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以承德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为例
2023-06-13董宏杰曾穗平
董宏杰 曾穗平 曾 坚 张 鑫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2.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3.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村镇聚落的科学布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途径。村镇聚落空间格局主要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分布与配置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演变均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1],理解其演变规律和驱动力有助于构建合理完善的组织体系。村镇聚落的组织体系是构建城乡聚落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优化村镇地域要素配置、完善地域功能的有力保障[2]。
从既有研究来看,国外侧重于村镇类型和布局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则倾向于村镇空间布局类型和空间密度等的研究[3]。纵观整个研究进程,定性分析方法占据主导地位,如金其铭[4]对农村聚落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近年来,更多的学者逐步引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李红波等[5]对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辨析了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驱动机制;苏思信等[6]通过多维度的乡村发展指标矩阵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了京津冀地区乡村发展格局演化规律与发展路径;冯应斌等[7]从用地规模、空间形态、结构体系方面分析了村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特征,构建了自然—经济—区位驱动力演变模型。依托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更多倾向于借助计算机构建空间数据模型来分析村镇聚落的空间格局,相关研究的体系性和方法性逐渐增强,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效率和成果的科学性。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镇化加剧了国土空间格局的演变,间接导致了城市与乡村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局面。在城乡关系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村庄、乡镇、小城镇作为城市边缘地带在总体发展过程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政府对村镇规划投入精力不足,造成了其空间布局的紊乱;另一方面,村镇受到城市的严重侵袭,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减少,出现了土地荒漠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提出和国土空间规划对要素资源整合需求的介入,村镇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全面了解村镇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和趋势,把握村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规划的手段适时干预,有助于规避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承德地区的村镇聚落是北方山地型村镇聚落的典型代表,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格局。本研究意图通过数字化的研究手段探寻承德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规律,剖析其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为承德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有益的依据。
1 研究概况
1.1 研究区域概况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态势下降,西北部位于“内蒙古高原—坝上草原”地区,海拔介于100~2 300 m,平均海拔350 m,最高海拔为2 292 m;其内部水源以及林地、草地等资源十分丰富。研究聚焦于承德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域,选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滦平县和兴隆县作为研究范围(图1),将此范围内的村镇聚落作为主体研究对象,提取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范围内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12个街道办事处、44个镇、36个乡、134个社区居委会、1 037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1 049.19 km2。
图1 研究范围划定Fig.1 Delineation of the study area
1.2 研究时间点选取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政策、发展现状,以及城乡人口及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将城乡关系分为5个时期[8]:改革开放初期的城乡关系缓和时期(1978—1985年)、城乡改革导向下的城乡关系失衡时期(1986—1991年)、市场经济改革导向下的城乡二元扩大时期(1992—2000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下的城乡关系改善时期(2001—2010年)、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乡均衡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基于此,研究选取1985、1990、2000、2010、2016年5个代表性时间点展开分析。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研究需要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图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和专项规划数据(表1)三大类,所有数据均统一投影坐标系为WGS 1984 UTM Zone 50N。研究首先运用ENVI 5.3进行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预处理,解译得到5个时间切片下的村镇聚落空间分布矢量数据,将其作为分析的数据底图。
表1 数据来源和用途介绍Table 1 Introduction of data sources and uses
2.2 研究方法
将村镇建成区范围定义为村镇聚落斑块(简称“聚落”),选取标准差椭圆法、最近邻指数法(ANN)和核密度估计法(KDE)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ArcGIS平台研究不同城乡关系影响下村镇聚落在空间上的布局方式与排列状态,并总结其演变特征和规律。
2.2.1标准差椭圆法
标准差椭圆法可用来测量计算村镇聚落斑块在空间上生长变化的趋势。根据椭圆长短轴的方向、大小,可以查看聚落的分布情况。椭圆圆心坐标计算式[9]可表示为:
(1a)
(1b)
2.2.2最近邻指数法(ANN)
(2)
式中:di为聚落i的质心与其最邻近聚落的质心之间的距离;n为聚落的数量;A为所有聚落的最小外接多边形的面积。
根据R值可初步判断聚落间的布局特征,R的值越小,集聚程度越大。若R<1,则聚落间表现为聚类模式;若R>1,则聚落间表现为离散或竞争模式;若R=1,则为随机模式。
z得分的计算式为:
(3)
根据z得分和p值可获得置信度,进一步判断要素间集聚或分散的程度。有关p值和z得分与置信度表达的含义及临界值可查阅ArcGIS官方网站和教程,这里不做展开说明。
2.2.3核密度估计法(KDE)
核密度估计法为应用数学函数计算的一种非参数密度统计方法,可用于计算所有聚落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11]。其计算式[12]为:
(4)
式中:f(x,y)为聚落(x,y)的估计密度;h为带宽或平滑参数;k为核函数;Di为点(x,y)距第i个聚落的观测距离。
3 计算和分析
3.1 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1.1空间生长方向演变
运用标准差椭圆法测度1985—2016年间5个时间切片的村镇聚落数据(图2),测量椭圆的中心点位置、长轴和短轴长度以及旋转角度,可通过比较得到不同时间段内村镇聚落分布方向和位置的演化趋势(表2)。可知:从1985—2016年,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分布的整体方向基本一致,均为北偏东方向;椭圆长轴和短轴的长度呈增大趋势,村镇聚落的分布范围在逐渐向外围扩展;中心点位置整体向西北侧偏移,发展重心逐渐向西北偏移,但整体偏移幅度不大;椭圆的离心率先增大后减小,村镇聚落的方向性也先增强再减小;所有椭圆均将双桥区、双滦区的几乎全部地区和鹰手营子矿区、滦平县、承德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兴隆县的小部分地区包含在内,表明村镇聚落集中分布于研究范围的中部偏北方向,南部分布相对较少。
a—1985年;b—1990年;c—2000年;d—2010年;e—2016年。 研究范围; 县区边界; 乡镇街道边界; 标准差椭圆; 聚落斑块。图2 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的标准差椭圆分析Fig.2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analysis of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表2 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的标准差椭圆测量指标Table 2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measurement indexes of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总的来说,从1985—2000年,承德地区的资源向城市偏移,城市侵蚀了部分村镇空间,村镇可利用资源相对较少,整体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内部发展;从2001—2016年,村镇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其布局方向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发散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
3.1.2空间布局模式演变
表3 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及相关指标Table 3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and related indexes of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1985年的R为0.449 150,该时期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主要在城区及乡镇周边集聚。1990年的R为0.434 050,与1985年相比有所减小,且达到了所有时间点的最小值,此时村镇聚落呈现为集聚程度最高的状态。2000年的R与1990年相比有所增大,该时期村镇聚落的集聚程度逐渐减弱,呈现一般集聚状态。2010年的R继续增大,村镇聚落正在由城区及乡镇区向周边地区扩展。2016年的R为0.539 050,达到了所有时间点的最大值,此时村镇聚落不再拘泥于向心集聚发展,而转为更为均质的分布状态。
3.1.3空间分布密度演变
运用核密度估计法(KDE)对1985—2016年间5个时间切片的村镇聚落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可判断不同时期村镇聚落空间分布密度的演变趋势(图3)。
a—1985年;b—1990年;c—2000年;d—2010年;e—2016年。 研究范围; 县区边界; 乡镇街道边界。图3 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的核密度分布Fig.3 Nuclear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1985年,村镇聚落斑块密度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双桥区、双滦区所在的承德中心城区,并在此形成一个显著性的集聚中心。1990年,村镇聚落斑块除原有的中心外,逐渐在鹰手营子矿区出现新的集聚区域。2000年,村镇聚落斑块密度高的区域逐渐向承德县扩散,且开始在鹰手营子矿区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集聚中心。2010年,原有集聚中心外围的滦平县、承德县、兴隆县所在区域产生了多个新的集聚区域。2016年,村镇聚落集聚区域逐渐形成主次相辅的多中心综合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局面。
总的来说,从1985—2000年,承德市处于城镇发展初期,城市职能较为单一,村镇聚落斑块最初在研究范围的中部区域形成一个明显集聚中心;从2001—2016年,改革开放带动承德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职能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村镇聚落的集聚区域向中心城区外围扩散,并形成多个新的集聚中心。此时,城市重要职能逐渐由中心向外围转移,人口和资源也逐渐向中心城区外围输送,中心城区周边区域的发展速度加快,单中心的空间布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村镇聚落发展建设的需要,转而出现多个新的集聚中心,形成相对稳定的多中心布局模式[13]。
3.2 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驱动力
3.2.1内部驱动力
1)地形地貌的影响。承德境内地势情况复杂,整体起伏不定、凹凸不平,具有北方独特的山地景观——丹霞地貌。在高程、坡度等地理因素的影响下,研究范围内90%以上的村镇聚落位于地势较低、地形平缓且具有一定坡度的向阳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复杂程度较低,日照充足,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相较其他地区更适宜人类居住。与之相反的是,背阴的坡面阳光不足,视野不够开阔;海拔较低的地区容易产生洪涝灾害,较高的地区温差较大,生活不便;过于开敞的地区则容易受到风沙的侵袭;而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地区建设难度相对较大,经济成本也相对较高(图4~6)。
a—高程分析;b—坡度分析。 研究范围; 县区边界; 乡镇街道边界。图4 研究范围地形地貌分析Fig.4 Analysis of topographic features in the study area
图5 村镇聚落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随高程演变趋势Fig.5 The changing trends of patch numbers and patch density with elevation in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图6 聚落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随坡度演变趋势Fig.6 The changing trends of patch numbers and patch density with slope in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2)河流水系的吸引。承德作为一个山水城市,不仅山地资源丰富,更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以及潘家口、双峰寺等水库,可同时为市域和周边的京津地区供水。丰富的水资源不仅带来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以促进灌木、乔木等植被的生长,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同时保障人类的休养生息和生产生活。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山水崇拜思想使人民对山水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因而聚落选址时也多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依山傍水、顺势而为[14]。为此,以1 000 m为步长,10 000 m为最大半径,对河流建立缓冲区,与聚落斑块进行叠置。可以得到:研究范围内的村镇聚落多集聚于半径小于5 000 m范围内,且分布走向大体一致,随河流水系的变化而变化(图7)。村镇居民可于此获得更加舒适宜人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村镇的兴盛和发展。
3.2.2外部驱动力
1)道路交通的推动。聚落与聚落之间依靠道路产生联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流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15]。道路网作为村镇聚落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其建设情况影响了聚落内部的功能分布、空间构成和设施布置,且可以带动经济,直接关系到聚落的长远发展[16]。以1 000 m为步长、10 000 m为最大半径,对道路网建立不同半径的缓冲区,并与聚落斑块进行叠置,可以得到:村镇聚落大多集中于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呈沿道路分布的趋势,超过80%的聚落分布于缓冲半径为1 000 m的区域范围内;与道路的距离越近,村镇聚落斑块的分布也就越密集(图8)。
2)经济发展的刺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动态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7]。人口和经济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某一区域内的发展建设情况,间接影响村镇聚落的空间分布[18-20]。以从统计年鉴中获得的不同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作为衡量村镇经济的指标,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人口集聚程度的指标,分别进行可视化处理(图9),得到:在经济条件较好、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聚落较为分布集中。因为这些地区具有高度集聚的生产物质要素和空间信息资源,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和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加速资源要素转化和地域发展,增强与周边的联系,产生空间集聚效应。
a—人均GDP分析;b—人口密度分析。 研究范围; 县区边界; 乡镇街道边界; 聚落斑块。图9 研究范围经济人口分析Fig.9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in the study area
3.2.3综合驱动力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最重要的关系。村镇聚落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杂系统[2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发展必须由政府调控,大部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仅服务于城市,乡村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城乡之间呈现分离发展的状态,亟待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发展阶段衍生出了不同的城乡关系,出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问题,进一步激化了城乡矛盾,催化了城乡发展过程的不均衡局面(图10)。
a—1978—1985年;b—1986—1991年;c—1992—2000年;d—2001—2010年;e—2011年至今。图10 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城乡要素流动方向示意Fig.10 The flow dir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lements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1)在城乡关系缓和时期(1978—1985年),我国颁布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进行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生产力均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乡村自给自足,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在这一阶段,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均得到了较为有序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相对较快。
2)在城乡关系失衡时期(1986—1991年),“三农”问题出现,改革进程放缓,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均的局面,要素逐渐由乡村流向城市,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此时城市的发展进程较快,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剧,城市逐渐向外扩张,乡村的扩张速度较为缓慢。
3)在城乡二元扩大时期(1992—2000年),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将发展的重点重新转移到城市,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到城镇化的建设上,城市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集体没落,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转向城市,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迅速扩大。这一阶段,城市空间的扩张速度日益加剧,乡村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出现了极其不均衡的发展局面。
4)在城乡关系改善时期(2001—2010年),西部大开发、免除农业税、城乡一体化等政策的提出使我国可以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以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联系的纽带,吸引乡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资源互相流通,资源要素逐渐由城市向乡村流动,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这一时期城市扩张速度减缓,乡村的扩张速度逐步加快。
5)在城乡均衡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合理配置城市与乡村的资金、人才、设施等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资源要素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保持自由流动,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城乡空间建设均有望实现有序的发展。
城乡关系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村镇空间格局演变的不同阶段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可以说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村镇聚落空间格局的变化。
4 结论和思考
4.1 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趋势
4.1.1整体演变特征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缓和—失衡—改善”的发展历程,正逐步向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努力。以2000年为界,1985—2016年的城乡关系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下村镇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如下:
1)从1985—2000年,城乡关系逐渐恶化。此时,城市建设占据主要地位,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和资源向城市倾斜,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剧。在这一阶段,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逐渐向中部地区聚集;总体表现为聚类模式,村镇聚落间的集聚程度增强;且村镇聚落在承德中心城区的集聚效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单中心布局模式。
2)从2001—2016年,城乡关系逐渐好转。此时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较前有所缓解,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和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这一阶段,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逐渐向外围扩散,分布范围逐渐扩展;总体仍表现为聚类模式,但是村镇聚落间的集聚程度逐渐减弱;村镇聚落在中心城区外围的滦平县、承德县、兴隆县所在区域分别形成了多个集聚中心,村镇聚落呈现多中心的布局模式。
4.1.2未来发展趋势
村镇聚落中寄托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能够赋予置身其中的人们以极大的归属感。村镇聚落的空间格局在演化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复合影响。就承德地区而言,受到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内部驱动力的影响,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等外部驱动力的刺激,以及城乡发展矛盾的综合驱动力的推动,村镇聚落的空间格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根据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和“核心—外围”理论,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的空间格局在未来必然会发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变化,整体发展趋势将由最初的单核心空间格局逐步转为单个“核心—外围”构成的简单空间格局,最后转变为多个“核心—外围”结构组成的复杂的均衡的网络式空间格局(图11)。
a—单核心;b—单个“核心—外围”;c—多个“核心—外围”。图11 研究范围内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示意Fig.11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trends of village and small-town settlements in the study area
4.2 村镇聚落空间格局优化
4.2.1村镇空间结构规划
《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22]将本文选取的研究范围定义为“都市区”,强调以中心城区作为主中心,以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和滦平县为副中心,分别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形成城镇发展带,带动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和六沟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最终形成“一心、三副、两带、两区”的空间结构。结合本研究的成果,可对其村镇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构建“一核、两轴、两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明确村镇空间未来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促进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1)一核:双桥区和双滦区所在的中心城区为区域的发展核心,在区域内处于统筹的地位,可以引领其他地区的发展。
2)两轴:联合滦平县、承德县、平泉市,向北京、沈阳的方向发展,建立横向的京冀区域发展轴线;连接隆化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形成纵向的村镇空间发展轴线。
3)两带:串联避暑山庄风景区、双峰寺水库、茅荆坝森林公园和雾灵山风景区、六道河风景区、潘家口水库等景点形成两条生态休闲发展带。
4)多节点:根据村镇空间发展的重要程度形成多个区域节点,形成多个小核心带动外围区域的共同发展。
4.2.2村镇等级体系规划
依据村镇聚落空间格局的整体演变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村镇空间结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村镇等级体系规划。规划按照辐射范围的大小,将村镇等级体系规划为“中心城区—区、县—重点村镇—一般村镇”。其中,“中心城区”为双桥区、双滦区所在的中心城区,为发展的主要中心;各区县政府所在地为次要中心,辅助主中心发展;上板城镇、大庙镇、张百湾镇等发展较为迅速且对周边村镇具有辐射作用的村镇为重点村镇;其余为一般村镇。各村镇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带动,共同构成了多中心的区块链式格局。
4.3 研究的普适性探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村镇聚落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23]。GIS技术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促使研究人员抛弃了传统的单一的定性分析方法,转而向数字化研究的领域靠拢[24]。
4.3.1研究方法的普适性
以GIS空间格局分析的数字化方法作为技术支撑,探讨村镇聚落发展的特征及规律,从中提取产生影响的内、外及综合驱动力因素,预测村镇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以此作为村镇空间格局优化的依据,辅助村镇空间规划的编制。
希望通过科学理性的思维,借助数字分析技术,结合社会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思路和方法,从规划的角度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体系。一方面希望为研究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希望为优化村镇地域要素配置提供理论指导,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村镇聚落具体的空间设计和建设活动中去,探寻与村镇聚落发展现状相符合的空间优化策略,从而提升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
4.3.2驱动因素的普适性
将承德地区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归结为三大类,包括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和综合驱动力。其中,内部驱动力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因素,外部驱动力为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综合驱动力为城乡发展矛盾等人文因素。三类驱动力看似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耦合关系。我国绝大部分村镇聚落的形成和发展、退化和消亡都摆脱不了这三大驱动力的交互作用[24]。
以承德市为例,在综合分析了其现状的基础上,将村镇目前的空间格局拆解为:以城乡发展矛盾等人文因素为主进行综合驱动,并以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因素和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为辅进行内、外交互作用的结果。相同地域的村镇聚落因属性相似,可能出现相似的发展态势;而不同地域的村镇聚落由于自然、社会、人文属性的不同,将呈现出不同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影响空间发展的局面。
因此,研究过程提供的方法和驱动因素的选取在某种层次上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其他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是研究不能千篇一律,在研究过程中仍需对地块具体条件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5 结束语
基于标准差椭圆法、最近邻指数法(ANN)、核密度估计法(KDE)等空间格局分析的数字化方法对解译后的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承德中心城区村镇聚落空间格局呈现由“向心集中—外围扩散、中心位置偏移、聚集程度减弱”的发展趋势,总体空间格局逐渐由单中心布局模式转为多中心布局模式。2)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内部驱动力的影响,道路交通、经济发展等外部驱动力的刺激,以及城乡发展矛盾等综合驱动力的推动,是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原因。3)未来的村镇聚落将逐渐由单一、简单的空间格局演变为更为复杂均衡的网络式空间格局。4)研究成果可作为村镇聚落空间格局优化的依据来指导村镇的空间建设。
本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思路,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后来者可据此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纵观整个研究过程,仍存在数据精度不足、因素考虑不全面等问题,需要科研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探索出更具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提升研究过程的准确性,从而完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