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季盈利高增但估值持续下跌熬过周期光伏赛道长期确定性依旧

2023-06-11黄大智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硅料装机量硅片

黄大智

光伏板块业绩与估值并不匹配,熬过产业周期后,行业长期确定性依然向好。

光伏作为新能源最重要的细分赛道之一,是产业链中成熟度高且技术全球领先者。特别是在确定“碳3060”目标后,也是被机构高度看好且高配的行业。但年初至今,除了在一月略有表现外,二月以来月线四连阴,且6月至今跌幅已超4.5%,估值不断创出新低。截至6月7日,光伏产业指数PETTM仅有14x,处于历史最低位置。展望后市,待细分熬过周期后,光伏的确定性前景有望助力估值修复。

光伏产业业绩大涨体现“弱预期强现实”

回头看2019年至今光伏产业行情,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上投资光伏收益最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以光伏产业指数表现看,其从2018年10月的1189点最高涨至2021年的5988点,最高涨幅超过400%。

重看这段行情中,需求是影响指数表现的第一逻辑,这种逻辑以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的表现尤为明显。以最上游的硅料价格为例,其与光伏产业指数走势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从硅料价格看,从2020年5月最低不到6万元/吨,受到双碳目标带来的光伏需求显著回暖后影响,硅料价格最高涨至2022年超过30万/吨。

但年初至今,光伏表现极为惨淡,经过了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装机量的高速增长,市场普遍对2023年光伏装机量的增长不抱希望,悲观预期下,光伏指数表现一蹶不振。但与市场预期相悖的是,光伏今年装机量实现了“弱预期强现实”,光伏行业业绩并不差。

但是,业绩增长未能够挽救光伏的市场表现,年初至今,主要光伏龙头企业均有不同程度下跌,产业指数更是跌幅近20%,为何行情与业绩背道而驰呢?

需求热难敌“供给疯”光伏板块“跌跌不休”

在众多新能源应用中,依靠太阳能发电的光伏受到自然条件制约最小,供给约束更小,因此光伏发电能够不依靠政策补贴,实现与火电相比的平价上网,投资逻辑就从双碳目标带来的增量,进一步成长为平价的替代逻辑。

而光伏平价上网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产业层面对光伏电站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但对于产业链而言,产业从下游到上游扩产周期依次增长,组件厂商扩产需3~6个月,电池片扩产需9个月,硅片扩产周期达12个月,相比之下最上游的硅料扩产周期,一般大约为18~24个月。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上游硅料产能的不足,硅料价格由此开始了最快速上涨时期,硅料价格2021年内最高涨至27万/吨。

附表光伏产业主要厂商相关数据一览

数据来源:Wind

需求的爆发带来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全产业价格的上涨,光伏产业链利润全面爆发。当年硅料巨头通威股份利润同比增长135%,硅片巨头TCL中环净利润同比增长207%。而海量需求下,全产业链产能扩张之路也同步开启,自下半年开始,无论是主材的硅料、硅片,还是辅材如光伏玻璃、胶膜等,厂商开启全面扩产能之路。

在供给大幅度扩产的另一面,光伏装机量从2019年的30GW,一度暴涨至2022年的87.4GW,新增装机量在三年的时间内增长了近两倍。但俄乌冲突带来欧洲需求爆發之后,以及海外整体经济的衰退预期下,叠加国内高基数效应,光伏整体增速大幅下降,行业从年均超过50%回归到20%~30%的增速。资本市场向来看未来预期,一个未来供给全面过剩且增速下滑的行业,不仅估值面临下降的压力,企业基本面也同样可能因为竞争而恶化。产业从估值、盈利的双击上涨变成了双杀下跌。

从行业整体看,光伏阶段性增速下滑,叠加供给翻倍式增长,是当前光伏市场表现不振的原因。反映到产业层面,上游原材料经过两年扩产后,产能全面释放,硅料价格从最高点30万/吨,已经跌至目前11万/吨,跌势丝毫未见放缓。

熬过周期光伏产业长期确定性逻辑未变

回顾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从20世纪90年的“金太阳工程”开始,光伏以解决偏远山区用电问题为目的开始发展至今,其间经历过无数个大小周期,行业龙头一变再变,但每一轮周期后,出清留下的优秀企业都带来了技术进步,光电转化效率提升,度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光伏发电市场份额增长。

国内自2013年开始扶持行业发展,行业由此进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度电补贴时代。市场供给端出清、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国内需求市场提升,这些都给光伏企业带来一轮新的机会。光伏产业指数从2013年最低1000点附近,一路上涨至2015年创业板泡沫期间的3800点,期间涨幅近三倍。在这一轮周期中,光伏技术全面进步,硅料、硅片成本全面下降,带动度电成本有了大幅下降,其中硅料成本更是下降超过50%。

经过几年发展后,光伏在2018年迎来“531新政”,光伏上网电价进一步下调,度电补贴进一步收紧。光伏发电由政府补贴走向全面市场化时代。新政后,光伏产业指数从约2000点一直跌至最低1200点,直至欧盟取消双反,光伏指数才重新回暖,其间指数跌幅最大超过40%。而后我国又确立双碳目标,开启了2020年至今的周期。

回到当前光伏市场,光伏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就如过去几次周期一样惨淡。光伏产业指数估值PETTM更是仅有14x,达到历史最低。而产业层面,虽然供给过剩格局仍在继续,但需求的强劲将是消化供给最好的方式。

1~4月光伏新增装机达到48.31GW,较去年同期增长186%。长期需求更加确定无疑,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大势所趋,中间或许会受政治、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但对于全球而言,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不会受个别国家、个别事件影响。在众多技术路线中,光伏无疑是主角之一。

此外,技术的进步也能带来光电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当前光伏产业正在面临新技术爆发的前夜,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转化将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度电成本。如果说需求放量有望带来行业贝塔上行,那么电池新技术迭代带来的则是产业链内部阿尔法的机会。遵循着“效率——成本——量产稳定性”的发展过程,光伏新技术能够持续促进产业扩张,带来投资机会。

市场往往高估短期影响,低估长期影响。当前光伏供求并不乐观,但度过这轮周期,它的未来仍将是星辰大海。对于一个未来有确定性的行业,当前估值的低位也许正是入场的机会。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硅料装机量硅片
镇江父子豪赌
光伏硅料报价已破20万元/t半年暴涨120%
硅料破碎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金刚石砂轮磨削贴膜硅片崩边的研究*
2019年第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光伏:硅片市场条件严峻 高效单晶需求回暖
原生硅料对半导体器件品质的影响研究
我国光伏装机跃居世界首位
用于硅片检测的精密直线运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片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