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3-06-09赵神相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课前、课中和课后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三个阶段。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度学习为导向,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为立足点,应用多样策略实施高中数学教学,助力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发展相关能力,增强数学学习效果。基于此,文章将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入手,详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6-0019-03

引  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生本教育,提倡从“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构建数学认知,发展核心素养。同时,《课程标准》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逐步把握数学本质,构建深刻认知,同时发展多样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自身引导为辅,以学生的已有认知、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基础,将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借此获取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1]。所谓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内在阶梯式发展为主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发挥自主性,进行理解、迁移、运用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具有五大特征:注重知识精髓,强调主动构建,关注深度参与,重视思维深度,看重教学目标。基于深度学习内涵及其特征,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把握教学时机,立足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应用适宜策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发展核心素养,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一、课前:理清内容,明确目标

(一)依据《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整体化、系统化,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系统认知。在课前阶段,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研读数学教材,打破年级、单元、课时限制,遵循先后顺序,整合相关内容,由此理清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促使学生深入探寻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第一册为例,教材中设计了五章内容,其中第三章“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第四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和第五章“三角函数”体现了数学知识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课前阶段,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内容,将三章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系统探究函数的相关内容。这样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结构化,便于学生纵向迁移已有认知,深入探究数学内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也因此顺其自然地发展多样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

(二)围绕思维,设计教学目标

高阶思维是深度学习特征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高阶思维是发生在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和认知活动,体现为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显著区别[2]。对此,在课前阶段,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围绕高阶思维,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向。

以“二项式定理”为例,教师依据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层情况,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设计高阶思维目标,见表1。

实践证明,在如此教学目标的作用下,教师应创设相应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过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发展高阶思维,由浅入深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高阶思维能力,锻炼其他能力,如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等。

二、课中:多样策略,深度学习

(一)情境教学策略,深度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体验情境是学生构建载体,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托。《课程标准》界定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指明了情境之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创设多样情境。数学教学情境种类多样,如生活情境、实践情境等。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之际,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情境类型,应用适宜方式进行创设,使学生走进情境中,发挥自主性,抽象数学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构建数学认知,强化学习能力。

以“函数的应用”为例,函数模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见到各种各样的函数模型,如教育储蓄、预测产品销量等。基于此,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抓手,创设生活情境。教师为学生展现了教育储蓄模型:“某学生父母在其大学期间为其储存一笔教育资金。银行规定在第三年年末时可以取出这笔教育资金。已知第一年整存整取的定期年利率是1.5%,三年整存整取的定期年利率是2.75%。假设央行现行的基准利率不变,你觉得哪种方案可以让自己获取更多的利息?”在问题情境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积极回忆生活经历,迁移生活认知和数学认知,积极思考,想出不同的方案,如三年期整存整取;一年期整存整取,结合利息,再次存入银行,直到第三年年末取出所有资金等。在提出方案后,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对比、发现获利更多的方案。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情境,不仅形成了数学思维,能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行数学运算,逐步解决数学问题,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数学抽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提高了核心素养。同时,大部分学生因此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二)问题引导策略,深度学习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做到有效提问。而有效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问题引导策略是以问题串为主的策略,便于学生不断探究问题。所以,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时,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计问题串,并根据教学需要,将其展现给学生,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在学习初中数学时,学生了解了锐角的三角函数。在学习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单元时,学生了解了任意角的概念。迁移已有认知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所以,立足学生学情和教学需要,教师设计、提出如此问题串:“问题一:初中阶段的锐角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是如何规定这个三角函数的?问题二:可以将锐角推广为任意角,这是否说明可以将锐角的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问题三:能否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锐角三角函数?”在这三个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探究相关内容。同时,在探究之际,大部分学生自觉迁移已有认知,做到温故知新,有效地构建数学认知,尤其把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锻炼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有利于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三)任务驱动策略,深度学习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曾言,探究是学生进行批判、质疑的过程。在施瓦布看来,在进行探究时,学生会尝试、犯错、质疑,由此逐步构建深刻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现有实践证明,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主动权,逐步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发展多种能力。所以,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时,教师可以应用任务驱动策略,驱动学生探究。

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例,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本节课内容,应用任务驱动策略,先后向学生提出四项任务。“任务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l的位置。任务二:过一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l的位置;任务三:用直线倾斜角与已知的一个定点写出直线l的表达式,并写出推导过程。任务四:用直线上的两点求取直线l的斜率。”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依据学生学情和任务难度,组织不同的探究活动。教师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针对任务三和任务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体验多样探究活动之际,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或动手绘制,或认真运算,或互动交流,

或提出疑问,由此逐步完成任务,构建良好认知。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随机选择小组,引导其展现本组的任务成果。与此同时,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形成集体交流活动。在集体交流中,学生不断碰撞思维,完善认知,增强理解效果。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完成系列任务,不但构建了数学认知,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切实地锻炼了思维能力、质疑能力、推理能力等,增强了数学学习效果。

(四)文化渗透策略,深度学习

《课程标准》阐明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融数学文化于数学教学。张奠宙、宋乃庆等教育专家同样呼吁渗透数学文化。对此,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之际,教师应该应用文化渗透策略,依据教学内容,挖掘、应用相关的数学文化内容。

以“等比数列前n项和”为例,在课前,教师挖掘古印度舍罕王与宰相西塞班·达依尔的故事,并利用相关软件,将故事内容转化为视频。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具有趣味性,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抽象数学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之际,教师顺势引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一内容,驱动学生进行探究,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探究之际,教师依据相关内容,渗透其他数学文化内容,助力其有效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概念。最后,教师回到导入环节,鼓励学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这不仅增强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扎实掌握了数学知识,顺其自然地锻炼数学抽象能力、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后:利用笔记,查漏补缺

在深度学习数学时,大部分学生发挥自主性,构建数学认知,但数学知识具有碎片化特点。数学笔记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记录,是学生回顾所学、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工具”。因此,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时,教师应以学生课堂学习所得为基础,引导其利用数学笔记,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结构。

以“平面向量及其应用”为例,在学习该单元之际,学生把握课堂时机,认真书写笔记,记录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及其探究过程和具体方法。在课后阶段,教师提出任务:“请大家阅读各自的数学笔记,复盘本单元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建立思维导图,展现具体内容,如知识点、学习方法等。”在此任务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迁移数学学习经验,认真阅读数学笔记,确定数学知识点,并对其进行二次加工,以直观的框架图的形式加以展示。在展示之际,学生很容易发现知识遗漏之处,继而继续利用数学教材、数学笔记,或与他人交流,弥补知识漏洞,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数学所学的理解。在制作思维导图后,学生自觉地将其與数学笔记结合在一起,丰富数学笔记内容,同时获取数学学习依据,为在后续学习中迁移已有知识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便于增强数学课堂学习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之际,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数学学习质量。鉴于此,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核心素养为抓手,以深度学习为“工具”,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为立足点,应用多样策略,如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创设多样活动,借此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由浅入深地掌握数学知识,顺其自然地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吴亦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1(36):27-28.

李炼,唐文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以“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31):36-37+52.

基金项目:本文系晋江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研究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数学笔记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神相(1980.10-),男,福建永春人,

任教于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福建省三优联评三等奖、晋江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