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人七绝压卷之争

2023-06-14孙绍振

台港文学选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柳树感情

孙绍振

关于这个话题,我可能要讲一个学期都讲不完的,因为这样笼统地提这样一个问题呢,是非常难以回答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就必须从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常的现象讲起。最简单、最平常、最常见的现象里边恰恰就隐藏着唐诗它最深邃的奥秘。

我从一个现象讲起,就是唐诗的,家喻户晓的一首诗。从我最近的感觉开始。我有个孙女,她才一岁半,她的妈妈就叫她背唐诗。她居然也能背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根本就不懂怎么回事。她也会背这个:“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最近有进步,又背上了一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她肯定不懂什么意思,因为她话还讲不清楚。而且她讲话的特点是,叠词特别多,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啊,这个“手”叫“手手”,“脚”叫“脚脚”。(同学笑)根本不知道诗是什么意思,但是她背得非常溜。这说明它有一种魅力。但是教她讲话,她不能讲超过七个字,但是她背诗可以保证超过七个字。这小孩都能够非常顺溜地背下来,但她不理解,那么大人理解不理解呢?当然,我们说我们理解,那真正理解了吗?真能理解我今天就不用讲了。不理解,我不客气地说你们还不大理解,我更不客气地说,不仅你们不大理解,你们中学的老师也不大理解,好多是错的。不仅你们中学的老师理解有错误,连大学的教授,理解的都很少。连北京大学专门研究唐诗的教授也有错,而且错得很厉害。那,有时候我感觉到,全世界真正理解唐诗的艺术奥秘的人不多,当然外国人肯定不理解。中国北京大学的头牌教授都未能免俗,那剩下还有谁理解呢?剩下的只有我来试一试了。(众笑,鼓掌)

好吧,闲言少叙,言归正传。我们从一首最简单、最平常、我们最熟悉的一首诗讲起,贺知章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它好在哪里呢?叫专门研究唐诗,年纪比我大一岁,頭发比我白的这位教授来讲,呃,我觉得简直是胡言乱语。他说,第一,“碧玉妆成一树高”,表现了柳树的总体印象。这个没错。第二,“万条垂下绿丝绦”,具体到柳丝的茂密。这也没错。然后,他下了一个结论,好在哪里呢?好在,“最能反映柳树的特征”了。那么,这句话,我一看就糟了。大错特错!诗以什么动人?他说以反映了柳树的特征动人。那不是说明文吗?诗以什么动人?你们说!(学生:以情动人)他就错了,还是大教授。好吧,我们暂时不去追究。他的第二点呢,说这首诗不但歌颂柳树,而且歌颂春天。这个呢,我觉得也没错。他加了一句话,说这首诗最生动的是最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精彩在哪里呢?两点。第一点,不但歌颂了春天而且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你们听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感觉?是不是有点离谱了?小小的离谱。待会儿再说。第二,这首诗还好在,“不知细叶谁裁岀,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在哪里呢?好在这是个比喻。比喻好在哪里呢?很巧妙。那我当时看了这句就想了,我看你的文章就希望从中找到答案,找到巧妙在哪里。你不告诉我巧妙在哪里,你告诉我说“十分巧妙”,这不是忽悠人吗?因为他是我的同学嘛,比我早两年毕业。当年我留下来当研究生的时候,他是助教,毕业后在北大当了教授。他说“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十分巧妙,那我就心里跟他抬杠。我说比喻不巧妙,春天的风怎么像剪刀呢?春天的风是非常柔和的,有的人形容春天的风像爱情一样柔和。那么,似剪刀,剪刀是锋利的。当然,我替他辩护,因为是二月春风,才能是长安的春风。北方的春风,春寒料峭,所以有刀一样锋利的感觉,对不对?因而比喻十分巧妙。那么我再反思,刀很多啊,刀的品种多得不得了啊。剪刀是刀,那么还有别的刀啊,比如菜刀。“二月春风似菜刀”,非常有意思。二月春风似屠刀呢?(众笑)那就太可怕了。说明他没读懂嘛。我再替他回答,为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非常好,“二月春风似菜刀”不好呢?没有诗意呢?因为,我再念一下你们就知道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听懂了没有?因为前面埋伏下一个“裁”,后面有一个“剪”。因为是“裁”,联想到“剪”。因为是“裁”,就不能用“菜刀”。把“裁”和“剪”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固定的联想,是伟大的汉语的一个特点。如果是英语,是两个词,连不到一起的。如果是“剪”的话是“cut”。如果加上“裁”,就是“design”,设计。这两个字连不到一起的。这是一个非常惊险的比喻,但是呢,贺知章就利用了这个惊险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是一个基本的、一个非常精致的常识。这个比喻啊,要怎么样巧妙呢?要巧妙到不但表面的词义是和谐的,而且是联想的、暗示的,引申的语义要非常和谐。这是第一。我觉得我的师兄如果光这点考虑不周,那问题还不大,问题更大的是,他说,这首诗“二月春风似剪刀”,非常好啊,这歌颂了劳动啊,而且是“创造性的劳动”。这就太离谱了。这个唐朝的贵族,这个贺知章,他脑袋里会有劳动这种观念吗?他脑袋里会想到创造性的劳动吗?我看他做梦都不会。为什么?据我的考证,劳动这两个字在古代,在唐朝,不是今天的劳动的意思,而是“劳动躯体”的意思,此言岀于我们共同的老师,王力先生。我是王力先生的学生,我仔细地把它给记住了。他也是王力先生的学生,他忘掉了。这个事,你看,该不该打屁股。(众笑)第二,劳动这个词有今天的意义。它是从英语和法语翻译过来的,是从英语的“work”和“labor”翻译过来的,它不是“劳动大驾”的意思,而是创造财富,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世界,甚至于创造人自己。劳动一词有这样一个一系列的话语和意识形态的隐含义在里面,在唐朝是不可能有这个词句的。有一个学术会议的论文说,是经日本人翻译过来,大概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意义。因而他把脑子里的今天的创造性劳动强加于贺知章,这是糊涂。

那么,再回过头来——他说这首诗的好处是反映了“柳树的特征”,他也没看懂。他说,第一句是整体地写柳树的印象,第二句是写柳枝的茂密。这是柳树的特征吗?是贺知章的艺术创造吗?实际上,贺知章写的柳树的特征并不是教授想的那样。“万条垂下绿丝绦”固然是柳条的一个表现,但是更精彩的是什么?是“不知细叶谁裁岀”中那个精细的、纤巧的、精致的柳芽,跟这个茂密的柳丝相对比,这才使诗人感到激动,这么漂亮。因为什么呢?春天来了,一般的树,枝繁叶茂,对不对?可是柳树的特点是什么?枝繁叶不茂,这才叫柳树的特征。万千柳丝垂下来,但柳芽非常精致纤巧,诗人的锦心绣口就激发出来了。

这么一首简单的诗,连大学教授,终身研究唐诗,研究唐诗到头发都白了,现在是北京大学的国学院的院长,学问比我高得多,他都读得不太懂。那么,我们怎么去比较,去探究唐诗哪一首最好呢?那么,我的师兄,这里暴露了他研究唐诗的时候,有几个方面的严重错误。第一个方面,他的美学思想,他认为一首诗,凭什么动人?不是由于人的感情。虽然他念过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论,像陆机的《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诗是由于感情用华彩的语言而表现的,是表达感情的,是抒情的,“诗言志”,“情”和“志”是统一的。但具体分析的时候呢,他说这首诗的好处是反映了柳树的特征。他脑子里有一个机械反映论。诗就是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了对象的特征,而不是表达了主观的感情,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主观的感情是在主体,跟柳树是没有关系的。对不对?我喜欢柳树,柳树是柳树,我是我。但是要写成一首诗呢,必须把我的感情放到柳树里去。柳树原来是没有感情的,要让它变得有感情,变成我的感情,成为我感情的形象的表现,怎么办呢?要把它合成一个东西,把我和柳树结合在一起,把我对柳树的爱,对柳树的歌颂,变成柳树的形象。这个就不能够仅仅是柳树的真、柳树的特征,同时要让它有我的感情、我的感情的特征,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一个客观的一个主观的,要让这两个在一起统一、和谐、动人,怎么办?就不能完全是真的。这就要进入一个想象的境界,假定的境界,虚拟的境界;要把我的感情,对柳树的爱,对柳树的歌颂,对柳树的珍贵的感情,变成柳树本身的性质。所以说,就不是说表现了柳树的真实。同时,拿我的感情去改变柳树的特征。怎么改变?“碧玉妆成一树高”,柳树是不是玉啊?不是玉。不是玉,要说它是玉。“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树是不是丝织品啊?不是,我要说它是丝织品。这叫用主观的情感去改变客观事物的特征。以我情感的性质来为它定性,当然也是它本身一种性质的变异。不是剪刀,要说它是剪刀。以丝和玉的贵重,来表现我对柳树的贵重的感情。然后,“不知细叶谁裁出”不是更美吗?如果是反映特征的話,客观地说,那柳树的柳枝茂密与柳叶的纤细和精巧,是什么让它和别的树不同?是大自然,是柳树的遗传基因,是气候和温度、湿度的提高,导致了柳树的这样特别的形象,是很美好的,是吧?但是如果光是这样,说客观的、自然的,不够。然后,诗人觉得这个太美了,美到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美好;而且美好得比大自然都美,一定是有人设计过的。天工加人美,比自然美更美。他被这种春天的、柳树的形象所激动,他用这样的感情,以至于说这个柳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才这么美的。这不是客观的,这是主体的情感的表现,这叫“以情动人”。那么,“以情动人”,他进入了一个假定的境界、想象的境界,才能把感情抒发得这样美。

它既然不是反映柳树特征的,那它有什么价值呢?反映柳树特征,是科学的。这个柳树的遗传基因,在春天的温度和湿度提高了以后,长成了茂密的柳丝和精致的柳芽,这是科学。但是美要超越科学,就是不科学。那么,不科学有没有价值呢?在我这个师兄看来,没有价值,你这想象虚拟假定有什么用?一点用处都没有。因而他要给它一个价值,什么价值?创造性的劳动。他有一种思想,艺术的美就是反映了生活的真。对不对?反映了生活的真有什么好处呢?帮助你认识生活。认识了生活的目的是干吗呢?叫改造生活,创造新世界。如果是认识社会的话,就是改造社会,就是革命,如果现在不是改造社会,而是认识大自然的话,那就是要创造财富,要有创造性的劳动。所以说,他的观念不仅仅是反映生活,而且是什么呢?而且是推动生活的创造,因而是一种实用价值。所以说他的艺术观念,第一点是反映现实,我给他一个帽子——机械反映论。第二点,艺术既能反映现实,又能帮助人认识现实,从而改造现实。所以说,艺术啊,它有功利价值,叫教育作用。要么是教育人革命,要么是什么呀?要么就是教育人劳动,而且呢是创造性劳动。我给它扣一个帽子,这叫狭隘功利性。为什么?享受着这首一千多年前的美好的诗还要想着创造性劳动,是不是太累了?我就是为春天的柳树之美而激动,这本身就有价值。这个价值叫情感价值。这个情感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它有的时候可以跟认识价值联系在一起,有的时候跟什么?跟这个教育价值联系。有的时候在这样短短的诗歌里,它没有认识价值,它也没有功利价值。它超越了认识,它不是真的。它超越了功利,它没有教育作用。它仅仅使我激动。这个激动本身就有价值,这叫审美价值。

所以说我们在研究这个唐诗之前必须要懂得一个最起码的道理。就是说,读唐诗不能用反映现实——用功利的,还有教育价值去硬套,去强加于它,我们只能从文本中分析岀来。

正好那位北大教授,我的师兄,他在一篇文章里又分析了一首诗,正好我的孙女刚刚背下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他怎么分析呢?好在哪里呢?好在省略了出征以后究竟胜绩如何,在严酷寒冷的环境中,表现了英雄主义的气概。出征以后,省略了,所以很精练。有没有道理呢?好像应该说有一点道理。的确有英雄气概,但问题在于表现英雄气概的诗很多啊,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王昌龄写过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是更英雄吗?敌人逃跑,你去追,追上没有?没有下文,这样的英雄太便宜了吧?这首诗特点是什么?英雄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月黑雁飞高”。你想想看,大雁在夜里会飞起来吗?不会飞起来,除非有特殊原因。对不对?第二,大雁在夜里,夜色很黑的情况下,没有月亮的情况下,飞得很高,你看得见吗?不可能看得见。是吧?既不可能飞,也不能看见,但是他写了“月黑雁飞高”,好就好在这个地方。“单于夜遁逃”,他没看懂这里有一个因果关系。大雁一般情况下,是在这儿站着休息的,飞起来我看不见,但是我知道它飞起来了。为什么?有唰唰的声音啊。一定是有人惊动了。谁惊动?单于。敌人在逃跑时惊动了大雁。这里隐含着这个英雄的敏锐的听觉:趁着夜里敌人跑了,但大雁一飞,我警觉了,这帮王八蛋要溜。下边这句,“欲将轻骑逐”,不用派很多兵,我派几个兵,骑着马,轻骑呀,就可以手到擒来,很有胜利把握,很轻松。但是突然发现,什么啊?“大雪满弓刀”,雪下在哪里?雪一般要下在地上的,居然下在弓上,下在刀上,面积很小。可见什么呢?雪下得有多大。弓上都是雪,刀背上都有雪,说明下得非常大。可知前方征途上积雪之深。因而,要战胜这样的敌人并不那么轻松。原来估计是那么容易的,心理一个转化,英雄的心里原来是“轻骑逐”,想得太简单了。大雪一落,整个的沙漠上都是这么深的雪,骑兵将迎来多么大的困难。心里这么一震颤,这叫“诗”,这叫“以情动人”。

所以说,这要读懂,我们要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今天一天一次是讲不完的,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就从四句的绝句开始——先讲绝句,它一般的好,好在哪里呢?好在它抒情,抒情的好是好在哪里呢?当然,你可以说不出;但是,你能被它感染。

我们古典诗歌是以抒情为本的。以情动人,古典的诗论《诗大序》里边最权威的一个论断就是什么呢?这里我引用的“诗言志”,这个“志”跟这个“情”是同样的意思。“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句话很著名啊,我认为这句话虽然著名,但是只讲了道理的一半。在心有了情,讲出来就是诗吗?这不可能的嘛。你心里有了感情,直接讲出来说“妹妹我爱你”,这是诗吗?心里有了情,“这个柳树多么美,我感动得要命”,这是诗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句话我们今天要分析,它把问题简单化了。接着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要表达我的感情,“言之不足”那要咏叹之,大家多加几个感叹词嘛。“柳树啊,你是多么美啊,啊,我看见你是多么激动啊,激动得我夜里睡不着觉啊”,那么这“嗟叹之”,其实还不行。“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那我把它谱成曲,那也还不一定就是诗啊。那么“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那还不行呀,你变成舞蹈家了,那不是诗歌了,是吧?所以权威理论不够用。

我们来继续研究。研究什么呢?研究诗本身——什么样的诗才是动人的,什么样的诗,什么样的感情,才能称为诗的感情。我们都讲诗是抒情的,“诗言志”,“情动于中”,都讲了多少遍了,以至于我们都没感觉了,没有去研究。这个情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样的情才能够动人?那么,我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情的特点是“动”,你说是不是?你看看,关键在于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你的感情动了,要找到恰当的语言。那么这个语言要怎么样的呢?要表达情之动。中国汉语呀,这个词语造得非常非常地有意思,而且非常深刻。所以我们有这样的词叫“动情”,叫“动心”,叫“感动”,叫“触动”,叫“激动”,叫“撼动”,你要表现感情,你的感情就要动。如果动了叫“情动于中”,如果不动,叫什么?“无动于衷”。我们昨天讲薛宝钗,她比不上林黛玉,她在好多时候,林黛玉激动得要哭要死,而薛宝钗却是无动于衷。两种人,好吧?情的特点就是动。动就是什么?就是“运动”,就是“变动”,就是“变化”,就是“变换”。我们研究“碧玉妆成一树高”这首咏柳的诗,我们说它是以情动人,为什么有人研究歪了呢?就没有研究它的“动”。我们研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好在哪里?原来以为轻骑很轻松地就可以抓到敌人,后来发现大雪如此深,不那么轻松,心里一颤,英雄的心里微微地颤动,把这一刻的情感的这一动,把它抓住,这就是诗。是吧?好诗就是抓住了感情的脉动,哪怕是一刹那,哪怕是心头微微一颤,哪怕是忽然一过,没什么用处,但是你把它抓住了就是诗。那么抒情的诗要动人,主要是感情的脉络要“动”,要变化。情的特点就是变化的特点。情感的动人,就在于变化,微妙的,潜在的,深沉的,而不是表层的,一望而知的。

那么我们这个时候,拓展一下,来印证一下我们这个观点是不是有它一定的普遍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讲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李白写的时候,大约五分钟吧。李白活了六十一岁,骨头都化成灰了,可是一千多年来,这首诗却活着。估计还要活下去。可能直到我们归天了以后它还能活下去,一代又一代的人觉得这首诗非常好。但是你要把它讲清楚,多难啊。我估计,拿这个题去考中国的文学系教授,能够考及格的没几个。当然,我可能考得及格。因为我有个指导思想——这是抒情诗,抒情诗的好处在于什么?情之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感情有没有动啊?没动,是吗?这月光很亮,关键是“疑”,疑是地上霜。是不是月光啊?是霜吧。所以要“举头望明月”。干吗?目的是什么?要确认一下,究竟是月还是霜,对不对?如果感情不动的话,你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原来都是霜”。(众笑)那还是什么诗吗?感情没动,很有逻辑理性,对不对?“举头望明月”,原来的问题是霜啊还是月呀?但是一看见月亮以后把这个问题忘掉了,“低头思故乡”。乡愁被触发了,是触动了,是感动了。由于触动了乡愁,这个乡愁是在潜意识里面,本来不想碰它,它在无意识里面。因为别的原因去看月光,结果一见到月光,乡愁冒出来把原来的问题淹没了。感情一个转折,一个变动,一个变化,一个微妙的变换,就使得这首诗变得不朽。所以说我们要回答唐诗哪个最好,先要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如果要按照那个北大教授反映了“柳树的特征”的逻辑,那就只能说反映了“月光的特征”。月光的特征是什么啊?很亮。亮得和霜差不多。我看见月光,我就想起了家乡,这个就等于没说。

我们再来说,再看它的普遍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也是非常有名的,也是不朽的。不朽在哪里呢?表达感情啊。表达感情的不朽在哪里呢?在于感情有个转折,它动了一下,你们感觉到没有?“春眠不觉晓”,睡得太舒服了。像今天早上,我稀里糊涂地睡到八点半。“春眠不觉晓”,好舒服。他比我更幸福,我是觉得要赶快起来,过了九点没饭吃了。(众笑)那这样就没诗意。“处处闻啼鸟”,鸟的音乐把他叫醒是多么美好啊。如果就这样美好下去,这个诗会怎么样?这个诗不怎么样。我们看过英国的纳什啊。他写过的诗,叫作《春天》:春天,甜美的春天是一年四季的王。他写的诗都是好的,少女在跳舞,老头老太在晒太阳,全是幸福到底。但就不如我们的诗。到了第三句,它的好处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原来是非常非常美好的鸟叫,把他惊醒了,引发的却是回忆。想到“夜来风雨声”,昨天夜里,风雨大作。“花落知多少”,花被吹残了,多么严重。感情突然一个转折。那么美好的一种境界突然转下来,花被吹残了,说明春天如此美好,它的到来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付岀了一定的代价。而且“花落知多少”,春天很快就会过去。这就是感情的一个转折。所以中国的古典诗歌里面,在全世界很独特的,是叫惜春的主题。珍惜春天,春天来得不易,春天很快就会过去。这个感情有特点。为什么有特点?因为转折。这个主题后来一直成为一个传统。

你们大家都会记得,李清照有一首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痩。”就是这个主题的一个延伸。不过呢是女主人公的。“花落知多少”是男人,无所谓,无非是春天很快过去了,珍惜年华。女主人公是“应是绿肥红瘦”,女人最怕“绿肥红瘦”了。身体越来越发福,容颜越来越憔悴,是吧?年龄越来越大,青春在慢慢消逝。这是女性的忧愁。那么这里也是一个转折。你叫那个丫鬟看一看外面的花怎么样,那个看的人说跟昨天一样,她没看出来。词人说不对,肯定是花落了,叶子长肥了。年纪大了,人憔悴了,这里有个转折。

刚才听你们陆老师跟我讲啊,当这个题目公布出来以后呀,你们好多同学在网上留言。唐诗哪首最好?那肯定是《春江花月夜》,这话慢慢讲。《春江花月夜》是相当好。闻一多对它评价非常高。是诗中的诗。但是现在,我还不觉得它有多好,因为它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里面有好多宫体的华丽辞藻,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以后讲,因为太复杂了。我们先把最简单、最平常、最普通、最一般、最常见的把它搞清楚,把细胞形态的东西里面的基因搞清楚。就是感情,感情的动,动了情,才是好诗。感情如果不动,是另外一类诗,不是抒情的而是理念性的,我们暂时不讲。有了标准以后我们再研究,这诗哪一个好哪一个差。好吧?

我们再来一首,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诗是不朽的诗啊。那么,我看到有些解释,说啊,这首诗写得非常好。“清明时节”是上坟的时节,这个“路上行人”一个个地去扫墓,扫墓时候又下雨了,心里很焦虑,焦虑什么呢?希望找一个地方,热闹的地方,找个酒家去喝一瓶酒消愁解闷。就想到那个酒家里面热闹的气氛,那么就问一个牧童,牧童说前面就有,非常开心。这话我觉得也没错,但是,还没看懂真正的艺术的奥秘。感情,感情,这个情啊,跟感联系在一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是大白话。“路上行人欲断魂”,你说是扫墓太武断了,清明节在路上走路的人不一定去扫墓,有的去买东西,有的去旅游,有的去赶考,有的去送货。这个多种多样的,是吧?“路上行人”,我们就说当他是“路人”“离开家的人”。“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雨不断地下,不是很大,但是呢非常有耐心地下,因而引起了人内心的某种焦虑。不是想到了祖先啊,坟墓啊,想到父亲死了,不是那样的。“欲断魂”,“断魂”当然是比较痛苦的。“欲断魂”是快要“断魂”还没有“断魂”,只是有点焦虑,但还不是很焦虑。“借问酒家何处有”,请问一下,哪里有酒家?干吗?很简单,到酒家去躲下雨。那么,“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远远的地方有一个杏花村。这里有一个情感的转折。原来是“欲断魂”“雨纷纷”,现在是“遥指”,远远的地方有一个很鲜明的景色。看到那个杏花村,心情为之一振,眼前为之一亮,感情为之一转,这就叫诗。这是非常微妙、潜在深层的感情脉络的转折。所以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诗的动人,并不是靠那个什么反映了柳树的特征,或者是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不是这样。而是表达感情,在大部分唐人绝句里主要是表达感情微妙的转换。

这里总结一下一个基本观念,古典诗歌欣赏的一条原则。第一,不能仅仅是从反映真实的角度去看。第二,诗里有想象和假定。因而是真假互补,虚实相生。不但是客观的,柳树的真;而且是主体的,感情的誠。所以说,它要通过假定来表现真诚的感情。诗,都是想象的。通过想象,就是虚拟的假定。如果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诗。第三,诗是对人类心灵起作用,但不一定是理性的认识,也不一定是功利的教育。它有可能仅仅是情感的熏陶,这情感的熏陶也有价值,如果是反映真实,叫认识价值。如果是功利的教育,叫作什么啊?叫实用价值。但是如果没有认识价值,也没有功利价值,只有感情熏陶叫什么价值啊?叫审美价值。真、善、美是三种价值,有的时候是统一的。有的时候是不统一的。那么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没有什么功利价值,它纯粹是情感价值。因而,最后我们来分析一首诗,评价一首诗的时候,我们是分析这首诗和它表现的对象的一致呢,还是这首诗与表现对象不一致?是分析这首诗写得很真呢,还是这首诗写得既真又假,既真诚又有想象的杰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说,我要讲的是思想方法问题:第一,不要拘泥于科学的真;第二,不要要求每一首诗都有教育作用,情感就有价值,情感的熏陶、人文的教育让你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第三,诗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本身的情感价值。那么要读懂唐诗的艺术,首先我们把绝句要搞懂。最简单最平常最普通的,绝句哪一首最好?我先举些例子回来看吧。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好在哪里呢?我们表面上看它写了一幅景色,远处的景色是美好的,近处的景色也漂亮,更漂亮,如果光这样的话呢,我们看不出它的好处。我们要欣赏诗歌,不但要看表层的语言的意象,而且要欣赏人的情感,情感的脉络,情感的变化,情感的变换,你要把它抓出来很困难。为什么专门研究唐诗的教授还抓不住呢?因为它是隐性的。就像那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它没有讲出来,它留在空白里头。所以你必须把它的第二个层次,情感变动这个隐性的脉络揪出来。“远上寒山石径斜”,就是山很高。为什么说高呢?“石径斜”,路很斜。如果不是斜的话就是平路。“白云生处”就更高了,“有人家”。因而,这暗示着我们不仅是个景色,还暗示着什么呢?暗示人的眼睛的追随。看到最顶点,人的眼睛由近往远看,由低往高看,是不是这样?“石径斜”“有人家”,而且在白云生处,隐士居所。“停车坐爱枫林晚”,车子突然停下来。“坐爱”是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突然一下,车子停下来干吗?因为身边秋天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要红,还要鲜艳。有没有发现一个转折?原来眼睛是看向“白云生处”,但是突然车子停下来了,干吗?身边的红叶更美、更鲜艳。就是这样一个转折,表现了人的情感。那么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分析一首诗,我们欣赏一首诗,我们可以从最表层的说这个景色非常好。“白云生处”很好,“枫林晚”很好,“霜叶”更好。这个是最表面的欣赏。如果要深入下去欣赏,是人的心情的转变,原来是往远处看,越看越高越远越神往,然后发现原来最近的地方更美,更美的是什么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个比喻非常好。通常的情况下,是二月的鲜花要比秋天的叶子更红,但是居然秋天的叶子比二月的鲜花还美,这个美是太惊人了。这个没什么教育价值,也没有什么客观的科学价值,就是人的感情价值。这叫审美价值。那么,这里我们看到,这个绝句呀,感情的转折,是在第一、第二句转折呢,还是第三、第四句转折?起承转合。往往是在哪里转折?第三句话跟第四句话。这是规律性的。

我现在引用一段古人的话。这是元朝人杨载发现的,写绝句的话,方法要“句绝意不绝”。句子从第一到第八句,似乎就是字面的联系,但是里面的意脉啊,这个情感的脉络却有更深的联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两句好像没有联系,但是有情感的脉络。本来以为轻骑就可以抓到了,“大雪满弓刀”,没想到,哎呀,问题很严重,不那么简单,这个是吧?所以我们要学会啊,好的绝句,你要善于关注第三句或者第四句。这第三句、第四句表面上是不连续的,没有因为、不但、所以、而且、虽然、但是、从而这样的连接词,但是它文字以外的感情的脉络很有转折。所以,杨载说,“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有开有合;“反与正相依”,有正有反。“顺与逆相应”,“至如宛转变化工夫”,注意,你要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特别是我们说绝句开始,要欣赏的什么呢?“宛转变化”。在哪里变化?说在第三句,有的时候在第四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所以这里看,“停车坐爱枫林晚”,就是第三句。本来看得远远的,挺好嘛,突然这个车子停下来了。转得好,为什么?身边的美丽。现在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了,历代的诗话家从宋朝开始,都讨论唐朝的绝句哪一首最好,讨论来讨论去,有这么几首比较一致,没有争论。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注意啊,刚才我们的论点是什么——绝句“句绝意不绝”。第一句、第二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刚刚要拿起杯子来要喝酒,军乐队奏起来要出发。是吧?照理说,军令如山啊,那就别喝了吧。不,还要大喝。不是一般地喝,是喝得个痛快,喝得个烂醉如泥,喝得我行军一个月,到了前线,我还没醒;喝得我打仗,上了战场,我躺在那里,也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上了前线就不准备回来了。这样的诗,第三句一转折。军令如山,我还是要喝,喝他个烂醉如泥。一点不悲观,我既然上前线,就不想回来了,但是我要享受这生命短暂的欢乐。这只有唐朝人才写得出来。上前线哪怕回不来,躺在那里,啊,也不要笑我。老子上了战场,下了决心,今天就死在这儿了,完蛋就完蛋。是这么一种气概。关键是“醉卧沙场”,乐观而豪迈啊。

再看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话比较容易写,描写景色的。关键是第三句、第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本来是送别嘛,到这个地方,再喝一杯吧,你出了阳关上了前线,再没有朋友了,尽情地饮吧。所以说,这第三句,就上了一个层次。实际上是一种想象,哪里可能呢?我上前线了,那么多朋友一起去呀,有战友啊,有将军啊,有书记啊,有士兵啊,有下级啊,有上级。但是这里强调的是,我这个朋友是唯一的,我是你唯一的朋友,你今天不喝我这杯酒,你再也没有朋友了。

再看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当然有人争论了,说题目叫《凉州词》,有的人说这个不对,凉州离得黄河好远呢,哪里会这么近呢?这个我们不用管他。诗都是想象的啊,以后这类糊涂虫不要去理他。“黄河之水天上来”,都是特殊的想象,是吧?黄河哪里会往天上流啊?这是跟李白的想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反的。然后,“一片孤城万仞山”。这里还有一个字要交代一下。有人说这“黄河远上”不妥当,黄河不可能往天上流。应该是什么?应该是“黄沙远上白云间”。我觉得这个人有点傻。诗啊,想象要出奇才能制胜嘛,是吧?我们刚刚都讲了不是玉要说成玉,不是丝要说成丝。按一些书呆子的逻辑,“黄河之水天上来”,胡说八道,哪里可能是天上来,黄河之水就是地上的嘛,是吧?但是,诗都是可以这样的。“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个被山包围着,忽然听到“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吹了个曲子是杨柳曲。杨柳是送别的,吹了这支《杨柳行》啊,就让我想起来什么,想起来故乡朋友。在我的家乡,在我的太原,柳已经绿了,但是回不去。“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不会吹过玉门关的。这话是不科学的,玉门关外我去过,是有春天的,至今还是有春风的。诗人是说我远离故乡,怀念故乡。“羌笛何须怨杨柳”,我听到有胡人的羌笛吹奏着《杨柳行》这支送别的歌曲,怀念故乡春天的情景。不要吹了,我回不去了,春风不会吹到这里来,这是一个转折。

好,那么,看绝句的第三句情绪有一个文字以下的转折,光在外部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许多教授都在表面滑行。这里我要给你们一个窗口,让你一下子比教授更聪明。那就是情绪的转折有一个外在的标志。在这些被认为是唐诗“压卷”之作,是最好的诗作里面,第三句的句法、语气和第四句的句法、语气,和第一、第二句之间有没有一点差别?我再念下好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是一个什么?陈述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什么?还是陈述句吗?这第三句是否定的语气,第四句是感叹语气。

再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个是一个陈述句,肯定句,对不对?你们同意不同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岀阳关无故人”,这第三句怎么样?什么语句?是不是陈述句?是不是肯定句?你们有人讲了。这是个祈使句,对不对?“劝君更尽”,咱俩喝一杯吧我的朋友。再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陈述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什么句?反问句,第三句变成反问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否定句。我们再看,王昌龄《长信怨》的“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这是陈述句,对不对?“玉颜不及寒鸦色”,什么?否定句。“犹带昭阳日影来”,陈述中带着哀叹。刚才我讲过,第三句很重要,内在的是情绪的转折,外在的是语气的转折。往往是第一、第二句如果是陈述句的话,第三、第四句变成疑问、感叹、否定、祈使等句法。

我们再看,还是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第三句变成一个假定句,对不对?那么,再看李益的:“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沙像雪一样的,月光像霜一样的,一片雪白。这个是视觉美,没有变化,但是,听觉的突然来了,什么?一种芦管奏起来,芦苇是沙漠地带没有的呀,是家乡的音樂。“一夜征人尽望乡”,注意,“不知何处吹芦管”是一个否定句。所以说,我们看,要分析唐诗是哪样,什么样的诗最好,首先要考虑到,第一个,情感的节奏、起伏,对不对?第二个,在分析这个绝句的时候,句子里边,有的时候,有句法的外在标示。往往到了第三、第四句啊,句法会发生一些变化。你们看啊,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三句怎么样?是一个否定句。比较特殊的是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四句变成什么?疑问句。那么,好啦,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贺知章的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三句中这个“不知”很重要。这个明明是你告诉我的啊,“二月春风似剪刀”。但是他不能说“吾知细叶谁裁出”,也不能说“须知细叶谁裁出”,也不能说“心知细叶谁裁出”,只能说“不知”。第三句要换句法。

再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我们要改成“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行不行?也通。但是,但是就不大像诗了。它只能是“谁知”。如果“不知细叶谁裁岀,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把它改成肯定句,“心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以不可以?也通。但是,这个第三句的这个转折就不够,这个艺术质量就大打折扣。我们再来看。那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个反问句,是吧?把它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及时照我还”,也可以,对吧?但是,比“何时”差多了。

所以说,我们在研究哪一首诗最好的时候,我们要有基本的层次分析:第一个表层的意象,第二个感情的脉络,第三个句法的结构,语式句法愈是丰富,愈是好。那么,我们反过来说,有一首诗啊,你们可能很熟悉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你们都知道,杜甫的,大诗人杜甫、诗圣杜甫的。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比起前面那几首诗,我说的是比起来艺术质量怎么样?你们很聪明啊,这个摇头了,差一点。你们感觉是不是差一点?有没有感觉更好一点?我们来做个民意测验好吗?感觉比前面的诗更好一点的请举手,一个,两个,三个,两个半,我以为他是举手,原来他是摸头发的。(众笑)只有两个。那么我们再做个民意测验啊,感觉这首诗不如前面我所举的那几首诗的请举手,哦,大概是有几十个,占了比较大的优势。那其他各位大概是弃权。为什么弃权呢?其实不要弃权。弃权的原因有种种,一个是没有把握,那说明我讲得还不透。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第二个呢,这杜甫的诗啊,杜甫是诗圣,中国古典第一大诗人,他写的诗怎么可能比前面有一些人差呢?都是王之涣啊,王维啊,王翰,李益,这些声名比他差的人。你们心里可能有一个忧虑,我们怎么可以把杜甫看得不如一些二流的诗人呢?但是我要勇敢一点,实事求是,大诗人有的时候也会写出不怎么样的诗来,大诗人有的也会写出二流的诗来。我认为这首诗有它的优点,优点讲起来是绝对可以讲一天的。第一,它提供了非常鲜明的画面,视觉信息饱和啊,它的意象密度非常高,它的画面非常生动,它的对仗极其工整、严密。“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有数字的相对,有动作的相对,一个“鸣”字,一个“上”,还有颜色的相对。是不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继续是画面,那画面装了一个窗框。“门泊东吴万里船”,把船放在窗框里,很美啊。你看这个地方,它有许多优点。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在中国古典诗话里面,那些诗话家和词话家们,都在争论唐人七言绝句哪一首是可以“压卷”的。基本上前面我举的有五六首,还有一首我还没有讲到,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三句是以声音转换了画面。恰恰就没有杜甫这样的。连那个韩翃,都点到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连这样的诗都点到了,就没有点到杜甫。不但没有点到杜甫,而且反过来批判杜甫,说杜甫的律诗,无疑是第一,但杜甫的绝句是不行的。不但写得不行,而且批判他写得不像个绝句。批判他的诗是什么?叫“半律”。所以绝句啊是不要四行都对的,他往往四行都对。杜甫这个对仗的功夫太强大了,不动脑筋就对上了,自动化的。(众笑)太精彩了,那个控制不住自己。在对仗上呢,是绝对冠军。

另外一个诗话家说他是“四幅图画,不相连续”。我承认这首诗,这个表面很漂亮的,颜色、数字、动作、对仗很工整,但是内部的感情的脉络呢?感情的连续呢?句法、语气的变化呢?没有。所以,不相连续。所以另外一个诗话家说他最大的缺点叫“断锦裂缯”,就像是锦缎,是断开的。“裂”字也是断痕的意思,连不起来的,每一幅都不错,但是连不起来,不像一个整体。我是比较同意他们这样的说法。补充一句,还有个缺点,就是句法太单调。全部是陈述句。第三句没有变化,没有开合,没有顺逆,没有转折,没有提升。因而,杜甫的这个绝句,没有人把它认为是可以列入压卷之作,而且说他写得并不好。你们仔细看看杜甫的诗就知道,杜甫写出绝句的时候啊,这个才能太伟大了,这个已经到了写诗就不动脑筋自动化的程度。他一写就是六首,一写就是十首,有的时候一写诗是十几首,好像可以批量生产。正是因为这样,他这个绝句啊,评价就不太高。但是,这里有一个理论问题,我们没解决。这四幅是画面吗?画面好啊,画面有形象,有意象啊,密度很大。有一个理论可以支持杜甫这首。诗很好,这是苏东坡讲的,赞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果苏东坡这个理论成立的话,这首“两个黄鹂鸣翠柳”,应该是诗中的画太丰富了,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虽然苏东坡名声很大,而且“诗中有画”理论被广泛接受,但是苏东坡死了以后几百年,到了明朝,有一位学问家,叫张岱。这个人是浙江余姚人,余秋雨的同乡。这个人很有学问的,余秋雨把他捧得很高。捧得跟法国的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放在一起,当然太高了,家乡观念太重。这个张岱就顶这个苏东坡,说“诗中有画”不一定是好画,“画中有诗”不一定是好诗。他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还可以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怎么画?你怎么知道低头是想故乡,而不是想朋友,不是想邻居家的小黄狗?画不出来的。就是能画出来,问题也是有的,因为抬头和低头要画成连环画,(众笑)当时也没有Flash动画。

和他差不多同时期、稍微晚一点的,德国有个大理论家,叫莱辛。他就为了这个问题,诗和造型艺术,绘画和雕塑的差异、矛盾,写过一本书,朱光潜翻译的,叫《拉奥孔》。“拉奥孔”是一个希腊古典神话故事人物,他得罪了雅典娜,于是雅典娜就派两条巨蛇把他父子活活缠死。这个故事写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当中。他写这个蛇把拉奥孔父子缠死的时候,发出公牛一样的叫声,那叫声震撼了整个天空,非常恐怖的。但是后来发现有一座古希腊雕塑叫“拉奥孔”,没有像维吉尔的那个诗里面所写的那样,发出公牛一样大的喊声,恐怖得震动了天地,没有的。给人一种感觉是什么呢?轻微的叹息。为什么诗歌里可以写得那样恐怖,但是雕塑里表现的是那样轻微的叹息呢?他说,诗是语言形象,它是诉诸想象的;而绘画和雕塑,造型艺术呢,是诉诸直观的。如果它也像公牛一样喊叫,那么远远看过去,嘴巴就是黑洞,很难看。所以说,他认为,诗跟画是有矛盾的,不能用诗的标准来衡量画,也不能用画的标准来衡量诗,二者有统一的,但是也有矛盾。那么,联系这个张岱和莱辛的理论,来看我们古典诗歌,的确如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话是讲不通的。有好多最精彩的诗是画不出来的。很简单嘛。画,是一个瞬间艺术,对不对?画是视觉艺术,对不对?但是,诗不是一个瞬间的,诗不仅仅限于视觉。《诗经》第一首“关关雎鸠”,聲音好听你怎么画?“在河之洲”可以画,是吧?那不可画的东西太多啦。王维的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你怎么画?鸟在叫,在大山里叫,根本就没法画,是吧?就是苏东坡自己的诗,他的题画诗,也没法画啊。他有首诗,题在惠崇那个画上的,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倒是可以画,“春江水暖鸭先知”你怎么画?鸭子是脚伸在水里,很暖和,你怎么画?苏东坡的这个理论是非常非常片面的,但是由于他的权威性,造成了误解。不可画的东西太多了。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了好多画面来表现音乐,对吧?语言局限性之一就是不能表现音乐。语言符号虽然也是声音,音乐也是声音,但语言符号不能表现音乐。何以见得?因为语言不能表现音乐,所以才有五线谱,是不是?不然要五线谱干什么?据说简谱是日本人发明的,五线谱太复杂了,其实我觉得五线谱不复杂,五线谱很形象。但尽管形象,语言却没法表现。特别是,白居易写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你画;“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你画。恰恰是最精彩的地方,画不下来。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从理论来说,杜甫这首诗画太多了,四幅画,当中没有情感的脉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有些课改呀,弄了很多很多的这个什么多媒体,是吧?上课之前都要来一点音乐和画面,是吧?我一看那个多媒体,头就大,多媒体基本在我心目当中就是“倒霉体”。因为这个多媒体的形象,特别是画面形象,是妨碍人去理解诗的。特别是我有一次看到那个《再别康桥》,那个老师啊,搜集了大量的剑桥大学的照片,很漂亮。我越看越恼火,我越看越忧虑,我越看越气愤,我越看越说不出话来。等到学生走了把他大骂了一通,我说这里最重要的一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他是来寻梦的,是吧?这个梦你怎么画?而且这个梦是沉淀在那个水里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寻梦,他说,“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有没有法画?但是说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它的最精彩的一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是无声,“笙箫”是音乐,别离的时候不讲话是最精彩的。你怎么画?你弄来好多剑桥大学美丽的景色,都把人吓死了。诗和画的矛盾,这个在我们中国的诗歌解读方面还没有启蒙,特别是古典诗歌。

如果诗中有画要是好画的话,好诗的话,画要动起来,叫“动画”,不是我们讲的“动画片”。我随便举个例子,王安石有首诗,前面我们讲了,“一水护田将绿绕”这个是画得出来的啊;“两山排闼送青来”,门一开,把我的门一推,青山就冲进来,你怎么画?这一句很精彩,精彩在哪里啊?画动起来了,飞起来了。诗中的好画,不但是动画,而且是什么呢?暖画,有温度的,画是画不出温度来的,但诗可以,“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且是香画,是吧?“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浮动”你没法画,但是恰恰就好在这个“暗香”,千载不朽,是吧?王安石写那个梅花,很像雪,但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鼻子闻到了。鼻子闻到了但不能画。所以说,读懂古典诗歌艺术真谛很重要的一个规律,是你必须知道语言艺术跟绘画艺术之间的矛盾,不要让权威的理论遮蔽了你的眼睛,让你对所有的诗都有迷信,让你分不清诗的艺术品位来。大诗人也会有败笔。当然这首诗大概也不是太“败”,小学生念念还可以,中学生念它呢也马马虎虎,大学生如果不觉得它差呢就有点傻了,但是大学生傻不要紧,就是怕我们大学教授傻。(众笑)我现在觉得《唐诗鉴赏辞典》把杜甫这首诗捧上了天,而且写文章的呢又是我另外一个同学,友谊也是非常深厚的,但是我又不好意思跟他讲,他很得意啊,他说看这里……哎呀,讲半天,我只好非常虚伪地对他微笑。

最好的诗啊,往往没有形状的。齐梁那个宫体一味堆砌华丽辞藻,搞形式主义搞到没有精气神了,但后来出现了开了一代诗风的陈子昂,把宫体抛弃了。陈子昂有首诗叫《登幽州台歌》,那照理说登高望远啊,对不对?结果他怎么写啊?“前不见古人”,你怎么画啊?他如果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还可以画啊。他说“前不见古人”好在哪里啊?好在他本来应该是看,登高望远是看空间的。他不为空间的视力有限而痛苦,他为什么而痛苦啊?为看不到以前的时间痛苦。因为幽州台是燕昭王的幽州台、黄金台,抬举知识分子的,看不到古人那个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后不见来者”,怎么画?我看不到后来的人,我看不到我的孙子的孙子,没法画,但写的也是时间。登高本来可以望空间远,结果他因为时间看不到而痛苦。“念天地之悠悠”,更没法画啦,是吧?天地、宇宙是悠悠,是无限的。“独怆然而涕下”,生命是短暂的,没有燕昭王那样的人来重视我这样有才能的人,我的意见武攸宜不听而且贬了我,我现在看不到那个古代那么重视人才的贤明的君王了。我也看不到后来有什么希望,我的生命又很短,于是哭起来了。这叫感情啊,有特点啊。这个当然已经不是绝句了,所以说我们要讲唐诗哪首最好,先要把绝句解决好。我要补充一下,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是我讲的那样,有情绪的转换;还有句法上外在的标志。有的时候恰恰相反,给我的感觉,不运动。比如李白那个《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意啊,这里的情绪转换没有外在标志,没有句法标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话是像散文一样。好就好在这后面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没动啊,里面的感情不是要动吗?动情,动性,动心,触动,感动,激动,它不动啊,“唯见长江天际流”,看呆了。但是,这里边是从动到静。注意啊,“孤帆”,长江上帆很多,我只看那一片,对不对?朋友的船我看见了,不是我朋友的都没看见。“远影”,什么意思?长江很多船里,我只看着我朋友的船,“远影”就是我的眼睛跟着这个船帆前进。“碧空尽”是我的眼睛追着船帆,追到看不见了,本来是“碧水尽”嘛,船在水上嘛,但是,他说眼睛一直跟到水天之交,看不见了,只眼睛缓缓地移动。“唯见长江天际流”,帆已经没了,船已经消失了,眼睛还呆呆地看。用现代语言来讲叫“空镜头”,“空镜头”是主观镜头。那么它这个感情的运动是什么呢?感情的运动是从缓缓地移动到慢慢地静止。

我们再来举一首,是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你们都知道啊,背得上。“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对不对?这首诗很简单嘛,在我看来,小菜一碟,但是我的師兄又糟糕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他说这是这个宫女啊非常寂寞,已经被遗弃了。为什么呢?这个“萤火”啊,“萤火虫”啊,古代辞书上有注解说,萤火虫生在腐草和坟墓处。那么这个既然是萤火虫在飞,就说明这个宫女所处的环境啊就跟那个坟墓和腐草差不多;而且这个“轻罗小扇”,扇子啊在古典诗画里是有一个典故,就是美人迟暮的意思,夏天拥有,到了秋天就丢了。这说明啊,这个女孩子啊,这个宫女啊,是像团扇一样被遗弃了。我觉得这——哎呀——这有学问的人呢有的实在是傻,我小时候在农村待过,也经常去捉萤火虫,我没跑到坟墓里去嘛,也没有那么痛苦嘛,很开心的嘛,拿扇子“扑流萤”啊。而且,这个扇子不是主体,扇子是个道具;而且“扑流萤”往往是孩子气的,是吧?我记得我妈那时三十多岁从来不去“扑流萤”的,只有我跟几个小孩子乱扑。这是一个欢乐的景象,对不对?挺开心的嘛,游戏嘛,萤火虫抓来以后放在小瓶子很好玩的嘛。“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有的写“‘卧看牵牛织女星”。原来很活跃,原来在做游戏,无忧无虑,后来往下一躺,看到“牵牛织女星”,躺在那不动了,心思来了。什么心思?女同学对这都知道,是吧?“牛郎织女”,看刚才是小孩开心,现在是青春萌动,心里有一点小小的骚动。牵牛星不知道在哪里呢,将来也不知道碰到什么样的人呢,也不知道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呢,也不知道是富人还是有学问被请到东南大学讲座的教授。(众笑)想到这些便心思重重。从天真无邪的欢快到心事默默的发呆,很简单嘛。当然我跟你们讲讲还很自由,我跟师兄讲的时候就很费劲了。我只能很委婉地说这个东西,萤火虫我小时候捉过,并不是在坟墓当中,而是在打谷场上,那个丰收景象,很开心的,大人看我们自由地去扑萤火虫也不会来干涉。虽然我没有学问,但是我有经验啊,我也做过小孩子啊,我有童年的经验。我不知我那个师兄是不是农村长大的,我也不是完全的农村人。日本人来了,我逃难逃到农村啊,就跟农村孩子一样啊,捉萤火虫啊,好开心的。还有萤火虫的故事啊,说有一位爱读书的少年把萤火虫抓了以后用它读书啊,这东西还很好嘛,对吧?唉,真没办法。那么再举一首啊,因为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得讲到留一点时间给你们挑战我。我现在已经骂人骂到现在了,再留点时间让你们来骂我。

这首啊也是吵得半死,而且非常有名,不但在中国有名,而且在日本也有名。现在苏州啊,可能有好多的人靠这个吃饭呢。《枫桥夜泊》,旅游重点啊,日本人特别崇拜这个。“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里有故事,什么故事呢?张继去考试,也类似我们去高考,或者是考研究生,考上了,但是没有通过铨叙,没得到官职。回乡的途中,经过苏州,很失落,所以就是非常忧愁睡不着觉,“对愁眠”,对愁不眠。“姑苏城外寒山寺”,他就停船停在了寒山寺了。“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里寒山寺的钟声响起来了。这首诗非常有名,读了非常有味道,日本人也非常喜欢来朝拜这个地方。好在哪里呢?有人争论,寒山寺夜半有没有打钟啊。有人说,夜里根本就不会打钟,有人说夜里就有打钟的,也吵得半死。那我不讨论这个问题,我讨论感情的转换,感情的转折。这个人很倒霉。中国台湾的张晓风女士,大散文家,她说啊,这个落第的人啊写出这首诗来,很伟大,所以叫“伟大的落第”。如果他不落第也就没有这样一首艺术精品留给我们来欣赏,让我们世世代代享受。张晓风的说法很精彩,但是不太可靠。有史料说张继在天宝十二年(753)中进士,最后还当了南昌的盐铁判官。这就有了一种可能:第一次没有考中,后来考中了。可要当官还得有一定的程序,走某种门路。张继不屑,有诗自白:“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之后他回故乡襄阳,路过苏州时,留下了这首经典杰作。我回答的问题是这首诗为什么那么动人,好多人说不清楚。我现在试着说一说,好吧?落第了以后我同意,“月落乌啼”,我不能解释为什么是乌鸦叫,反正不是喜鹊叫。“月落”应该是早上了吧?那快早上了是吧?他们说早上,我说不一定,要看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有的时候月落了是早上,有的时候还没有夜深月亮就不见了,这个不去讨论。“江枫渔火对愁眠”,肯定是他失眠了。“姑苏城外寒山寺”,我们现在说寒山寺是个古迹啊,在唐朝就已经是古迹了。在张继以前一百年,就有寒山的和尚在这里主持过,所以是一个古迹叫寒山寺,所以有一点文化的含量。“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里钟声响起来,这个味道非常浓,怎么回事啊?好多专家解释不清楚。有的人解释本来是很宁静的,钟声就打破了宁静。也对啊。但是,我觉得也不太宁静啊,乌鸦在叫。那我想做一个解释好不好?提供你们参考。我认为这是一个情感的转折,庙里为什么要打钟呢?有一个典故——醒世钟。梁武帝曾经问过一个和尚,梁武帝是信佛的。他问人生这么多苦恼怎么办?有一个和尚就告诉他,应该做一口大钟,经常来敲钟,来醒世,来提醒人生的短暂,解脱人生的痛苦。听着这个钟声,让你超脱了眼前的现实的痛苦。因而,钟声是代表什么?出世的思想,一种宗教的超脱,一种灵魂的解脱。为什么“夜半钟声”,到夜里了钟声响起来了,是有人来进香了。而自己呢,原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原来是非常忧郁,就像那个“欲断魂”啊,心里非常焦虑,失眠,难过,沉重。听到了钟声以后,出世的钟声唤醒了人生的短暂,诗人感到一阵心灵的安慰。用我的理论解释,它好就好在,沉浸在失眠痛苦当中的人听到醒世的钟声,感到一种非常超脱的、非常宁静的内心的安慰。那种焦虑、那种浮躁消退了,是吧?他听到钟声,感情上也慢慢醒悟了,就轻松了,释然了。

唐诗太深奥了,我现在是只能讲到绝句。我总结它的艺术标准,第一,绝句它是表现人的感情的。所以感情要生动,要动人,它必须“动”,或者是由一种心态变成另外一种心态,哪怕是瞬间的心态转换。像“大雪满弓刀”,像“卧看牵牛织女星”,从动到静,从静到动,都可以,这是一种。那么,第二我要讲的,人的感情的变动跟画有关系,跟视觉有关系,但是,跟视觉也有矛盾,不要为“诗中有画”这样片面的理论所误。“诗中有画”可能是好画,“画中有诗”可能是好诗,也可能是坏诗坏画。“诗中有画”要成为好诗需要画也动起来,叫动画。第三,最好的绝句不是画的连续,而是心灵的、情绪的、瞬间的微妙转换。

最后我举一首诗,所有的古典诗话家从宋朝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注意到这首诗是最好的绝句,被我发现了。什么诗呢?刚才我念过王昌龄那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对不对?他们觉得这是压卷之作,我觉得那个不算。这是王昌龄的《出塞(其一)》,许多人恰恰忽略了王昌龄还有一首诗,叫《出塞(其二)》。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绝句,我跟所有的以前的诗话词话家唱对台戏。我前面这个讲到现在讲了差不多两小时啊,批评对象是我的同学,笑一会儿让大家放松。那现在我找的对象是谁?一千多年来的诗话词话家,论绝句的人。我觉得他们的眼光都漏掉了一首最好的绝句。具体来说,他们眼光不如我,哪一首呢?我念给你们听啊,“骝马新跨白玉鞍”,“骝”啊是马字旁一个“留”,留下来的“留”。“骝马”是红色,有黑色的鬃夹杂着,架的鞍呢是白玉之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打完了以后在沙场才发现,月光啊,寒冷的月光提醒他已打了一天了。“战罢”,结束了。底下这第三句甚是精彩。不是“战罢”了吗?“城头”这边还在打。第三句转了一下,“城头铁鼓声犹震”,这边已经结束了,那边城头的铁鼓还在震。说明有些地方还没打完。然后最后一句最精彩了,“匣里金刀血未干”,这个刀匣里面那把刀啊,那个鲜血还没干呢。唐诗的绝句,它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写瞬间的心情的一種转换,很少有诗从正面去写打仗,因为四句写不了打仗。他这写打仗,写得很聪明,先写战争前的准备,他不写自己的英勇、高贵。他写马,骝马,是好马,“白玉鞍”,贵重的鞍。这个是好马,好鞍,表示一种精神气概。他不写整个打仗的过程,他写打完了才发现,月光之寒提醒他仗已经打完了。说明什么呢?打的时候打忘了。打的时候没感觉,打完了发现月光很冷之后才知道打了一天了,赢了。但是,突然感觉到还没有完全赢,那边还在打。“城头铁鼓声犹震”,还在打,还没有完。他的构思太精致了,选在战争已经结束和尚未完全结束之时,写他的感情的转换。原来以为敌人被打退了,月光之寒提醒夜深了,说明打一天,打得忘我了,然后赢了。但是正在感到赢的时候,又听到战鼓,说明还没有完全赢,“城头铁鼓声犹震”,然后提醒自己,刚刚插进这个刀鞘里的这把刀啊,敌人的鲜血还没干。这太精彩了,就在于写了一刹那,已经结束,尚未结束,以为胜利,还没完全胜利,一天忘我,忽然感到自我。虽然没完全胜利,但是敌人的鲜血已经插到我刀鞘。我已经把它忘掉了。因为铁鼓震,我想起来,血还没干,我刚刚把敌人干掉。太精彩了!而且它的语言啊,虽然不像杜甫那样两个对子,它只有一个对子,特别是“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是完全工整的对仗。但是它的感情的转折,“月寒”引起了夜深,夜深提起了战罢,“铁鼓”提起了未罢,“匣里金刀血”提起了刚刚战胜,敌人刚刚被我干掉。在那一刹那的感情那么丰富的转折,这是第一。第二,它的语言太精彩了。“骝马”“玉鞍”,哪里有“玉鞍”啊,鞍都不是玉的,玉的鞍都没法坐。“战罢沙场月色寒”,它不是说战到晚上,而是说寒冷,不是说月光亮了我发现了寒光,而是身体的触觉,这是画画不出来的。然后,“城头铁鼓”,一般不是用铁鼓啊。一般使用什么啊?金鼓!金鼓齐鸣啊,是不是?城头用铁鼓说明这个战争的残酷,战争的血腥啊,然后杀敌人的刀,什么刀啊?金刀。居然用金刀来杀人,他用这样的金刀美化自己的豪情。这个金刀是贵金属,贵金属涂上鲜血,充满了对比,惊心动魄,充满了情绪的转换,这是全唐绝句,全世界十四行诗都比不上的好诗。直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超过它。但是我们古典诗话家都把它忘掉了,我感到非常遗憾,但是同时也感到非常荣幸,被我发现了。谢谢大家。

对话:

问题一:孙教授您好,您刚才说,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还有教授对这些唐诗都不能有很好的理解。那这样是不是就说明现在很多在校的学生被老师误导了,他们好像接受的知识也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些老师应该如何去教这些诗?学生如何才能比较好地理解这些诗呢?还有刚才您在讲座一开始就说您的孫女年纪很小就会背很多唐诗,但是对这些唐诗又好像不能很好地理解,既然她没法很好地理解,那有必要去背这些唐诗吗?因为我个人认为,如果小孩子想从小学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的话,我觉得他们可以背一些《三字经》,可以从小培养他们一些比较好的品行。

教授答:请你的问话到此结束,你该同情我一点,老人的记忆力是不太好,你这么丰富的问题,我用上吃奶的力气也完全不可能记住。你说,这么多老师这么多教授,没有很好地理解唐诗的真正的精致,真正的精彩,真正的艺术,就这一点来说啊,我好像有一点过分自信,过分自恋。但是,我想了一下啊好像还不能这样谦虚,因为我的专业是文艺理论。对文本的个案分析啊,这个全世界的难题,西方文论大师已经宣布失败了。一种情况像苏珊·朗格,美国的,很权威的,我不管审美价值,我不管个案分析,这不是我的任务,我就是哲学家管哲学的事,搞形而上学。这是一种。第二种就是学贯中西的李欧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在中国有很大影响的。他在21世纪的文学论坛上讲过,从20世纪50年代,西方的文学理论有结构主义啊,解构主义啊,现象学啊,女权主义啊,后现代啊,还有种种吧,打着纷纭的旗号,都是为了解读文本的。文本好像城堡,各路人马来到城堡面前,厮杀的结果呢,纷纷倒地。旗帜狼藉一片,而城堡安然无恙。美国文论的最高权威,希利斯·米勒,干脆宣布理论和阅读是不相容的。更严重的是西方的大师,他们都认为文学不能下定义。因而文学,这个东西存在不存在都成问题,因而没有什么文学经典的问题。他们也不分析文本,也不屑于个案文本。因而他们就宣布不玩这个了。这个时候呢就冒出来一个我,我想人家干得好的是意识形态分析,人家干的是解构啊,重新思考意识形态。那都非常强大,是代表全世界最高的智商。但是在分析文本方面,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弱智,那么我就想了,人家自己都承认自己的理论完蛋了,那我还不觉醒,那就太对不起父母给我的堂堂七尺男子汉之躯了。我的生命短暂啊,特别是老汉今年七十七。那么我要干什么呢?如果是别人干得非常好的地方我跟过去,大不了跟他并驾齐驱,那就了不得了。那我是不是能找一个别人干不了的事呢?我一看,他们有一件事干不了,个案的文本分析他们不会,而这个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什么?自然科学发展告诉我们,有两种自然科学发展的途径,一种是爱因斯坦使用的演绎法,用数学的办法预言了水星近日点的漂移,后来实际考察证明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另外一种是个案分析,用归纳法。我就用第二种办法,就是说,用个案分析归纳来解决文本的奥秘,在这一点上,我是保持了非常清醒的头脑。因而我做了一件事,我用从2002年以来到现在为止十五年左右时间解读了将近五百篇的文本,然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大概我是对的,大概我能在西方人无能为力的地方、无可奈何的地方施展我的拳脚,我再也不像我的同学、我的朋友那样,跟着西方乱跑,西方人不解决他也不解决,西方人弄错了他也跟着跑,我就保持我的独立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刚才讲的,我们许多老师、教授让中学老师、同学受到误导,这个不要紧。人都是会被误导的,包括我刚才讲的话也可能有好多误导,不可能绝对正确。有了误导以后就等于吃了一点带细菌的食物,有个坏处就是可能拉肚子,但是有个好处是会提高你的免疫力,接受一些理论,哪怕是错误的,它里面还是有文化。这一文化就成为我们一个前进的基础,认识错误是最好的学习。如果你连错误都不知道那就没文化,那是白痴。这是我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不要悲观,哪怕错误的,你要听,你要知道它是怎么错的。我先洗耳恭听,然后想一想,哦,原来他是胡说八道,那我就进步了。哲学家有个叫波普尔的你知道吧?波普尔他有个理论:证伪高于证明。懂了吗?如果有一个命题:一切天鹅都是白的,如果你给我举例子证明它是对的,我看到天鹅是白的,你看到天鹅是白的,古人看到天鹅是白的,今人看到也是白的,外国人看到也是白的,中国人看到也是白的,一点用都没有,并不能证明一切天鹅是白的,只要发现一只天鹅是黑的,马上就完蛋了。但是相反,并不是一切天鹅是白的就肯定是对的。所以说有了一定的知识以后不管它对的错的,你要学会反思,要寻找黑天鹅。今天我给你带来这么多黑天鹅让你来观赏,以后你也可以找黑天鹅,找完黑天鹅,你再找白天鹅来反驳我,那你就进步了。人生就是这样的,在错误中前进,用波普尔的话来说,“一切的理论思维都是猜想和反驳”。我今天发表了我的猜想,你的任务是回去反驳我,好吧?

我应了你第一问。第二问是什么来着?要不要让小孩念这个古典诗词,是吧?这个我觉得是这样,不懂也让他念。因为中国古典诗词里的音韵,它的音乐性中的文化潜意识,那种美感,那种民族文化的精神密码,即使说不出,也会变成文化认同感在潜意识(里)训练他的音乐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他能背上的话,他日后慢慢会懂的,今天没有时间讲这个。中国汉语音韵的这个节奏感,特别是对古典诗歌,主要表现在后面的三个字结构,他只要把三个字记住了节奏就出来了。比如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觉得这个很有节奏,但其实,关键不在七个字,关键在最后三个字。你把前面删掉两个,“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还是很好。如果你再删掉两个字,“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还是很精彩。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它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这里。如果说你把这三个字改变了,那就不一样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皆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都有,牧童遥指杏花之村。”这是《诗经》的四言结构,中国的古典诗歌就是一个四言结构加一个三言结构。汉语的节奏主要概括在两个经典著作里面,一个就是《三字经》,都是三字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一个四字结构的,《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么多的奥秘全在一句七言诗里面,“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四字结构,“雨纷纷”三字结构,把它一连起来,就是诗,这是我简单地回答你。还是要他念,念了以后他就会有这个汉语的节奏,所以成语都是四言的:天地良心、气壮山河、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舍身取义。而谚语则多是七言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有缘千里来相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中的音乐性和价值观念以及民族文化的基因就这样深入骨头里去了,烧成灰也忘不了啦。

问题二:孙教授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您对于这个《唐诗鉴赏辞典》的看法,以及对这本书的编写和其他作者的一些看法,谢谢。

教授答:请允许我讲坦率的话,请允许我讲粗鲁的话,请允许我讲不礼貌的话,百分之六十是空话,套话,废话。当然也有一些有用的东西,就是讲知识的,作者生平啊,写于何时啊,什么典故啊。但解读诗歌艺术,基本是没有什么东西,水平跟我的师兄差不多,甚至不如,而且有的是根本就没有观点,就是把人家很精致的诗翻译成很啰唆的散文。但是很可惜,由于威信很高种种原因吧,也发行了一百多万册,甚至有两百万册都说不定了。这使我有时候感觉到无力回天。那么今天,到你们这里来,我一方面有“蚍蜉撼大树”的感觉,另一方面有蚂蚁搬泰山的豪情。

问题三:孙教授您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诗歌有两种境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您刚才在分析诗歌的时候多数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进行分析的,所以我想请问一下您,您怎么看待体现出作者“无我之境”的诗歌?谢谢。

教授答:你的问题很深刻,很尖端,很学术。从我的哲学和美学理念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无我之境”。“无我”,是表面上无我,实际上是“有我”,是一种更形而上的“我”。有一种诗,的确给人感觉到是“无我”的,我今天没时间讲啊,它跟我刚才讲的情感就是“动”恰恰相反,是静的。我举一个例子,好吧?“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就是树的树梢上开着这个芙蓉花,在山里边“发红萼”,开着红花。“涧户寂无人”,“涧”,山涧啊。“涧户”,涧边有一户人家,但是没有人。“涧户寂无人”,没有人,“纷纷开且落”。用王国维的理论来说,“无我之境”,不但没有“我”,而且没有人,“涧户寂无人”。花开了,花落了,跟人没关系,这就是说彻底的物,但是仍然是写“我”。这个“我”不把世界万物当作因为人而存在的,人跟世界、人跟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很天然的关系。物我之间,人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没有人,花开照样花落,不为人的欣赏与否而存在,那么这是“无我”了,但是这是具有禅宗理念的人眼中的世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我之境”,我们客气一点说吧,因为王国维是大师,我还不敢跟他多对话,当然,先生过世快一百年了,要对话也不可能了。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我做这样的解釋,实际上“无我之我”是更大的我,万物与我为一的“我”。禅宗本意,以无为余,以无相为体,无往为本,总之是一种不动心的“我”。好吧?谢谢你。

2013年4月15日

(王珊记录整理,作者修订)

猜你喜欢

柳树感情
柳树
柳树
带着感情
小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带着感情
世論調査に見る対日感情のロジック
感情强烈的叹号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