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臧云远:“我觉得眼前一片光明”

2023-06-13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界论持久战毛主席

我幼稚地问主席:“你看革命什么时候成功?”主席慈祥地说:“你指的是抗日战争吗?需要十年八年。至于革命成功,也许二十年三十年,也许我们这一辈子都赶不上了。”

臧云远(1913-1991),山东蓬莱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济南华东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1938年秋,臧云远来到延安,下榻在西北大旅社。刚开始,他拜访几位文化界的朋友,“当时,交际处长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脱口而出多年的渴望:‘我想见见毛主席。第二天他来回话:‘晩饭后,有位同志来接你去见毛主席。这一天是很不平静的,我觉得钟表走得太慢了”。下文为臧云远的回忆。

傍晚的时候,有人领我先到一所窑洞,里面走出一位同志,热情地接待我。由他挂了电话,又派另一位同志送我到一个院落。

只见土山下三间窑,毛主席正在靠南的窑窗前,伏案写作。书案是长方木板。上面铺着桌布,点了两支蜡烛,案头上放着一个半尺高的高尔基塑像。毛主席见我进来,就放下毛笔,同我握手,让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我一看窑洞里有个木板床,墙上挂着一件大衣,我们的毛主席是这样简洁朴素!这时,他打开一筒小炮台烟叫我抽。我说戒烟了。一位同志泡来两杯茶。喝一口延河水,心里像延河一样欢腾翻滚。

我看见他桌上有一摞稿纸,就是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谈话就从《论持久战》开始。毛主席问我《论持久战》在汉口文化界有什么反映,我说是茅塞顿开,心里亮堂了。离开汉口时,凯丰曾和我谈到《论持久战》这部光辉著作一下子销售了一万多册,我向毛主席报告了。毛主席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回答:“山东蓬莱。”毛主席问:“那里地势怎样,有山吗?”我说:“胶东像个牛头,蓬莱是牛角,突出在渤海,海里一串岛屿,是渤海南端的门户……”毛主席点点头。当时我不知道毛主席问胶东地势是有打算派八路军支队去打游击。以后毛主席派许世友将军在胶东锯齿牙山建立了敌后革命根据地。

毛主席问我在东京几年,我说五年。接着我向毛主席报告了在东京留学生中革命文艺活动的情况……那时中华民族危急存亡,远离祖国寻找真理的留学生,把希望寄托在井冈山。无论是剧团演出、诗歌座谈,文艺界和文化界的集会,都在谈论着红军的消息。而今夕,在烛光照耀下,红军的创建人、党的主席就坐在面前,我的内心是多么激动!

毛主席当时45岁,正当壮年,我不过是25岁的青年。我感到万水千山、二万五千里征途的战火风云,仿佛都留在略显消瘦的主席的面庞上,他的眉宇间闪动着指挥千军万马的雄才智慧,蓬松的鬓发轻摇,似乎闪现出新中国缔造者的谋略和图景。我在他对面坐着,好像一粒沙子掉到大海里。

我又说:“有人提出,战争期间能否写出伟大作品。这个问题引起了争辩。”毛主席说:“过去十年内战,革命文艺的中心在上海,革命武装的斗争在瑞金,中间叫国民党反动派给割断了。没有革命的斗争生活,怎样写革命的文艺呀?现在统一战线,举国一致打日寇,文艺跟革命生活相结合,反映伟大的人民革命斗争生活,在战争年代里是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来的。”

我问毛主席对当时文化界提出的新启蒙运动有何指示。毛主席说,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因为封建落后,反对愚昧,就要来个启蒙。接着毛主席谈了文化工作的两重任务问题。他说,中华民族有那么悠久的历史,留下那么丰富的文化遗产,都还没有来得及有系统地整理考证,理出头绪,还他们的本来面目。这方面资料很多,雜乱散落,要下一番功夫,弄清楚事实,这是整理和考证的工作。然后,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掌握资料来分析批判,看哪些是好的、有用的,哪些是坏的、没用的,坏的去掉,好的留下,要为新时代所用,这是文化工作的两重任务,要一道来……

我当时感到在汉口文化界座谈讨论时,还只是几个条条、一些概念化的理解,经毛主席这一番指点,心明眼也亮了,看得远了,仿佛新文化的灿烂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能一眼看到了。

我向毛主席报告武汉抗战诗歌的朗诵情况:“在文艺界座谈中,提出通过朗诵诗的语言接近大众语,大众语也变成了诗的语言。如去年,飞机两字不能入诗,诗人叫飞机‘铁鸟;如今,飞机在生活中多起来,今年在诗歌中就叫飞机了。”

毛主席笑了,他说:“诗的语言,当然要以现代大众语为主,加上外来语,和古典诗歌中现在还有活力的用语。大众化当然首先是内容的问题,语言是表现形式,要有民族风味,叫人爱看、爱诵、百读不厌。”

烛光把毛主席魁梧的身影照在粉白的窑墙上,他对祖国文化和文艺问题的高瞻远瞩、亲切教导,使我这一粒海边的沙子,仿佛也明亮透光了,顿时感到这墙上窗上移动的身影高大起来。

夜深了,我想主席该休息了。我站起来要告辞,主席亲切地说再谈一会儿。我坐下来,幼稚地问主席:“你看革命什么时候成功?”当时我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没有清楚的概念。我所指的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消灭反动派。主席望着我,停了一下,慈祥地说:“你指的是抗日战争吗?需要十年八年。至于革命成功,也许二十年三十年,也许我们这一辈子都赶不上了。中国黑暗势力,目前占百分之七八十,进步力量占百分之二三十,两种力量对比,向着革命转化,前途是光明的,斗争还是很艰巨的呀。”

接着,毛主席又谈论当时国内外的形势,仿佛整个地球都在毛主席手里转动……时间不早了,我站起来告辞。毛主席与我握手告别。毛主席站在窑前,伟大的身影对着满天的星斗。由一位同志伴我走出了院落。我觉得眼前一片光明,新的战斗在向我召唤。

(责编/陈小婷 责校/张超 来源/《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华敏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文化界论持久战毛主席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推进文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道歉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
毛泽东《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