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出土辽代绿釉陶塔及《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陶板
2023-06-11杨海勇贾晓刘伟
杨海勇 贾晓 刘伟
【关键词】陶塔;陶经板;辽代;河北蔚县;《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摘要】2020年8月,河北蔚县蔚州镇东关小学在挖掘集中供热管道沟时发现大量带字绿釉陶器残片,经拼对修复,发现是一座无垢净光塔和10块书写有《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陶板。此塔及经板的发现,对研究辽代《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内容及底本溯源、辽前期蔚州政区归属、辽代宗教信仰和官制等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0年8月,河北蔚县蔚州镇东关小学在挖掘集中供热管道沟时发现大量带字绿釉陶器残片,蔚县博物馆得知后将残片收回,拼对修复后发现是一座无垢净光塔和10块书写有《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陶板。
无垢净光塔整体呈仓形,由盖、身、座三部分组成,通高44.5厘米。泥质红陶胎,内施白色化妆土,外施绿釉(图一;图二,1)。
塔盖为圆形攒尖顶式,刹部为五瓣仰莲中部托一圆锥形宝顶,莲瓣略残。平底,弧边,大平沿。直径33厘米,高10.5厘米。5条垂脊将顶面分为面积不等的5个坡面,坡面上线刻瓦垄,瓦垄宽0.8~2厘米(图二,3)。塔身为圆筒状,上窄下宽,上口外径26厘米,下口外径27.4厘米,高31.8厘米。周壁线刻两直棂窗和两圭形门。门中部刻一竖线,表示其为两扇可开合的板门。其中一门顶部线刻一近长方形额,额内分三行刻“无垢净光塔」塔内有大陀罗」尼经一卷”字样(图二,2)。门与额均用双线勾边。塔座为圆盘状,直径30.7厘米,宽沿,平底,中部内凹以承塔身,沿面一周线刻25瓣莲瓣(图二,4)。
经板均为板瓦状,共10块,长30.8~31.7厘米,小头宽12~16.5厘米,大头宽13.5~17厘米,厚0.8~1.4厘米。泥质红陶胎,内施白色化妆土,外施绿釉。两面均有刻字,从文字内容看应为先刻凸面,再刻凹面。字体为楷书,字径约1厘米,每面8~13行不等,每行之间用竖线分隔,顶部有封顶横线,部分经板右侧边棱上存顺序号。因残损或被绿釉覆盖,个别字缺失或分辨不清。
经板所刻内容由《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法舍利真言》及发愿文三部分组成。《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刻于第1~9块经板两面及第10块经板的凸面上,包括根本陀罗尼、相轮樘陀罗尼、修造佛塔陀罗尼、自心印陀罗尼、大功德聚陀罗尼、六度陀罗尼等6部陀罗尼经及咒语。每行25~30字,经卷首、卷尾分别题刻经名“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卷首经名下题“三藏沙门弥陀山共藏等奉敕译”,卷尾经名下题“别驾李、节院李、张氏、史氏”(图三)。
《法舍利真言》及发愿文刻于第10块经板的凹面。首行刻“法舍利真言”题名,真言内容仅占两行有余。左侧为发愿文(图四)。发愿文字径小于经文,共5行100字。根据字形判断,发愿文起始的三字为“时统和”,后一字因拼接缝隙破坏,依稀可见有三横笔划,可辨识为“二十”。发愿文具体内容为:
时统和二十九年七月,依此经中结坛诵咒起塔供养,投人」书写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并塔内置真小字法」舍利陀罗尼经一本,印造流通。伏愿:」承天皇太后、昭圣皇帝万岁,燕主梁國大王千秋,文武官班恒居禄」位,□普愿法界有情及施主檀那同沾此福。
下面就发愿文所涉内容进行相关讨论。
1.关于塔的年代
发愿文首句所记供养时间为统和二十九年(1011)七月,后又写“承天皇太后、昭圣皇帝万岁”。据《辽史·圣宗本纪》载,乾亨四年(982)九月,辽景帝崩,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十月上“尊号曰昭圣皇帝”[1]107,乾亨五年(统和元年,983)上皇太后萧绰“尊号曰承天皇太后”[1]111。故“昭圣皇帝”即辽圣宗耶律隆绪,“承天皇太后”即萧太后萧绰。萧太后薨逝于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1]164,次年四月甲子葬于乾陵[1]167,此发愿文刻于统和二十九年(1011)七月,仍祝愿“承天皇太后万岁”,说明当时人们对萧太后极为拥戴。
2.关于蔚州在辽时的行政归属
塔和经板出土于河北蔚县蔚州镇。蔚县,辽代属蔚州,武文君、杨军在《辽代山西诸州的一体化》一文认为,辽朝初期蔚州属西南面招讨司,以后隶属关系多变[2]。《辽史·地理志五》“西京道”中提到,蔚州属西京道[3],但辽西京设立于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之前蔚州的行政归属不明。发愿文中又提到“燕主梁国大王”。《辽史·圣宗本纪》载:“统和十六年(998)十二月,进封皇弟恒王隆庆为梁国王、南京留守。”[1]154其中辽南京即燕京(今北京西南)。“燕主梁国大王”即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弟耶律隆庆,燕主即南京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全辽文》收录的辽统和二十三年(1005)《盘山甘泉寺新创净光佛塔记》[4]中先记“承天皇太后,昭圣皇帝”,再记“大元帅梁国大王”,再记其他次一级的官员,其顺序与此次陶经板发愿文祈福的顺序基本一致。盘山甘泉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段甲岭镇蒋福山自然保护区内,辽代属南京道蓟州[5]。据此可以推测蔚州在辽统和年间亦属辽南京管辖。
3.关于经文底本
此次发现经板上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卷首经名下译者题款为“三藏沙门弥陀山共藏等奉敕译”。唐代释智昇《开元释教录》载,沙门弥陀山“于天后末年共沙门法藏等译《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一部”[6],故此经题款中的后一个“藏”,应为“法藏”的简写或漏写。经板译者题款与《房山石经》[7]中收录的该经译者相同,但与《乾隆大藏经》[8]及国家图书馆藏《赵城金藏》[9]中收录的该经译者题名“唐天竺三藏弥陀山奉诏译”略有不同,且经文中个别字有重复或遗漏的现象。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此陶板写经底本与《房山石经》中同部经的底本相同,与《赵城金藏》和《乾隆大藏经》中同部经的底本不同。
4.关于别驾、节院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卷尾题款中有“别驾”“节院”职官名,此二官职在《辽史·百官志》中并无记载。但在辽代双轨制的政治体制下,官制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其中南面官系统沿袭唐代旧制,即“至辽,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为畿甸。二百余年,城郭相望,田野益辟。冠以节度,承以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10]。在此背景下,卷尾题款中的“别驾”应为唐代“别驾从事史”的简称,亦可称“别驾从事”,为州刺史的佐官,可总理州府中众务[11]。“节院”应为“节院使”,是节度使下承担具体事务的职事官。《新唐书·百官志》对唐节院使的设置及执掌有较详细的记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罢秩则交厅,以节度使印自随,留观察使、营田等印,以郎官主之。锁节楼、节堂,以节院使主之,祭奠以时。”[12]
辽代,蔚县属蔚州军号为“忠顺军”,设节度。“别驾李”“节院李”应为两位地方高官,他们与张氏、史氏共同建造陶塔并刻写《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供养,为的是祛病延寿,灭除一切恶业,使诸怨家及怨朋党远离其身。陶塔及经板的出土,不但为研究辽代官制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了解辽代蔚州地区佛教信仰情况也有着重要意义。
————————
[1]脱脱,等.辽史:卷十:圣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武文君,杨军.辽代山西诸州的一体化[J].古代文明,2019(2):85—92.
[3]脱脱,等.辽史:卷四十一:地理志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3:505—511.
[4]佚名.盘山甘泉寺新创净光佛塔记[M]//陈述.全辽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109.
[5]脱脱,等.辽史:卷四十:地理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499.
[6]释智昇.开元释教录[M]//雍正敕修.乾隆大藏经:第129册.北京:中国书店,2009:272.
[7]弥陀山,法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G]//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房山石经11:辽金刻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8.
[8]弥陀山,等.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M]//雍正敕修.乾隆大藏经:第42册.北京:中国书店,2009:284.
[9]弥陀山,等.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G/OL]//中国图书馆:读者云门户·特色资源·古籍资源·赵城金藏.[2022-03-14].http://read.nlc.cn/OutOpenBook/OpenObjectBook·aid= 892&bid=199444.0.
[10]脱脱,等.遼史:卷四十八:百官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3:512
[11]胡忠兵.唐代府州别驾初探[J].文史杂志,2017(1):25—29.
[1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九:百官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09—1310.
〔责任编辑:迟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