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研究

2023-06-15刘圆圆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教院校融合

刘圆圆

[摘           要]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突出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完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二者融合的价值和意义,总结和剖析融合模式运用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制定更具可行性的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让二者的融合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8-0009-0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了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贴合社会发展期待,国家颁布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政策,希望能够借此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让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更为广泛。但想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体系建设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从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的改革。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构建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许多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只能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和总结,通过融合模式的具体分析和实践方法的具体运用,不断优化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理念。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意义分析

从文献分析的角度来看,目前有关融合教学模式运用方面的文献研究呈现出大热趋势。以中国知网为例,进行以“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为主题的文献搜索,可得文献725篇,其中文献研究高峰在2019年,单年文献研究产出161篇。2019年后,相应研究趋势虽有回落,但有关该主题的研究仍然值得关注。图1是文献研究的具体趋势图,通过图中的曲线信息不难发现,融合创新模式的实践研究很有意义[1]。

(一)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率并不理想,创业成功率也较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经验积累不充分,因此,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困于现实问题,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实际专长。如果从专业教学角度出发,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那么专业教育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就有用武之地,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创新方法和策略开拓市场,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二者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教育研究人员要对此引起重视[2]。

(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其他层次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所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特征较为突出,学生需要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素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争取让个人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創新创业教育中融合专业教育的有关内容,能够让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旨得到进一步凸显,这不仅能让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得到提升,还能让校企合作的深度得到拓展,对缓解当前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帮助学生争取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起到促进作用[3]。

(三)能够进一步节约创新创业教育成本

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领导者和教师关注的重点,但在以往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相应资源较为分散,资源转化率较低,创新创业教育很容易陷入僵局,创新创业教育也会因此而流于形式,难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为全面的作用。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学校需要全面整合优化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并在专业教育视角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最大限度地节约创新创业教育成本,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从这方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是很有意义的,相应融合模式的运用,能够打破以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僵局[4]。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分析

(一)校企联动机制构建不科学

虽然已经有一些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融合教学模式研发和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资源是远远不够的[5]。学生需要在校企联合的背景下,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培养实践能力,借此来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但大多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校企融合的联动机制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在这一教育教学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的开发运用是很困难的。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构建更为科学的校企联动机制,想要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得到合理运用,还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校企联动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是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二)并未与教学课程体系融合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类别的课程归属不同部门负责。各二级学院负责专业课程的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不属二级学院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教学融合方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是很困难的。现阶段大多数创新创业课程都不具有专业特殊性,想要在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挖掘与专业课相关联的内容是很困难的。师资力量的投入,甚至教育教学场地构建都未达到理想标准。这就意味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正规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部分学生对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一无所知,无法从专业角度提升个人的创新意识和理念,无法在市场竞争中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7]。

而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会从专业角度考虑帮助学生培养能力,提升知识掌握度。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配适度并不高,这也是当前融合教学模式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三)未能与人才培养体系接轨

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相应人才培养体系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部分的内容并不多见,甚至很多地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拟订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因此并未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标准中。正因为如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即便有学者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意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轨道体系中。因此,相关人才培养会缺乏与创新创业精神贯彻落实关联的内容,难以让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得到充分且深度的融合。这是当前高职院校融合教育模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分析

(一)制订完备的融合教学人才培养方案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制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更为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高职院校更为准确的办学定位,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育和创业能力提升提供指导作用。在具体的课程安排过程中,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既可设置与创新创业指导相关联的必修课程,又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设置选修类课程,让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9]。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实务类课程,如财务、税务风险防控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构建契合时代发展趋向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其次,教师可从跨界融合的角度出发,创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联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让不同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与本专业课程相关联的能力拓展类课程,如商贸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可学习与创办企业相关联的课程;机电、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可参与拓展思维、促进成果转化的各类课程[10]。

(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想要合理运用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学校管理者需要依据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创建专门的创业平台。以校友会、研究所等重要平台为依托,让高职院校内部成为创新创业实验研究基地,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校企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自我尝试,提升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

除此之外,二级学院也可尝试通过改变原先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元素拆分溶解到专业课堂中去。教师可让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深度了解当前时代发展趋向下的行业变化规则。教师还可通过布置模拟公司和项目申报等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全面掌握和深入应用专业知识,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提升,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方式的重要性。在项目申报和选拔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孵化器、创客空间等机构完成实战训练,在其中选择优秀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到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基地或园区,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创新创业功底的优秀学生,并让学生在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后反哺学校,推动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建设,让学校的創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得到全面发展[11]。

(三)全面强化师资团队综合能力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不断融合,离不开师资团队的构建。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只具备专业课程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一知半解,因此,无法站在专业角度给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指导,为其出谋划策。而大部分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只能站在一般普适的角度,为有创新创业打算的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由于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因此,教师缺乏行业敏感度,难以站在行业未来发展建设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后期创业的规划。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师资团队综合能力建设,帮助专业课程教师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让其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让教师不自觉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出发,进行日常的课堂知识输出,这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12]。

除此之外,在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队伍构建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也要摒弃以往让不同学科教师兼职完成创新创业教学任务的不良教学模式,聘请创新创业成功典型、国内著名企业家、知名科技工作者充当学校的创新创业顾问,通过开展讲座参与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其为学生讲述创新创业等方面内容。这能够让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氛围变得更为理想,也能够让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吸取更为先进的经验和知识理论。帮助教师从某一专业学科角度出发,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模式培养和策略分析,让高职院校的师资团队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3]。

(四)合理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体系

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有创新创业的需求,由于其对创新创业方面的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因此,需要通过咨询教师、专门服务机构等方式,加深自身对创新创业问题的理解。在学校内部构建创新创业的服务指导体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整合与创业实践相关联的各种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在更具内在逻辑的创业指导过程中坚定信念,确定自身创业发展的具体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线上资源共享方式,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帮助学生申请专利、咨询版权或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资金支持。相比其他路径而言,服务指导体系平台是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信息中转站,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具体特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体系内部的软硬件设施,并通过不定期开展不同专业交流研讨会等方式,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创新创业的具体路径来提供延伸拓展服务,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内部获得专业的法律支持、管理咨询和人事代理等服务。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规避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风险,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与完善。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领导者还可创办专门的创业学院,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在创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可设置诸如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校友联谊和培训竞赛等部门,从人员划拨、场地建设、经费管理和机构设立4个角度出发,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规划提供人事代理、项目融资、法律咨询、工商财务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院可为创业初期学生提供租金减免和设备支持等一系列服务,并派遣专业的指导教师,让学生快速理解当前政府颁布的各类政策文件,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规划更贴合时代趋向[14]。

(五)优化创新创业多种教育资源配置

政府和企业均需要参与到产教融合基地的构建进程中,通过派遣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帮助高职院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只有如此才能让高职院校教师从专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政府和企业的有序参与,让学校的创新创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优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方案建设。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要根据当地政府在创新创业方面所颁布的具体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和运用校企融合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化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从创新创业角度出发,总结实践经验,提升职场竞争力。只有如此,高职院校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为地域性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地方的新兴行业建设。譬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融合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运用分层次实训培养体系运作方式,实现校企之间资源的双向互动。图2便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资源优化配置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实训流程。

通过流程图不难发现,创新创业的实训流程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差,因此,想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就需要打破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创设更为稳定的创新创业资源信息沟通渠道。

四、结语

总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将会以更为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提升个人的职场竞争优势,满足社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这对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对教学模式和思想的转变,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斯琴,张海,高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2(12):32-33.

[2]尹洁,程智浩,高浩为,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35):37-40.

[3]徐霞,官灵芳.大数据背景下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47):49-52.

[4]孙凯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实践分析[J].才智,2022(36):114-117.

[5]常志远,张秋玲,王琪.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上海商业,2022(11):175-177.

[6]郭素娟,于琳琳,张洪波.高职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2(21):60-64.

[7]付贵海,周慧,曾革.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5):119-121.

[8]徐小莉,焦爱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25-28.

[9]刘龙龙,贾长安,李泓波.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0):1-3.

[10]罗南林,李梅.产教融合视角下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专业建设模式初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6-49.

[11]万明,刘树聃.基于产业学院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1(14):29-31.

[12]卢卓,吴春尚.专创融合改革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突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9):74-78.

[13]李悅,陈向阳,钱晓芸,等.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10):130-134.

[14]喻鹏,梁金禄,杨付林,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化工,2020(6):190-191.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