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促学:民国时期北京香山慈幼院的游学教育
2023-06-10张琪婧
张琪婧
民国时期,受中国古代游学传统及日本远足教育影响,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学校推广游学教育,扩展教学场域。北京香山慈幼院积极响应号召,在中小学各年级中组织师生旅行团,提出于游览中学习的目的,于直观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磨炼坚强意志,并不断激发学生救国救民意识。“旅行”以至“救亡”,正是北京香山慈幼院“以游促学”的生动诠释,实现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
一、“今朝丢书本”:游学兴起
清末新式学堂成立后,设立“远足会”培养学生活泼精神成为文体教育的一项常例。一时之间,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学生身体素质,倡导学堂关注儿童心智,尝试远足旅行,成为教育者的共同心声。为此,香山慈幼院指出教育要“活”,一要养成儿童劳动的习惯,在工作中培植学生健康体质;同时在休闲时也要强调“运动修养”,游学远足即在其关注之列。
具体落实上,香山慈幼院强调游学的计划性与统筹性,提前筹划诸如地点、路线等各项事宜。幼稚生远足以游览风景为主;高年级儿童注重“野外教学”,在旅途中介绍历史时事;初高中学生则专门组织教育参观。无论学生大小,该校均注意提醒孩子们在旅行中勤于观察、多做记录,游学后撰写感悟,保证直观教育效果。
除教师带领学生出游外,考虑到孩子出校的安全性与自治性,避免教师同去有时“时间不允许”的问题,香山慈幼院小学部特别推出学生自主出游的“十人游览团”制度。该类游览团“由儿童自己组织”,1团10人,“上下不超过4人”,各团均设置导师、团长、副团长各1人。游览时间为每周日,以3小时为限。旅行中,团员需遵守不擅自离团、不大声喧哗等规则。若有团员违反纪律,得由团长召集团员讨论处罚方式,轻者警告,重者除名。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香山慈幼院抑或是其他机构组织儿童游学,都难免受到守旧人士的非议。如担心学生年龄尚小,安全难以保证;出行途中见闻颇繁,教育效果不佳;路费开支来源不定等。争论的中心无非是游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多寡,即新型的教育模式是否能适应转型中的社会环境的问题。诚然,其担心与批评不乏道理,但通过香山慈幼院学生的描述及教育的成效来看,课堂外的远足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其稚嫩的言语背后展现出的旅行经验,实际上也体现出当时的游学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游学时间短、距离近、内容相对单一等弊端仍需不断改进。
二、“结伴去旅行”:游学开展
香山慈幼院的游学实践主要分领略自然风光、结识动植物物种、缅怀历史人物、进行教育参观及接待外来团体几类。旅途中孩子们既能欣赏风景、巩固课本知识,也能通过所遇之人、所见之事,增长知识,把握时事。
(一)领略秀丽风光,收获美的启迪
秉持知识源于自然的原则,香山慈幼院多次组织学生回到自然,游览山川园林,其中颐和园几乎成为每一届中小学生必览之地,多数孩子均有游学颐和园的经历。以春季游学为例,1936年4月,香山慈幼院组织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至颐和园徒步旅行。自晨8时整队完成后便出发,“师生相与徜徉山水间,行歌互答”。[1]旅途中,孩子們“都威风十足的挺着胸膛往前走”,“好奇的乡下人都跑出来看热闹”。[2]到颐和园由领队老师买票后再进去游览。不少孩子曾完整记录此次游学经过,都为园林堂皇富丽的建筑、一望无际的湖水而拍案叫绝。事实上,旅行中孩子们总能在大自然中受到启发,如学习苍柏的坚韧不拔,小溪的奔流不止,土沫的团结成泥,在深入自然中活跃思维。
(二)结识动植物物种,巩固课本知识
为扩充儿童物种认知,解答孩子常常提问的“在画报书本里看到各种走兽飞禽鱼龟等没有见过的动物,他的形状有的很猛烈,有的很柔和,但是他真正的样子是如此吗?”[3]这样的疑问,使其能够亲身接触动植物,香山慈幼院还组织儿童游览北平市万牲园及植物园。在万牲园,孩子们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鸟兽”,有水中嬉戏的仙鹤,有滚铁球嬉戏的狮子,有形状奇怪的五脚牛……孩子们徜徉其中,欣喜道“这种好的动物园,恐怕中国再找不到第二份吧”[4]。在植物园,孩子们欣赏了各种花朵,其中罂粟花令其印象深刻,罂粟“长出秀丽的样子,叫人见了都爱它,它便乘机来害人类”,“这真是多么狠毒的一种美丽的花呢”。[5]游玩结束后,香山慈幼院租车接儿童返校,“一路歌声只觉刹那时间便到校门前了”[6]。
(三)缅怀历史人物,激发爱国热情
为培育儿童爱国爱家的品质,香山慈幼院将探访名人陵园故地及已故师生墓地作为游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数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诸如瞻仰詹天佑铜像、梁启超墓等,通过实地讲解,感悟人文历史。特别是拜谒孙中山衣冠冢,总能收获培育国民精神之效果。一次,出游师生遇到一位日本军官,领队孙钰老师便问孩子们“:儿童应该怎样对付日本人?”有的孩子说“害怕”,有的说“打他”。孙老师语重心长地纠正道:“储存自己的能力,预备将来参加有组织的抗日队伍,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听罢孩子们表示受益,“倘若今天不出来一趟,这些事情从何而知呢?”“愿中国快快强盛。”[7]与纪念伟人时的满怀景仰不同,学生们在集体祭奠已故师生时则饱含哀思,旅途氛围一改平日的轻松活泼。其中,因病去世的童自强老师成为师生难以忘怀的人物,孩子们见到童老师的墓,眼泪便不禁流出。亦有孩子专门为离世好友编写诗歌,以示怀念。
(四)组织教育参观,撰写旅行报告
香山慈幼院为培养建设人才,于1935年招收土木工程科一班,每周授课37小时,遇有重要工程,则由教员引导参观并撰写报告。以1936年第二学期为例,9月24日下午土木工程科全体同学参观工务局翻修的“自西四牌楼至西直门一段马路”。有的同学在此次旅行后据所见所闻形成了《参观工程报告书》,将参观缘由、步骤等内容记录其中,并将结论落脚于国货与洋货的对比之上,畅想我国工程发达的将来。这与当时国家处于动荡局面,有识之士倡导使用国货的情形密不可分。无独有偶,在师范班组织的教育参观中,“为国育人”等辞藻也常出现在学生日记中,家国情怀十分突出。当然,教学参观虽以高年级同学为主,但也不限于此,香山慈幼院亦会组织小学生观摩各类慈幼机构,让儿童在观察中学习进步。
(五)接待外来参观团体,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除组织儿童游学外,香山慈幼院也接待外来游学团体,与其互诉游学体验。曾有天津扶轮中学、燕京大学教育学会、新安旅行团、东北蒙旗师范教育会等团体至该校参观,而新安旅行团的来访使院内儿童喜出望外。1937年3月11日,新安旅行团一行12人到香山慈幼院,院内特预备宿缮并举行欢迎仪式。[8]欢迎会中,旅行团小朋友讲演抗日精神,吟唱救国歌曲,“热闹哄哄”情形持续不断,“看到精彩极兴奋的时候,台下鼓掌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至晚11点才散会。此外,旅行团儿童的精神让孩子们心生钦佩,有位当时就读六年级的同学曾写道:“在他们这样小的年纪完全能独立,作历遍全国的旅行,实不愧为将来中国之主人翁。”[9]
三、“游历广见闻”:游学价值
游学教育的价值何在,其效果能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行有所学、游有所长?成为教育家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所在。换言之,游学教育形式甫一出现,“以游误学”还是“以游促学”的争端便随之产生。而香山慈幼院的游学教育既非单纯的旅游,也非纯粹的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是一种以游相伴、以学为主的旅行模式,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其一,游学地域具有邻近性。多数游学目的地均为香山周边或北平市内景区,较少组织市外游,仅师范专业于毕业之际举行外市教育参观。其二,游学时间具有紧凑性。一般选择假期及周末进行,并以春假居多。[10]旅行多为当天往返的短途游,途中以教员统筹安排为主,学生分散游玩时间较少。其三,游学组织彰显军事性。香山慈幼院十分强调团体秩序,游学采取童子军编制并明确规则,若有学生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则取消游学资格。第四,游学氛围充满爱国性。香山慈幼院游学教育开展之际正值中国政局动荡不安,外国势力频频进犯之时,内忧外患危局与救国救民呼声交织并行。基于此,香山慈幼院组织游学原因之一即为浸润爱国情怀。旅途所遇风光人情,教员总会与社会流弊相联系,呼吁学生自立自强,将来拯救国家人民于水火。可以看出,在以游促学模式下,游学的娱乐性逐渐被弱化,学习性不断凸显,并上升到增强个人修养和提高国民素质,乃至投身报效家国的高度。
由此,兼顾学习性与娱乐性的游学教育成为香山慈幼院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窗口,为其日后投身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锻炼坚强体格。游学途中,学生互帮互助,克服出行不适、劳累倦怠等困难,增强了其处事遇事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在破败萧条中感受城乡差异,从立体教育空间中建构广博认知体系。学生们在乡野图景中产生“劳工神圣”的观念,从而激发了主体意识,逐渐树立“好好读书,将来救国救民”的“小国民”信念,进一步确立其在民族振兴中的主角角色。
总而言之,北京香山慈幼院组织学生出游,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了20世纪30年代北京周边的城乡风貌。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其游学教育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利用出游玩耍的感染力,滿足儿童主动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与责任感,符合现代国民与时代精神的需求。回望北京香山慈幼院游学教育,或许可以为新时代研学旅行的更好开展提供一份有益的历史镜鉴。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二校昨作春季徒步旅行全体师生出发[J].北平香山慈幼院院刊,1936(16):1.
[2]王毅超.春日游颐和园记[J].晓声,1936,5(5-6):18.
[3]吴炳桢.天然博物院的动物园[J].晓声,1935,3(6):23.
[4]常连升.天然博物院的动物园[J].晓声,1935,3(6):26.
[5]王碧真.万牲园中[J].晓声,1935,3(6):27.
[6]孔繁裕.旅行杂记[J].晓声,1935,3(6):18.
[7]黄福清.旅行碧云寺[J].晓声,1934,1(4):11-13.
[8]新安旅行团来山游览于本院演放爱国影片[J].北平香山慈幼院院刊,1937(35):1.
[9]吴志刚.新安儿童旅行团去后的感想[J].晓声.1937,6(7):5-6.
[10]北京市西郊私立香山慈幼院第一校婴蒙部蒙养园学则,1931年7月31日,档案号:J004-003-00825,北京市档案馆藏。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