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创客教育的体系设计与实践路径
2023-06-14许文保
许文保
摘 要: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为核心的创客教育,已广泛应用于教育训练、产业孵化、发明创造探索实践等活动领域中,并取得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作为专门提升作战技能、战场适应、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等诸多战争素养的军事基础类共同课目群,借鉴其他学科创客教育成功经验,探索性地将创客教育融入其中,旨在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加快推动军事基础课程改革,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舔砖加瓦。
关键词:新时代;军事基础;创客教育;体系设计;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5-0058-04
Abstract: Maker education, which focuses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creative ability,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dustrial incubation, invention and creati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all walks of life,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talent training benefits. As a general military basic course group dedicated to improving combat skills, battlefield adaptation, will quality, combat style and many other war literacy, through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maker education in other disciplines, and exploratively integrate maker education into it. It aims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militar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military basic courses, and lick bricks and tiles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and new military tal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new era; military foundation; maker education; system design; practical path
2015年,國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既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创客教育的探索性引入,打破了原有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和条件设施等,不仅夯实“三基五会”能力(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会讲解、会示范、会组训、会指挥和会做思想工作),还能强化学习探究、动手实践、创造发明、技术共享和经验交流等“双创”能力,有利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型作战理论的诞生,更有利于懂技术、能创新、敢实践的人才培养。
一 新时代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创客教育的体系设计
(一) 课程体系
创客教育是一种启发式、发掘式、创新式和灵活式的教育,实现了创造与学习一体化,在内在逻辑上与创新教育高度一致,即“兴趣-思维-技能-人格(文化)”[1]。因此,应综合统筹通识类共同课程、军兵种特色课程和拓展类选修课程等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创客素养融入到各类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创客人才教育训练规律,衍生出特有的创客教育校本课程。
1 基于兴趣培养的体验类课程
此类课程主要实施于军政基础集中训练第一学年,目的是培养兴趣,促使交流合作、逆向思维、乐于探究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学员来源广泛、类别多样、个性明显,主要以提供小视频、小情景、小合作和小创作等“课程包”为主,从中获得欲望感、成功感、满足感。此类“课程包”的开发与设计,应遵循典型性、普适性、短小性和易学性等原则,力求情境角色、做学合一、过程创生和活动建构遵循行动导向教学范式,按照激趣思学、观摩仿学、协商定学、体验做学、赏评励学及延伸拓学等组织实施[2]。
2 基于创造思维的项目类课程
此类课程主要实施于第二学年,目的是促使批判性思维、技术应用、组织协作和交流表达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常用的创客教育方式,通过做中学、学中探、探中创,实现重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此类课程主要遵循项目情境化、学科综合化、思维发散化、方案可视化、评价多元化和教师主导化等原则,选择主题鲜明、难度适宜的驱动性问题,进行项目情境、项目活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及评价方式等内容设计,并对共情体验、定义项目、方案制定和原型迭代四个核心过程进行评价与记录[3]。
3 基于能力培养的作战类课程
此类课程主要实施于第三学年,目的是促进军事基础核心素养与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有效结合,从而提升第一任职能力。此类课程主要遵循项目实战化、角色轮流化、方案多样化、教师多元化和情景逼真化等原则,通过开展兵棋推演、演训演练、任务规划和实践操练等模拟或真实活动,实现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作戰思维的提升。依据能力培养的目的任务,可开展实训能力培养、设计能力培养、技术能力培养等创客教育活动,其内容设计兼顾战斗精神、临场指挥、组织调动和团队意识等诸多军事基础核心素养。
4 基于文化培养的设计类课程
此类课程主要实施于第四学年,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与平台,开发设计新系统、新项目、新装备和新技术,为解决基层部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瓶颈问题,提供创新性、颠覆性、原创性的理念与路径。此类课程应遵循案例典型性、攻关集成性、技术先进性等原则,紧贴院校教育训练和现代军事行动需求,为战而教、为战而融、为战而研和为战而创,借助过硬的教学环境、设备器材、教育资源和教研团队等,实施个人兴趣的自主创造类、现代战争的需求导向类、未来战争的创新创意类等创客教育训练活动。
(二) 平台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载体,创建以虚拟仿真体验、教育训练实践、线上线下交流和科研探究学习为支撑的实践平台军事基础教育训练创客中心。
1 虚拟仿真体验平台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仿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设计框架、制作过程、内部结构和应用效果等内容,以立体化、沉浸式、交互式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或场景再现,激发创客兴趣或灵感。
2 教育训练实践平台
依托各类实验室、场馆设施器材,借助第二课堂、俱乐部、军事比武竞赛、部队代职和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自主探究、集体合作、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
3 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依托互联网交流软件、局域网网络教室、校内外场地设施,借助走访调研、比武竞赛、部队实习、观摩见习和学术会议等机遇,搭建与院校、部队、社会的各类线上线下交流平台。
4 科学探究学习平台
借鉴国内外成熟的WebIL、思科、K12、KC、优异和WISE等科学探究学习平台,开发设计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科学探究学习平台,开展运动机能、生理生化、仿生仿真和数据统计等内容的探索研究学习平台。
(三) 评价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多元评价,从课程表现、探究意识、学习态度、特长发挥和创新成果等方面,并注重评价效果的激励性、评价元素的发展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构建以平时性、过程性、结果性和增值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多元评价体系。
1 注重平时性评价
在原有课堂表现、到课情况的基础上,增加“学、讲、研、创、产”等能力考察,并注重项目参与、团队意识、战斗精神、号令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日常评价。
2 强化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注重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从而得到能力素质、策略方法、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等各个不同侧面的发展变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作用。
3 改进结果性评价
在原有体能素质、技能水平等达标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教案编写、“五会”教学法、班组比武和创新设计等岗位能力考查,打破“考什么练什么”“一票否决”的思维理念与制度局限。
4 探索增值性评价
尊重个性化、多样化、成果化发展,以创客教育破除“唯分论”,探索将相关论文著作、专利发明、基层服务、比武竞赛、技术支援和成果转化等纳入增值性评价中。
(四) 实施体系
依据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核心素养、场地条件和院校创客教育特性,构建体技结合、创新兼顾的“课前-课内-课外-课终”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特色创客教育实施体系。
1 课前强化预学预研,完成“示教准备”
课前下发“预习任务清单”,明确创客主题及任务目标,要求以建制班或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线上线下资源进行“预学预研”,形成初步解决性方案,并尝试相关技能准备和讲解示范,做好“示教准备”。
2 课内突出讲精讲透,实现“会常能拓”
以投屏分析、正误对比、情景仿真和协同作业等方式,对常规性解决方案进行讲精讲透,促进对一般性、常规性、经常性类似问题在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应用效果等方面的掌握,并引发深一步的思考,以便开展更进一步的拓展与训练。
3 课外注重知识转化,促进“能力生成”
大力推进情景转化、问题剖析、小组探究、分享心得、班组协同和角色扮演等在课外训练中的应用,探索“学中做”“做中创”,强化知识创新运用能力,促进形成能练会训能力,提升军事基础实战能力。
4 课终聚焦综合评价,提升“全面素质”
充分尊重个性化发展特性,以提升创客素养、创新思维、岗位能力、成果转化和服务基层等为抓手,构建以平时性、过程性、结果性和增值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多元评价体系,多维度、全方位、全面化的衡量育人质量效果。
(五) 制度体系
高效、简约、规范的创客教育制度体系,是创客式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坚定基石,必须建立健全创客教育机制,推动创客教育朝着科学、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 运行管理制度
创客中心的创客平台或空间,以及所包含的所有设备器材、系统软件、环境条件等,均属于军队固定资产,且是为所有创客者或团队而服务的。因此,应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人员入驻制度、资产交接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等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资格条件、操作流程、运行模式,确保运行高效、管理有序。
2 安全保障制度
創客教育的实施与推广,以及创客空间的开发与设计、创客团队的形成与分工、创客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等,都必须依据创客主题的涉密程度,而选择半开放性或封闭性空间环境。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空间涉密管理、教研团队安全保密、成果应用推广范围审批等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避免失泄密事故的发生。
3 奖励激励制度
重点完善两个层面制度:一是以育人质量为导向,形成一系列与人才资格认定、专项人才扶持、职称绿色通道和评功评奖晋级等相关教员奖励激励制度,推动教员创新能力长足发展;二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形成一系列与星级荣誉、课程免考和评功评奖等相关学员奖励激励制度,鼓励学员创新能力特长发展。
4 评价反馈制度
创客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价,应充分结合部队使用、日常表现、任务完成、团队协作、任职能力、成果创造和同行评价等各级各类评价数据反馈,力争在提高技能、提升素质、不断创新中激励创造、增强信心、看到希望,从而实现有据可依、客观全面、反馈及时。
二 新时代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 整合教育训练资源,推进创客课程衍生
军事基础实操类创客课程的衍生,应遵循多学科渗透、大资源整合、共建式联动等原则推进设计。一是突出校本特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自下而上草根性运思路径,开发设计包括核心层(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素层(创客空间、项目内容、网络资源和创客教师)、开发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的特色校本创客课程[4]。二是力求创新设计。创客课程应结合各类教育训练资源,力求实现抽象概念和直观经验之间自由转换,通过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进而提升创新设计和创意智造等能力。三是凸显迭代创新。迭代创新既是前期成品或模型的经验总结,又是传统技术或思维的创新设计,同时也是将那些长而繁、多而杂、粗而乱的方案程序和行动任务等,通过多次短周期的快速反馈、叠加创新、累计改进,实现最小成本、最低风险、最快成型的创新方式[5]。
(二) 发挥院校特色优势,创建领航众创空间
军队院校作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技术融合探索实践的主阵地、知识聚集创新应用的制高点,有着诸多的优势条件。一是发挥学科优势,打造融合空间。依据课程创客教育目标,借助数学、计算机、力学、医学、心理、政治和管理等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进行融合空间构建,打造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性的众创教育空间。二是发挥技术优势,打造虚拟空间。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共建院校与企业、部队“创新学习与实践平台”虚拟空间,弥补实体空间服务缺陷,提高服务整体质量[6]。三是发挥育人优势,打造教育空间。构建虚拟与实体、线上与线下、仿真与现实和人工与智能的创客教育空间,满足师生创客能力培养需求,如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双创”师资教育平台、线上创客教育课程和创客教育教材等,并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创客工作坊,加强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促进创客项目孵化落地[7]。
(三) 紧盯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在创客教育评价中,应以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数据的全面化和评价目标的个性化为原则,构建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估体系。一是聚焦核心素养评价导向。基于统筹规划、团结协作、战斗精神和组织协调等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核心素养,重点进行设计思维、创新创造、指挥领导和分工协作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价。二是力求评价主体多元参与。教员、同学、同伴和导师等作为创客教育过程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均应参与评价,帮助其提升学习效果、认识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三是注重评价动态过程变化。创客教育的评价应实现“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为一体的综合化、动态性、多样化评价方式。四是强调质性评价方式方法。“量规”作为创客课程表现性评价中较为推崇的方式方法之一,可有效记录创作作品过程、思维能力变化、团结协作关系等中的表现,便于及时指导和客观评价。
(四) 借鉴成熟创客案例,探索创新实施策略
自创客教育产生以来,关于创客教学法的研究一直在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中,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客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五步创客教学法、IDMSE创客教学法和SCS创客教学法等。一是注重案例启发,激发探究动力。从战争事例、训练实践、运动现象和成品展示等各种案例中,挖掘那些具有普适性、易见性、可操性的所见所闻及所感所想,激发探究学习动机,引导答案寻找路径。二是注重军事特色,确保教战为战。应根据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特色属性,确保“军味”“战味”“兵味”永葆生机,有选择性地开展演训演练、虚拟创作、临场指挥和方案迭代等各类创客教育活动。三是注重层层递进,形成模式范例。创客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考虑阶段性、空间性、资源性,又要考虑专业性、交叉性、应用性等。因此,在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中,应以顶层设计、分层构建、模式先行为原则,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性、特色性、推广性的范例。
(五)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确保安全活力并行
从某种意义上讲,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创客教育不同于一般创客教育,它不单是培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胜战能力。一是善用制度约束管理。因众创设备器材费用较高、军事训练危险居高不下、网络失泄密现象极易发生等主客观原因,为确保财产、人身、信息和军事等安全,必须强化制度约束性,严防事故发生。二是活用制度激发动力。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创客教育是主动适应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需要、着力提高院校学员创新创造能力、有效履行课程为战育人教育职能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演练演训、方案迭代、设计创造和交流探究等中,力求在规章制度可控范围之内,不断激发活力、动力。三是巧用制度建立机构。创客教育不是一个个体或部门所能单独完成的,其需要政策制度、场地设施、师资队伍和资源平台等方方面面的帮助,必须多部门职能融合,确保各项制度高效运行,保障课程衍生、平台建设、机制完善和师资培养等核心内容及时跟上。
(六) 开展多样教育培训,提升创客师资力量
创客师资力量是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的根本所在,其创客素养直接决定了创客教育的成败。一是强化师资创客核心素养。任课教员必须具备较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训能力、指挥能力、战斗能力,以及所蕴含的理论讲解与示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能力、临场指挥与管理能力、交叉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和信息化教育实践操作能力等诸多创客核心素养。二是提升基层履职代职经历。“名师必晓于实战”。必须及时让现有师资扎住部队、体验在部队、工作在部队,这样才能看到部队之所需、感悟部队之所急、铭记部队之所用,也才能查找院校人才培养问题,激发创客教育训练动力。三是拓宽创客师资来源。建立“军事导师-专业导师-部队导师”三级联合育人机制,聘請专业、部队各类相关骨干人才,共同担任创客教育指导教师,推动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创客教育活动实践,切实解决主题不符、深度不够、质量不高和师资不强等创客教育问题。
三 结束语
创客教育改变了以往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方法手段,更加强调创新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交流分享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并注重与信息化媒介、高科技手段、跨学科融合等相结合。基于国家高等教育创客指导精神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遵循创客教育基本理念、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创客教育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将创客教育融入到军事基础实操类课程中,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创客教育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路径举措,但这些都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具体细化。今后应加大身心、指挥、思维和作风等战斗必需素养的锤炼力度,强化未来战争构设、作战行动设计、临场指挥培塑和问题路径创新等创新创造能力,力争做到思战、预战、教战、练战、研战、训战和创战。
参考文献
[1] 赵晓声.创客教育的缘起、启示及实践路径[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29(6):68-72.
[2] 刘兵兵.基于“做学合一、怡情励志”的职业体验课程包开发与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8(36):76-79.
[3] 曹烔烔,陈蕊,董黎明,等.基于设计思维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3):88-92.
[4] 曹培杰.反思与重建:创客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7,38(10):93-99.
[5] 黄艳,陶秋燕.迭代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J].技术经济,2015,34(10):24-28.
[6] 张海萍,李敏,卢章平,等.虚拟创客空间建设的理论、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2020(8):72-77.
[7] 刘带.“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