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

2023-06-10蔡建珊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幼儿教育课堂教学

蔡建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力。只要家长与教师共同为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必将对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以期为幼儿美术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但是,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偏离了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主题和目标。幼儿美术教学中出现了过分重视美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略对幼儿创造力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又有违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内涵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美术教学活动对幼儿性格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和影响,美术教学活动要求幼师在充分重视每一位幼儿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各种综合能力,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师需要根据当前幼儿的兴趣展开,同时也要尽量结合生活经验,亲自动手去设置目标,这样才会使之更加积极地融入活动。

(一)幼儿美术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需求的教育

美术活动以实际生活形象为基点,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被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一环。幼儿喜欢涂涂画画,美术活动可以通过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等艺术特点激发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进而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审美能力。

(二)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教育

幼儿经常会创造出在成人眼中十分可笑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而这些正是幼儿大胆创造出来的结果。因此,幼儿的美术教育应站在幼儿的角度上,鼓励幼儿大胆進行创作,以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艺术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三)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灵活的实际操作过程

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不足,而美术活动恰恰需要幼儿用脑想象、用语言表达、亲手制作材料等。因此,要使幼儿提高动手能力,并促进手眼的协调能力,美术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幼儿生来就有潜在能力,而且美术活动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活动中,同时还给了幼儿较好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幼师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应尽量让材料贴近人们的生活,并具有一定的变化性,以此激发幼儿的创作能力和创作灵感。

美术活动形式种类相对较多,幼师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与了解,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展开教学,同时还要重视已有经验,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引导他们敢于创作和想象,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行开展探索与学习。幼师应该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加强幼儿的学习体验。另外,幼儿在活动中应该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身的不足,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学习一些新的想法与思路,同时能提高交际能力。幼师在美术活动中应该重视评价与鼓励,这样可以带动幼儿的热情,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调动积极性。想象力是当前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幼儿园情景化环境设计给幼儿营造一种轻松且舒适的创造环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幼儿缓解自身的紧张感,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学习。想象力对当前幼儿的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幼师应该重视对想象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基础,并培养艺术兴趣,以此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对美术形成一定的兴趣,最终投入艺术学习中。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看重结果,忽略过程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总是将过多的教学精力放在教学结果上。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只要有优秀的教学成果或者优秀的绘画作品,就算完成了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而对幼儿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绘画创造力、绘画积极性、绘画情感态度等方面学科素质,幼儿教师都很少考虑,甚至是漠不关心。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的美术教学方式,完全以训练幼儿绘画技能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看重技巧,忽略个性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思维是较为发散的,尤其是在学习美术绘画的过程中,其表现出来的独特创意,就能明显反映幼儿的个性特征。但是,在实际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以个人的意愿或者用成人的眼光主观地看待幼儿的绘画作品。部分教师在各方面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过多干预,如握笔的姿势、绘画的布局、颜色的搭配等。这样的教学行为严重阻碍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幼儿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看重教师,忽略幼儿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美术教师都会忽略幼儿在美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时常会以“跟着老师画”的口吻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抑制了幼儿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还导致幼儿的想象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限制了幼儿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三、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确定教学主题,培养幼儿审美形象能力

无论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幼儿,都会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幼儿美术教师要充分应用游戏教学法,既要确定美术活动的主题,又要凸显出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特征。

幼儿美术教师在对游戏化美术活动进行规划设计时,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又要保证美术活动主题具有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特征,在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完善美术教学机制,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与审美能力。

(二)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想要为幼儿创设科学合理的美术学习氛围,就要将游戏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进行有效结合,主要是全面结合游戏化美术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美术知识学习情境,使幼儿身临其境,高效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美术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期间,需要全面认知游戏化情境创设的类型,如猜谜语、讲故事、角色扮演、魔术游戏等。通过做好这些工作,引发幼儿相应的思想情感,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好奇心,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积极性等。教师在为幼儿创设学习情境期间,需要紧跟现代幼儿教学的发展趋势,注重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以此为幼儿创设相应的创造空间,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率,精准把握幼儿兴趣特点。还要保证最终创设的游戏化美术学习情境具有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融入“美于心、美于行”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针对性的教学情境,高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幼儿在相应情境中始终以角色的身份进行思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全身心地投入活动。

总之,幼儿美术教师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和分析,可达到全面提升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目的。在此种类型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欣赏自身和其他小伙伴的美术作品,并积极鼓励幼儿进行想象,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三)采用游戏化评价方式,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

加入游戏元素能使美术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考虑到美术活动的教育特性,教师要通过活动唤醒幼儿的审美意识,强化幼儿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完成前几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后进行评价。部分幼师在评价环节会出现游离情境的情况,幼儿会脱离已创设好的游戏情境,破坏原本轻松快乐的幼教氛围。为此,教师需正确处理游戏情境与评价之间的关系,在给幼儿反馈评价信息时,可多运用游戏情境式的语言。

前期为幼儿游戏情境做好铺垫之后,教师可从游戏的角度来转化教学要求,对幼儿提出带有游戏色彩的要求,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完成预设的游戏任务。

如在涂色游戏“香香的蛋糕”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将颜色涂匀、涂满,有的幼儿在实际涂色时,可能会出现有些地方没有涂到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说:“蛋糕还没有被烤熟,这样就不美味了,还会吃坏肚子,所以请各位小厨师再烤一次吧。”幼儿即可对没有涂到的地方进行补色。涂到果酱与奶油的部分时,有的幼儿可能没有注意到均匀涂色的要求,而将各种颜色的果酱涂抹到一起,教师可以继续运用游戏语言进行提示:“果酱被混合到一处,蛋糕的其他地方就没有味道了。”幼儿能够迅速回应教师,更注重均勻涂色。完成游戏任务后,教师可对幼儿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互评,看看谁“烤”的蛋糕更好看、看起来更美味,鼓励幼儿勇敢地评价他人, 同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应当更多地予以正面评价,使幼儿形成足够的自信心。艺术没有明确的对错,教师要更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与美术创作中的想象力与表现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心中所想用双手或彩笔呈现出来,让美术创作的过程成为快乐创作的过程。

(四)于生活中挖掘内容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也就是说教师要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因此,美术活动的开展也要从幼儿生活出发。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制订主题教育计划,计划的制订要贴近幼儿生活,内容的选择除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以及班级实际水平来确定外,还要从幼儿生活出发,这样才能开展幼儿参与度高的活动,幼儿的发展水平也将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在大班下学期第二主题“我眼中的春天”中,笔者生成了“春日美景”“油菜花田”“桃花朵朵开”等美术活动,虽然是提前生成的活动,但是笔者还是结合两年来幼儿对春天的了解,通过不同的作画方式,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在美术活动“春日美景”中,笔者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使其知道春天百花齐放、色彩缤纷;河边有垂柳,有冒芽的小草,有飞舞的风筝……在创作中,笔者鼓励幼儿大胆用色,将春日热闹的景象大胆表现出来,作品呈现效果非常好。于是,笔者将这次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幼儿又给了笔者一次惊喜——由于班级的美术特色是线描画,幼儿进行了“春日美景”的线描画作画,虽然没有了色彩碰撞,但是他们将点线面组合得非常好,将春日美景的热闹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了出来。一系列内容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对春天有了更深的了解,还对美术更感兴趣了,美术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还能够学以致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把教学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露. 巧用幼儿美术作品评价 促进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发展[J]. 小学生(下旬刊),2021(04):111.

[2]杨丽. 绘本与幼儿美术教学融合的研究[J]. 天津教育,2023,712(07):85-86.

[3]张霞,杨学良. 主体间性视域下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J]. 早期教育,2021(11):10-13.

[4]王雨洁. 用生活之光,点亮幼儿美术成长之路[J]. 当代家庭教育,2021(07):71-72.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幼儿教育课堂教学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浅析幼儿美术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幼儿美术教育“麦当劳化”现象对策分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