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2023-06-11杜立科
杜立科
摘要: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会计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因此研究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提高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预算管理是战略保障与支持系统,预算目标实际也是战略目标,因此在开展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一定要以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为基准,把战略意识作为预算的方向和目标,并且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把预算管理渗透到全面预算工作的各个过程之中。财政预算是经过政府审批的一整个年度的基本收支计划,它反映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是否健康,因此财政预算管理的运行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建立在财政预算管理基础之上,它不但反映了政府的政策意图,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质量,因此必须提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一、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政预算管理是一项包含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监督等工作的管理活动,在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满足建设公共财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提升政府预算管理的水平。想要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还是需要依靠财政预算管理,因此这又让政府不得不由原来的单一预算模式转变为综合预算模式。其次,随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意识不断加深,不再认为决策只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更加热衷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与执行之中,人们对于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政府职能也不得不由管制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的手段之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政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不但可以為公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商品,也可以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更加透明化与合理化,使财政活动开展的更加完善,也有利于规范财政资源的分配,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率和回报率。
财政预算管理作为现代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振兴国家财政、提升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为了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为了使其可以全面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和保障的作用,加强对于财政预算的管理尤为重要。
二、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与完善的管理体系
部分单位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所以往往会导致已经编制好的预算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无法开展下一步工作,因此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能将预算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一部分单位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高,在实际工作之中并不能全面地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预算工作只涉及到财务部门,只单纯的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上报单位预算,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后续的管理工作也没有及时更进。
同时由于预算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使得单位内部缺乏财政预算管理的氛围,各个部门的参与度不高,无法将单位财政预算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全面匹配,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往往只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又因为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已经编制完成的预算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导致所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执行的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预算执行的整体效果。
另外,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并没有结合自身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往往都是在以往年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进行轻微的调整,而忽略了每个年度的具体情况也会存在差异,在实施一些具体项目的时候存在预算缺口,导致了盲目追加预算支出,不但浪费了财政资金而且还降低了财政资金的配置水平和使用的效率。而在跨年度的项目方面,也没有将现阶段项目运营管理的具体情况与编制预算进行进行综合考虑,导致所制定的预算方案与实际情况相背离,使得编制的预算缺乏可行性。同时由于在预算管理执行的过程中,财务人员要逐级进行上报与申请,审核部门也要进行多次的审核与批复,经过上级部门审核批准之后才可以执行,浪费大量的时间。
(二)财政预算执行规范度过低
财政预算的执行管理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确保编制的预算规范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的管理不但关系到各项政策的贯彻与落实还关系到财政职能能否有效发挥和财政效益能否最大化,但是往往在执行预算的时候也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只追求预算的执行率,片面地认为只要完成相关的预算执行指标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忽略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导致实际操作与制定的相关制度脱节,大大影响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二是政府采购监督体制存在欠缺之处,在可行性监督标准与可操作性程序方面都有所缺失,无法监督政府采购的全过程,导致集中批量采购等待的时间无限延长、采购方无法对流程进行监管、对采购货物的质量难以把关等超预算执行现象发生。
三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制定的部门预算交由各级主管部门先进行审核,待各级主管部门依次审核批准通过之后才可以执行,但是部分单位却认为预算执行管理仅仅只是财务部门的任务,导致其他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缺乏对部门内部预算支出行为的规范监督,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编制的预算,在已经编制好的预算上不断进行调整,导致已经编制好的预算形同虚设。
(三)监督评价不到位
尽管主管部门会定期对所属单位进行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但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审计机构,也并没有配置专职的审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单位抽调财务人员临时组成审计小组。
对于预算执行的审计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作为实施依据,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预算收支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审计涉及的范围面广,要求审计的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法律、审计等专业知识,而且对经济、管理、人力、技术等领域的知识都要熟知,而临时抽调的财务人员,在综合业务素质方面较弱,审计经验不足,极易导致审计的深度不够、弱化了内部审计的力度,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审查评价也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财政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过低
由于财务系统是多头开发的,导致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并不互通,存在“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虽然主管单位和二级单位同样使用一体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但是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始终未能达到统一,网络上也不能达到互联互通。同时在预算管理、财务核算、合同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决算管理等不同信息化模块之间也并不是互通的,导致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不能够精准掌握预算管理每个环节的实际执行情况,不利于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而在对于对下属单位及各部门的监管方面,也始终无法做到较为全面的监管,风险控制能力过低。同时由于财务管理系统还是一个自我封闭系统,企业内部还存在重复填报相同数据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单位内部还缺少既懂信息化管理又具有财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预算管理意识与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首要工作就是编制预算,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是实现单位战略目标、促进预算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各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识,夯实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将单位的全体人员作为预算管理工作参与主体,加强对相关业务的培训,可以邀请业内比较有话语权的学者来给员工做培训,在培训结束之后还可以继续为员工答疑解惑,以此来提升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在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
其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要想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往往是需要一个组织结构清晰明了的预算组织机构,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成立一个专门做预算管理的领导小组,各部门先自行编制预算,再将编制的预算交由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从而编制出一个科学且合理的预算额度。
最后,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职能,由于预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它贯穿于单位整体运作的重要环节与流程之中,故需要各个部门协同参与,一旦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将会影响到单位的整体态势,因此需要全面审核各个部门的预算请求,了解该预算请求的具体用处,对该预算请求的使用情况全面监督,以此来保证预算管理运行的效率。
(二)增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力度
编制的预算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执行,会体现出到编制的预算是否合理、准确,是否真正将资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结合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预算执行管理办法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此管理办法去执行预算。而做好预算执行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将各个项目进行仔细区分,要为各个项目量身打造相对应的预算,将财政资金利用在真正应该需要的地方。而对于在年初还没有具体落实到具体单位的待分配资金及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上级下达的转移支出资金,财政部门也应该会同相关部门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之中。其次,把加大对于各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也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明确预算单位的申报原则和要求,合理控制资金支付节点,全面监管与督促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定期组织开展部门预算指标清理和强化资金统筹,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实处上,有效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需求。
最后还要健全预算执行评估与预警机制,实行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对预算单位实施项目的支出进度进行通报,随时监控预算执行的情况,同时督促提醒执行进度偏慢单位,如果在规定时间之内不及时整改就要做出取消或者核减下一年度预算的处罚。再根据实时的预算执行情况提前对整年的总体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设置相关的预警规则,记录当年在預算执行重点与难点的工作的时候所实施的方案,并在预算执行期间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规范预算支出并及时解决在预算执行过程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单位的各项业务可以正常开展。
(三)健全内部审计机制提升审计质量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加深了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对审计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要将内部审计机制不断完善并提升审计的质量。首先,单位管理层应该要着重抓内部审计机制的建设,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调配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专业审计人员组成专业的内部控制团队,将审计团队的专业技术结构与业务水平进行优化提升。由于内部审计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不仅仅只是审核编制的预算是否真实、完整、合法,还要进一步审查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进行的相关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合理、有效;其次,由于财会人员对于会计业务领域之外的专业领域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对于具体的操作并不了解,很容易忽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满足审计业务的需求,保证审计的质量,还要为审计小组配备资产运维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以此来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最后,单位内外还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由上级单位牵头,各单位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及时了解新制度或修订的相关制度规定,紧跟时事步伐,增加知识储备。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有效落实预算管理内部整体调控,构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单位内部有效信息共享的效率,打破传统的部门间信息孤岛。首先,要将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统一部署,将预算编制、分解下发、预算调整、报销管理、归口审核、会计核算、数据统计等纳入财务信息平台进行管理,规范预算管理流程,再通过共享数据,使单位的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都能实时掌握预算实际执行的具体情况,强化预算执行监督,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能力。其次,要建立具有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报表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决算管理等不同模块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不同信息模块之间的数据可以共享互通,通过实时全面掌握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决策方针、完善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位运营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后,单位可以直接通过购买的方式,从外部引进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系统,还可以将该系统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平台,以此来保证单位内部整体运行的协调性。
四、结束语
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加强对于财政预算的管理,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于政策落实的管理,注重提升预算管理的约束力与执行力。同时还需要在现有的预算编制体系基础之下不断将其进行完善,增强对于预算管理意识,健全内部控制,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完善预算管理机构与人员的配置,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把财政预算的全过程监督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此来提升财政预算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军.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21 (27):172-174.
[2]程珍珍.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2021 (34):41-42.
[3]杨志安,杨枫.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优化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03):47-49.
[4]于传生.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现状及应对建议[J].财经界,2021 (32):22-23.
[5]李冰丽.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初探[J].质量与市场,2021 (22):118-120.
[6]李国.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J].财经界,2021 (2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