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内地高校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
2023-06-13孙琼如
○孙琼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提升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极了解、情感归属与依附以及生活实践。文化认同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文化共同体的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人民论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1/0307/c40531-32044600.html.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与创新者。学术界有关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学术产出,为我们认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规律与实现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2)陈第华:《“民考汉”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强化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71—76页。(3)简臻锐:《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探析——基于北京市9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第40—48。(4)秦洪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建构路径研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第59—61页。。但是,学者们较少将学术目光聚焦于内地高校港澳台生(下文简称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问题。近年来,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问题。但是,这类研究要么数据来源单一,要么缺乏理论对话,要么对文化认同的结构、特质缺乏深入的刻画,停留于简单的描述统计或数据罗列。
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说到底就是港澳台生对中华符号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认知偏好、情感归属与依附以及生活实践。由于社会化的外部成长环境不同,港澳台生相比内地学生更易受到西方文化尤其是分离主义的影响。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自从上台以来,一直都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支持“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试图将高中历史课纲的“中国史”粗暴地用所谓的“东南亚史”来替代。台湾一名大学教授分析了60年来5个版本的历史课本发现,有关辛亥革命的介绍被一次次删减,从1964年统编版的6千多字,到2020年翰林版只剩3百多字。台湾岛内有些孩子竟然连岳飞、孙中山是谁都不知道(5)《“史盲”!台湾年轻人是如何被洗脑的?》,中国青年网,(2021-10-16).。因此,来陆台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学的教科书“去中化”色彩浓厚,受“文化台独”影响深远,可能误解中华文化。但是,内地与港澳台经济社会发展反差正在强化港澳台生留在内地的动机,这也造成了港澳台生性格的复杂化、矛盾化与认同焦虑。港澳台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形成“文化自觉”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 理论解释与研究假设
关于“什么是中华文化认同”,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相关文献主要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观点是从中华文化的内容来界定,认为中华文化认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大文化”的认同(6)《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理论-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027/c49157-28812758.html.。另一种观点是从认同的类型来界定,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可以划分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法性认同、情感性认同、现实性认同和实效性认同(7)简臻锐:《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结果探析——基于北京市9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第75—80页。。结合这两种观点,本研究认为,中华文化认同是一个包含“中华文化”与“认同”的概念,中华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包括符号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认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概念,包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偏好(很想了解、接触中华文化)、情感归属与依附以及生活实践等内涵。因此,本研究的中华文化认同指港澳台生对中华符号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认知偏好、情感归属与依附以及生活实践。其实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的问题。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人、事、物)和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效能作出的一种总体评价。它关乎个体的价值判断,该不该做哪些事,做什么事有用等问题。价值观是一种心理倾向,支配着一个人的想法、决定或行为。一个人是否了解、接受、喜欢、践行某种(类)文化或价值观,往往受到其个体经历、性格、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社会学角度看,文化认同的本质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学关于社会化的解释存在个体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微观社会学站在个体角度认为,社会化的结果主要受个体内心体验、性格秉性内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某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勤快、自立、坚强,他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比较认同,反之,该学生的性格是懒惰、依赖父母或别人,他对自强不息的传统价值观未必认同。宏观社会学站在社会整体角度认为,社会化的结果主要受到个体所处的家庭、学校、社区等外部结构性因素影响。比如,西方学校教育注重个体主义,学生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中国教育注重集体取向,学生易形成利他、利国或换位思考的性格,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等传统价值观比较认同。
同理,中华文化认同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也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外部形塑论。这种观点认为,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主观意识,更多源自于学校、媒体、社会组织等外部结构性力量。比如,港澳台生是否认同中华文化可能更多受到所在高校、接触的媒体、同伴群体等外部力量的影响。简臻锐的研究表明,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介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8)简臻锐:《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结果探析——基于北京市9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第75—80页。。另一种是内部决定论。内部决定论是相对外部形塑论而言的。这里面又可分为两种解释。其一,性格特征影响文化认同。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或者人类赋予社会意义的自然事物等,都可称为文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最终体现的是其国民性,即集体人格。当某一个体的性格与其所在国家的集体人格(文化)相接近时,就比较容易产生文化认同。其二,历史主义影响文化认同。历史主义认为,人们的文化认同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深刻根植于共同的祖源叙事、先辈记忆和家园历史之中(9)韩丽颖:《青少年国家认同的主体基础、发展趋向和教育进路》,《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4期,第38—43页。。换言之,某个人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个人的历史记忆、生活经历、家国情怀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基于上述两种理论解释,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内地高校港澳台生的性格特征对其中华文化认同有着积极影响。
假设2:内地高校港澳台生所处的社会化环境对其中华文化认同有着积极影响。
二 数据来源、变量测量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课题组在2021年7—8月对H大学、J大学两所侨校的问卷调查。选择这两所学校做调查的原因:一是它们的港澳台生比例相对较高;二是它们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工作比较重视、开展时间较长、比较有典型性。本轮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在240份有效样本中,男生占48.3%,女生占51.7%。港、澳、台生比例分别是31.6%、47.4%、21%。
考虑到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问题,问卷调查法虽然能让我们迅速了解受访对象的态度,却很难了解受访者的认同结构及其内心世界,访谈法能让我们走进受访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价值观认同的情境性因素。因此,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我们在调研中还运用了深度访谈、重点访谈等资料收集方法,共访谈港澳台生36人次。选择多少人次主要考虑资料的饱和度。当受访对象无法提供新的信息,访谈资料呈现多次重复,且达到研究需要时,我们就不再选取新的访谈对象。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态度、情感、生活实践等。
(二)变量测量
1.被解释变量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问题,包含个体对某种文化的认知偏好、情感归属、日常生活实践等多层面内涵。参照相关文献和前期试调查的结果,我们选取了19个问题来测量被解释变量。这些问题主要是:“喜欢接触中国书法绘画”“喜欢接触中国戏曲”“喜欢接触中华文化书籍”“喜欢接触《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创新综艺”“喜欢接触内地创作的影视作品”“为自己是中华民族成员而感到高兴”“很高兴自己拥有中华文化背景”“为中华文化及其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很清楚中华民族成员这一身份对于自身的意义”“对中华文化有较深的依恋”“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愿意积极学习和传播中华文化”“当他人对中国形象有误解时,我愿意积极解释”“经常参观故宫等内地文化景点”“经常购买内地的食物”“穿过汉服”“经常购买内地旅游文创产品”“经常说普通话”“有庆祝传统节日的习惯”。
参照李克特量表,我们将19个问题的答案设计为“很不同意、比较不同意、说不清、比较同意、很同意”五分量表,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5分。为避免个别变量的随机扰动和模型冗杂,我们对19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前,首先进行了KMO检验和巴特利球体检验,KMO值达到0.93,这说明因子分析是适合的。因子分析结果参见表2,表2的结果显示19个项目具有较好的效度;三个因子内部项目的Cronbach系数都大于0.8,这也表明变量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2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构
2.解释变量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结合上述的理论假设,本项目在解释变量的设计上主要从性格特征、社会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我们参照大五人格量表,选取15个问题测量性格特征,答案设为“非常不符合=1,比较不符合=2,说不清=3,比较符合=4,非常符合=5”。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内地高校港澳台生性格特征的15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达到0.798,也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经最大方差旋转,15个项目可提取三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积极乐观因子”“消极悲观因子”“在乎别人看法因子”。“积极乐观因子”包括6个项目,“消极悲观因子”包含4个项目,“在意别人看法因子”包括5个项目(详见表1)。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3.701、2.932、1.188,总解释量为52.145%,信度都大于0.7。
表1 港澳台生的性格特征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必需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是指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全部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1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4页。。因此,关于社会化环境的变量测量,我们主要根据上述四个因素来选取测量指标。具体包括:家里长辈普及中华文化的频率;所在高校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理论课程的频率、所在高校组织有关中华文化实践活动的频率;通过媒体对中华文化消息及活动的接触程度、同辈群体向你传播中华文化的频率。参照李克特量表,我们将这5个问题的答案设计为“从不、较少、一般、较多、经常”五分量表,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5分。
3.控制变量
本研究还加入性别、受教育地是否港澳台、普通话水平等人口经济社会属性作为控制变量。其中性别、受教育地是否港澳台均为虚拟变量(1=男生,0=女生;1=是,0=否)。普通话水平处理为连续变量(非常差=1,比较差=2,中等=3,比较好=4,非常好=5)。
(三)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策略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和回归分析。考虑到本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揭示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生成机理,针对本研究主要变量的数据属性,我们将通过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模型拟合和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求解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三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特质
(一)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构维度
如上所述,为更好地了解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构,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内地高校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19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经最大方差旋转,我们可以发现,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结构由文化认知偏好、文化情感、文化实践三个因子组成。文化认知偏好因子包含5个测量项目,文化情感因子包含8个测量项目,文化实践因子包含6个测量项目(详见表2)。
(二)中华文化认同的特征
1.文化认知偏好
文化认知偏好是个体或群体主动了解、熟悉、接触文化知识体系的态度。测量某个群体对某种文化的认知偏好程度,精神文化比物质文化更有说服力。因为,物质文化更多是浅层的,而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因此,我们侧重从精神文化层面,调查港澳台生对精神文化的认知偏好情况。数据分析表明(见表3),多数港澳台生对中华精神文化的了解,以偏好影视作品为主,偏好书法、绘画、戏曲、书籍的较少。比如,仅有26.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喜欢接触中国书法绘画”,18.8%的人明确表示“喜欢接触中国戏曲”,45.8%的人认为“喜欢接触中华文化书籍”,37.4%的人表示“喜欢接触《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创新综艺”,而有58.3%的人表示“喜欢接触内地创作的影视作品”。
表3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知偏好的基本情况(%)
访谈发现,部分港澳台生喜欢观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部分学生喜欢观看《地道战》《亮剑》等反映革命文化的影视作品。有个台湾学生说,“我很喜欢看抗日题材的内地影视作品,比如《亮剑》,里面的李云龙、楚云飞都令人崇拜,他们身上的坚忍、刚强、有骨气等品格值得学习。”(CDX,20210810访谈)可见,影视作品比较直观,容易引起港澳台生的关注,优秀影视作品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影响比较显著。
2.文化情感
文化情感体现的是个体或群体对某种文化的忠诚、自豪、热爱、归属、依恋等心理状态。调查数据显示(见表4),大多数受访的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情感是令人振奋的。76.3%的人表示“为自己是中华民族成员而感到高兴”,78.4%的人承认“很高兴自己拥有中华文化背景”,77.9%的人表示“为中华文化及其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77.1%的人表示“很清楚中华民族成员这一身份对于自身的意义”,70.1%的人表示“对中华文化有较深的依恋”,72.1%的人表示“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归属感”,70.4%的人表示“愿意积极学习和传播中华文化”,75.4%的人表示“当他人对中国形象有误解时,愿意积极解释”。
表4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情感的基本情况(%)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30%左右的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情感是需要增进的。
访谈资料显示,多数受访的学生对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是热爱的,也为此感到自豪。有的学生说,我们中国是一个讲仁义的国家,从不主动挑起战争、侵略别人,这点很好;有的学生说,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这点对我们交朋友,很有帮助;有的学生说,我们中国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点让西方人愿意和我们交友。(QHF,20210812访谈)从这些话语看,受访学生对仁义、友善、诚信等传统文化元素持积极肯定态度,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3.文化实践
在中华文化实践方面,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见表5)。79.1%的港澳台生经常参观故宫等内地文化景点,82.9%的港澳台生喜欢购买内地食物,37.4%的港澳台生穿过汉服,51.2%喜欢购买内地旅游文创产品,82.1%的港澳台生表示“经常说普通话”,73.8%的港澳台生表示有“庆祝传统节日的习惯”。
表5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实践的基本情况(%)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仍然有近20%的港澳台生日常较少说普通话,近30%的港澳台生较少有庆祝传统节日的习惯,约50%的港澳台生较少购买内地旅游文创产品,超过60%的港澳台生从不穿汉服。
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中华文化生活实践对受访学生的价值观也起着重要的形塑作用。比如,有学生说,她从小到大,去过故宫好多次,深受故宫中庸文化的影响,自己也逐步形成看问题、做事情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价值取向。还有学生说,平时有过中秋节的习惯,这让她感受到家庭团聚的重要性,树立家庭幸福是人生成功重要标志的价值观。(HYX,20210815访谈)
四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为了深入地揭示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以上述的文化认知偏好、文化情感和文化实践为被解释变量,以性格特征、社会化环境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以性别、受教育地、普通话水平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见表6)。多重共线分析结果显示,6个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在1.032~6.453之间,说明不存在共线关系。
表6 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
模型1、3、5是控制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模型2、4、6是在控制其它变量的前提下,核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净效应。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
(1)从模型的拟合效果看
三个主要模型均有超过20%的被研究变量的方差得到解释,其样本决定系数在0.001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所构建的模型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2)控制变量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首先,性别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知偏好、文化实践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文化认知偏好方面,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情况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接触中国文化;文化实践方面,男生比女生的得分更高。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比女生接触中华文化的频率更多、程度更深。但是,性别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情感的影响不具统计显著性。
其次,“受教育地是否港澳台”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多维的影响。“小学在港澳台就读”的学生在中华文化情感、文化实践方面的得分显然比较低。“高中在港澳台就读”的学生在文化情感方面的得分也明显较低。“初中在港澳台就读”的学生对其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不具统计显著性。
最后,普通话水平越高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偏好更明显,在中华文化实践方面的得分也更高。这可能是因为普通话有助于港澳台生更紧密地接触中华文化。但是,“普通话水平”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情感的影响不具统计显著性。
(3)性格特征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性质和程度
首先,“性格乐观因子”的得分越多,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知偏好、文化实践的得分也越高。这可能是因为性格比较乐观的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了解、参与也更积极。但是,“性格乐观因子”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情感的影响不具统计显著性。
其次,“性格悲观因子”对中华文化情感具有消极影响,性格越悲观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也越弱。“性格悲观因子”对文化认知偏好、文化实践的影响不具统计显著性。
最后,“在乎别人看法因子”对中华文化认同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是否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与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没有统计相关性。
(4)社会化环境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性质与程度
其一,家庭环境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三个项目都有影响,且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深。“家里长辈普及中华文化的频率”越高,港澳台生对中华文化也越了解、情感更深、参加实践活动也更积极。
其二,学校环境影响的复杂性。“所在高校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理论课程的频率”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知偏好、文化情感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港澳台生所在高校中华文化理论课的开设频率越高,港澳台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越多、情感也越深。但是,理论课开设频率对学生的文化实践并没有显著影响。令人奇怪的是,“所在高校组织有关中华文化实践活动的频率”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三个维度都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高校组织的文化实践活动效果还差强人意,难以入脑、入耳、入心。
其三,媒介环境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不同层面也都具有积极影响。港澳台生“通过媒体对中华文化消息及活动的接触程度”越多,他们对中华文化越了解、认同感越深、参加文化实践活动越积极。可见,媒介环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但是通过标准回归系数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媒介环境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仍然弱于家庭环境。
其四,同伴群体的影响较单一。“同辈群体向你传播中华文化的频率因子”每增加一分,港澳台生中华文化情感的得分就上扬0.264分,这在0.01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换言之,港澳台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同辈群体对港澳台生的文化认知偏好、文化实践的影响都不具统计显著性。
五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运用H大学、J大学两所侨校的问卷调查,描述分析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构、特征,并用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揭示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机理。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包括文化认知偏好、文化情感、文化实践三个维度。统计描述分析表明,在文化认知偏好方面,喜欢接触感官性、视觉性的文化作品较多,深层次的文化偏好较少。在文化情感方面,大多数港澳台生对中华文化有较强的自豪感、归属感和效能感。在文化实践方面,港澳台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文化的情况是积极向上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复杂的。在人口特征方面,性别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知偏好、文化实践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小学、高中阶段的受教育地是港澳台的学生在中华文化情感、文化实践方面的得分相对较低。港澳台生的普通话水平与其中华文化认同偏好、文化实践具有正相关。在性格特征方面,性格比较积极乐观的学生也更喜欢接触中华文化,在生活中更主动践行中华文化;性格消极悲观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也越弱。在社会化环境方面,家庭环境对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所在高校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理论课程的频率”对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知偏好、文化情感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但对文化实践的影响没有统计意义。港澳台生“通过媒体对中华文化消息及活动的接触程度”越多,他们对越喜欢接触中华文化、认同感越深、参加文化实践活动也越积极。港澳台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同辈群体对港澳台生的文化认知偏好、文化实践的影响都不具统计显著性。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可以为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生成过程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经验,推进了同类研究的知识增长。以往的文献通常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很少针对港澳台生的专门研究。此外,相关文献要么偏向微观角度,探讨个体的人口经济社会属性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要么偏向宏观角度,探究外部环境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本研究表明,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既受到个体人口特征、性格特征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媒体、学校、同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双重影响”说明单纯从内部决定论或者外部型塑论来认识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都是有失偏颇的。
本研究还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对高校或相关政府部门增进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具有一定的工作启示。第一,通过性格测试量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观察,对港澳台生进行分类培养。将积极乐观的学生与消极悲观的学生结对子,引导前者带动后者,主动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文化情感。第二,通过家校联合,提升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对港澳台生的文化认同影响最大。高校应该联合社会组织或相关政府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和传播形式,积极向港澳台生家庭传播中华文化、举办中华文化的家长工作坊、家长论坛等活动。第三,抓好中华文化理论课程的建设工程。包括增设课程数量、增加授课次数、提升课程质量。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发中华文化理论课程群,通过线上、线下或混合式教学等形式,推出中华文化的国家级“金课”。第四,提升中华文化实践活动的质量。针对港澳台生偏好视觉感官类文化,可将中华书法、绘画、戏曲、书籍等深层文化融入体验式的文化实践活动。比如,近年来的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第五,加强主流媒体对中华文化的宣传,占领网络主阵地。“00后”的港澳台生接触更多的是新媒体,时间、注意力主要被抖音、微信、QQ等新媒体占据。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高校要建设好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融入新媒体,吸引港澳台生乐于接触、学习甚至参与创造;另一方面文化监管机构也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
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在增进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要巩固中华文化认同。一是通过增进港澳台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整合、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港澳台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内地学习生活,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教育,对中华文化认同也逐步增强,这有助于他们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重点引导港澳台生认识、热爱、实践这三种文化。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包括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符号和核心价值观。在共同的历史记忆方面,加强港澳台生对中华文明史的教育引导,以强化“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一家人”等观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情感基础。在文化符号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中华文化符号宣传、教育等活动,引导港澳台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思想基础。在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微,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港澳台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
(二)研究展望
本文仍然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这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启示。首先,受限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问卷样本量较少。今后可在不同类型的高校做大规模的问卷调研,同时增加深度访谈,采用混合研究解释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提升研究质量和深度。其次,本文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只代表受调查对象某一时点的状态,未来研究可运用实验研究或纵贯研究的方法验证港澳台生的个人特征、性格特征、社会化环境与其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同时,对港澳台生进行分类别考察,比较港澳台生中华文化认同是否存在内部差异。最后,本文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测量指标也相对局限,今后可在多轮调研和相关理论挖掘的基础上构建更有效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