,笔者拟选择几组隐含附着或脱离义动词后的趋向成分进行研究,探讨其不对称现象背后的认知动因和语用条件,为这类教学案例提供相关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个别未标注的则属于自拟语料。
一、身体附着与脱离类动趋式的不对称
现代汉语中,在表达“衣物首饰等物品与身体接触或脱离”时,会涉及趋向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简单动趋式还是复合动趋式,“附着”与“脱离”动作可以匹配的并不是成对的趋向词。同时,一些同义的简单式和复合式在使用频率上也并不对称。
(一)成对简单动趋式的非对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一些“V去”所对照的并不是“V来”,而是“V上”。例如:
(1)脱下大衣/脱去大衣—穿上大衣(*穿来大衣)
(2)摘下帽子/摘去帽子—戴上帽子(*戴来帽子)
这里的“去”和“下”提取的都是脱离义,“上”提取的则是附着义。在实际空间中,“上”本来表达一个物体A处在另一个物体B的上方位置,而A在B上的典型情况是二者会接触附着,因此,“上”引申出附着义并逐渐单独出现。当一个物体处在另一个物体之下时,其典型状况往往是不一定附着和接触的,因此,“下”也触发脱离义并逐渐单列。“去”的本义是离开,自然也能引申出脱离义。而“来”的意思是从别的地方移动到说话人的地方,大多表示距离的靠近,其后续也未能触发附着义,不能独立充当表接触的补语成分。因此,在这里,“V来”和“V去”是不成对的。
(二)趋向复合成分间的不对称
在“下来”与“下去”、“出来”与“出去”等动趋式结构中,趋向复合成分间也会出现不对称现象。
首先,分析“下来”与“下去”。我们从相关语料中可以发现很多“脱”“摘”与“下来”相搭配的用例,例如:
(3)说着就把自己胸前的绿牌牌摘下来,别在了胡春的胸前。(《故事会》2005年合订本)
(4)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披在老人身上。(《人民日报》,1995-04-07)
在这些例子中,“下”均含有脱离义,它与“脱/摘”搭配,从认知上容易识解。“去”也含有脱离义,那么,为何此处“来”附于“下”后的情况反而更为显著?其实,这还是源于认知路径的不同。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向往往是非定向、多角度的。在运动路径中,观察者在位移终点方向观察活动目标,比如,“他下来了”,是指站在楼下的人观察“他”从上往下靠近自身所在点(即运动终点)。因此,在某些场景中演化为“来”,以凸显位移终点。也就是说,“下来”表示人或物脱离原处—进行位移—接近落点的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V下去”的例子,这时“去”可以凸显位移起点,亦即离开的起点。例如:
(5)那指环也许是在他被害以前被摘下去的。(柯南·道尔《恐怖谷》)
(6)面具这东西戴久了真的会长在脸上,只是要如何摘下去呢。(微博,2023-01-25)
对“去”和“来”的选择,与认知图景中凸显不同的视点有关。不过,“V下去”的数量远小于“V下来”,在“脱离”这个功能表达中,二者的使用频率有很大差别。以“脱下来”和“脱下去”为例,在BCC语料库中,无论是报刊、文学语体,还是对话语体,前者都远多于后者。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以上现象说明,此时认知上更显著的是接近位移终点,而这个终点,不一定距离发话人或者动作发出者实际位置近,但至少是距离他心理预设的到达位置近。在例(3)、例(4)中,“牌子”“风衣”都脱离原来的位置,往动作发出者想要它们到达的位置靠近,即“胡春胸前”“老人身上”。
其次,再分析“出来”与“出去”。现代汉语中,另一些复合趋向成分中的“来”与“去”,则与实际向说话人方向移动或远离关系不大,而是和发话人的主观心理距离相关。例如:
(7)负责看顾人质的抢匪目露凶光,抖开随身布袋,冲着惶惑不安的人质们大喊:“把你们身上的现金掏出来。”(凌淑芬《变色龙终曲》)
(8)我把身边所有的文件全掏出来。他一件件翻检,看得很仔细很详尽。(亦舒《朝花夕拾》)
(9)生日还有11天,钱掏出去1000多了。(微博,2023-02-18)
在例(7)中,发话人要求他人掏出物品,确实可以理解为物品是从远处朝自己较近的方向移动。而从自己身上掏物品,使其从贴身处移动到身外之地,按照普通的位移路径来看,这是向发话人自身较远的方向移动,用“掏出去”似乎更为合理。事实上,类似例(8)这样的语料是经常出现的。这说明“来”“去”可以作为表达主观范畴的形式手段,与言者的心理距离相关。具体来说,“来”“去”分别与主观上可见不可见、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关,“来”常与目击相联系[7]。从身边、口袋等这种视觉上不可见的地方,转移到视觉上可见的身外,在认知上选择“来”也是很自然的。在例(9)中,则出现了“掏出去”的语例。无论是从位移路径来看,还是从心理距离来看,这里的“去”都是表示钱财的远离。不过,这类语例数量要远比“掏出来”少。这说明在从身上掏出物品这一事件中,由隐到现、由不可感知到可感知的认知心理更为显著。我们对BCC语料库中“掏出来”与“掏出去”的用例进行了统计,具體如表2所示:
(三)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的不对称
一些“V下(来)”结构,简单式和复合式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如例(10)、例(11)所示。而“V上(去)”结构,复合式的使用频率却远低于简单式。其简单式往往展示实际施行的将衣物向高处位移的动作,如例(12)、例(13)所示;其复合式一般分布在叙事文本中,用于描述物品状态,如例(14)、例(15)所示。
(10)怕酒菜弄脏了衣服,就把衣服脱下。(《文汇报》,2002-06-27)
(11)阿毛,把你的破棉袄脱下来。(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12)我穿上鞋就更不怕了。(凤凰卫视出版中心《鲁豫有约·开心果》)
(13)只好将裤管卷起,用两个别针别上。(白先勇《孽子》)
(14)她不悦地想着,叹着气,将刚穿上去的靴子脱掉。(玛格丽特·魏丝、崔西·西克曼《龙枪编年史》)
(15)那些大别针是为了把她的坎肩收窄而临时别上去的。(严歌苓《穗子物语》)
以“穿上”为例,它在BCC语料库中的语例有上万条,而“穿上去”的相关语义表达则不到100条。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无论是从凸显实际位移起点来说,还是从心理距离来看,“去”都和“穿上”的行为不太相关,因此,它们的组配不够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穿上去”的语义已经扩展至心理域,发话人通过衣物在心理空间中的位移,来体现他对某一实体或人物的主观态度,并引出评价义。这说明该复合形式的虚化程度更高,而比较实际的位移义主要由简单趋向式“穿上”来承担。例如:
(16)她自己的东西,颜色也大多是冷调子,且她从不贪多,零落地总是那么几件衣服,穿上去既不扎眼,又已经跟身体有了太多的亲和。(张欣《岁月无敌》)
(17)她穿上去就是很有个性特点。(微博,2023-01-09)
二、信息附着类动趋式的不对称
表达“使信息附着于某载体”的动词,主要有“写、记、划、刻、签”等,它们既可以搭配趋向成分“上(去)”,也可以与“下(来)”连用,但二者的认知选择和语境分布均不相同。
(一)“V上(去)”与“V下(来)”的认知选择
有时候,“V上(去)”和“V下(来)”看似同义且可互换。如例(20),二者出现在同一语境中;例(20)和例(23)中的“刻上”和“刻下”,都是在石头这个载体上刻字。而实际上,它们背后的理据与机制是相异的,“上”和“下”、“来”与“去”在认知系统中的位移路径有所不同。
(18)你可以在门口钉一个牌子,写上“剃头匠张还如”。(巴金《秋》)
(19)干部部部长连忙拿出保密记录本来把新主任的指示记上。(莫应丰《将军吟》)
(20)许许多多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处的“好汉”们在城墙上“留言”,不是刻上“××到此一游”、“×月×日××留念”,就是划下“明年须知”。(《人民日报》2001年合订本)
(21)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费孝通《乡土中国》)
(22)男人把车停下来,用圆珠笔在火柴盒背面记下。(渡边淳一《红花》)
(23)这就和我们去外面旅游,每到一处就在石头上刻下XXX到此一游一样吧。(绿痕《阴阳卷》)
(24)换上你的照片,还要请你签上名字。(梁望峰《学校童党》)
(25)兴奋到要起飞!开年签下大单。(微博,2023-02-28)
这里的“上”,主要是凸显接触义,它着眼于运动路径的终点,强调施动者使受动者依附于某终点表面之上。如例(18)中的“写上”,是使那行字接触并附着在牌子上;例(19)、例(20)中的“记上”与“刻上”,表示使信息接触并附着在本子或者城墙上。这里的“下”,则指明向下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写字都是向下落笔,文字或其他信息往往位于书写者视角的下方,如例(21)中的“写下”、例(22)中的“记下”。如果是动词之后附“下”,则表达由高到低的位移过程。因为“下”总会有一个落点,所以当凸显运动路径中“抵达陆标”时,也进一步扩展为“达到”“完成”义,如例(25)中的“签下”。
信息类的附着通常是从无到有的生成,如文字、图画、想法等,因此,观察的视角往往落在生成物的位置,即虚拟位移的终点位置[1]。“来”表示观察者的视角聚焦在图式终点,由此引申出结果义,并特指信息的固定、留存。因此,人们也常常使用复合趋向式“下来”,如“写下来”“记下来”等。
(二)“V上(去)”与“V下(来)”的语境分布
通过对语料的观察,我们发现,这类“V上(去)”式的使用频率要比“V下(来)”式少很多。以“写上”
“写下”为例,根据BCC语料库的统计,无论是报刊语体还是文学语体,后者都远多于前者。在对话语体中,二者的总体数量相差不大,但“V上”仍然要少于“V下”。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先来看“写上(去)”的語境分布情况。除了实际可见的向上位移,还有一类情况也会使用“写上(去)”。这时,前序小句中一般会提及某信息落脚的载体或大的信息集合,后序小句则强调重要或正式的部分书写内容出现于该载体或该信息集合。其中的趋向成分“上”,表示由低处到高处的位移,投射到心理层面,有向高的或重要目标靠近的意思。例如:
(26)你们要写关于他的故事,这句话一定要写上去。
(27)看我写实习报告的时候,把不把开门这一项操作写上去。(微博,2022-12-15)
(28)找了几张草稿纸,写上去。(微博,2023-01-06)
在话语序列中,当描述相关情景和发现时,一般是先聚焦于信息载体,再出现书写内容,此时,大多采用“上去”这一形式。这些信息一般都不是由发话人书写的,而是对他者书写行为的客观介绍。这里主要表达“上”的接触义,并附着于前序话语中所提到的载体上。“去”凸显的是离发话人心理距离较远的位置。例如:
(29)小倩把照片翻了过来,我这才发现照片的背面有字,好像是用黑色颜料写上去的。(蔡骏《夜半笛声》)
(30)我递给她一块贴着红纸的木块,让她把那个人的名字写上去。(马荣成《魔渡众生》)
(31)他翻了翻那小册子,找到一张粉色纸写上去。(老舍《文博士》)
再来看“写下(来)”的语境分布情况。强调信息的留存,从自己脑中或他人口中位移到纸面,通常是向下的过程,也是从无到有或者由隐到现的过程。因此,常常使用“下来”。例如:
(32)把听到的东西写下来。(微博,2023-02-26)
(33)谈妥了,必须白纸黑字写下来。(梁凤仪《金融大风暴》)
(34)应该停下脚步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微博,2023-03-07)
例(32)、例(33)中的“写下来”,是表示内容从口中向下位移到纸面;例(34)中的“写下来”,则表示将从脑子中所形成的信息落到实处。
一般情况下,当信息载体或者落脚点不出现时,语句的焦点便是书写内容本身,强调实施书写行为者让信息出现。这时,倾向于使用“下来”。例如:
(35)你这个笑话质量高,等台风过后,你把它写下来,寄到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去,肯定能发表。(莫言《岛上的风》)
(36)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都写下来吧。(微博,2023-03-17)
例(35)、例(36)中,分别凸显的是书写内容“笑话”“故事”,而写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
同时,当涉及到书写(编写/写作)能力时,也常常使用“写下来”。例如:
(37)我的优势在于能编故事,编得很快,二十集的大纲一个星期就能写下来。(《文汇报》,2001-04-01)
(38)写文章构思架框很重要,能把它变成文字写下来也很重要。
三、对国际中文教学的相关启示
趋向类动词在认知上的观察是多视点的。不同的认知动因会使得相对的趋向成分在同一类表达里出现中和情况,也会使成组动趋式出现不对称现象。在国际中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非对应的或者看似矛盾的语言形式,应尽量梳理清楚其背后的认知动因。比如,一些语法著作或者教材中,在义项解释部分,往往直接说“上”可以表示“结果”或者“留存”,“下”可以表“完成”或者“固定”。这两种观点很容易使学生相混淆。而从认知角度来看,无论是“结果”还是“完成”,“V上”“V下”从空间范畴过渡到结果范畴,都有各自的转喻路径。“上”的结果义体现在位移后使物品附着于某处而留存,它是附着接触义的具体扩展。“下”的结果义,表达的是动作对象脱离原点后向落点进行位移,落脚了即完成,凸显的是位移路径中的“抵达终点”。除了文中提及的较为具象的情形,一些更抽象的趋向式如“买上别墅”“买下别墅”,虽然都可以解释为“达成、实现”,但二者的隐喻投射方式并不相同。“上”是向高处位移,投射到心理域,人们一般把在自己能力之上、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视作在“上方”。“下”则为向低处运动,扩展至心理域,人们通常把容易支配或占有的对象视作在“下方”。因此,它们在语义投射和语境分布上都是各有倾向性的。
此外,尽管认知上的理据能为语言的表达形成提供一些相应解释,但语言现象往往是多种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语用因素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比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在认知系统中都可以解释的现象,在使用频率上就有不小的差别。在进行国际中文教学时,应向学习者讲清不同趋向式各自的语境分布情况。在习得顺序方面,高频出现的、典型使用的动趋式,应优先讲解、重点练习;而当前情况下使用频次较低或者非典型的动趋式,一方面,不宜对学习者简单说“没有这种用法”,另一方面,也不宜同时一股脑倒给学习者,而是应该等后面有合适的语境和契机再进行补充。
动趋式类别多、义项多,通过隐喻、转喻路径,从空间域扩展至时间域、心理域或状态域等,各组形式虚化程度不一,情况错综复杂,既有交叉又有差别,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特别是一些不对称现象,还往往涉及位移参照的主观性。我们以身体附着与脱离类、信息附着类动趋式为例,探讨了其不对称现象的认知动因以及语境分布情况。在进行国际中文教学时,教师应从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活动规律出发,帮助他们在大脑里建立合适的认知图景;让学习者真正了解汉语的主观范畴,为他们作出简要而明确的解释;同时,还要注意语境的适配度,以更好地把握趋向成分的意义和使用。此外,关于在时体状态域、心理域等其他抽象认知域中所出现的动趋式不对称现象,也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探讨。
参考文献:
[1]童小娥.从认知表征看补语“下来”、“下去”的不对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任鹰,于康.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汉语学习,2007,(4).
[3]萧佩宜.论汉语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義不对称性[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2009,(1).
[4]李燕.趋向补语的非范畴化研究——基于语料库“V上”与“V下”的比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5).
[5]李思旭,于辉荣.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2).
[6]周红.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6).
[7]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语文研究,1997,(3).
A Study on the Asymmetry of Directional Verbs
——Take Attached and Detached Sense Directional Verbs as Examples
Luo Yiwe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School of Literatur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Verbs-shang(上) and xia(下), lai(來) and qu(去), often show asymmetric phenomena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directional component after attached or detached sense verbs, and to discuss the asymmetric cases of simple and compound directional forms, pair directional forms, etc,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body type and information type, through th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dimensions. In addi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internati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of directional verbs. So that learners can understand their cognitive motivation and pragmatic conditions better.
Key words:directional verbs;asymmetry;attached sense;detached sense;cognitive;pragmatic
基金项目: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趋向补语的认知机制与习得研究”(sisu202051)
作者简介:罗依薇,女,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学院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