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互嵌式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2023-06-10刘佳怡
刘佳怡
采用“双线互嵌”的方式教学小学音乐欣赏课,能充分体现融合的理念,强化教学的互动性。实践中,笔者通过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质增效
双线互嵌式教学方式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欣赏教学。笔者以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晚会》的教学为例,做具体阐述。
课前学习阶段,笔者提前收集与新年相关的音乐文化学习资源,如拜年歌曲、拜年吉祥话、拜年礼仪、民俗年歌等,并整合这些资源,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在课前通过线上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上述学习资源的具体内容和呈现形式。欢快、热闹的拜年歌曲和丰富的视频内容激发了学生对过新年的畅想,以及表达、交流新年期望的欲望。
课堂导入阶段,笔者结合课前学习内容提问:“同学们对哪首新年歌曲印象深刻?”学生回答后,笔者利用“科大讯飞”智慧课堂平台播放相关音乐片段,并出示乐曲《晚会》的音乐背景,引出本课课题。
学习展开阶段,笔者通过对比聆听、画旋律线、模拟演唱旋律、演奏打击乐器等音乐实践活动将音乐具象化,给予学生直观的音乐体验。在欣赏学习活动中,笔者注重音乐素养与音乐知识的互嵌,引导学生在充分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及旋律的走向,认识乐曲中出现的乐器,了解乐曲的结构,并在画、唱、奏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学会完整地表演乐曲。
学习深入阶段,笔者聚焦学生最想学习的一种乐器,结合用该乐器演奏的乐曲展开教学。例如,学习“鼓”时,笔者先用鼓演奏了一段振奋人心的乐曲,向学生传递乐曲的内涵和相关文化知识。学生跃跃欲试,笔者相机播放提前拍摄的打鼓教学视频,讲解打鼓的技巧。学生跟随视频模仿打鼓,笔者巡视课堂并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个别指导。乐器学习结束后,笔者把打鼓教学视频转变为课后线上学习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借助视频进行巩固练习。
二、转变教学方式,促进自学
教师在采用双线互嵌式教学方式时,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配合线下学习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笔者以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孤独的牧羊人》教学为例,做具体阐述。
课前,笔者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做了三项准备:一是将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段和相关乐曲资源上传至“畅言晓学”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提前了解乐曲背景;二是借助平台的“七彩作业”功能,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关于这类乐曲的知识,以便在课堂上反馈;三是录制《孤独的牧羊人》范唱片段并上传至平台资源库,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特点。
课堂上,笔者结合音乐绘本故事展开教学。如学生观看《大家来听音乐会》绘本故事讲述视频后,笔者提问:你对绘本中哪种乐器的造型最感兴趣?或者说,你最喜欢哪种乐器?这个问题指引学生思考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绘本中器乐外形的印象,为后续了解相关器乐知识作了铺垫。随后,笔者依照学生的回答,从平台资源中找出相应的乐器演奏音频或视频,引导学生具体感知他们喜欢的乐器的外形和音色,以及该乐器传递出来的音乐情绪。
课后,笔者将教学转移到线上,设计综合性音乐实践活动,并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落实。笔者在线上举办了一个小型音乐交流会,邀请学生在线上进行师生合作表演,师生对唱《孤独的牧羊人》。具体操作如下:笔者将提前录制的教师演唱部分上传至平台“七彩作业”板块,学生参照笔者的演唱在平台中完成对唱部分,并在线上观赏成果作品,同时对同学或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笔者主要以倾听者和推动者的身份参与活动,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这样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和状态,优化后续的教学方案。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直播技术开展课后指导,让学生在线上欣赏更多管弦乐团的表演;还可以利用线上通信技术,为学生提供与优秀表演艺术者交流、互动的机会,比如让学生与表演艺术者共同演奏乐曲等。这种学习体验能加深学生對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南区育才小学)
[本文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学规划第六批教师个人课题“三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记忆主题旋律的课例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022JK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