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香文化在诗中的审美表现
2023-06-10林舒晴
摘要:香作为嗅觉感官直接感受的内容之一,在宋代以前并未得到文学领域的特别关注。两宋时期,制香工艺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项独立、完整的技艺,香作为日常用品滲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宋代文人的青睐,从而作为审美活动的对象被观照。感官是香与人建立联系的直接方式,除了通过嗅觉感知到香带来的审美体验外,宋人更发展了其制香形态,描述不同形制产生的眼观审美。香对人感官的全面调动得到了宋代诗歌的关注,彼时流行佛教经典《楞严经》中“六根互用”的观点,从感觉官能上突破了香意象的单一性,延伸出的香观法在宋代文人之间广为流传。从宋代香诗当中总结香的意象,以香观达圆通妙境,随之衍生出更加独立、完整的香意象群,内含以香为核心的不同器具,同样具有与香共通的审美特点,围绕香所调动的感官群,表达了宋代文人对香润物无声的审美体验的喜爱。宋代以香为意象的诗歌达168首,其中又以黄庭坚最爱香,著香诗最多。文人们以香参道、以香修身,在诗歌中记录香特殊的价值与意义,逐渐发展出了宋代文人阶层特有的“文人香”。宋代诗歌完整地体现了宋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以及宋代文人独特的身份认知和情感归属。
关键词:香;香文化;宋诗;审美表现;审美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3
0 引言
中国尚香文化悠久,《天香传》记载:“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1]333祭祀用香有净化作用,人们以香为媒介来净化个体,达到通神的境界。不仅被应用到祭祀之中,香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宋代熊朋来作《陈氏香谱》序:“《诗》《书》言香,不过黍、稷、萧、脂,故香之为字,从黍作甘。古者从黍稷之外,可焫者萧,可佩者兰,可鬯者郁,名为香草者无几,此时谱可无作。”[1]240最初,香的加工工艺粗糙,没有复杂完整的工序。香草可焚,或装入囊中随身佩戴,或入药、入酒。随着制香技艺的不断发展,加工方式日益精细化,焚香、熏香、篆香等技术逐渐成熟,形成了完整的制作工序,形制也丰富多样,可做饼、捏丸,甚至搓圆穿制成香珠。制香的原料来源也从中原扩展至更大的疆域,从传统花草入香变为东南沿海香木制沉香。北宋时期商业经济繁荣发展,香原料更是作为进口商品被大量购入,日用香品交易频繁,香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通神”,还作为审美活动的对象受到宋代文人的青睐。
1 香文化的审美机制
感官是人与客观世界建立联系的最直接的方式,香主要由人的嗅觉所感知。宋代以前,嗅觉审美作为审美鉴赏的感官并未得到重视,香作为审美活动的对象,仍旧以外在形式为主要审美内容。而完整将嗅觉审美在诗学理论中标明的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钱谦益(1582—1664),钱氏独创香观说,明显是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佛教中有十八界之说,其影响广泛。
十八界实际上是三组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概念。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相对应有六境,又称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在六境之中产生六种认知途径,即见、闻、嗅、味、觉、知[2]。佛教修行者以六根清净为实践目标,这是参禅悟道的基本途径。唐代来华僧人般刺蜜帝所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则突破了单一的六根载体,其中有云:“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有触。……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3]123六根不全者:无目者、无耳者、无鼻者、无舌者、无身者,感觉器官有缺失者,通过六根互用的机制,如耳见、目嗅等通感的方式,同样能进入圆通妙境。《楞严经》中“六根互用”的观念,在唐初被翻译成册时并没有得到高度认可,晚唐时,许多著名的大禅师在亲身实践中证明了“六根互用”的可靠性,并通过佛法讲学传播,北宋时期“六根互用”的观念流行[3]123。鼻嗅香的观感被打通,视香、闻香的视域打开了文人在香这一审美活动的对象上的突破,在观照香这一物象的时候,其不仅仅获得嗅觉上的愉悦,并且感受到了香炉、香饼、香丸等在物态上的审美趣味。
闻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香能为嗅觉所感知。实际上像殑伽神女这样失去嗅觉的人并不多,因此香作为嗅觉上的感觉对象仍然是宋代诗歌主要的描写内容。北宋以前,嗅觉审美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香往往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被观照。上古香多用于祭祀,是存在于礼制之下的工具,功能和形制相对稳定,因此往往以“洁净的”这一静态意涵出现在文类中,如屈原《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4]唐代诗人李贺嗅觉敏感,在诗歌当中也时常引用带有香味的物象,用香来表达对功名与爱情的渴望与幻想[5],香的功能已不局限于祭祀。《竹》曰:“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6]《洛姝真珠》中更包含了香风、兰风桂露、香唇等许多关于香的意象,遗憾的是,李贺更关注香的外在物态,并未深入挖掘香的内涵。有突破的是,李贺诗中的香在物态的基础上增添了嗅觉的感知。香仍然还未在审美意象中得到独立、完善的文化内涵。
宋代诗人对香的描写比起前代来说发展了香作为审美活动的对象的属性,关注到了香的特殊的文化含义。宋代的诗人受当时流行的“六根互用”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在苏轼、黄庭坚等著名诗人的影响下,香与佛法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西方圣人曰:‘大小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也是道法的文化之一。“仙书云:‘上圣焚百宝香,天真皇人焚千和香,黄帝以沉榆、蓂荚为香。又曰:‘真仙所焚之香,皆闻百里,有积烟成云、积云成雨,然则与人间所共贵者,沉水、熏陆也。”[1]333
在拈香的过程中,诗人触景生情,褪去其在主体中的主观作用和色彩,作为佛、道法的附属品而存在。因有拈香时作多首,诗作免去了对拈香过程繁杂的描述,着重描述柱香在闻与观中得到的道法。“夜静水寒鱼不食,一炉香散白莲峰”(郭祥正《五祖山拈香》)[7]9021;“同作祠官荷圣朝,年年相待放生桥。精庐此日来无伴,稽首炉熏自祝尧”(刘克庄《昔方孚者主管云台予监衡岳每岁瑞庆节常聚广化寺拈香癸未此日独至寺中辄题一绝》)[7]36230;“修证彼何人,有国号众香。此境了不殊,沉檀蔼飞扬”(郭印《御风桥》)[7]19743;或直接悟道,“假榻禅房夜寂然,瓦炉石饼蒸龙涎。霏微缥缈根尘际,吸引方知鼻观圆”(李纲《山居四适·焚香》)[7]17697;“铜炉即消歇,花气亦逡巡。馀馨独鼻观,到底贞性存”(郑刚中《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爇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7]19120。
黄庭坚应算香诗悟禅者中的佼佼者,黄庭坚称自己有“香癖”,留下了数首咏花香、香炉、焚香、熏香的作品,引起了宋代诗人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黄庭坚在香诗中所呈现的意象与前代迥异,意趣也截然不同,是香诗审美意趣独立的创作尝试。
2 香文化在诗中的审美表现
香在有其独立的审美意趣的同时,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审美意象群。《全宋诗》中统计词频可察,烧香的“炉”出现81次,以“金炉”最多,如“江村招得玉妃魂,化作金炉一炷云”(张吉甫《肖梅香》)[7]7833。炉器贵重,其做烧香的器具,能以庄重、沉稳的物质特性成为承载有价值事物的意象。除炉外,还有其他制香所需的器具也被引入诗中,如篆盘、火(慢火、文火、温馨火等)。氤氲形容云气浓郁,也指香气浓郁,如“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陆游《烧香》)[7]25139。熏香香气会成薄雾在空中飘浮,眼能观,鼻也能嗅到香的存在,香以环绕式感官感受存在,成为模糊暧昧的情感意象。除氤氲外,可被感官所认识的动态物象也入宋诗:熏、燃、和(特指和香技艺的过程)、尽。香的原料也被大量引进诗中,“沉水”、“水沉”、柏、龙涎、兰、薰、麝。
宋人更注重香在审美意趣上对精神、情绪上的投射,香静止的属性也得以流动,香烟氤氲补充了香本身单一的嗅觉感知,使宋诗之境更添气韵。《益州名画录》记载欧阳炯评黄筌画:“今古皆言六法,六法之内,惟形似、气韵二者为先。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艺术形象应兼具形似与气韵,[8]其认为香的功能仍然以洁净为主,日用以薰洁服、洁身,从审美观照中得以净化情绪,本质上实则朴实的物象,但其外在形式丰富多样,大量考古活动中所挖掘的香炉、香木、香品种类繁多,香作为一门艺术,其形式与本质都契合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得“六根互用”说的价值加注,香这一艺术形象成为更加具体的、愉悦主观精神与情绪的审美对象。
从形式上说,宋代诗人对香的形式描写有史学价值,其中涵盖的香料有沉水、龙涎、柏子、松脂等,技艺有焚烧、打篆等,形制有螺形、根柱等。更有诗人会自制香,能够准确把握制香的剂量,可见宋代诗人对香艺的喜爱和熟悉,能精准辨认不同香物产生的嗅觉感知,曾几就用老柏调香。宋代有多部关于香的著作,如陈敬的《陈氏香谱》、丁谓的《天香传》、洪刍的《香谱》等。宋代文人对香的喜爱和大量描述香选品与记忆的诗歌作品,逐渐使香艺成为宋代文学艺术的表现对象之一。
从内容上来看,宋代诗人十分重视香的净化作用,更注重“化”的过程,力图将嗅觉和视觉的感受转向净化的过程,由鼻、目通气,以达蠲洁。郑刚中云:“熏透紫玉髓,换骨如有神。”[7]19120说南海有一种香木叫降真,高人给了他一个仙方,用花来蒸这香木,把这香木薰透了,能看见里面露出的紫芯,制成的香在铜炉之中焚烧香气久久围绕在鼻中。此香高洁,可用其净身、净心,鼻观进入圆通之境。郑刚中感到香气通身,内性也同这降真木一样存有“贞性”。化秽为真,是精神上香的最大作用。这种动态的过程在诗中注重语境的描述,在语境中创造目可视、嗅可闻的氛围,以香气特有的嗅觉和视觉上的流动性作为对象观照诗人内心的流动性,有润物无声的审美体验。
3 宋代文人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
宋代诗人喜爱且推崇香,尚香、崇香文化让香逐渐成为宋代文人的身份标志。香造价不菲,用香对时间、空间有一定的要求,用香者需要有审美趣味与物质条件,因此香不在普通民众中流行。宫廷用香讲究祭祀功用,日常用香融入精神生活离不开宋代文人的推动。尚香、崇香在宋代逐渐成为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也表现了宋代文人在时空的对比中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追求。宋代文人经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碰撞,从香诗中初步可观三教合一的趋势。其中有“养德尽性”的儒家追求,《荀子·礼论》:“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9]宋人因循以香修身,黄庭坚《岩下放言五首·博山台》云:“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付与万世,其存者长。”[7]11449以自我在世俗中的追求为修身目标;又有香观妙境,“可但吾心今莫逆,香岩于此获圆通”(邹浩《元老寄惠香山》)[7]13902,以此参禅悟道;或通道法,求福去祸:“金籍曾通玉虚殿,仙曹拟拜翠微郎。莫嫌薄上温馨火,犹得浓薰笃耨香”(晁沖之《以少炭寄江子之》)[7]44695。在香文化中,儒释道已不再有明确的界限,而成为精神上追求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的统一,宋元间文人徐瑞以心清闻妙香为韵作五诗,以香观照其在儒释道三学中对“圣”的追求。
4 结语
《全宋诗》共有宋代香诗168首,黄庭坚所作最多,涉及香品、香艺等从形式到意义的描写。宋代文人对香的审美观照有一个横纵的发展过程,从静止平面的香的属性挖掘其本质与人主观精神相映衬的内容,丰富了香的文化内涵。创作并保留下来的大量文学作品也让香成为宋代文人独特的身份认知,从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宋代香文化中的发展,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在情感归属上逐渐统一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陈敬.钦定四库全书·陈氏香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333,240.
[2] 李小荣,李苇杭.佛教“鼻观”与两宋以来的咏物诗词[J].东南学术,2017(3):178.
[3] 大藏经刊行会.大正藏:第19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23.
[4] 刘向.楚辞[M].王逸,注.洪兴祖,补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8.
[5] 瞿明刚.李贺鼻观下的唐代香文化[J].求索,2009(2):184.
[6] 全唐诗:第6册[M].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4406.
[7]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9021,36230,19743,17697,19120,7833,25139,11449,13902,44695.
[8]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M].何韫若,林孔翼,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52.
[9] 王先谦.荀子集解:上[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347.
作者简介:林舒晴(1998—),女,福建厦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审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