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6-13冯春雷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冯春雷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持续革新,新课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停留于取得高分数,而是更加注重怎样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上对于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初中物理是我国教育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本文从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入手,探讨怎样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是学生迈入物理殿堂、接触物理世界的起点,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核心素养也就是需要让学生在各年龄段接受与之发展需求相符的教育,同时在学习阶段培养个人的品质、符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始终坚守科学性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教育,同时在教学期间还要做到与时俱进,解释各类物理现象,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了解物理知识.

1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分析

1.1 物理知识和观念

物理知识和观念也就是指课本之中的物理概念、规律等内容.若想促使学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识与概念,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一定要做到对核心概念、有关规律的讲解,把这些基础性内容分析、解释清楚,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做到充分了解,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切实掌握物理基础概念,并且帮助学生更加明确物理这一学科的特征,能够基于物理知识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

1.2 科学的方法和思维

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是指学生基于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以此构建出个人的物理认知体系,熟知各种物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在参与实验活动时,学生还能利用不同的措施来完成知识、定理的验证.物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无法借助其他学科的思维、经验来实现物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是只能凭借物理的方式、思维观念对问题加以解析、探索与处理.

1.3 物理知识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该方面内容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物理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部分物理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实行客观规律的归纳总结,如此便可有效提升学生发现、解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可基于物理知识展开探究,可发掘生活中存在的物理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1.4 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也就是指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做到大胆创新,勇于进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学生在参与实验活动时,一定要以仔细、严肃、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严谨的习惯,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与规律.

2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1 多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做事的严谨态度

物理是一门表达客观事实的学科,其不同于其他学科,一般具有概念性.所以,学生应当采取理性的物理学习方式.不过,物理知识由于较为晦涩难懂、抽象性较强,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口头解释与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助于学生更易于理解.

例如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开展实验活动,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成像镜头发生了何种变化.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验完毕之后,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实验观察结果,后续教师再按照学生提交上来的实验总结报告更加深入、详细地解释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如此一来,学生也就可以更为轻松地掌握凸透镜成像相关的知识,而且由于自身有动手操作验证,便会让学生对此光学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2.2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的讲解、灌输,学生在此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下会渐渐在学习之中陷入被动地位,同时因为不同学生相互间各有差异,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天差地别.因此,在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征等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组别.

例如 部分学生偏好自主动手进行实验,部分学生偏好各类有趣的理论知识与故事,对此便可借助分组教學的措施最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使之在自身兴趣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偏好理论知识的学生,教师可加强与之的交流互动,也可为他们布置、收集、整理课外物理故事和规律的作业,让其将自己喜欢的资料分享给全班同学;面对偏好动手实验的学生,教师就可在教学过程中多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实验器材,并教授他们正确的操作方式,或是在自己向全班同学演示实验操作步骤时,安排他们从旁协助.基于以上措施便能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发挥出来,引导他们形成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3 结合日常生活,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2.3.1 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使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初中物理知识包含了许多概念性内容,同时物理定理与公式都比较抽象,若是未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作为引导和情境代入,学生将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导致学习效果较差,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必须要构建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其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2 联系实际生活,激活学生对物理的探索兴趣

初中学生的探索兴趣通常源自和个人有关的事件、物体,同时物理这门学科的内容比较抽象,包括了各种现象与规律,如果教师能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解释清楚各项知识背后蕴含的规律,便能让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去探究相关问题.对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验活动,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学生会逐渐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从而更加投入地进行物理学习.

例如 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探究类型的作业,让学生自主测量门窗的长度和宽度、自己或者家长的身高,分析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在以上作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讨论,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刺激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兴趣.

2.3.3 形成物理思想觀念

很多物理理论知识都和生活中的现象存在一定联系,通过把生活和物理教学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 在梳头发时,用梳子反复摩擦头发,头发就会吸附在梳子上,而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摩擦起电现象;在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窗户上会形成一层窗花,这便是所谓的凝华现象.通过将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

以物理的视角来进行生活事件的观察、研究,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学生便会相应地分析是否能够使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将物理主干知识作为依托,再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人的物理知识框架,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

2.4 传授正确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能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能让其在学习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仅凭教师在课堂上单一地分析、讲解,较难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特别是部分学生理性思维较弱,而物理学科又是一门对于理性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倍感吃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带领学生发现合适的学习方式.比如,独立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式学习方法等.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在未受到教师监督的基础上也能以平稳的心态高效学习.

另外,在进行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始终维持高度的专注性,深度了解物理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在此环节中,学生需要尽量激活自己的大脑细胞,仔细思考,积极拓展自身的理性思维,加强自主探究、勇于质疑的能力.由此便能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产生更高的兴趣,建立更强的自信心,改变学习态度,并为其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实验操作任务,基于实验活动的组织,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接触物理知识、验证物理规律的途径,以更加多元化、趣味性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加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物理学习,同时也会在学习阶段保持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更为平稳的心态面对物理难题,更为有效地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2.5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各行各业,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让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进入到新的阶段,教学工作开展更加便利,教师能够凭借信息技术教学工具,轻松、简单地将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部分物理现象是冬季较常出现的,比如,河面结冰、窗户起雾,教师便可借助信息化教学措施,将以上物理现象通过屏幕呈现给全班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同时也能更为轻松地领悟此现象的物理原理.

例如 在进行“电磁波及其传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电磁感应”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若是仅凭教师口头上的解释,难以让学生做到充分理解,对此,教师便可将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通过电磁感应发明发电机的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在投影屏幕上播放出来,从而把人类肉眼无法观察的电荷利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便可直观、清晰地了解发电机发电的全过程和原理.此种微观层面的物理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若是引入信息技术,凭借多媒体手段直接展示,便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持续改革创新,核心素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关键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积极引入各种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兴趣,带动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到学生之中,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知识领悟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构建更加活跃、自由、轻松的物理课堂,最终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更好地满足校园教育和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华夏教师,2022(24):82-84.

[2]郭桂周,肖白云,柳晓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原理与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5):47-52.

[3]刘艳.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J].广西物理,2021,42(03):71-73.

[4]范润生.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11-212.

[5]李文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3):154-155.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