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从微处入 意向深处行

2023-06-10张春梅

学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单元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摘要:项目化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中课堂转型策略的有效尝试,“微项目”学习在项目化学习的基础上,聚焦核心概念,创设真实情境,优化课堂结构,完成具备项目特征而相对微小的项目。微项目学习策略强调以任务驱动,从语言建构出发,用“语言”带动“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在统编教材上册第三单元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微项目学习策略,从大单元着眼,从微项目着手,以“境”驱“动”,以古达今,打通时空界限,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在递进式微项目开展中充分鉴赏、研习、表达、交流,从而促思筑能、落实素养,更好地完成整个单元任务的学习。

关键词:大单元;微项目学习;情境驱动;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在当前新课标、新课程背景下,大单元学习、任务群学习等学习策略已经进入实践层面,其中项目化学习可以着眼“大单元”,串联“任务群”,整合诸多先进理念尤受关注。然而随着课堂实践的推进,笔者及同仁也发现了项目化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项目化教学站位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整合、内化,一旦一个不合时、不合理、不合情的项目投入实践,对学生的时间、精力都将是巨大的浪费。基于此,结合项目化学习实践经验,保留其真实情境、任务驱动等核心要素,尝试开发并实施“微项目”学习策略。以小项目撬动大单元学习,以下将对此学习策略加以理论阐释和案例说明。

一、微项目学习策略介绍

(一)微项目学习策略的特征

微项目学习强调小切口、低成本、好操作,项目结果可视可测。是在目前学生压力大、时间紧的大环境下化繁为简、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微项目的“微”不单纯以时间为衡量依据,讲求的是单位时间的可完成度,开发“微项目”,就是将教材转化为素材,可以围绕核心知识和必备能力进行多种尝试,一个单元、一节课可以从不同的提炼角度出发,可以有若干个微项目,项目可独立,也可以互相关联形成系列,具有精练细微、灵活变通、短时切实的特征;微项目立足高阶认知,多元全程评价;项目内任务讲求梯度,立足核心素养的发展。微项目因规模小、聚焦性强,在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性更强。(详见图1)

微项目学习突出强调的特征是以“语言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梳理与探究聚焦核心的概念,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简明的课堂结构,形成学生完整的认知,用“语言”带动“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以一击三”,从语言实践活动入项,最终实现有效交流与表达,从语言实践活动出项,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详见图2)

(二)微项目学习策略的流程

微项目学习有着清晰的操作流程:首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立足整单元任务,梳理出核心概念,确定学习的必备能力;然后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从语言实践活动入手设计指向必备能力的驱动性问题;开发制定微项目;在项目开展中动态多元评价。(详见图3)

二、微項目学习策略在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运用

依照微项目学习策略的实施流程,在统编教材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教学中,实践如下:

(一)寻其旨:梳理概念,确定能力

首先微项目设计着眼于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学生的必备能力,而核心概念的确定必须经过科学的“梳理与探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为依据,下面几个维度是微项目设计所必须关注的,这是项目开展前的必备工作。(详见图4)

1.着眼单元整体,明确单元任务。

大单元教学首先要着眼单元整体,确定语言实践活动的前提是梳理和整合知识内容。教师的站位一定要高于、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通盘的考量,要对学生做出有力、有效的引导。应该以“若干单一专题或综合专题组成任务群来承载言语实践活动,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核心”,语文课堂始终是要围绕语言的深度学习来展开,我们的“微项目”设计要以寻找合适的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为起点,首先要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任务。梳理如表1所示。

2.立足单元任务,确定必备能力。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明确了单元的大任务,但是这样的任务如何借助这几首诗实现呢?在通往“共性”之前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一首”的特色,好的教学设计在教材维度下既要考虑“大任务”的宏观层面,也要考虑“这一篇”的微观层面,不能泯灭个性去谈共性,而是要由这一首到这一类,不可以目中无人、无文。据此我们从古诗词鉴赏的共性和篇章特色两个角度来把握,做出梳理如表2所示。

3.依据必备能力,提炼核心概念

确定了必备能力,学习目标的指向已经非常明确了,但要“精准教学”还须进一步“提炼”出核心概念,在确定核心概念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学情,尤其是面对古诗词这样的传统经典教学,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诗歌储备和初步鉴赏能力,但是距离较好地“赏析”“鉴赏”“体悟”还是很远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能全方位实现教学理想的前提下,我们首先选择适合学生维度的学习内容,合理设置学习梯度。

(二)入其境: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获得围绕核心概念的必备能力就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设计指向核心概念的驱动性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详见表3)

微项目情境设置的原则是“求真不求大”,所谓的“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生活,但要尽量贴近,至少有“可能性”。成功的情境设计一定能够引发学生的观察或者积累,引发他的想象和思考,促进他去梳理、探究、表达、交流。“微项目”学习以这样的情境为载体开展。“微项目”的驱动性问题与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是有所不同的,更加不同于传统的“提问”,如在本单元中,同样是为了落实《短歌行》中“意象对情感的作用”这一诗歌鉴赏必备能力,传统提问、项目化驱动、微项目驱动的区别,如表4所示。

(三)见其成:项目相递,梯阶上升

该诗词单元教学,微项目设计,均由语言现象出发,确定核心概念,到概念的辐辏与延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显到深层,由浅层任务搭建深层任务,再由深度任务呼应浅层任务,构成任务链,形成任务群,项目与项目之间环环相扣,梯级提升。

依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本单元的主体内容学习通过三个微项目达成,首先开展“诗心咏春始”的微项目教学,面对教学当下的春天,从春天的景物出发设置“咏春”的真实情境,启动任务,然后“寻取意象入诗→理解意象概念→意象内涵挖掘和积累→缘象赋情成诗”知识链逐步开展项目。这之后再由己诗及彼诗,由自己写诗的体悟推及其他诗人,以教材内八首诗为例,开展自主赏读。(详见表5)

在“项目1”的实施中,我们把握住古诗词创作和鉴赏最根本的核心知识——景、境、情关系,从而形成古诗词学习的第一重鉴赏力与创作力。然而从“意象”的运用和解读中我们发现,诗词并不全然是“景-境-情”这么简单,还有多种表现、表达的方式,还有诗歌语言的魅力,还有诗人情怀与志趣等等,这些一起使得古诗词摇曳生辉,由此进入指向“诗歌表现技巧及其他”这一核心概念下的一个项目学习——“诗味有千秋”。经过“项目1”的开展,同学们已经初步习得一些诗歌鉴赏的常识。“项目2”是对“项目1”的拓展和延伸,我们的“鉴赏”依然不设限评价角度,因为唯有这样的评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关注诗词整体,这样获得的能力才是综合的、融合的、整合的——诗本身就是不可以肢解、割裂来品鉴的,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我们将诗的赏析分割成若干块一一按步骤“欣赏”,当把一首诗分解成各个知识点的时候,从分解那一刻起,诗的生命便已经不在了。(详见表6)

微项目2我们依然分两个环节:第一步,品评我们教材内的八首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加以品评,首先小组合作研讨评价标准,在标准的定制中,我们已经走进了“审美与创造”;在品评的开展中,我们走进“审美与创造”的内核。在品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自然得到提升,在真实的体验感受中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被理解和传承。在有效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中,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都是全面存在的,只是有显性与隐性的区别;第二步,我们“由近及远”,打通课内课外,把在第一环节中学到的技法应用到更广阔的范围,介绍“你”平生最爱的那首古诗,放手让其选择他们的所爱,不求全责备,不面面俱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在各自表达中,让学生一步步走近、亲近古诗词世界。

经过第二个微项目,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欲望已经达到了高点,“交流与表达”的内容已经了然于胸,需要的是进一步地整合成文,由此我们水到渠成地进入单元学习的第三个微项目——指向“撰寫文学短评”的“诗意千寻瀑”,至此,我们的所有项目形成一个逐层深入、不断超越又首尾呼应的有机整体。而整个单元教学的结束恰成为学生诗意生命的真正开端,而我们也完成为学生开启古诗词大门的光荣使命。(详见表7)

至此,我们通过前后相继的三个微项目,启诗心,感诗情,悟诗道,实现整个古诗词单元学习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项目设计重梳理与探究,项目活动过程重交流与表达,新课标“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微项目”评价也遵循这一原则,评价是项目开展过程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被包裹在微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三、微项目学习策略实践反思

(一)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文言文、古诗词教学历来是学生学习、教师施教的难点和痛点,以往古诗词教学中,单篇断讲、以考定教等方式很难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和鉴赏能力,微项目学习的特征使其能够有效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是学习策略积极的、创新的尝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微项目的实施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尊重学生的认知,以学生自我学习生成为依据开展,打通古今的时间障碍,讲求融合学习,不肢解、不割裂,不只着眼于教材示例,更放眼中华古典诗歌的浩瀚海洋,习得技法,感得情愫,悟得精神。

(二)最终达成学生学习力的增强

微项目学习以项目开展为依托展开教学,项目开展的过程,是教师“施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融学教为一体。“微项目”学习强调以语言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情境化的微型主题任务驱动,让学习者在实践体验、探索创新、内化吸收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检验了教学策略的多元探索

好的课堂教学策略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而微项目是一种积极的课堂学习策略的探索。在教学实践层面去践行新课标、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尝试。谈理论比进课堂容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简单。在一派“做大、做强”的潮流中“做小、做实”,笔者把握学习规律,利用微项目循序渐进开展教学。作为一线教师,研究有效的课堂模式是我们投身课改的重要方式,我们离课堂最近,我们的方法在课堂实践和学生反馈中会得到及时效验,一种课堂模式从理论论证到课堂实践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不断地完善,“微项目”也将在未来不断的实践中得以提升和证明。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王荣生.略述“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基于相关译著的考察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1(3).

[3]李佼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9.

[4]时剑波.创设“微专题”,领略与运用语言[J].语文教学通讯,2018(13).

(作者:张春梅,浙江省德清县第一中学教师)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大单元核心概念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视角下的建构实践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