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对我国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06-14龚桂姿舒曼丽李春梅

循证护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发文可视化病人

刘 娟,龚桂姿,贾 慧,舒曼丽,王 贺,李春梅*

1.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416000;2.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心肺辅助支持系统,目前,临床上用于心功能不全和(或)呼吸功能不全的支持[1],能够暂时替代心肺功能而达到改善低氧血症、提高全身氧供以及清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现已成为临床危重症病人的核心救治武器[2],对救治危重症病人具有深远意义。近10年来,随着体外膜肺氧合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及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医院与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病例数量增长迅速[3],尤其是在2019年底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体外膜肺氧合列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重要救治技术[4],其开始逐步被大众认知。目前,国内针对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较少。本研究选用CiteSpace软件[5],并基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对近10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体外膜肺氧合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进行规范化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及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本研究将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来源。CNKI的检索策略为:主题=(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氧合+ ECMO)AND主题=护理;万方数据库的检索策略为:主题=(体外膜肺氧合 OR 体外膜氧合 OR ECMO)AND主题=护理;维普数据库的检索策略为:题名或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OR体外膜氧合 OR ECMO AND 题名或关键词=护理。检索时限设置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8月12日,检索时间为2022年8月12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与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主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排除会议、报纸、图书等文献。

1.3 质量控制

在3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到2 167篇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所得文献进行独立筛选,剔除重复及与检索主题不符的文献后,最终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880篇文献以“Reforks”格式导出并保存。

1.4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CiteSpace V.5.8.R3软件进行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时间跨度设置为2012年—2022年,时间分区设置为1年。剔除(pruning)选择(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余仍选择默认设置。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择:关键词(keyword)、作者(author)以及机构(institution)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 发文量

共纳入88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2012年—2022年有关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发文量见图1。近10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相关研究发文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在2012年—2017年的发文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态势趋于平稳;在2018年—2020年发文量增长较快,于2020年达到最高发文量187篇;2021年的发文量较2020年小幅下降;因本研究2022年的文献检索至8月12日,因此2022年的发文量仅72篇。

图1 2012年—2022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发文量分布

2.2 文献来源

对2012年—2022年国内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相关研究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排名居前10位的文献来源期刊,见表1。近10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相关研究在《全科护理》上发表的文献最多,数量为64篇,其次是《当代护士》《中华护理杂志》《护理与康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发文量分别为49篇、40篇、39篇、28篇。

表1 文献来源排名居前10位的期刊分布

2.3 发文作者

在CiteSpace软件中选用作者(author)为节点类型进行文献共现分析。研究共得到节点359个、连线390条,网络密度为0.006 1,2012年—2022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发文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见图2。图中的1个节点代表1位发文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6]。该领域虽存在许多研究者独立进行研究,但仍有许多研究团队合作较密切,其中以朱明丽、叶卫国、夏柳勤、王婷等人构成的研究团队合作联系最为紧密,发文量最多。该领域2012年—2022年排名居前10位的发文作者见表2,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朱明丽,共发表16篇,其次是叶卫国、高春华和黄琴红,发文量都为12篇,其中,发文量≥10篇的作者共有8位,发文量≥5篇的作者有50位。

表2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发文排名居前10位的作者

图2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发文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

2.4 发文机构

在CiteSpaace软件中选用机构(institution)为节点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共得到节点290个、连线61条,网络密度为0.001 5,2012年—2022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图谱见图3。该领域中仅有部分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合作;而较多是附属医院与高校以及院内多学科的合作,如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赣南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与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合作团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肺重症监护室(ICU)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ICU的合作团队等;其中还有许多机构是孤立的点,且较为分散,代表机构间缺少合作以及核心研究机构还未形成。2012年—2022年国内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发文量排名居前10位的机构见表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文量最高,共发表35篇,其次是中日友好医院发文量10篇,其中发文量≥5篇的机构共有9个。

表3 2012年—2022年国内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排名居前10位发文机构

图3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图谱

2.5 关键词共现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在CiteSpaace软件中选用关键词(keyword)为节点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共得到节点325个、连线646条,网络密度为0.012 3,2012年—2022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文献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其中,高频次和高中心性(中心性>0.1)的关键词即代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将所得的325个关键词节点按频次与中心性高低排列,最终得到排名居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见表4,其中护理(0.95)和体外膜肺氧合(0.36)是最重要的节点。排名居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护理、体外膜肺氧合、重症肺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并发症、肺移植、呼吸衰竭、儿童、护理体会、心肌炎。

表4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排名居前20位的关键词

图4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关键词共现图谱

2.6 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反映在不同时间段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年—2022年的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共得到25个突现词,根据突现强度进行高低排序,分别为氧合器、禽流感、护理配合、体外膜肺、监护、心搏骤停等,详见图5。2012年—2017年,国内研究者对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及护理配合、体外膜肺氧合器的护理等方面较为关注,研究对象集中在禽流感感染病人和危重病人;2014年—2018年,对运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心脏手术的术中、术后及院内转运等方面关注度较高,研究对象多为危重症病人、感染H7N9及流感的病人;自2019年开始,对运用体外膜肺氧合的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肺炎以及院际转运等病人的护理、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关注;2020年至今心脏骤停和危重型等病人运用体外膜肺氧合抢救及护理仍然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图5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关键词突现分析图谱

3 讨论

3.1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研究的现状

一个领域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该领域的发展速度和状况,其核心作者群和研究者机构团队的状况能够反映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程度[8]。由本研究结果可见,近10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研究前期的年发文数量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在2019年发文量>100篇后,现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这与医疗水平、医保政策以及大众对体外膜肺氧合的认识程度有很大关联[4]。自2019年起,体外膜肺氧合除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暴发性心肌炎、禽流感及心脏大血管手术后等导致的心搏骤停、心源性休克等方面的临床支持治疗之外[9],还用于挽救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生命[1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体外膜肺氧合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11]中,极大加强了国内医疗机构对体外膜肺氧合的培训学习、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本研究中文献来源分布居前10位的期刊都是护理类,且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中核心期刊占4种。该领域的年发文数量和发文质量都在稳步提升,说明在我国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在本研究中,联系合作紧密的作者合作群还不多,大多作者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机构之间多数是各机构内开展了多学科合作,也有部分机构存在院校合作。由此可知,开展多学科合作及院校合作更能把握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应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各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和运用优秀机构的经验和技术,推进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3.2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研究的热点

3.2.1 体外膜肺氧合可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

通过对体外膜肺氧合护理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且除去与研究主题“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相同的关键词“护理”及“体外膜肺氧合”后,相关研究热点聚焦在重症肺炎、CRRT、并发症及肺移植等相关主题上。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辅助气道手术中应用广泛[12],能改善重症肺炎、严重呼吸衰竭、肺移植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危重病人的结局[13]。研究发现,重症肺炎病人体外膜肺氧合期间护理的重点为管道护理、抗凝护理、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出血、溶血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4];而管路安全和谵妄状态的管理以及凝血功能的监测在清醒体外膜肺氧合病人的护理中尤为重要[15]。近年来,随着肺移植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不断开展,体外膜肺氧合能为心、肺功能衰竭病人提供稳定的呼吸支持与循环供应[16],其在肺移植围术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成为肺移植技术发展的一个亮点[17]。然而,肺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应用时间的长短与预后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此期间肺移植病人的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与管理同样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体外膜肺氧合虽可有效降低危重病人低氧血症、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但是,目前国内多数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研究以个案护理、护理体会以及护理配合为主,仅有山东省编制了《山东省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护理建议》[18]作为参考,国内仍缺乏统一的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指导建议及标准。因此,制定标准化的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标准以及构建体外膜肺氧合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2.2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的实践应用

在本研究中,CRRT的出现频次较高。研究发现,体外膜肺氧合期间易发生急性肾损伤及液体超负荷等严重并发症[19],《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专家共识》提出在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发生此类并发症时应尽早开始CRRT,以达到快速精准控制病人容量状态的作用[20]。有研究认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治疗能够更好地纠正内环境紊乱以及缓解和维持心肺功能[21-22],但是其操作难度大,常需要多学科合作,且院内病死率和发生呼吸机依赖的风险高。但有研究认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治疗的护理,采用多学科团队照护模式、组建抗凝护理团队及医护协同一体来进行动态管理,可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更能保障病人安全[23]。研究发现,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的护理操作复杂,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极高[24-25],且目前2种联合治疗的护理尚不规范,尚无统一的护理评价标准,未来需结合病人病情来制定相关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现二者联合的临床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研究多数为经验总结类,未来可进行更多不同护理模式及多学科交叉融合针对体外膜肺氧合期间护理的干预性研究,增加高质量的数据支持类的研究。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V.5.8.R3软件对我国近10年体外膜肺氧合护理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外膜肺氧合护理领域现整体趋于平稳,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护理、体外膜肺氧合、重症肺炎、CRRT、并发症等方向,未来研究趋势集中在危重型及心搏骤停病人等领域,今后需结合研究热点、深化研究深度,不断加强多学科、跨区域、跨院校的深层次交流合作,通过制定标准化的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标准以及构建体外膜肺氧合护理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推进临床体外膜肺氧合护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以达到降低体外膜肺氧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率,改善危重症病人的预后的目的。本研究的不足为仅检索了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2012年—2022年有关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所得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文献检索范围,增加英文数据库文献的纳入,保证研究文献纳入的全面性以及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猜你喜欢

发文可视化病人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谁是病人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