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

2023-06-14罗宝兰许夏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栓塞血栓产后

罗宝兰 许夏斌

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产科,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临床上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两种[1]。VTE的发生一方面与患者家族史和获得性易栓症有关,另一方面怀孕妊娠也是VTE发生的高危因素,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VTE的临床发病率为0.1%~0.2%,是导致产妇围产期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在妇女中,约有一半的静脉血栓发生与患者妊娠有关,在产褥期达到最高发病率,因此对于产后VTE的预防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3]。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基于知识转化理论而成,认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是一个动态式循环过程,该模式已在诸多疾病的护理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4]。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护理方案,应用于高危VTE产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24例产妇。纳入标准:(1)产妇合并1个或以上VTE高危因素,包括高龄(>35 岁)、产次≥3次、子痫前期、肥胖、血栓家族史等;(2)在我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定期产检,分娩者;(3)临床资料完整;(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内外疾病者;(2)胎儿畸形者;(3)合并急性感染者;(5)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12例。干预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1±4.5)岁;体质量指数(BMI)22.5~27.6kg/m2,平均BMI(24.4±3.1)kg/m2;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56例、高中30例、初中22例、小学及以下4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4±3.4)岁;BMI 22.1~28.3kg/m2,平均BMI(24.6±3.5)kg/m2;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50例、高中32例、初中20例、小学及以下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文方案的制定依据《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围产期间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患者发放《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手册》,指导患者定期来复诊,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出院后第1周和第1个月、3个月时进行电话随访,旨在为患者答疑解惑,缓解初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指导患者居家康复、母乳喂养及科学育儿。

1.2.2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知识生产—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从入院至出院3个月,具体实施如下。(1)成立患者干预小组:包括1名产科护士长、产科护士10名、产科医生1名、心理学专家1名。干预小组查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方面的相关文献及书籍,由干预小组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其中护士长主要负责对整个研究项目的管理和人员调配,护士主要责任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及实施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护理方案内容,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并下达医嘱,心理学专家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干预小组所有成员均具有产科5年以上工作经验,中级及以上职称。(2)知识产生。①证据检索:干预小组检索,检索资源包括JBI在线临床治疗及护理证据网数据库、Cochrane 数据库、Pubmed、Embase、EBSCO、知网、万方、维普。检索主题词包括: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检索时限近10年。②干预方案的形成:经过2名小组成员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小组成员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共同制定工作流程,总结能够预防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的方案,形成静脉血栓栓塞护理干预方案内容的初稿。干预小组邀请4名本领域的专家对拟定的初稿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产妇静脉血栓栓塞护理干预方案终稿。(3)知识应用。①评估知识产生—应用转化障碍因素:通过对本科室护士以及患者进行访谈,从多个角度分析评估目前在干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转化障碍,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和管理策略。②以特定情境进行知识深化展示:a.增强对患者的风险评估管理:由研究小组采用回归分析法构建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指标包括年龄、BMI、抗磷脂抗体、遗传性血友病、妊娠期糖尿病、多胎妊娠、剖宫产等,根据OR值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当患者评分大于设定阈值时即定义为高风险患者。护士在患者孕14周、孕26周、入院当天、生产时与产后每周进行评估,当出现新的临床情况时应重新评估。b.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水平:在产前及产后给予患者2次面对面健康教育,课程时间约90min。授课内容包括2个部分:第1部分为理论知识,由讲师PPT进行讲解,第2部分内容则以情景案例的方式进行讲授,由讲师首先对情景内容行分步骤的讲解与示范,然后将患者进行分组,由每组患者分别进行分步骤的操作演练,培训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各个角色,需要相互督促并对各个成员在练习中不正确的方面提出改正意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由健康教育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答疑环节,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同时,患者围产期间,每月组织1次团体讨论,30min/次。c.改善对患者的管理策略:根据已制定的风险预案对患者进行管理,包括母乳喂养期间可以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进行预防、产后抗凝预防、分级加压袜来缓解症状等。(4)知识应用的监测、评价及维持干预:围产期间,患者每日通过微信在线提交项目监测表,包括用药、运动、饮食、不良症状等情况,并由家属监督患者的完成情况。护士可在后台查看患者每日的完成情况,并督促患者,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护士每周定期与医生沟通,听取医生的建议,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内容。

1.3 评价指标 (1)产后静脉血栓塞发生率:①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单侧肢体突然出现肿胀,伴有胀痛、浅静脉扩张,查体存在肌肉压痛,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静脉腔内强回声、静脉不能压缩,或无血流等血栓形成的图像。②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晕厥等症状,并经肺动脉造影确诊PTE。(2)自我管理能力[5]: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定,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核心管理能力及自我监测3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生活质量[6]:在患者入组时及出院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该量表包括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4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产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χ2=4.684,P=0.030<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核心管理能力、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评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为避免分娩时失血,妊娠期间孕妇的凝血系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凝血状态,从而增加了产妇VTE的发生风险[7]。高危孕产妇VTE的发生风险进行早期有效的识别,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产妇的静脉血栓栓塞知水平对其病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而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表明:(1)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理论注重以技术手段和护理流程来改善知识产生以及知识应用的转化,其知识的传递是建立在护患双方积极沟通和紧密合作基础之上,同时护士对患者知识转化进行评估并解除转化的障碍,有效提高了知识的应用效率。(2)本文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调动了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3)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增加了关于患者疾病护理方面的经验交流,给予多个途径加强患者护理知识的学习,让患者容易接受和完成,使其不断增加信心和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在高危VTE产妇中应用具有积极和有效的作用,有利于降低产后VTE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该研究方法对其他患者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也供了临床经验和参考。

猜你喜欢

栓塞血栓产后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