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立德树人的教育出版

2023-06-12王焰

现代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育出版立德树人

王焰

内容摘要:教育出版与教育息息相关,教育出版领域的图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读物、学生读物,都是全面育人教育事业中传播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领域;而教育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做大做强教育出版的智力保障,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者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教育出版;立德树人;智力保障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3.02.005

在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构成的三足鼎立的出版格局中,教育出版占比最大,它依托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贯彻教育方针,紧扣教育改革,传承教育理念。教育直接影响教育出版,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成果需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教育出版来传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发展促使教育出版在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道路上谱写新篇章。

一、面向立德树人的教育与教育出版

教育为国之大计,而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时代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构成,五育并举,德育居首位。育人先立德,立德方能树人。

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正不断凸显。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日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全员育人,指的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都发挥各自优势,履行各自职责,在教育事业领域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全程育人,指的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过程中,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全方位育人,指的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以看到,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系中,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教育出版行业,也是协同育人的一分子。正如资深教育出版同行所言:“教育出版在研发理念、思路和发展规划上都要跟上党和国家政策要求,跟上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跟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的变化……”因此,教育出版领域的图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读物、学生读物,都是全面育人教育事业中传播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而教育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既是全面育人教育机制下培养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实践者和人才保障。因此,教育出版作为出版的一种特殊类型,面对教育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应努力实现创新转型,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指导思想,责无旁贷地参与到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中去,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二、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教育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究其关键,教材是重要的载体和抓手,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

近年来,我国在教材建设方面极其重视,并取得了长足进步。2017年,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从国家层面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教育部成立了教材局,组建了课程教材研究所,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 年)》《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随着国家教材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教材管理趋于规范化、教材研发趋于专业化。

在基础教育领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统编教材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

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思政课则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区别于思政课,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即将思政课理念和协调育人理念有效融入各类课程中,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授课和考核等多角度、各环节中贯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融合,这对高校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高度。

教材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那么,承担教材出版任务的出版行业就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教育出版的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和引领教育出版,参与到培根铸魂的育人过程中去。“从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全局和整体上看,加强教材的政治建设是首要任务。” “首先,推进教材政治建设要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主张落实在教材建设的整个过程、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其次,推进教材政治建设要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具体来说,教育出版应主动依托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一体化地布局好教材内容的层次分工与衔接,更加深入细致地设计、安排和落实不同学段教材的主题和具体内容。中小学阶段的教材编写与出版,围绕核心素养,通过知识学习和行为养成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材编写与出版,注重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三、教师读物和学生读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领域

在教育出版领域,除了教材,与教育息息相关的图书产品就是教师读物和学生读物。在大教育范畴下策划出版这类图书,一是要了解老师们的需求,向他们介绍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工具;二是关注本土教育发展发现,让名师名校长讲述中国教师的立德树人故事,传播中国教师的经验;三是关注学校的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四是关注社会走向,基于社会新常态,为学校教师的新要求提前布局。

教师读物方面,教育出版可深耕教师教育领域的出版,对准教师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使命,聚焦立德树人的理念,服务教师“后师范时代”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仅出版以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呈现为主要领域的教师教育图书,同时也出版一系列关于教师素养、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教学设计、课堂观察、教案革命、专业听评课等直击教育前沿和现场的图书,深度卷入教师的学习生活,走到教育现场感知教师们的需求,体会他们的困境和希冀,以专业知识服务于推进教育和课程改革实践。总之,教师读物为教师们提供包含阅读、写作、职业成长、学业发展在内的动态服务,有助于教师将阅读力转换为成长力和教学力,使教师能够更专业、更有智慧地教书育人。这也使得我们的教育出版,不仅仅体现在图书的影响力上,而是更多地投入和参与了整个教育的变革之中。

学生读物方面,参照新颁布的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抓住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跨学科等关键词,研读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等信息,紧扣学生课堂内外阅读实际需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出版文学、科普、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学生读物,价值导向正确、正面、积极,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品种、有益地填充学生的书架,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新课标中也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这个背景下,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出版物成为出版热点,尤其是凸显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生读物,其编写出版更是炙手可热。策划出版该类图书时,应注重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在内容呈现方面多下功夫,从具体细微的文本进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域,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多维度转化。

四、教育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智力保障

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良的人才队伍,尤其是编辑,是做大做强教育出版的智力保障。“有出版职业理想的人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政治素质较高、 专业能力较强的队伍建设放在第一位,必须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创造性思维、懂得现代出版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当前,教育出版的编辑人才面临不少困境:专业化程度较低、学科对口的教材编辑匮乏、缺少对教育的研究意识、深入学校及教育一线调研的动力不足、兼具营销和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稀缺等。

建设新时代高质量的教育出版人才队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筑牢教育出版人才队伍政治防线

教育出版产品中占极大部分的是教材,而教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又有其特殊性。教材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是为培养人服务的,教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意志。教材的出版,要遵循 “五个体现”的根本要求,即“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同时,教材出版也要落实《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的具体要求,并把它们作为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因此,作为教材编辑,在实际从业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把关防线。对于教师读物和学生读物的编辑来说,更应该注重运用中国话语、扎根中国教育实际、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以保障教育类出版物的价值导向。

“职业化的编辑活动处在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才成为出版企业的核心资源,支撑着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出版从业编辑在选题策划、来稿预审、书稿三审三校到图书出版、发行、宣传营销的全流程、各环节中,均应增强政治把关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书稿内容方面,编辑应从是否规范、美观和合理,是否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功能等多个维度落实“凡编必审”的基本要求,筑牢教育出版物的第一道防线。在编辑的业务学习与成长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政治学习和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相关的政治性规范用语和历史背景,增强政治鉴别力、洞察力和领悟力,磨炼编辑的业务能力。

(二)提升教育出版人才队伍融媒能力

教育出版的融合發展方面,近年来呈现出以教育资源整合开发为核心、构建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图书呈现不再是单纯的纸质文本,出版形态更加多元,基于各种新媒体平台运营的产品大量涌现。这就促使传统教育编辑向创新型编辑的转型发展,对编辑的融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来说,教育编辑需围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和智能教育等不同类型,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将图书作为入口、线上平台作为支撑,基于优质的资源和产品线,开发并形成线上线下业务和产品的互动循环。

仅就高校教材而言,大部分教材产品均需配齐课件、电子教案、微课视频、示范课视频、教学参考资料、教师手册等教学资源,出版融合创新一体化的教材已成为常态。高校教材编辑应以新形态教材建设为契机,探索书网一体化的教材,在教材建设与在线课程联系更为紧密的新常态下,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需求来做整体设计,合理安排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推动新形态教材在学校的教学应用。作为高校教材编辑,还应多关注国家教育政策,多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目标和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评估等,对这些内容了然于胸,从而有助于对教材框架搭建和教材内容的把握,同时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技术支撑,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行业新动态和产业新科技,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教材。

(三)强化教育出版人才队伍服务意识

做教育出版的服务,就要围绕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建设服务课堂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以教育产品为中心构建的服务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完善产品配套资源,以坚持产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根本宗旨;建设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的服务与营销人才队伍;研究教育,关注教育领域改革变化,进入教育现场,共写教育故事,保证产品内容质量的科学性、前沿性和时代性;规范和完善新书发布、媒体宣传的活动流程,注重线上线下营销宣传的联动与互补;依托学术组织,推出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制作名师示范课、直播课,扩大教育产品对社会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综合来说,做教育出版,每位教育出版从业者都应该立意成为教育在场者和研究者,参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细节,为教育服务,为中国新时代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注释

① 陈晓光.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编辑,2020(1):4-9.

② 田慧生.新时代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9):4-6.

③ 柳斌杰.开拓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J].中国出版,2020(22):6-10.

④ 邬书林.建功新时代 谱写新华章[J].中国出版,2022(5):4-5.

猜你喜欢

教育出版立德树人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务实之路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出版在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的思考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互联网+”教育出版的实践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出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