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班语言活动:猜猜我是谁

2023-06-11郭文静王兰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虫虫虫子绘本

郭文静 王兰

编者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玲艳老师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多持续的实践探索与教研,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于2~3岁幼儿发展的托育活动资源(详情请见本期封底)。该套资源基于科学、前沿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脑科学研究成果,聚焦2~3岁幼儿的动作发展、语言发展、感知觉发展以及心理安全感,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四条能力线索,即大肌肉动作发展、精细动作发展、语言发展、艺术探索与表征发展,以情感关系为主线,整体带动2~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

活动资源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以6个话题为基础单元,话题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幼儿的生活、年龄特点和发展要素。每个话题下,将适宜的活动分为“运动时光”“圈圈时光”“游戏时光”“阅读时光”, 围绕运动、语言、艺术和游戏活动呈现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为教师鹰架儿童的学习、 考虑儿童个体需求和兴趣提供了实用、丰富的参考。“圈圈时光”主要是一些具有集体(小组)活动价值的内容;“运动时光”和“游戏时光”提供了充足的儿童感兴趣的运动、操作活动;“阅读时光”则基于主题和幼儿的兴趣需要推荐了一些适龄且优质的绘本资源。整套资源注重儿童多样化学习方式之间的结合,秉承“快乐学习,自主体验”的发展理念,突出儿童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操作。

本期内容为《快乐·自主 2~3岁托育活动资源》(以下简称“托育资源”)下学期“虫儿飞,虫儿跳”话题下“圈圈时光”的一篇活动方案,并分享一位托班教师组织活动后的切身感受与思考。

设计背景

孩子天生喜欢虫子,他们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着虫子:它叫什么名字?它爱吃什么?它也有家人吗? 它们的本领是什么?……他们总是忍不住蹲下来,寻找虫子、观察虫子、认识虫子,和虫子交朋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和偏好,模仿它们做出爬、跳、飞等动作,读一读关于虫子的书,玩一玩关于虫子的游戏……在小小的、动来动去的虫子身上,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变化与神奇,与大自然产生了密切的情感联系。

《猜猜我是谁》

卜佳媚  编绘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寻找书里面虫子的主要特征,愿意说出自己的猜想。

2.根据绘本画面中的提示猜一猜,学说短语“原来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猜猜我是谁》PPT,幼儿人手一本绘本(托育资源配套提供)。

经验准备:周末外出游玩时,家长和幼儿在公园里寻找并认识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1.展示绘本封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这是谁?宝宝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捂住眼睛呢?

师:原来宝宝是在玩猜一猜的游戏,还有谁来跟他一起做游戏呢?我们来看看吧。

2.抛出话题,鼓励幼儿说出看到的颜色和形状。学说短语“原来是××”。

师:骨碌碌,骨碌碌,轮子滚过来喽!你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是谁。

师:又有一种虫子要来做游戏了,你看到了什么?猜猜它是谁。原来是××。

3.游戏:寻找昆虫宝宝。

师:花园里有很多昆虫宝宝藏起来了,让我们去找一找、猜一猜,并說一说“原来是××”。

活动延伸

鼓励家长和幼儿认识更多的昆虫,找出主要特征,回家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观察要点

观察幼儿在看图和倾听故事时能否大胆猜测并表达。

四五月份,春意盎然、万物生发,各种小虫子闪亮登场,花园里、草地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踪影。《猜猜我是谁》这本绘本以虫虫为主线,单页画面色彩鲜明、主角大而突出,故事情节简单,非常贴合低幼儿童的阅读特点。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爆发期,喜欢看书、听故事,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对细节的关注也处在敏感期。该绘本中出现的虫虫大多是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和了解的,因此更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迁移其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猜测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开展此活动之后,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做好充分的环境准备

绘本《猜猜我是谁》中出现的虫虫比较多,在这次活动前,需要先丰富幼儿关于各种虫虫的经验,因此我们将该活动放在话题的中后段进行。前期我们已在班级环境中投放了各种虫虫的模型、实物及图片,便于幼儿自主观察和探索,初步了解各种虫虫的特点。还将托育资源中提供的多种关于虫虫的绘本投放至阅读区,方便幼儿借助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虫虫的信息。最后,为了保证幼儿到户外寻找虫虫环节的顺利开展,我们选择在晴天开展活动。

2. 注意互动的启发性

绘本共读时,教师要注意互动的引导性、启发性,要随时关注幼儿的肢体、眼睛、嘴巴等外显表现,根据他们的反应状态及时调整互动方式。一方面多问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的共鸣和思考,而不只是让其回答“是/不是”或者“好/不好”。如“绿绿黄黄的会是什么呢”“你觉得还可能是什么”等。另一方面,不要害怕幼儿的回答“天马行空”,只有先热情高涨,才有可能不断拓宽思路,将已有经验与新经验更好地建立联系。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鼓励和及时回应能帮助幼儿充分迁移已有经验并发挥想象,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并在与同伴和老师的交流、分享中拓展新经验。

3. 营造讲述时的氛围感

讲述故事时教师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变化、声音的大小调整,能够持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活动兴趣,激发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同时,教师的表情、动作等也要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为幼儿创设“猜一猜”的神秘感和“揭秘”时的惊喜感,如慢读“黑咕隆咚,黑咕隆咚,是什么呢”,快读“啪嗒,啪嗒,原来是瓢虫”。“谜底”揭晓后代入故事情境,让幼儿模仿不同虫虫的动作姿态,不仅能加深其对各种虫虫的认知,还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维持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4. 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集体阅读结束后,我们将托育资源中的小书发到每位幼儿手中,让他们自主阅读,体验翻书的乐趣,初步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一页一页地翻书、爱护图书、看完后送到指定位置等。同时,自主阅读的过程增加了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的机会,在回顾绘本故事、丰富语言表达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其他领域能力的综合发展。

5. 充分利用园所的自然资源

自主阅读后,我们充分利用园所的自然环境,组织幼儿来到草地上、花坛里寻找虫虫。有的幼儿在滑梯下找到了西瓜虫;有的在草丛中发现了蚂蚁;有的在花坛里看到了飞舞的蜜蜂和蝴蝶……他们对于自己的发现非常兴奋,并迫切地想要告诉老师和同伴。教师要密切关注、适当介入,利用简单的提问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丰富和拓展幼儿的经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愿望。

猜你喜欢

虫虫虫子绘本
住在砖底下的虫子
绘本
绘本
绘本
虫子的信
幸福的虫子
虫虫去哪儿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
虫虫攻略之“屎壳郎”
虫虫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