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巩固的实践路径

2023-06-09孙燕严霄云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7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社会工作乡村振兴

孙燕 严霄云

摘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是目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而社会工作介入是防止返贫、巩固脱贫的有效途径。巩固脱贫成果即通过社会调查对脱贫地区投入资源,让脱贫人口自身拥有“造血功能”,这与社会工作核心理念“助人自助”存在互通之处。因此,文章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巩固工作的可行性,提出脱贫地区目前仍然面临的问题,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路径,促使社会工作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开展,最终帮助脱贫地区实现防止返贫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脱贫巩固;实践路径

2020年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近期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则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帮助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一大有效途径。在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实务干预研究迅速发展的时代,各个脱贫地区都在尝试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概念,想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将资源通过输送通道精准而有效地输送到脱贫人口手中,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自身努力防止返贫、真正脱贫,但是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地介入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巩固的可行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化的助人活动,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帮助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方面。社会工作与巩固脱贫成果的主旨上在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例如“尊重个体差异”的服务理念、“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优势视角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的理论指导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巩固的可行性。

(一)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与政府部门所提出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以及价值观上都是相契合的。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个服务对象自身不同的特点,不能将所有的服务对象一概而论,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因地制宜,二者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一致性。不仅如此,二者还有着“助人自助”这一共同的工作目标,社会工作者要更加注重于激发服务对象潜能以实现个人的改变,巩固脱贫成果也是希望通过向脱贫人口输送资源以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通过自身力量实现真正脱贫。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脱贫巩固是可行的,它将促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开展更加合理、有序、健康。

(二)理论指导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提供一些理论,例如“优势视角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等,利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开展,会变得更加有序高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差错。例如,增强权能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从“问题视角”的位置转换到“优势视角”的位置,即社会工作者从来不将贫困群体当作是没有任何改变能力的弱势群体,相反一直承认他们是具有一定的内在主观能动性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发挥出来,通过一些方法,可以讓他们看到自身的优点,从而建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可以同样地运用到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中,激发脱贫人口的内在驱动力,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防止贫困再次出现,使脱贫成果得到巩固,也使脱贫更加稳定、持久,达到令人满意的成效。

(三)方法优势

社会工作非常强调在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方法进行实践,专业方法的使用可以进一步解决脱贫人口目前存在问题与需求,从而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巩固工作开展的质量。一方面,从社会工作通用实践过程来看,六个步骤缺一不可。接案和预估阶段,精准了解脱贫人口的问题和需求,是整个介入流程的起点;计划和介入阶段,从制定方案再到具体落实,层层深入,这样有利于选择到恰当的服务方法并运用合理的介入手段对脱贫对象进行帮扶;评估和结案阶段,考量评估介入成效,这是决定是否继续帮扶脱贫人口以及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关键。另一方面,从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来看,直接和间接服务方法都可以在脱贫巩固工作中发挥作用。例如,针对脱贫人口个体原因导致的问题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个别问题,可以开展个案工作;对于受同样问题困扰的脱贫人口或他们有某些相同需求的时候,可以开展小组工作;而要进行思想教育等,需要从社区教育等角度介入可以开展社区工作;在完善教育扶贫政策等方面可以运用社会行政与督导等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因此,恰当使用这些专业方法可以妥善解决脱贫人口的后续问题,进一步推动脱贫巩固工作的开展。

二、脱贫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及方式陈旧

脱贫成果的巩固除了从物质层面入手,还要深入精神与文化层面。很多脱贫地区之前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先进的教育理念无法传播到那儿,导致那些地区教师的教育方式依旧是传统的“棍棒教育”,并且教师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反而认为一些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过于调皮,必须严加管教。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们养成了不敢表达、不愿表达的性格,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宗旨反映着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传递出平等、尊重、公平的社会专业理念,对于维护弱势群体的相关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巨大的意义。于是,脱贫地区就迫切需要引入这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平等的价值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二)缺乏政策制度的引导

通过咨询与资料查找一些脱贫地区的政策制度的相关规定,会发现其中一些政策制度对脱贫地区后续的发展措施缺乏具体明文规定和详细规划,又或者是一些地方政策制度未涵盖到具体的措施实施过程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内容大多很空泛。理论首先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政策制度层面完成了理论先行,并规划出脱贫巩固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具体帮扶模式,才能带动脱贫地区开始实施行动,从而使得脱贫人口真正掌握输送的资源;但是由于一些脱贫地区目前在脱贫巩固工作开展的政策制度层面还没有有效的引导机制,导致出现了村干部不熟悉情况、不作为、脱贫人口接受不到资源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经济基础薄弱,脱贫巩固难度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脱贫巩固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给予支持,不然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在贵州、甘肃等地,由于之前经济未发展起来,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现在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是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仍然存在问题。一是体现在投入基础设施资金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感是十分有必要的。二是体现在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少,一直以来,脱贫地区的人才资源非常有限,虽然会有人才输送,但是很多年轻人由于待遇低,生活难以适应不愿意去那里工作。因此,很多脱贫地区由于政府无法发放足够的财政专项资金,导致后续的脱贫巩固工作实施不顺利。

(四)执行过程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在脱贫工作方面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后续问题,其中存在着许多显性与隐性因素。这些都说明了脱贫巩固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第一,没有帮助脱贫人口“建档立卡”;第二,脱贫巩固工作覆盖面不完整,脱贫人口数量和类型增加了,但是后续脱贫巩固工作的质量跟不上;第三,脱贫巩固管理不到位。没有将脱贫人口的信息收集整理齐全,没有实时了解情况,没有做好相应的跟踪调查,不能及时将真正需要进一步帮扶的对象纳入脱贫巩固工作当中,产生脱贫后续工作不及时、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巩固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引领,传播立德树人新理念

开展教育工作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防止再次出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较为有效的途径。社会工作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到由政府主导、各方协同推进的格局之中,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专业价值理念,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青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道德模范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等途径为依托,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和环境,传播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有效解决目前教育方面的扶贫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如兴建宿舍、配置设施等“输血式”扶贫)的问题,培养“造血”功能,进而在观念、能力、知识、精神等方面取得实效。

(二)推动政府赋权,促进政策制度出台

在我国大部分脱贫地区,政府一直在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开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相关团体、社会组织的介入程度有高有低,差别很大。为更好地使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地区的巩固工作,需要政府有作为,放弃一部分的工作,从中剥离出来,赋予社会工作一定的权限,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然而,由于脱贫地区的各级政府不了解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的开展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是,政府是脱贫巩固工作开展的推动者,又是政策资源的链接者,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来更好地推进社会工作的开展,将社会工作有機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社会工作者参与巩固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并出台相关规定,扩大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实现政策推动社会工作的介入,不断简化各项行政审批制度,保证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地介入到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过程中去。

(三)各方助力社会资金投入脱贫巩固

脱贫地区由于之前贫困所产生的各种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外部新鲜事物的信息接收以及接受程度与其他地区相比也相对较低,要想当地人民接受这种不同于政府的社会工作,并使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得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资源链接者的角色,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行政手段,大力开展社会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为脱贫巩固提供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不断促使脱贫巩固工作有序、科学、合理地向前发展。

(四)“三社”联动,共同参与扶贫治理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者联系起来,社会组织提供自身所拥有的各类资源、社会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社区居民以此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三社联动”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脱贫地区人口的需求,是一项有效的基层管理方式,此举不仅可以弥补政府在基层管理上的不足之处,还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巩固脱贫成果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等多个组织的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合作,使工作各个环节开展得更好,并充分调动脱贫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吸引他们积极投身于相应脱贫巩固项目,通过自身的所作所为实现防止返贫的目标,真正落实社会工作中所强调的“助人自助”。最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围绕政府开展的各方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结语

现如今,随着全面实现脱贫,脱贫地区的经济社会改变了以往落后的局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我国在现阶段已经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相对贫困和脱贫人口返贫等一系列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通过提升脱贫人口自身的能力来达到防止再次出现贫困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件需要很多人长久地去做的事情,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一下子成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而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为推进脱贫巩固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因为社会工作无论是工作目标、服务理念、相关理论等方面均和实施脱贫巩固工作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并且,随着近几年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这个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拥有其他专业所没有的理念、方法等优势,进而能够补充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完善不当之处。基于此,本文以社会工作介入脱贫巩固为切入点,针对脱贫地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究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路径。相信之后在国家脱贫巩固措施日益完善和社会工作日渐壮大的基础上,一定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效,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安蒂娜.社会工作助力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195-196.

[2]樊扬林.社会工作介入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1):93-97.

[3]高文.鄉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扶贫现状与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农学院,2020.

[4]胡佳.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础教育扶贫价值与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7):209-213.

[5]李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贵州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08):46-47.

[6]马东东,孙亚娟.社会工作参与教育扶贫的维度与空间[J].荆楚学刊,2019,20(06):88-93.

[7]王新锟,李梦,马钰茹,陈海清,白林霞.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状况研究和模式探索[J].经济师,2021(02):219-221.

[8]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264(03):3-9+123.

[9]杨晓玲.社会工作参与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的可行性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3):105-106+126.

[10]左停.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双向嵌入[J].农村工作通讯,2022(09):46.

[11]赵彤.后扶贫时代对贫困户脱贫意识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21.

*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治理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浙江工商大学2020校级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基于“政社行校多方协同、产教融合”理念的浙江省街道(乡镇)社会工作站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浙江省2020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政社行校、协同育人”理论下的社会工作人才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浙江工商大学2021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2022)。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社会工作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