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强国背景下建设高质量商贸流通体系

2023-06-12依绍华

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物流

依绍华

商贸流通作为国内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职能,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物流作为商贸流通体系的核心内容,既是商品价值实现进行社会性转移的载体,也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基础。完善的物流体系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物流依托于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设施、工具、方式及线路等直接影响着物流运行效率,因此交通强国建设对提升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成效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型。其中,铁路运营里程超15万公里,覆盖全国81%的县域范围,形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公路总里程达528.07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世界之首;航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还针对综合交通网络存在的布局不均衡、衔接不够顺畅等问题,从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和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不仅有力推动商贸流通区域协调优化,而且促进流通发展整体性不断增强。通过有效融合商务、供销和邮政等各方面资源,强化城乡商业网点功能布局,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加速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力促进商贸流通健康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效:

一是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农产品流通设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山东省开展全省供销社县乡村三级农村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广西进一步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同时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管理,提升广西农业品牌影響力;海南省以农产品、食品、药品、肉菜、农资、特种设备、危险品等商品为重点,建立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信用承诺制与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设。

二是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智慧交通。如甘肃加快完善甘肃“丝绸之路”“西部陆海”“宁甘青”3条主廊道6条主通道,构建“三廊六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增强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流通保障能力。

三是打造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实现数字化升级。如河南推进商贸流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展数字商务创新提升行动、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行动。四是在强化金融服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安徽省加大现代流通产业信贷投放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量体裁衣”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现代流通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同时加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支持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

存在问题

在交通强国战略推进下,我国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运行质量持续提升,但仍然面临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区域市场分割导致全国范围商贸流通资源整合不足。

目前流通体系还存在行政垄断、市场分割等现象,区域之间市场受到人为阻断,致使流通设施缺乏共建共用。区域间、区域内部相邻流通节点城市流通功能定位相似,机场、码头、仓储设施、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设施重复建设,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增加不必要的流通环节;而且物流标准、流通信息、产品检测标准体系不一致增加了流通成本,目前物流运输装备标准化不够,不同的运输方式使用的运输装备标准不同,使得不同流通企业运输、仓储及市场信息等难以共享对接,降低了流通效率。不仅如此,各类地域性政策使得人才、资金等无法在区域间自由流转,增加额外交易成本。如何统筹规划流通设施的网络布局,强化区域资源的共享协调,推进跨区域的流通设施建设,促进区域流通均衡发展是推进流通体系发展的重要命题。

第二,流通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制约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质量。

尽管我国持续完善流通网络设施布局,但是东中西部流通网络密度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在流通设施、物流节点和商业网点布局等均存在缺口。在一些流通节点城市,生产、服务和中转功能不完善,物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及末端共同配送中心数量较少,公共仓储设施和社会化物流快递平台较为缺乏,智慧化功能新型商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城市交通网络与物流设施布局衔接不畅,导致物流配送环节增多,造成流通效率不高。尤其是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中西部城市,农产品综合加工配送设施、冷链物流体系、检验检测中心、废弃物处理设施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制约了流通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物流资源优势转化不足导致多枢纽联动效应未充分体现。

作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交通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但是物流网络体系集成化优势仍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不同交通方式的末端衔接不畅,大部分地区规模化、体系化的多式联运格局尚未形成,公、铁、水、空等多种交通资源相互叠加未完全转化为物流发展的基础优势。从轨道交通看,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尚未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货物流通时间;从空铁公对接看,高铁、机场两大枢纽未实现无缝连接,很多城际高铁未引入机场设站,机场周边集疏运体系构建也不完善,而且铁路和机场枢纽与周边腹地的公路之间也存在衔接不畅,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集散分拨能力较弱。此外,干线公路省际衔接水平也有待提升,导致货物转运需要额外增加运力,增加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了流通效率。

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发挥交通设施对商贸流通体系的促进作用,应提升交通网络密度,打通区域间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全国交通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撑商贸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

第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打造开放统一的市场环境。

一是消除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及时清理滥用行政权力、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立流通领域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下放行政审批权,全面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是加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流通领域不同层次的各类标准相互统一,促进标准之间有效衔接,加快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实施,同时完善流通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制度,加强标准在认证、检测、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中的使用,为形成全国统一的流通标准体系提供支撑。三是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强化不同运输方式标准和规则的衔接。通过对设施装备、货品代码、单证格式、技术信息、运营组织等领域不同标准制定转换规范,以标准范本为示范降低联运主体转换成本;或者制定组合标准,例如公路、铁路、水运等安检标准不同,可以铁水、水公、公铁等组合方式制定多式联运企业准入标准,货物禁限目录等,完善货物交接服务规范,提高联运服务质量。四是提升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服务水平,推动全国范围内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与跨省查验,為打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保障。

第二,增强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复合型功能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不同运输方式间信息交换与共享。一是建立多式联运商贸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对多式联运各运营方进行统一运营调度,实行全程运行监测,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协调管理,提高对多式联运运营方统筹管理能力;二是建立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以及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信息共享,并促进边境口岸与跨境企业之间信息畅通,逐步形成多式联运信息交换处理中心;三是积极培育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商,鼓励在铁路、水运、陆港等领域具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大型企业向信息集成服务商转变,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同时强化与外部合作方建立高效、无缝对接机制,实现托运方、承运方、收货方、港站经营方之间电子数据的交换,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支撑服务能力。

第三,提升铁路运输通道能力,推进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根据我国战略部署和产业发展要求,结合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依托“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运力充足、设备先进、衔接高效的多式联运走廊。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内铁路提速扩能、畅通瓶颈路段;另一方面加快合作国家共同进行通道建设和线路改造,重点加强边境口岸设施设备之间衔接和配套,建立面向全球、连接内陆的多式联运通道,推进我国铁路多式联运高速发展。

第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打造立体化商贸流通体系。

加大对农村地区、西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完善交通路网、提升乡村道路等级;提升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等,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动形成以高速铁路、航空网络为引领,以高速公路、干线铁路为支撑,以海港、陆港、空港为枢纽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贸流通效率,推进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物流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