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3-06-12崔立志李海云
崔立志,李海云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和战略使命。从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到2009 年首届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实验计划”再到2020 年“强基计划”,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实践已经有40 多年的历史,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然而,一方面,高校中诸如卓越计划、教改试验区、创新计划等如雨后春笋般盛行,但是并未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在系统的教育理论之上[1],出现人才规模持续多年世界第一而高层次人才十分匮乏的怪诞现象,以至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常遭受社会质疑,“钱学森之问”言犹在耳;另一方面,现有的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主要针对原“985”和“211”高校,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地方本科高校与这些重点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学科布局、生源质量、经费投入、科研水平、师资力量、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其拔尖人才培养经验不能完全适用于地方本科高校。相关研究表明,地方高水平大学是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排头兵”,通过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保持在一个高位,为地方输送优秀人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并能对学校的“双万”专业、一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倒逼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在2016 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人文社会科学对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经济学人才是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从应用经济学科视角,探讨如何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侧重应用性,其优势在于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勇于实践创新,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就应用经济学科而言,地方高水平大学需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先进方法等,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其拔尖创新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优势学科的特色性和人才培养的领域性。
(一)人才需求的层次性
主要体现:一是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从需求类型上看,许多行业及其企业都需要研究开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不同类型的高质量人才,而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2],就是通过培养应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对一流经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从培养规格上来看,研究型大学通过实验班、精英学院等组织形式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著名经济学家[3-4],其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并揭示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主要任务[5],因此,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加“顶天”;而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主要培养经济理论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其人才培养更加“立地”。二是满足资质优异的大学生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高层次需求。截至2022 年5 月17 日,全国有普通本科高校1 243 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约占90%,且招生数量占全国总招生数量的60%以上。这些地方高校不乏基础较好、天赋聪颖的优秀学生,并且这些学生及其家长对高层次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巨大。在地方高水平大学设立应用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特区”,就是对这些“早慧”的优秀学生进行特殊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高层次需求。
(二)优势学科的特色性
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厚植在优势学科土壤中,依托学校和学院两级层面多年逐渐形成的学科群优势,通过融入“优势”凸显“高水平”培养[6],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对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辐射效应。一是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地方高校在办学经费、招生生源、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存在很大差距,若想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赶超重点高校的水平,须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些传统优势学科汇聚了地方高校优质资源,有利于培养特色学科领域高层次优秀人才。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应用经济学科是特色优势学科,该学科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经济统计学等6 个专业,其中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名单,经济统计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试点,在省属高校中排在前列。依托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打造人才培养平台,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师资力量都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的结晶。在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尽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范围有限,但是汇聚了学校和学院优质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学科的力量,推进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深度,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并进一步夯实应用经济学在区域乃至国内的知名度,提升学科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
(三)人才培养的领域性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是以应用性为主,这一典型特征说明其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应用性创新素质,需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方法工具在具体应用领域中进行实践活动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然而,应用经济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阔,容易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落入“一味地求大求全”的误区,不仅容易产生与其他高校同质化现象,而且会削弱优势学科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细分应用经济学领域,并结合学校特色和应用经济学科群的优势,因势利导,扎根于特色优势应用领域,走出一条有特色有优势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一是需要结合所在高校的特色。与顶尖高校相比,地方高水平大学更需要在学校特色基础上树立拔尖创新人才办学自信。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特色是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秉持不忘初心的办学方针和历史传统中逐渐累积生成的社会标签,它既彰显了行业特色,也凸显了数代学者默默耕耘的细分领域。这些细分领域不仅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力点,而且有利于精准定位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从而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二是需要强调实践教学优势。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相区别的关键,在于地方高水平大学强调和重视在实践领域教学的优势,通过系统严格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加强与行业领域及其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提高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其综合专业素养,切实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应用性核心竞争力。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早源于1978 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国内其他重点高校相继对优秀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启明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学堂等。这些精英教育的实践为随后其他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照样板。然而,地方高水平大学在生源、经费、资源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存在巨大差别,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应有所区别。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
(一)注重知识方法传授,忽视创新人格培养
当前,国内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为了培养出优秀学生,需要教授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或者认为学生不够优秀是因为对知识方法掌握不全面,特别是对新知识、新方法缺乏了解[7]。诚然,必要的知识积累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知识传承不仅会阻碍学生思考,而且难以跳出已有的思维藩篱。主要表现:一是创新人格培养非常匮乏。尽管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品格是远远不够的,主要因为真正的创新是无法复制的,也不能互相模仿,而创新创业课程基本是按照一个统一模式讲授成功的案例。创新人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次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在创造性行为中表现出的品质特征。与普通人才相比,拔尖创新人才表现出更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更强烈的好奇心,而这些特征取决于个体人格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优秀人才创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人格,而现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往往忽略了对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呵护,同时仅仅依靠知识传授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二是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自由探索精神的塑造。部分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采取加法形式,主要通过增加课程、课时和学分以及举办讲座形式讲授知识、方法及其模型,或者要求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殊不知这只是增加了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没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可能束缚了学生自由思考,难以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重视学科专业教育,缺乏尊重和批判的教育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秉承中国文化价值理念。这些论述精辟阐释了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和精神力量,在改造物质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通过影响交际行为和交际方式对认知活动及其思维方式产生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理想、道德、执着、认真等教育内容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宝贵资源,为创新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尽管文化育人非常重要,但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忽略了文化的作用。一是弱化尊重的教育文化。尊重的教育文化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教育中逐渐积极主动,为此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发展,而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管理过紧,不仅没有营造出宽松自由的环境,而且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二是缺乏批判的教育文化。批判的教育文化既是在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其批判地应用,也是对传统主流意识的挑战,这是产生创造性的重要基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曾做过一项调查,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提问,究其原因与教育文化有关,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8]。就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而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非常强调思想的重要性,而忽略方法的重要性[5],导致学生难以检验经济理论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范围,也就无从培养批判思维和批判能力。
(三)强调学科属性相关性,轻视学科交叉重要性
现实中,在大多以学科群为载体的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往往只见学科属性的相关性,而不见不同学科发展的互动性[9],导致一个学科群里不同学科之间关系的疏远,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特别是优势学科的辐射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只能停留在相关文件中而难以落地。同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复杂的,仅依靠单一学科难以解决,需要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一是学科群内部不同学科互动不足。尽管在课题申报、专业建设等方面比较注重相近学科之间的材料支撑作用,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溢出、思想碰撞、方法借鉴等协同效应明显不足,其互动深度不够,难以促进学科群内不同学科教学优势互补,无法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跨学科的学习契机。二是学科交叉对应用经济学的重要性有待加强。长期以来,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逐渐加深,如微积分、概率论、矩阵论等知识在现代经济学中运用非常平常,推动了以数据为基础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发展。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为了利用这些海量数据并提供有洞察的见识,就需要把应用经济学和机器学习交叉融合起来,而目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经济学与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XGBoot 等算法等交叉融合还不够充分。
三、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这些信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推动的数字经济兴起,如何为国家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经济学人才,是我国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地方高校在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成效源自高校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学院优质资源配置。但是,纵观地方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所作的探索和努力,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能力
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是要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教师逐渐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视角思考问题,特别需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一是培养过程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打破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范式。以学生为本,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知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关爱学生的成长成才。其次,转变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授知识的权威者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平等参与及其对话。二是注重培养高阶学习能力。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知识和领会只是“低阶学习”两个层次,而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四个层次属于“高阶学习”,只有高阶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高阶学习能力。三是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能力。应用经济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除了需要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理论、模型方法和软件工具,还需要掌握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能力,能够收集和分析数据、建立模型、估计推断、撰写报告等,因此需要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编程计算能力。
(二)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诸多地方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一味模仿研究型高校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同时部分地方高校针对多个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不切实际的。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标签,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缘起特色优势学科,也需扎根特色优势学科,同时以优势学科为引领,拓宽学科群的宽度和深度。一是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引领。在认清人才培养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地方高校围绕特色优势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应用经济学科包括经济学和金融学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经济统计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因此在应用经济学科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属于因势利导,不仅有利于扬长避短找准人才培养发力点,而且走的是一条厚植优势的特色发展之路。二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一方面,加强应用经济学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夯实应用经济学科人才培养的数理基础,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对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把经济理论和模型方法高度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加强应用经济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融合。数字经济时代,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实际经济分析中比较重要,如心理预期、投资人情绪等都会对投资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了解心理和情感因素对经济行为及其金融的影响。
(三)及时更新优化课程内容设置,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为了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及时更新和优化拔尖创新人才课程设置,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一是增设新课程。遴选一些新兴学科,如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数字经济、数据科学、人文经济学等,并配备相应师资团队平行授课,拓宽学生经济学视野,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二是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纳入反映数字经济的典型案例。数字经济是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对国家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大平台经济、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采用学校和社会评价相结合方式。无论是“圈养”还是“散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就理论而言,这种评价应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评价为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实际难以操作,衡量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就容易陷入出国率、考研率等传统指标窠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不能只关注学校的教学评价,也需要关注社会评价,要把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时代,亟需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模型方法和软件工具,且具有较强应用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地方高水平大学理应主动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关键是要依托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特色优势学科,在选拔、培养、保障、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创新,走出一条独具匠心的优秀人才培养之路,为区域经济发展造就一大批创新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