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口腔护理联合早期益生菌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23-06-14李文萍王瑞杰孙雪彬
李文萍 王瑞杰 孙雪彬
1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467500; 2 河南省人民医院NICU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由于胎龄较小,脏器结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发多种危重疾病,威胁患儿生命[1]。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围生期急救技术和护理技术发展迅速,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升高[2-3]。但由于其生理解剖结构特殊,尚未获得有效的免疫调节,加之患儿度过危险期后仍需要频繁的治疗手段干预,侵入性操作、频繁接触医护人员均会增加感染风险,其中口腔护理作为感染通路之一,一直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4-5]。本文旨在分析不同口腔护理方式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极低体质量早产儿126例,根据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34例,女29例,胎龄25~32周,平均胎龄(28.00±1.41)周;体重1 000~1 500g,平均体重(1 246.26±98.41)g;顺产27例,剖宫产36例;患儿母亲年龄26~33岁,平均年龄(30.25±1.54)岁。观察组男32例,女31例,胎龄24~30周,平均胎龄(27.57±1.36)岁;体重800~1 500g,平均体重(1 258.37±87.22)g;顺产29例,剖宫产34例;患儿母亲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9.67±1.57)岁。2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儿体重≤1 500g,胎龄≤37周,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5min Apgar评分在8~10分;患儿家长知晓护理方案,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代谢类疾病者;合并先天性畸形者;合并脏器发育不良者;存在严重并发症者。
1.3 方法 2组均从患儿出生即刻开始护理,连续护理至出院。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实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时刻关注患儿呼吸、心率、体温、皮肤等生命体征变化。(2)环境:箱内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维持在55%~65%。(3)辅助呼吸。密切关注呼吸情况,及时清理管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预防感染: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开展护理工作前后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管道、环境、监护设备等无菌状态。(5)营养供给:患儿吞咽功能未建立完全,出生后首先采用胃管喂养,根据患儿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6)口腔护理:4次/d,取生理盐水0.2ml,采用无菌棉签擦拭方式进行口腔清洁。
1.3.2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口服+母乳口腔护理。(1)成立专职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查阅文献资料,充分了解母乳口腔护理的发展、优势、前景,掌握相关操作方式,商讨细化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乳口腔护理流程。(2)早期益生菌口服治疗: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选择鼻饲或口服用药,服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20020014),100mg/次,2次/d,待患儿恢复全肠道喂养后,停止用药。(3)家长催乳教育:①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讲解早期母乳口腔干预的原因、作用和效果,帮助家长明确早期母乳口腔清洁的重要性。②催乳护理:指导患儿母亲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摄入足量水分,增加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禁鸡汤、猪蹄等大补汤类摄入,防止堵奶;采用硅胶无菌吸奶器,减少吸奶对母亲皮肤的刺激;提醒家属加强与患儿母亲交流,减少母亲焦虑情绪,指导母亲保证充足睡眠,维持好心情;对于奶量过少的患儿母亲,教授其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催奶,为取奶和后期患儿采用母乳喂养做好准备。(4)细化母乳口腔护理:①母乳保存:每天收集新鲜母乳,放置在冰箱中保存,冷藏室保持不能超过24h。冰箱门把手、内外侧拐角处每日进行擦拭消毒。②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双手清洁、消毒后,戴上无菌手套,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母乳0.2ml,滴入无菌棉签上,依次擦拭早产儿口唇、颊部、牙龈、硬腭、舌面、舌下等部位,每支棉签只擦拭1个部位,防止交叉感染,每天进行母乳口腔护理4次。③黏膜护理:针对出现鼻腔、口周干燥患儿,取维生素AD滴剂0.2ml,用无菌棉签轻轻涂抹患儿口唇、鼻腔。注意:擦拭时需选用小儿专用棉签,避免擦破皮肤。④适应性母乳喂养:胃管喂养中协助患儿保持仰卧位,头部处于抬高状态,每隔4h喂养糖水0.5ml,观察患儿未出现腹胀现象,则递增摄入量至1ml/次,同时混合加入母乳喂养,每日母乳加入量按照1/4、1/2、3/4逐天递增母乳喂养量,直至全母乳喂养,同时关注患儿是否出现呕吐、腹胀等现象,逐步建立母乳耐受。⑤吸吮功能训练:于出生后2~3d采用安抚性奶嘴进行吸吮功能训练,准备3~4个奶嘴,选择硅胶材质,使用前高温消毒,培养患儿吸吮功能。
1.4 观察指标 (1)恢复情况:统计2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吸吮功能建立时间、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2)口腔清洁度:采用5级评分法,0级:患儿口腔未出现溃疡、污染、感染症状;Ⅰ级:患儿舌苔变厚;Ⅱ级:患儿舌苔变厚,且出现血迹、痰痂、奶渣等污物;Ⅲ级:患儿舌苔变厚,且出现污物、溃疡(或感染);Ⅳ级:患儿出现以上症状,口腔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阳性,存在霉菌疱疹。0~Ⅳ级评分分别为5、4、3、2、1分,评分越高,清洁程度越高。每日下午17:00对患儿口腔清洁程度进行评估,计算住院期间患儿口腔平均清洁度分值。患儿口腔平均清洁度分值=住院期间清洁度总分/住院天数。(3)致病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取患儿咽喉处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每4d进行1次,记录结果。致病微生物培养阳性率=致病微生物培养结果为阳性患儿例数/总例数×100%。(4)不良事件:呕吐、腹胀、腹泻、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等。(5)护理满意度:予以纽卡斯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满分95分,其中95分为非常满意,76~94分为满意、57~75分为一般、38~56分为不满意、37分及以下为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2 结果
2.1 恢复情况 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吸吮功能建立时间、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恢复情况对比
2.2 口腔清洁度评分、致病微生物培养阳性率 观察组口腔清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致病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口腔清洁度评分、致病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对比
2.3 不良事件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7%,低于对照组的15.87%(χ2=5.895,P=0.015<0.05)。见表3。
表3 2组不良事件对比[n(%)]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9.211,P=0.002<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存在呼吸或吞咽困难,需接受胃管喂养,因此需对患儿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6]。口腔作为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直接通路,含有多种细菌[7]。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由于缺乏进食行为的生物刺激,多数患儿会出现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量较少等情况,导致口腔自净能力降低[8-9]。在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更会增加口腔病菌感染风险。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是围生期护理的关键环节。常规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擦拭,仅仅可达到清洁目的,对患儿免疫调节无改善。而母乳中含有大量有益菌株,早期进行母乳口腔擦拭护理,可补充患儿口腔有益菌数量,抑制致病菌吸附口腔黏膜,减少感染,从而降低致病菌阳性率,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采用益生菌早期干预,通过补充优势菌群,提高肠道屏障功能,促进患儿肠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10]。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清洁度高于对照组,致病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母乳口腔护理+早期益生菌干预可促进患儿口腔清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质,母乳口腔擦拭,可帮助患儿通过口腔黏膜吸收有效物质,进而建立免疫应答,提高身体抵抗力,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11-12]。此外,临床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护理中,除了避免感染风险外,还需要为患儿提供早期生长发育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益生菌的使用可保护患儿肠道黏膜功能,增强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母乳中含有大量易于消化的蛋白质、细胞因子等丰富营养物质,尽早建立母乳喂养通路可进一步提高养分吸收,促进患儿身体发育[1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吸吮功能建立时间、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可见早期益生菌治疗与母乳口腔护理联合干预对缩短胃管喂养时间,实现母乳喂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原因可能是:母乳中含有多种有益菌,是天然的益生菌补给剂,早期母乳口腔护理可帮助患儿胃肠道内菌群的建立,促进患儿胃肠道黏膜内皮功能恢复,完善肠道防御机制[14]。另有研究证实早期母乳擦拭口腔可增强患儿口腔味觉,激活胃肠道分泌消化酶,对改善患儿胃肠动力起到促进作用[15]。此外本文中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益生菌干预+母乳口腔护理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原因可能是:护理人员在取乳、母乳口腔护理、吸吮功能建立、自行哺乳等过程给予细节化的专业干预,通过强化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配合度,医、护、患共同协作,帮助患儿尽快进入全肠内供给营养阶段,有助于患儿机体功能恢复,促进身体发育,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家长满意度。
综上可知,早期益生菌干预联合母乳口腔护理方式可改善患儿临床结局,有助于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